增强型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657.29 KB
- 文档页数:4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定稿版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是汽车悬挂系统中常见的两种设计。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稳定性、悬挂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同时还要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前麦弗逊悬架是一种独立悬挂系统,通常用于前置发动机的前驱车辆。
它包括一个上部连接车身和一个下部连接车轮的麦弗逊支撑臂。
该设计的主要特点是简单、轻量化和可靠性较高。
前麦弗逊悬架可以实现良好的冲击吸收和悬挂平稳性,同时也可以提供较高的操控稳定性。
这种悬挂系统在小型和中型乘用车中广泛应用。
前麦弗逊悬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根垂直的摆臂将车轮与车身连接起来。
车轮在悬挂系统中上下运动时,摆臂会根据路面的不平性自由摆动,从而实现对车轮的支撑和冲击吸收。
这种摆臂的设计可以减小悬挂系统的质量和复杂性,提供较高的悬挂效果。
另外,前麦弗逊悬架还可以通过调整几何参数来改变车辆的悬挂刚度和驾驶性能。
后多连杆悬架是一种独立悬挂系统,通常用于后置发动机的后驱车辆。
它包括多个连接车身和车轮的连杆,其中一个中央连杆和两个侧连杆形成一个三角形。
这种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较高的悬挂平稳性、提供较大的悬挂行程和增加车架刚度。
后多连杆悬架一般应用于高性能和豪华车型中。
后多连杆悬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杆系统将车轮与车身连接起来。
在悬挂系统中,车轮的上下运动会被连杆系统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
这种设计可以提供较高的悬挂平稳性和操控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车身的侧倾和俯仰。
此外,后多连杆悬架还可以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来改变车辆的悬挂刚度和驾驶性能。
综上所述,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是汽车悬挂系统中常见的两种设计。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但都具有提供稳定性、悬挂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的重要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悬挂系统的设计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的汽车悬挂系统可能会结合更多的电子控制和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悬挂性能和操控性能。
麦弗逊悬挂工作的原理麦弗逊悬挂是一种常见的车辆悬挂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它的原理是通过减震器和弹簧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车辆悬挂和减震效果。
下面将从麦弗逊悬挂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构造方面,麦弗逊悬挂主要由弹簧、减震器、上臂、下臂和稳定杆等组成。
其中,弹簧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可以吸收和释放来自路面的冲击力;减震器主要用来控制车辆的振动,减少车身的摆动和震动;上臂和下臂连接车轮和车身,起到支撑车身和引导车轮运动的作用;稳定杆用于稳定车辆的横向倾斜,提高操控性能。
工作原理方面,麦弗逊悬挂采用了“独立悬挂”的结构设计,即每个车轮都有独立的悬挂系统。
当车辆通过坑洼路面或遇到颠簸时,车轮会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这些冲击力会传递到悬挂系统上。
首先,弹簧被压缩,吸收了部分冲击力;随后,减震器开始工作,通过内部的缓冲装置将剩余冲击力释放掉。
同时,减震器还能控制车轮的运动,使其尽可能保持与路面的接触,提高牵引力和通过性能。
麦弗逊悬挂的工作原理基于力学原理,主要有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弹簧的作用,它能够根据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伸缩变形,从而吸收和释放冲击力。
弹簧的刚度越大,对冲击力的吸收能力就越强,但也容易导致车身的颠簸;弹簧的刚度越小,车身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越好,但对冲击力的吸收能力就越差。
其次是减震器的作用,它通过内部的油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控制车轮的上下运动,减少车身的摆动和震动。
减震器内部通常由活塞、缓冲阻尼器和压缩气室等组成。
当车身受到冲击力时,活塞会受到压力而上下移动,通过缓冲器来减缓其运动速度。
这样一来,车轮的运动就可以受到有效的控制,车身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得到了提高。
除了上述原理,麦弗逊悬挂还有一些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安装和维修;其次是适应性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从小轿车到重型货车都可以采用;再次是通过调整弹簧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力,可以实现车辆的硬软调节,适应不同的行驶环境和驾驶需求;最后是悬挂部件相对较少,减轻了整车重量,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麦弗逊悬架开题报告麦弗逊悬架开题报告摘要:本开题报告旨在研究麦弗逊悬架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中。
