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日语 4》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
主要内容包括: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七、作业设计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4、作业内容包括: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湖南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教学实习教案班级:日语一班学号: 201141326115姓名:阳秀君指导老师:何蓓课程名称:综合日语第四册教学内容:第11课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的:使同学们能清楚地了解课文中对话内容,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对话。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新单词的读音,意义及用法,六个重点句型以及日语语体简体的区别。
具体内容:第一课时1,简单朗读单词(重点注意学生的发音与语调)重点讲解明ける滑る2,讲解课本5页词汇①―まみれ(补充类似)②ハデ(派手)简单解释年轻人特有的标记用法③顔文字补充表情符号3,讲解书本5-6页句型。
①Vる |たそばから<先后>补充:类似②Nときたら<话题>4,语气助词ね和よ的语调对比5,じゃない的用法及其语调第二课时1,让学生自主阅读18页的读解,然后完成练习A2,详解课文中出现的新动词单词済む絶える埋まる求める固まる取り組む躊躇う3,讲解20到22的语法①~反面<相反的两面>②めぐって/めぐる<中心点>③としたら<假定条件>④かとおもたっら<出乎意料>⑤がたい<难以实现>⑥~ない限り<唯一条件>教学难点:类似语法的辨析参考书:《新日本语考试文法》《日语句型字典》《综合日语》作业与参考题:教学后记:授课声音洪亮,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互动多,但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上课速度过快,对语法、词汇、。
并且,因为是第一次上台授课,有点紧张。
课堂上还有生造例句的错误,板书排版欠妥。
需有条理的进行讲课,并且掌握一定的讲课节奏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对课本中句型进行听解翻译和造句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速度都比较快,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消化句型和单词。
由于学生的自学、预习程度不同,在讲课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学生反应不能同步的问题,所以在提问造句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地提问,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多注意学生听课的反应。
教学后记:(请用手写)。
第十课孩子的生活方式本文上星期天,我乘上了早上八点半左右的电车,前面的座位上坐着三个大约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正把课本搁在膝盖上认真地看着。
曾经听说有孩子为了进有名的小学、中学,休息日也不玩,去补课的。
我想那些孩子也是连星期天也去补习的吧。
我也有个4岁的孩子。
翻开育儿杂志,“0岁开始的英语教育”、“为了培养出聪明的小孩”、“平假名从3岁开始”等广告铺天盖地。
在日本,孩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现在独身子女家庭也很多,因为孩子少了,对宝贝孩子的期望就越来越大,所以才有那么多育儿杂志上登的那样的广告。
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玩和学习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小时候开始让他学习很多东西,是不是真的就能变聪明呢?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从名校毕业就真的能幸福吗?有了孩子以后,我开始这样考虑孩子的问题。
日本历来是学历社会,现在也是如此。
许多人认为:“学历高就能过好日子。
”但是到这一代孩子成人的时候会是怎么样呢?如今约有40%的人上大学或大专,已经不能说“只要大学毕业就能过好日子”这样的话了。
实际上,在大型企业中出现了面试时不问毕业大学名字的企业,这可能是他们意识到比起毕业于哪个大学来说,那个人的能力和是否有干劲更重要吧。
像这样社会正在慢慢改变,但仍有许多父母认为“只要让孩子上好大学,就不用担心他的未来了。
”他们似乎相信,那样做的话,孩子就一定能幸福,在电车上看到的那些孩子的父母也是其中的一员吧。
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如果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很快学会。
我的孩子也是因为很喜欢读连环画,才很快学会平假名的。
某天听到孩子一个人朗读连环画时,我真的大吃一惊。
不是父母强迫孩子学习,而是让孩子自由地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孩子的能力会不断地发挥出来吧!我认为是可以相信孩子所拥有的能力。
考场得意,进入一流的公司工作,然后在那个世界里竞争着生活,有的人这样生活。
但也有人,不管学历,靠着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带给别人欢乐。
《综合日语》说课稿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施晓慧各位评委、专家、老师好!我说课的课程是《综合日语》,下面我将从说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设计(教辅教材、教学内容等)、教学组织与实施(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创新与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设置本课程是日语专业各方向学生的职业基础课程,跨度为2年,共计4个学期。
课程总学时:540课程重点:正确的语音语调,积累词汇量;用言的各种活用形形及运用,形成语法系统;敬语及物的授受、行为授受;时、态、体的运用。
课程难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商务旅游方向知识等的链接;语言表达的自然地道;情景导致的语言不同应用。
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等,掌握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词汇、句型、表达方式;2)能力目标:具有较强听说读写译能力,日语交际能力,培养较强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日语接待能力,基本翻译能力,商务函电写作能力;3)素质目标:掌握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礼仪,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日语内涵,具备外语交流自信。
课程任务:面向零起点日语学生从日语语音开始,教授自然地道的语言表达,进行系统的日语语法和惯用语的基本训练,涵盖商务及旅游方向内容,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基本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做到精讲多练,讲中有练;突出听说能力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大量课堂实践练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学考核方式:采取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形成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在考试成绩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
