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变异典型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8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汇编解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性状与相对性状1.(2023·广安)小诺晨跑时看到迎面跑来的人很像她的同桌小薇,小诺的判断依据是()A.基因B.DNA C.染色体D.性状【答案】D【解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性状。
故小诺晨跑时看到迎面跑来的人很像她的同桌小薇,小诺的判断依据是表现出来的性状。
2.(2023·苏州)两只长翅果蝇的杂交后代中,有长翅和残翅两种个体,如图所示。
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决定果蝇残翅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C.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D.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1/2【答案】C【解析】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B、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不符合题意;CD、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则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均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则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3/4,故C 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3.(2022·铁岭)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单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此现象解释错误的()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消失了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C.单、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D.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答案】A【解析】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因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
则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
遗传图解如下:AB .从遗传图解可看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但基因组成都是A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A错误,B正确。
遗传与变异练习题1、果蝇是自然界中一种分布广泛的常见昆虫。
它体形小,饲养容易,繁殖力强,在25℃时,12天就可繁殖一代,每对果蝇一次可繁殖几百个后代。
因此,在遗传学研究中。
果蝇是一种极好的实验材料。
(12分)(1)果蝇的体色灰身(B)是显性,黑身(b)是隐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四只雄果蝇和四只雌果蝇做了如下四组杂交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子代果蝇性状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以上四组杂交实验中父、母与子代的性状,推导出父、母的基因型,并填入上表中推导过程:灰身的基因型可能是和;黑身的基因型。
灰身×灰身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3种:父母的基因型①×②×③×配子基因型受精卵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符合甲的条件,所以甲的父母的基因型就是。
符合乙的条件,所以乙的父母基因型就是。
灰身×黑身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2种父母的基因型①×②×配子基因型受精卵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符合丙的条件,所以丙的父母的基因型就是符合丁的条件,所以丁的父母的基因型就是(2)果蝇的翅型,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同学们从培养瓶(有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果蝇)中随机选取了三只雄果蝇和三只雌果蝇,进行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甲. 长翅×长翅→后代全部为长翅乙. 残翅×残翅→后代全部为残翅丙. 长翅×残翅→后代1/2长翅,1/2残翅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的结果,你能判断出长翅与残翅的显、隐性吗?并说明理由。
若你认为不能判断,请你为他们提供一个判别显隐性的思路,并说明理由。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完全一样,写出雌、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
雄性 , 雌性2、分析与探究:已知豚鼠的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性状。
某校动物饲养室里养有2只黑毛豚鼠和1只白毛豚鼠,为了探究这三只鼠的基因型,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试验。
(9分)①让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后,共生了4窝小豚鼠,其中10只黑毛,8只白毛。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的例子
1. 你看那小猫生出来的宝宝,有的像猫妈妈一样是花的,有的却像猫爸爸一样是纯色的,这难道不是生物能遗传和变异的体现吗?就像我们人类,有的孩子长得像爸爸,有的地方又像妈妈呀!
2. 嘿,想想那些漂亮的蝴蝶,同一品种的蝴蝶也会有不同的花纹和颜色呢!这可不是偶然,这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搞怪呀,就如同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也不会完全一样呐!
3. 哇塞,金鱼的种类好多呀!有眼睛鼓鼓的,有尾巴长长的,它们的后代有时会继承这些特点,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这不就跟变魔术一样神奇嘛,这就是遗传和变异的魔力呀!
4. 大家都知道狗狗吧,有的狗狗特别聪明,它的小狗可能也很机灵,但也可能会有一只与众不同,或许更活泼呢!这不正像生活中的我们,既有着家族的传承,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嘛!
5. 去动物园看看那些猴子,它们的族群里也会有不一样的个体存在呀!有的更灵活,有的更健壮,这不就是遗传和变异带来的多样性嘛,像我们的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呀!