本报告将对麦弗逊悬架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引言汽车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麦弗逊悬架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中。
然而,麦弗逊悬架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悬挂高度较高、悬挂刚度不足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麦弗逊悬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2. 麦弗逊悬架的原理麦弗逊悬架系统由弹簧、减震器和悬架臂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弹簧支撑车身重量,并通过减震器来吸收路面不平造成的振动。
悬架臂起到连接车轮和车身的作用,使车轮能够上下运动,同时保持车身的稳定性。
麦弗逊悬架系统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和中型汽车中。
3. 麦弗逊悬架的优缺点麦弗逊悬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维修;其次,减震器的位置相对固定,减少了悬挂系统的复杂性;再次,减震器的作用相对独立,不会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扰。
然而,麦弗逊悬架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悬挂高度较高,影响了车辆的稳定性;其次,悬挂刚度不足,导致车身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再次,悬挂系统的调整范围较小,无法满足不同驾驶需求。
4. 麦弗逊悬架的应用由于麦弗逊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和中型汽车中。
同时,麦弗逊悬架系统也在一些高性能车型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弹簧和减震器的调整,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此外,麦弗逊悬架系统也适用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如越野车和商用车等。
5.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麦弗逊悬架系统的性能,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对弹簧和减震器的改进,提高悬挂系统的刚度和调整范围,从而降低车身的倾斜和提高悬挂系统的适应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原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挂系统,它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设计,以提供良好的悬挂性能和乘车舒适性。
该设计由欧洲工程师Earle S. MacPherson于1949年首次提出,
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得到广泛采用。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由几个主要组件组成,包括弹簧、减振器、控制臂和转向节。
其中,弹簧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减振器则用于吸收和减缓振动和冲击力。
控制臂负责支撑车轮并保持其垂直位置,转向节用于转向和操控。
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中,弹簧和减振器位于车轮和车轴之间,形成了一个"麦弗逊管"的结构。
这种设置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它可以有效减少车身和悬挂系统之间的垂直振动,提供更平稳的乘车体验。
其次,它可以使车轮保持与地面的接触,增强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此外,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还具有简单、可靠和经济的特点。
在行驶过程中,当车辆通过不平的路面时,弹簧和减振器将起到缓冲作用,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同时,控制臂将车轮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以确保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车辆转向时,转向节则将转向输入传递给车轮。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在提供舒适性和操控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类型,包括轿车、SUV和货车。
它的简单设计和可靠性使得维护和保养相对容易,受到车主和制造商的青睐。
总的来说,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通过有效的减震和支撑系统,提供了舒适的行驶体验和良好的操控性能。
它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可靠性和优越性,使得它成为当今汽车悬挂系统的一种主流选择。
简练而实用之选麦弗逊独立悬挂解析麦弗逊悬挂(MacPhersan),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独立悬挂形式,大多应用在车辆的前轮。
简单地说,麦弗逊式悬挂的主要结构即是由螺旋弹簧加上减震器以及A字下摆臂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限制弹簧只能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并且可以通过对减震器的行程、阻尼以及搭配不同硬度的螺旋弹簧对悬挂性能进行调校。
麦弗逊悬挂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比较小,有利于对比较紧凑的发动机舱布局。