二、教学内容及设计1.教材选取本课程使用《基础日语教程》教材,共计4册。
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教委重点教材,主编为朱春跃,彭广陆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与日本教育科学研究会·国语部(语言学研究会)共同编写。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1.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综合日语》(1-4)教学大纲 (1)《日语听力》(1-3)教学大纲 (5)《日语口语》(1-4)教学大纲 (7)《日语阅读》(1-2)教学大纲 (9)《日语语法》教学大纲 (11)《日本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14)《高级日语》(1-2)教学大纲 (16)《日语写作》(1-4)教学大纲 (18)2. 专业模块课《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20)《商务日语》教学大纲 (30)《日语视听说实践》(1-3)教学大纲 (32)3. 专业方向选修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34)《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38)《日语报刊选读》教学大纲 (41)《综合技能实践》教学大纲 (43)《日本文化》教学大纲 (543)《科技日语阅读与翻译》教学大纲434.集中实践课《专业实习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438)《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1-4)教学大纲 (61)《综合日语》(1-4)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日语(本科)预修要求:零起点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为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日语专业技能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以及良好的学习作风,正确的学习方法,日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丰富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对比性的课程。
其目的和任务是从发音开始入门,全面、系统、分阶段地向学生传授日语语言知识,在两年内完成专业日语教学大纲基础阶段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
通过传授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日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具有大纲规定的词汇量,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能够运用日语进行日常交际和思维,具有一定的翻译和写作能力,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综合日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 语音和文字包括假名的读法和写法、日语的音节、罗马字拼音、声调、语调等。
综合日语第四册第11课教案湖南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教学实习教案班级:日语一班学号: 201141326115姓名:阳秀君指导老师:何蓓课程名称:综合日语第四册教学内容:第11课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的:使同学们能清楚地了解课文中对话内容,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对话。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新单词的读音,意义及用法,六个重点句型以及日语语体简体的区别。
具体内容:第一课时1,简单朗读单词(重点注意学生的发音与语调)重点讲解明ける滑る2,讲解课本5页词汇①―まみれ(补充类似)②ハデ(派手)简单解释年轻人特有的标记用法③顔文字补充表情符号3,讲解书本5-6页句型。
①Vる |たそばから<先后>补充:类似②Nときたら<话题>4,语气助词ね和よ的语调对比5,じゃない的用法及其语调第二课时1,让学生自主阅读18页的读解,然后完成练习A2,详解课文中出现的新动词单词済む絶える埋まる求める固まる取り組む躊躇う3,讲解20到22的语法①~反面<相反的两面>②めぐって/めぐる<中心点>③としたら<假定条件>④かとおもたっら<出乎意料>⑤がたい<难以实现>⑥~ない限り<唯一条件>教学难点:类似语法的辨析参考书:《新日本语考试文法》《日语句型字典》《综合日语》作业与参考题:教学后记:授课声音洪亮,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互动多,但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上课速度过快,对语法、词汇、。
并且,因为是第一次上台授课,有点紧张。
课堂上还有生造例句的错误,板书排版欠妥。
需有条理的进行讲课,并且掌握一定的讲课节奏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对课本中句型进行听解翻译和造句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速度都比较快,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消化句型和单词。
由于学生的自学、预习程度不同,在讲课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学生反应不能同步的问题,所以在提问造句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地提问,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多注意学生听课的反应。
教学后记:(请用手写)。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五年制。
二、教学时数:本课程第1-9学期开设,其中1-4学期周学时为6学时,5-8学期为8学时,9学期为6学时,共1030学时。
讲授学时共计382学时,实践学时共计648学时。
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日语方向。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日语方向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融知识、文化和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71.6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语言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基础综合日语、中级综合日语和高级综合日语三个阶段,以“语言、文化、能力”三位一体的强化教学模式统领教学。
各阶段具体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如下:基础阶段: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发音正确,语调自然;掌握2900个基本词汇,能正确熟练运用其中1500个左右单词的主要词义及用法;能听懂浅易的听力材料和日本人的日常谈话;能进行日常交际性会话和三分钟的连贯叙述;能读懂较浅显的故事性读物,要求理解基本正确,能抓住中心大意,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60—180个单词;能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片材料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左右的短文,做到语法正确,语言连贯;能运用所学语法和词汇把短小的汉语文章翻译成日语,语法基本正确,词汇运用得当,译文比较通顺。