6. 观察一下那些各种各样的花,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花朵的大小、颜色也会有差异呢!这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就好像每个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一样!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真的是非常神奇又有趣的现象,它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多样性和独特性。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典型例题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例1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rr)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基因型以及果皮颜色分别是().A.种子基因型Rr,果皮红色B.种子基因型Rr,果皮黄色C.种子基因型rr,果皮黄色D.种子基因型RR,果皮红色解析:绿色开花植物开花完成传粉之后,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珠被未受精直接发育成种皮;子房壁未受精直接发育成果皮;种皮和胚构成种子(有的还有胚乳);果皮和种子构成果实.答案为B.例2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它的种子内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20,30B.10,20C.20,10D.30,20解析:精子与卵细胞内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一半,受精卵将来发育成体细胞(受精卵内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样),植物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而胚又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乳细胞内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的3倍.答案为D.例3科学家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请回答:(1)从图1中可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判断,乙为性的染色体组成.(3)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4)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5)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解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成对染色体要分开,因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1个性染色体X,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1个性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1个性染色体Y.答案:成对男23变异例4某医院同一夜晚出生4个孩子,他们的血型分别为A型、B型、AB型和O型.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及时记录其父母的姓名.4个孩子的父母的血型分别为:l号父母均为O型血,2号父母分别为AB和O型血,3号父母分别为A和B型血,4号父母均为B型血.请用有关遗传知识分别找出4个孩子的父母.l号父母的孩子的血型为;2号父母的孩子的血型为;3号父母的孩子的血型为;4号父母的孩子的血型为.解析:A、B、O血型是由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IA和IB间表现共显性,它们对i表现为显性.所以,IA、IB、i之间可组成6种基因型,IAIB、IAi、IBIB、IBi、IAIA、ii,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遗传.所以,O型血的孩子肯定是1号父母所生;AB血型的孩子肯定是3号父母所生;B型血的孩子肯定是4号父母所生;A型血孩子肯定是2号父母所生.答案:OAABB例5分析各遗传系谱,回答所属遗传类型.图2遗传系谱所示遗传病可能是().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析:根据典型系谱判断,基因不是座落在常染色体上就是在性染色体上.首先看图2,系谱中的8和9号个体表现正常却生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判断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均为携带者),可排除X遗传.答案为B.例6眼睛棕色(A)对蓝色(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棕眼、色觉正常的夫妇生有1个蓝眼色盲的儿子,若这对夫妇再生1个孩子,其基因型与母亲相同的概率为().A.0B.C.D.解析:眼睛棕色(A)对蓝色(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一对棕眼、色觉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蓝眼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XBXb;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XBY.眼睛颜色和色觉正常与否这两对形状的遗传是独立进行的,后代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后代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后代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两者概率的乘积,为.答案为D.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习题典例解析例1: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将门出将子” D.“老鼠生儿打地洞”解析:子女像父母,是指父母的性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了子女,B项和D项也是一样的道理。
“将门出将子”是指将军的后代都是将军,但实际上将军的后代不一定是将军,即使出了将军,也是家庭影响和社会造就的成果,并没有可以遗传的“将军性状”。
答案:C例2:人类的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合分别是AA和aa,问:妻子是不是白化病患者? .他们的子女会不会患白化病? 。
解析:白化病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白化病,在一个人的体细胞内,当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即aa)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白化病患者。
因此,题目中介绍的“妻子”是白化病患者。
这对夫妇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方形成的精子中基因是A,女方形成的卵细胞中基因是a,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成是Aa,即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都是正常肤色。
答案:是不会例3:生物体细胞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一条来自,原因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父母双方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中,使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两两配对,形成了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解析:本题考核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传递问题和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关系。
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答案:父方母方减少一半成单存在染色体例4: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确的表述是()A.遗传 B.变异 C.遗传的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解析:同一品种中,遗传物质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表现应该是相同的。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例子
1. 你看那豌豆的不同性状,高茎和矮茎不就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典型嘛!就像我们人类,有的高有的矮,这说不定就是遗传和变异在悄悄起作用呢。
2. 哎呀呀,果蝇的眼睛颜色也是很有趣的例子呢!红眼睛和白眼睛的差异,不就像我们有的人眼睛大,有的人眼睛小,这可都是遗传和变异的魔力呀!