不过也正是由于结构简单,对侧向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因此转向侧倾以及刹车点头现象比较明显。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麦弗逊悬挂的构造以及性能表现。
●麦弗逊悬挂的历史:麦弗逊式悬挂是应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车型的出现而诞生的。
ff车型不仅要求发动机要横向放置,而且还要增加变速箱、差速器、驱动机构、转向机,以往的前悬挂空间不得不加以压缩并大幅删掉,因此工程师才设计出节省空间、成本低的麦弗逊式悬挂,以符合汽车需求。
麦弗逊(Macphersan)是这套悬挂系统发明者的名字,他是美国伊利诺伊州人,1891年生。
大学毕业后他曾在欧洲搞了多年的航空发动机,并于1924年加入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中心。
30年代,通用的雪佛兰公司想设计一种真正的小型汽车,总设计师就是麦弗逊。
他对设计小型轿车非常感兴趣,目标是将这种四座轿车的质量控制在0.9吨以内,轴距控制在2.74米以内,设计的关键是悬挂。
麦弗逊一改当时盛行的板簧与扭杆弹簧的前悬挂方式,创造性地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组合在一起,装在前轴上。
实践证明这种悬架形式的构造简单,占用空间小,而且操纵性很好。
后来,麦弗逊跳槽到福特,1950年福特在英国的子公司生产的两款车,是世界上首次使用麦弗逊悬架的商品车。
●麦弗逊悬挂的构造:麦弗逊式悬挂由螺旋弹簧、减震器、A字形下摆臂组成,绝大部分车型还会加上横向稳定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物理结构为支柱式减震器兼作主销,承受来自于车身抖动和地面冲击的上下预应力,转向节(也可说车轮,因为转向节作用于车轮)则沿着主销转动;此外,其主销可摆动,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且前轮定位变化小,拥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麦弗逊式悬挂优缺点及应用麦弗逊式悬挂是一种常见的车辆悬挂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轿车、SUV和小型货车等车型中。
它以苏格兰工程师厄维尔·麦弗逊的名字命名,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悬挂设计。
麦弗逊式悬挂的优点和缺点如下:优点:1. 结构简单:麦弗逊式悬挂采用了简单的单臂设计,由弹簧和减震器组成。
相比其他复杂的悬挂系统,麦弗逊式悬挂更加容易制造、安装和维修维护。
2. 稳定性好:由于麦弗逊式悬挂采用了整体式的支撑结构,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车辆在行驶中的倾斜和翻滚,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3. 空间利用率高:麦弗逊式悬挂的设计使得车轮和弹簧与减震器组合在一起,占用的车辆空间相对较小。
这种紧凑的设计使得车辆内部的空间能够被更好地利用,并提高了舒适性和便利性。
4. 可调性强:麦弗逊式悬挂的弹簧和减震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路面状况。
这种调节能力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稳定性、舒适性和操控性。
5. 成本较低:相对于其他高级悬挂系统,麦弗逊式悬挂的制造和维修成本相对较低。
这使得麦弗逊式悬挂成为大多数主流汽车制造商的首选。
缺点:1. 前悬挂不独立:麦弗逊式悬挂的前轮和车辆的重心都集中在一个固定点,这意味着左右两边的悬挂系统无法独立工作。
这种设计可能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左右倾斜的情况,降低了悬挂的独立性和性能。
2. 减震器加热:麦弗逊式悬挂的减震器放置在车轮附近,容易受到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影响。
这可能导致减震器加热,降低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
3. 轻负载行驶效果差:麦弗逊式悬挂在轻负载行驶时的效果相对较差。
弹簧和减震器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变形或失去部分功能,从而影响悬挂系统的性能。
应用:麦弗逊式悬挂广泛应用于各类轿车、SUV和小型货车等车型中。
它的简单结构和较低的成本使得它成为主流汽车制造商的首选。
麦弗逊式悬挂适用于各种道路状况和驾驶需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悬挂效果和驾驶稳定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工作原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常见的车辆悬挂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轿车、客车和货车等车型中。
下面将为大家分步骤阐述麦弗逊式独
立悬架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当车辆行驶时,车轮所承受的重力、车辆通过路面引起
的冲击力以及由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引起的振动等因素,都会同时
向悬挂系统传递。
第二步,这些力作用下,车轮相对车身将偏转和上下振动,而悬
挂系统底盘上的上下支架和车轮连接处的下摆臂则会随之上下运动。
第三步,这一运动将向上的力传递到上支架,并被悬挂系统的卷
簧吸收。
同时向下的力被传递到下支架,再传递到底盘上的较低位置,通过车身支撑点传递到车身上,从而缓冲、吸收了车轮的振动和冲击力。
第四步,值得一提的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麦弗逊减震器。
减震器中的油压缓冲装置可将冲击和振动消减到尽
可能小,并控制弹簧的运动,避免出现过分反弹和重复瞬间振动的问题。
第五步,据此,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车轮的上
下摆动,将上下的运动转化为弹簧压缩与减震器缓冲的作用,并将能
量通过支撑点传递到车身上,并使车身缓慢而平稳地进行上下运动,
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轮的摆动将上
下的能量转化为弹簧压缩与减震器缓冲,从而缓和车轮和车身间的震