中级阶段:掌握4700左右词汇,能正确熟练运用其中3000个左右单词的主要词义及用法;听懂日常生活及学生熟悉的社会题材的讲话和简单报告,生词不超过3%、语速每分钟约200-260词(原版听力材料的内容);能就日常生活和学过的社会生活题材与日本人进行简单交谈,语音语调较好,用词造句基本正确,思想表达清楚,经过准备或借助所给材料或就个人所见所闻,做5-6分钟的连贯叙述;初步学会细读、略读、寻读等阅读方法和技巧;能根据所给命题、文字或图片材料,在一小时内完成约300-600词的短文(如书信、履历、人物或物体描述、故事等),要求格式正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表达基本得体;运用所学知识,把一般难度的、内容熟悉的汉语短文翻译成日语,要求语法正确,词汇运用基本得当,基本符合日语语言习惯;口译达到基本准确、通顺、快捷的要求,语速约为每分钟30-40词。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
主要内容包括: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七、作业设计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4、作业内容包括: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综合日语(基础阶段) 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译名:Comprehensive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1-2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1-4学期学分:40学分;总学时:640学时;理论课学时:64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无教材:《新编日语》1-4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 月,第一版参考书:【1】《日本语表现文型200》初·中级,友松悦子等编,アルク(日本),2001年9月,第一版【2】《新日语基础教程》Ⅰ、Ⅱ,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传授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为日本语言文学学科基础阶段的主要必修课,《综合日语》还应该和其它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在三年级上通过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一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扎实地掌握日语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用日语进行听说读写,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四、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课后布置作业,如句型造句、翻译等书面作业以及会话练习等口头作业,每次课后工作量为2~3小时。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综合日语》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成绩评定如下: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综合日语(高级阶段)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译名:Advanced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3-4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5-8学期学分:20学分;总学时:320学时;理论课学时:32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综合日语(初级阶段)教材:《日语》5-8册,陈生保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参考书:【1】《中級から学ぶ日本語》,新井礼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4月,第一版【2】《上級で学ぶ日本語》,阿部友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12月,第一版【3】《大学・大学院総合日本語桜》,玉村文郎监修·编集,凡人社(日本),2002年2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高水平综合技能的课程。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71101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教学时数:668学时学分数:44学分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授课单位:欧亚系日语教研室授课对象:日语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概述1.性质与地位《综合日语》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本课程是一门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及文化背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日语综合知识与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为基础阶段,第五、六学期为高级阶段。
基础阶段着重打牢日语基本功,学生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可系统地掌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基本句型、功能意念等日语基础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常识,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级阶段是基础阶段的延伸和拓展,主要学习日语高级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意念、篇章结构等。
学生通过一年时间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日语语言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扩充日本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日语篇章分析的基本方法,准确理解各类复杂的日语语言现象,提高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理念《综合日语》课程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日语学校语法理论为支撑,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全面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日语语言基础,强化日语语言各项应用技能,重点提高准确理解、分析判断、综合归纳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
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