3. 嘿,孔雀那五彩斑斓的尾巴,怎么一代一代传下来还那么美,其中肯定也有遗传和变异的功劳呀!这就好像家族里的某个特点一直传下去。
4. 想想看,狗狗的各种品种,大的小的,凶的温顺的,不也是因为生物遗传和变异嘛!这多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呀。
5. 猫咪的花纹也会有不同呢,有的条纹,有的斑点,这难道不是遗传和变异在搞怪吗?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性格一样。
6. 花朵的颜色变化不也是吗?比如玫瑰有红的粉的,这不正是和我们的长相各有特点一样,都是受遗传和变异影响的呀!
7. 玉米的颗粒饱满程度也不一样呀,这其中肯定有遗传和变异的因素在作祟!这和我们的能力有强有弱是不是很像?
8. 兔子的耳朵长短也会有差别呢,这和我们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稍微笨一点有啥区别,这都是遗传和变异带来的呀!
9. 金鱼的尾巴形状各异,这可都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结果呀!就像我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呢。
生物遗传和变异真的超级神奇,它让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呀!。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分析精选习题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中的重要现象。
高中生物课程中,遗传变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精选题,帮助学生加深对遗传变异的理解和应用。
1. 单基因遗传的变异问题问题一某动物的毛色表现出黑色和白色两种,而这种动物的遗传规律符合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所决定。
若该动物具有黑色毛的个体与纯白色毛的个体交配,它们的后代中毛色为黑色和白色的比例都为1:1。
试回答以下问题:a) 判断该动物的毛色遗传规律是什么?b) 父代纯合子分别是哪些基因型?c) 毛色为黑色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问题二若某高等植物的花色可以表现出红色、白色和粉色三种,而该花色是由一个基因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
现有红色花和白色花的两个纯合子分别进行杂交,得到了F1代全部为粉色花的个体。
试回答以下问题:a) 判断该花色的遗传规律是什么?b) 父代纯合子分别是哪些基因型?c) F1代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2. 多基因遗传的变异问题问题三某植物的果实颜色可以分为黄色、绿色和白色三种,是由数量不同的三对等位基因所决定的。
通过杂交实验,得到以下结果:F1代:全部为黄色果实F2代:黄色果实:绿色果实:白色果实 = 9:3:4 试回答以下问题:a) 判断该果实颜色的遗传规律是什么?b) 父代纯合子分别是哪些基因型?c) 黄色果实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3. 变异的应用问题问题四某家庭的祖父母、父母和孩子的身高分别为:祖父:180 cm祖母:165 cm父亲:178 cm母亲:163 cm大孩子:175 cm小孩子:160 cm根据这些数据,试回答以下问题:a) 判断这种身高遗传的规律是什么?b) 这个家庭的孩子中是否存在身高的变异?c) 家庭中的身高变异是否符合遗传规律?参考答案:问题一a) 该动物的毛色遗传规律是隐性遗传。
b) 所有父代纯合子的基因型都是AA(黑色毛)和aa(白色毛)。
c) 毛色为黑色的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表现为黑色毛)。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单选题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此现象可说明为()A.限制黑色的基因消逝了B.黑色母羊必有AaC.限制黑色的基因未消逝但不表现D.白色公羊必有Aa【答案】C【解析】“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表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假设亲代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黑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
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限制黑色的基因并没有消逝,但不表现,还会遗传下去,故A错误。
亲代黑色母羊的基因必为aa,而不是Aa,黑色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限制,故B错误。
限制黑色的基因未消逝但不表现,故C正确。
亲代白色公羊必为AA,而不是必有Aa,若为白公公羊Aa,产生A和a两种配子,而黑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a配子,这样亲代产生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后代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aa表现的性状是黑色,与题干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2.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缘由是()A.后代易得传染病B.后代都会的传染病C.后代存活率很低D.后代得遗传病的概率高【答案】D【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跟近亲结婚没有关系,近亲结婚后代易患遗传病,A、B错误。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而不是近亲结婚后代的存活率很低,C错误。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缘由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很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特别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削减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D正确。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中,遗传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遗传使得子代与亲代具有相似的特征,而变异则带来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的进化。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例 1: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
让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 代全部为高茎,F1 自交产生 F2 代。
F2 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是多少?解析:纯合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F1 代基因型为 Dd,表现为高茎。
F1 自交,Dd×Dd,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 =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 3:1。
知识点: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3、基因型: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4、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在一些生物中,基因存在连锁现象,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例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已知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 B 和 V 连锁,b 和 v 连锁。
让灰身长翅果蝇(BBVV)与黑身残翅果蝇(bbvv)杂交,F1 代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多少?解析:F1 代基因型为 BbVv,由于 B 和 V 连锁,b 和 v 连锁,F1产生的配子只有 BV 和 bv 两种。
测交时,F1 与 bbvv 杂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BbVv:bbvv = 1:1,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1:1。
知识点:1、基因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一起遗传的现象。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例子
1. 嘿,你看那孩子和他爸爸长得简直一模一样,这就是遗传的魔力呀!就像小树苗会长成大树,基因也会一代代传下去哟。
比如我们的眼睛颜色、头发质地,不都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吗?
2. 哇塞,你知道吗,有的双胞胎长得那叫一个像,这可不是巧合,这是生物遗传的典型例子呀!就好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样,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3. 哎呀呀,有时候家里养的宠物狗生的小狗,和大狗在某些方面特别像,这就是遗传在起作用啦!好比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就是生命延续的表现呢。
4. 你们注意过没有呀,有些人明明父母不胖,可他自己却很胖,这也许就是变异导致的呢!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了涟漪,让人惊讶不已呀!
5. 嘿哟,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也会有不同呢,这就是生物的变异呀!就如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意外和惊喜一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6. 哇哦,孔雀的羽毛有各种颜色和花纹,这当中肯定也有遗传和变异的功劳呀!好像是大自然这位艺术家在随意挥洒画笔呢。
7. 哈哈,人的性格有时候也会受到遗传的影响哦,但也可能会出现变异呢!比如有些人特别活泼,而父母却很安静,这不就是生物的奇妙之处嘛!