动和瞬间振动,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和稳定。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工作原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架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轮连接到车身的上部结构,使得车轮能够独立运动,从而提供更好的悬挂和减震效果。
这种悬架系统主要由几个关键部分组成,包括弹簧、减振器、上臂、下臂和驻架等。
弹簧负责支撑车身重量,保证车辆在行驶时稳定性,并能吸收道路不平的冲击。
减振器则用于阻尼和控制弹簧的振动,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颤动。
上臂和下臂构成了悬架系统的骨架,起到承载和连接的作用。
它们分别连接到车轮上部的转向节和车轮下部的主销上。
通过上臂和下臂的连接,车轮得以保持与车身的独立运动。
在麦弗逊式悬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件是驻架。
驻架通过连接上臂和车身框架,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
它通过调整驻架的长度,可以调整车身的高度和姿态,从而适应不同的道路和行驶条件。
当车辆行驶时,车轮将受到来自地面的各种力的作用。
这些力会使得车轮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位移和振动。
而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设计使得车轮能够独立运动,减少了车身对车轮的干扰。
这样,无论是通过地面的颠簸还是转弯时的侧向力,车轮能够更好地与道路接触,提供更好的悬挂和减震效果,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通过弹簧、减振器、上下臂和驻
架等组件的协调工作,使得车轮能够独立运动,从而提供更好的悬挂和减震效果,提高驾驶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原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架系统,它由美国工程师埃尔森·麦弗逊于1949年发明。
该悬架系统具有简单、轻便、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中。
本文将介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原理、结构和优缺点。
一、原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原理基于弹簧和减震器的组合作用。
它的结构由车架、车轮、弹簧、减震器和控制臂等组成。
当车轮通过起伏不平的路面时,弹簧可以缓冲和吸收路面的震动,减震器则通过阻尼作用来控制车架的振动,使车身保持稳定。
控制臂的作用是控制车轮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使车轮垂直于路面,并保持与车身的正确角度。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通过一个弹簧和一个减震器连接到一个固定的支架上。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产生振动。
弹簧可以缓冲和吸收这些振动,而减震器则通过阻尼作用来消耗振动的能量,使物体尽快停止振动。
这样,物体就可以保持稳定。
二、结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结构相对简单,它由车架、车轮、弹簧、减震器和控制臂等组成。
下面将对每个部件进行简要介绍。
1、车架:车架是整个车辆的骨架,它承载着车身和所有的机械部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车架通常由钢材或铝合金制成,它的结构要足够坚固和刚性,以承受车身和悬挂系统的重量和压力。
2、车轮:车轮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车辆的重量和动力。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车轮通常由轮辋、轮辐和轮胎组成,它的直径和宽度取决于车辆的类型和用途。
3、弹簧:弹簧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核心部件,它可以缓冲和吸收路面的震动,使车身保持平稳。
弹簧的类型包括螺旋弹簧、气压弹簧和液压弹簧等。
其中,螺旋弹簧是最常见的类型,它由钢丝绕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4、减震器:减震器是控制车架振动的关键部件,它通过阻尼作用来消耗振动的能量,使车身尽快停止振动。
减震器的类型包括液压减震器、气压减震器和机械减震器等。
其中,液压减震器是最常见的类型,它通过液体的流动来产生阻尼作用。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工作原理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独立悬架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作为独立悬架系统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工作原理。
一、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基本结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由悬架支架、弹簧、减震器、转向节、悬架臂、车轮等部件组成的。
其中,悬架支架是连接车身和悬架系统的主要部件,它固定在车身上,同时支撑着整个悬架系统。
弹簧则是负责承受和缓冲车身和地面之间的冲击和震动,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减震器则是负责减缓弹簧的振动,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
转向节则是连接悬架臂和车轮的重要部件,它可以使车轮在转向时保持稳定。
悬架臂则是连接车轮和悬架支架的部件,它可以使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支撑和缓冲。
二、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工作原理在行驶过程中,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自由长度阶段当汽车行驶时,车轮受到地面的支撑和阻力,同时车轮和地面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隙。
