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示范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93.63 KB
- 文档页数:3
水稻新品种新稻27号示范总结何立德(66团农业科技中心)为加快我团水稻品种的更新力度,在确保稳产高产的前题下,提升稻谷品质,经了解得知在去年试验地中表现产量排第四的品种金0813即为自治区审定的新品种——新稻27号。
为此我单位在水稻园区开展了13.5亩的品种示范工作,以期进一步掌握该品种生育特性及相应栽培技术,为我团今后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一、基本情况该品种示范设在水稻繁育基地内宋俊才13.5亩地块,采取育秧移栽人工插秧技术。
行距25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3-5株,于4月12日育秧,5月13日移栽大田。
移栽前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8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5公斤,返青时亩追施尿素8公斤,分蘖期共追施尿素25公斤。
由于该品种抽穗时表现明显不整齐,且穗头不大,空秕率高,经领导决定转商处理,于9月25日收获交加工厂。
二、品种特征特性新稻27号属粳稻种,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为151天。
穗长14.8厘米左右,穗形弯曲,呈半松散形,谷粒长椭圆形、黄色,微短芒或无芒,千粒重24.6克。
苗期表现:出苗较好,幼苗直立,早期生长较快,抗逆(倒)性较好,但抽穗表现明显不整齐,丛生现象较重。
株高为86.5厘米,株形较紧凑,茎杆较农林315粗,叶较宽、斜挺、浓绿。
穗与叶齐,灌浆较快,抗倒伏,全生育期未感病,属于活杆成熟品种。
主茎叶龄12叶,伸长节4节。
生育进程为:4月13日育秧、5月13日移栽大田、5月22日返青、6月10分蘖、6月28日拔节、7月7日孕穗、8月2日齐穗、9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51天,较90-13晚熟约7-8天。
三、产量表现今年示范面积13.5亩,由于该品种抽穗时明显不整齐,丛生现象较重,且给去杂带来一定的难度,经领导研究决定转商处理。
田间测产时亩收获穗数38.9万,平均穗粒数为74粒,千粒重24.6克,理论产量为708.1kg。
通过职工了解调查:该地块实际交团加工厂9.2吨,折合亩产682公斤。
该品种株型较好,抗倒伏。
综合Vol.48No.1徐稻9号(原名徐80190)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40073为母本、以扬59为父本杂交,经7代系谱选择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5049)。
近年鉴定、区试和生产试验、适宜地区示范试种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抗逆性较好,耐肥抗倒,综合性状优良。
1选育经过2005年以自选品系40073为母本、以扬59为父本杂交获F 1,当年将收获的F 1种子冬季在海南育种基地加代,编号为50828。
2006年正季在徐州种植F 2,编号为61366,从田间选择单株,经室内考种保留8株,当年冬季在海南加代,从编号为61366-1中选择12个单株。
2007年正季在徐州从选种圃编号为72058株系中选择10个单株,冬季去海南加代,并选择9个单株于2008年正季在徐州种植在株系圃,株系圃中的80190号株系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
2009年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品系鉴定,徐80190综合表现突出。
2010~2011年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品比试验。
以徐80190的品系名参加2012~2013年国家北方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2014年完成国家北方黄淮粳稻组区域生产试验。
2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72.2kg/667m 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88%;2013年续试,平均产量662.6kg/667m 2,比徐稻3号增产6.84%;2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67.9kg/667m 2,比徐稻3号增产5.75%。
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2kg/667m 2,比徐稻3号增产7.25%。
2016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好品种试验,白马湖农场试点理论产量750.54kg/667m 2,居15个中熟中粳稻参试品种第1位;睢宁县官山镇14hm 2机插稻好品种展示方,经省种子站实产验收,平均产量806.1kg/667m 2。
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金桂秀李相奎张瑞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4期摘要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
本文介绍了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稻2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29-02多年来,山东省水稻大多种植临稻10号,高产但不优质、成熟期晚、遇冷害易减产、经济系数和效益较低,病虫危害越来越重。
针对这些问题,育种者通过亲本选择、杂交配组、分离择优、快速聚合优良性状基因,采用品种资源综合征集应用、常规育种、辐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培育出了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1-2]。
该品种于2015年8月24日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5025号);同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受理号151440.5)。
目前,临稻21号已在山东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江苏省完成引种备案,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1 特征特性1.1 生育期临稻21号在山东稻区种植,较对照品种临稻10号早熟2~3 d。