我的观点结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真是无处不在,它们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惊喜呀!。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生物学的广袤领域中,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是一个核心且引人入胜的主题。
它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多样性,还为我们理解生物进化、疾病发生以及物种适应环境等众多重要现象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并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例题: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
若亲本基因型为Dd×Dd,它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茎植株所占比例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分离定律,Dd×Dd 的杂交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DD:Dd:dd = 1:2:1。
高茎(DD 和 Dd)所占比例为 3/4。
知识点: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例题:豌豆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F₂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是多少?解题思路:先求出 F₂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亲本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F₂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
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 9/16 + 1/16 = 10/16,所以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 6/16 = 3/8。
知识点:自由组合定律指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遗传物质与基因1、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例题: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这说明了什么?解题思路:这表明 DNA 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DNA 是遗传物质。
知识点: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遗传与变异专题训练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由显性基因(A)控制,残翅由隐性基因(a)控制。
要确定一只长翅雌果蝇的基因组成,应选择雄果蝇与之交配。
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推测雌果蝇的基因组成:。
若选择长翅雄果蝇与之交配,则雄果蝇的基因组成应是,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推测雌果蝇的基因组成:。
2、用基因组成是AA的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蜜桃砧木上,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几率是:A.25%B.75%C.100%D.0%3、在农作物培育过程中,往往要采用异花传粉的方式得到新品种。
某研究员把红色果皮(基因组成为WW)辣椒的花粉人工传粉到黄色果皮(基因组成为ww)辣椒上,则当年得到的辣椒果皮的基因组成和颜色是A.Ww 红色B.WW 红色C.ww 黄色D.Ww 黄色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将绿色苹果(rr)的枝条嫁接到红色苹果(RR)的植株上,嫁接的枝条成活并进行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果皮的颜色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绿色;rr B.绿色;Rr C.红色;RR D.红色;Rr5、果农使用嫁接方法对李树进行改造,接穗为:果皮红色、基因型Aa;砧木为:果皮绿色、基因型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果枝自花传粉,李子成熟后随机抽查一个,其果皮颜色是,种子内胚芽基因型为。
6、用基因组成为Aa的青州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青州蜜桃砧木上,待接穗开花后,人工授以砧木的花粉,当年所结果实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为。
7、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B. 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C. 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D. 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四分之一8、某个家庭中单、双眼皮(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的遗传情况是:女儿小娟是单眼皮,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双眼皮(详见下图)。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经典练习题学校: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一.单选题(共__小题)1.下列有关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出现新性状D.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3.同胞兄弟或姐妹个体之间的性状总有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4.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的“转基因猪”.从变异的角度看,这种变异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不遗传变异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A.由单个基因引起的B.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的C.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6.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H2O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用碘检测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C..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中含有还原糖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B.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C.基因突变都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9.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C.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10.下列各种遗传现象只,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有()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等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③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易于表现.④一对等位基因中,显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⑤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更复杂.⑥胰岛素的分泌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达到最大.A.2个B.3个C.4个D.5个1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13.一对夫妇,其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或两病兼发的几率依次为()A.ad+bc、ad B.1-ac-bd、ad C.a+c-2ac、ac D.b+d-2ac、ac1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15.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之一是细胞中有中心体B.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零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只可能是基因突变16.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②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④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17.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18.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1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620.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中有的果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C.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A变为UCAD.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C替换21.