这时,悬架系统处于自由长度阶段,弹簧和减震器没有受到任何压力和负荷,车辆行驶平稳。
2、压缩阶段当车轮遇到障碍物或者路面不平时,车轮会向上移动,同时压缩弹簧。
在此过程中,弹簧开始承担车身的重量和压力,同时减震器开始起到减缓弹簧的振动的作用。
此时,悬架系统处于压缩阶段,车辆会有一定的颠簸感。
3、回弹阶段当车轮通过障碍物或者路面不平时,车轮会向下运动,同时弹簧开始回弹。
在此过程中,弹簧和减震器开始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使车辆在回弹过程中保持平稳。
此时,悬架系统处于回弹阶段。
4、稳定阶段当车轮回到自由长度时,悬架系统处于稳定阶段,车辆行驶平稳。
三、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优缺点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
同时,它也具有良好的悬挂性能,能够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汽车悬架专题二(麦弗逊悬挂)麦弗逊悬架是独立悬架的一种,它是由工程师Mcpherson发明的,香港那边叫做麦花臣悬架。
麦弗逊(Mcpherson)是美国伊利诺斯州人,1891年生。
大学毕业后他曾在欧洲搞了多年的航空发动机,并于1924年加入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中心。
30年代,通用的雪佛兰分部想设计一种真正的小型汽车,总设计师就是麦弗逊。
他对设计小型轿车非常感兴趣,目标是将这种四座轿车的质量控制在0.9吨以内,轴距控制在2.74米以内,设计的关键是悬架。
麦弗逊一改当时盛行的板簧与扭杆弹簧的前悬架方式,创造性地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组合在一起,装在前轴上。
实践证明这种悬架形式的构造简单,占用空间小,而且操纵性很好。
后来,麦弗逊跳槽到福特,1950年福特在英国的子公司生产的两款车,是世界上首次使用麦弗逊悬架的商品车。
麦弗逊悬架由于构造简单,性能优越的缘故,至今还有很多汽车在使用它。
麦弗逊悬挂通常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支柱式减震器和A(或L型)字型托臂。
之所以叫减震器支柱是因为它除了减震还有支撑整个车身的作用,他的结构很紧凑,把减震器和减震弹簧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可以上下运动的滑柱;下托臂通常是A字型的设计,用于给车轮提供部分横向支撑力,以及承受全部的前后方向应力。
整个车体的重量和汽车在运动时车轮承受的所有冲击就靠这两个部件承担。
所以麦弗逊的一个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能带来两个直接好处那就是:悬挂重量轻和占用空间小。
我们知道,汽车悬挂属于运动部件,运动部件越轻,那么悬挂响应速度和回弹速度就会越快,所以悬挂的减震能力也就越强;而且悬挂质量减轻也意味着弹簧下质量减轻,那么在车身重量一定的情况下,舒适性也越好。
占用空间小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设计师能在发动机仓布置下更大的发动机,而且发动机的放置方式也能随心所欲。
在中型车上能放下大型发动机,在小型车上也能放下中型发动机,让各种发动机的匹配更灵活。
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足比如稳定性差,抗侧倾和制动点头能力弱,增加稳定杆以后有所缓解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耐用性相对较差,减震器容易漏油需要定期更换.。
增强型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系统
C5应用特殊技术加强了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系统。
悬架与高强度的副车架连接,具备卓越的舒适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新C5的前悬架与普通的麦弗逊悬架相比:
1) 三角臂采用非调质钢锻造工艺,强度超过了铝合金、铸铁或钢板焊接件。
天籁:铝合金
迈腾:铸铁件
凯美瑞:冲压钢板焊接
2) 三角臂与副车架连接处的橡胶衬套采用液压减振技术,抑制高频和低频
振动。
而天籁、迈腾和凯美瑞都采用普通橡胶块,只能吸收高频振动,无法避免低频振动对车身的冲击。
弹簧与托盘一体化设计
前副车架:进口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
液压减振 橡胶套
3) 弹簧上托盘与轴承采用整体设计,提高了与弹簧支撑的可靠性。
4) 独立悬挂的横向稳定杆与紧固橡
胶块经硫化处理成为整体,在其工
作时橡胶块与横向稳定杆是个整
体,消除了横向稳定杆与橡胶块的
摩擦噪音,提高了舒适性能和操控
稳定性。
多连杆后独立悬架系统
C5先进的多连杆式后悬架,代表欧系车后悬架的最高水平。
主要包含了以下技术:
♦分离式减震器
♦适应性可调节前束
♦矩形截面贯通式高强度后副车架
♦按照人体行走频率设计的弹簧
♦多级非线性阻尼减振器
♦整体式硫化橡胶横向稳定杆
分离式减震器
C5的悬架减振器固定在副车架上,避免减振器直接冲击座舱。
其他车型将减振器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对车身的冲击很大,引起车身变形从而影响操控稳定性。
适应性可调节前束
车辆长期使用后,其车轮的“前束值”会发生变化,而普通车型的后悬架通常是不可调的,这就会造成轮胎滑移和不正常磨损。
C5引入可调前束的后悬架系统,可以减少轮胎磨损,保持正常驾驶性能。
矩形截面贯通式高强度后副车架
新C5采用矩形横梁,与同级的中高级车比较起使用的钢板和结构最优,强度最好。
可以良好吸收悬架和减震器的振动,极大地提高乘坐舒适性与操控稳定性。
竞品后副车架结构
分离式减震器
适应性可调节前束
按照人体行走频率设计的弹簧
螺旋弹簧的刚度与整车质量的技术匹配,使得车身的振动频率处于 1.05~1.2Hz 范围之内,该频率接近人散步的频率1Hz ,能够使乘客感到非常舒适。
多级非线性阻尼减振器
专业调试的多级非线性阻尼减振器,可根据行驶速度变化阻尼特性: 1. 低速时具有高阻尼,确保操控稳定性; 2. 高速时具有低阻尼,确保行驶舒适性; 3. 中速时具有多级过渡阻尼,兼顾操控和舒适。
天籁:X 型框架结迈腾:钢管焊接,类似X 型
凯美瑞:副车架极度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