2012—2014年参加全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早熟2 d。
1.2 形态特征临稻21号株型紧凑,平均株高95.3 cm,穗长16.5 cm,穗总粒数133.3粒,穗实粒数116.9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2 g。
落粒性中等,颖壳薄、轻度开裂、颖毛少,颖尖无间短白芒。
叶色中绿,宽长适中、稻脚清楚,剑叶较短上冲,群体上下通风透光性好,抗病耐虫,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容重高,落色金黄[3]。
1.3 抗病性和抗逆性通过3年的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临稻21号综合表现为抗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稻瘟病,黑条矮缩病感病轻。
1.品种特征特性1.1全生育期2015-2016年在睢宁县种植示范,徐稻9号成熟期均比对照的苏粳9910早熟1-3天,生育期在155天左右。
1.2产量表现2012-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7.9公斤,比对照增产5.75%;2014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2公斤,比对照增产7.25%。
2016年参加江苏水稻好品种试验,在白马湖试点理论产量750.54公斤/亩,位居15个中熟中粳稻品种第1位;2016年睢宁县官山镇210亩机插稻好品种展示方,经徐州市种子站和睢宁县农委实产验收,平均亩产806.1公斤。
1.3稻米品质米质主要指标为整精米率73.7%,垩白米率23%,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1.3%,胶稠度82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徐稻9号含半糯和香型基因,从表观上来看,稻米晶莹有光泽,白度较好。
蒸熟后有淡淡的香气,吃起来富有弹性,并且放冷之后米粒不硬。
1.4抗性水平抗病性鉴定结果为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0.71%;中感稻瘟病,中抗条纹叶枯病。
2.徐稻9号的栽培技术2.1种子处理水稻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简单的处理工作,在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将准备好的徐稻9号种子,选择适宜的天气,在一处相对平整、开阔的地带,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将水稻种子均匀摊开。
每隔一段时间,农户需要翻晒,保证晒匀。
连续晒2天,然后进行浸种。
浸种时间1天即可,目的是让种子充分吸水,可以加快萌芽。
清水浸种后,采用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用62.5克/升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毫升,或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500-1500克,加水1-2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可预防水稻恶苗病。
2.2播种徐稻9号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播种期跨度较大,根据徐州地区的气候环境,正常年份5月中上旬,都可以进行播种。
一般以日平均气温高于15℃为宜。
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 15号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 15号是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育种方法选育出的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的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中粳型的特点,其籽粒饱满、米质优良,深受农民青睐。
为了更好地发挥连粳15号的优势,本文将介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帮助农民提高稻米产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
一、连粳 15号品种特点连粳 15号是我国水稻中粳品种的一种,经过长期选育,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早熟性强:连粳 15号生长期短,成熟期早,通常比一般中晚熟品种提前15-20天,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
2. 中粳型:具有适中的茎秆强度和茎秆高度,抗倒伏能力强,适合机械化收割。
3. 籽粒饱满:该品种籽粒饱满,米质优良,外观光泽度高,风味好,深受市场欢迎。
4. 抗性强: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和逆境环境的能力,适应性广。
二、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为了更好地发挥连粳 15号的优势,提高稻米产量,降低劳动强度,顺应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趋势,我们推荐以下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在连粳 15号水稻种植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准备。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河流两岸、山麓、旱田、裸地、蓄水田,轮耕、耙土翻晒。
施足基肥,施底肥50%磷酸二铵和50%硫酸钾。
2. 水稻基本种植技术连粳 15号水稻的栽培要求在水稻生长期内合理利用土地和充分保证肥水,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推广节水栽培技术。
在水稻生长初期要及时灌溉,生长旺盛期要进行深层灌溉,稻苗期遇旱要进行浅表灌溉。
3. 农药施用连粳 15号水稻生长期内要进行农药施用,合理使用农药。
要选用绿色低毒农药,减少化学农药对稻田环境的污染,并注意安全操作。
4.机械化收获连粳 15号水稻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适合机械化收割。
在成熟期进行机械化收割,提高收割效率,减少人工劳动,降低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