分析下图中各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组成的植物一般个体比较弱小,且不可育B.B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C.C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三倍体D.D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单倍体22.如果大肠杆菌的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A.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没有蛋白质产物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下列有关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答案:D解析:解: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出现新性状D.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答案:B解析:解:A、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所以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A错误;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B正确;C、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其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而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C错误;D、基因突变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故选:B.3.同胞兄弟或姐妹个体之间的性状总有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解:A、基因突变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基因突变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A错误;BC、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B正确,C错误;D、染色体变异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该变异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D错误.故选:B.4.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的“转基因猪”.从变异的角度看,这种变异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不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解: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不是基因结构的变化,不属于基因突变,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故选:C.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A.由单个基因引起的B.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的C.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解:A、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BD、多基因遗传病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B正确,D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不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C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H2O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用碘检测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C..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中含有还原糖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答案:D解析: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用淀粉酶对淀粉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不可以用碘液检验,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现象相同,不能说明淀粉酶对蔗糖是否起作用,所以该实验应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C、胡萝卜中还原糖的含量不高,并且胡萝卜汁的橙黄色会掩盖砖红色沉淀,不可取,C错误;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答案:D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的一种形式,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易位,即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分裂一次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每个DNA中只有一条有放射性,每个子细胞再分裂一次所形成的2个细胞中出现的情况是2种,1个具有放射性或者2个都具有放射性,则4个子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D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B.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C.基因突变都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答案:C解析:解: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遗传变异的原始材料之一,A正确;B、基因突变发生频率很低,B正确;C、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但有一些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是有利的,C错误;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故选:C.9.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C.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答案:D解析:解:A、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但并不仅仅存在于高等生物,A错误;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但并不能说明推动生物进化,B错误;C、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不仅仅是减数分裂一个过程,C错误;D、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其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D正确.故选:D.10.下列各种遗传现象只,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答案:D解析:解: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这属于性状分离,A正确;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绿色和白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正确;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这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D.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有()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等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③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易于表现.④一对等位基因中,显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⑤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更复杂.⑥胰岛素的分泌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达到最大.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解:①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所以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能产生新的基因,①正确;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正确;③由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所以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容易表达,③正确;④随机交配的种群里,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即各50%,则显性性状个体为75%,因而数量多于隐性性状个体,④正确;⑤真核细胞基因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结构更复杂,但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无法比较,⑤错误;⑥胰岛素的分泌既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也受体液中血糖浓度的调节,⑥错误;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达到最大,⑦错误.故选:B.1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答案:B解析:解: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B、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正确;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基因重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错误.故选:B.13.一对夫妇,其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或两病兼发的几率依次为()A.ad+bc、ad B.1-ac-bd、ad C.a+c-2ac、ac D.b+d-2ac、ac答案:C解析:解:已知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1)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为ad(只患甲病)+bc(只患乙病)或a+c-2ac;(2)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两病兼发的几率为ac.故选:C.1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解:A、基因突变是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DNA复制时,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B正确;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易位,C正确;D、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D错误.故选:D15.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之一是细胞中有中心体B.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零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只可能是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解:A、由于中心体只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之一是细胞中有中心体,A正确;B、图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正确;C、图示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该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染色体,因此染色单体数是0,C正确;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②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④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解: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如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①正确;②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形成新基因,如AA突变成Aa,②错误;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单倍体高度不育,③错误;④转基因技术能将B物种的基因转给A物种,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④正确;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⑤正确;故选:B.17.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答案:C解析:解:本题中由于单倍体马铃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12对同源染色体,且每对之间形态不同,可见发育成该单倍体的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原母本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C正确.故选:C.18.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答案:C解析:解:若是幼苗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会有多朵花的性状发生改变,A错误;B、若是早期叶芽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只会改变叶的性状,不会改变花的性状,B错误;C、现在仅发现一朵花半边性状改变,可能是早期花芽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D、若是植株产生的性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后代的性状,但不会改变该植株的性状,D错误.故选:C.1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6答案:A解析:解:假设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X.1、果蝇有104对基因,该种群有108个个体,则该种群的基因总数=2×104×108=2×1012个.2、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X,则该种群中的基因突变数=2×1012×X=2×107个,则X=10-5.故选:A.20.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中有的果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C.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A变为UCAD.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C替换答案:D解析:解: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丝氨酸被脯氨酸取代,A错误;BCD、据图表分析可知,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碱基A被G替换,BC错误;D正确.故选:D.21.分析下图中各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组成的植物一般个体比较弱小,且不可育B.B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C.C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三倍体D.D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单倍体答案:D解析:解:A、A细胞含有4条相同的染色体,可以是四倍体,只有单倍体的植物个体比较弱小,且不可育,A错误;。
例1.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__(填标号)时期.(2)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号和~符号填),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 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请根据DNA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Ⅰ.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a、b、c表示相应的物种,①、②表示相应过程,[ ]内填写图中相应物种的标号):(1)图中①所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的直接模板是[ ]___________。
(2)a表示______分子,其功能主要是携带________进入核糖体,进而合成蛋白质。
Ⅱ.碱基类似物是一种化学诱变剂,与正常碱基结构相似,在DNA 复制过程中,取代正常碱基渗入DNA 分子,5 - BU(酮式)是胸腺嘧啶碱基类似物,与A配对. 5-BU(酮式)在和A配对后转变成的互变异构体(烯醇式)能与G配对。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只含有一个A-T碱基对的DNA片段,在第一次复制时加入5-BU(酮式)结构,则第一次复制产生的异常DNA比例是________。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A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 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实有大有小D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答案:B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实有大有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都体现了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2、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A 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B 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C 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D 鸟的后代与亲代在羽毛颜色上一致解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不是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不属于变异;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没有体现差异,不属于变异;鸟的后代与亲代在羽毛颜色上一致,没有体现差异,不属于变异。
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普遍存在B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C 遗传是相对稳定的,变异是绝对的D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答案:B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A 选项正确;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 选项错误;遗传是相对稳定的,变异是绝对的,C 选项正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 选项正确。
4、下列哪种性状是不能遗传的()A 单眼皮C 因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D 色盲答案:C解析:单眼皮、白化病、色盲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因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5、高产奶牛的培育应用了()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转基因技术D 克隆技术答案:A解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遗传变异相关的例题一、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例1】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丙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乙都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B.图丙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丁可能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如图所示的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图甲和图丙所示的变异【例2】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B.一般情况下,相对于DNA病毒,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二、细胞分裂异常与生物变异【例3】(不定项)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2n+1,配子育性及结实率与二倍体相同)。
科学家利用人工构建的一系列增加了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水稻三体,分别与野生型水稻的隐性突变体(2n=24)杂交,获得F1,F1植株单独种植,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各自F2的表型和比例,可以判断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可能会导致子代中出现三体B.需构建24种野生型水稻三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才能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C.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35∶1,说明突变基因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D.若突变基因不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则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3∶1 【例4】如图中甲、乙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存在A、a基因可能是因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或基因突变B.图甲细胞分裂结束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图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D.图乙细胞已开始胞质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三、有关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例5】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有人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3.(2011·黄冈中学月考)一个真核细胞的某基因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有300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却有500个氨基酸。
那么这个基因的内含子部分约有核苷酸多少个( )A.0个B.200个C.600个D.1200个解析:在原核细胞中,没有对转录出的mRNA上内含子对应区段的加工能力,因此内含子对应的序列也将被翻译出来,所以,内含子部分约有核苷酸(500-300)×6=1200(个)。
答案:D6.质粒是一种常用的运载体,下列有关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存在于许多细菌和酵母菌等的生物体内,较容易获得B.质粒上须同时存在抗药性、颜色反应等多种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C.质粒的存在一般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D.能自主复制,有利于植入的目的基因的复制解析:为了便于从众多细胞中选择出已经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运载体上必须具有标记基因,但并不需要多种标记基因同时存在。
答案:B7.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
下列关于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B.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C.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D.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检测转基因植物是否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解析:由于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局限,不能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答案:B8.基因工程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础是( )①不同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基本结构相同②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③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相同的④DNA连接酶能将含有不同黏性末端的片段连接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基因工程得以实现的关键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拼接”(必须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才能拼接),以及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的表达(共用一套密码子才能使表达产物相同)。
答案:A9.若采用反转录法人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应该在人体什么组织或器官中获取相应的信使RNA( )A.下丘脑B.垂体C.血液D.胰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目的基因的获取以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人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虽然人体各个细胞内都有生长激素基因,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基因只在垂体中表达,因此,也只能从垂体中获得相应的信使RNA。
答案:B12.(2010·浙江理综)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等相关知识,熟知每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人胰岛素原基因的编码区含有不能表达的片段——内含子,因此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的胰岛素原与人体内表达出的胰岛素原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无生物活性。
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起着标记基因的作用,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并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D【典例1】(2010·天津联考)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9/16 B.1/2C.8/9 D.1/4[解析] 假设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当AaBb×AaBb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显显:3显隐:3隐显:1隐隐。
因为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中很可能是9显显:(3显隐+3隐显):1隐隐。
所以,F2扁形块根(A_B_)中纯合子(AABB)占1/9,杂合子占8/9。
[答案] C1.(2010·东城区检测)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
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解析:由于果蝇群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在种群中该基因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都为0.5;又因为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则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随着世代数的增加从0.5趋向0。
答案:C4.(2010·福州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实现远缘生物间的基因重组B.由配子发育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且都高度不育C.在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易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D.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获得的植物体,均为多倍体且能稳定遗传解析:基因工程的实质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从而实现物种间的基因重组。
单倍体并不都是不育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以及蜜蜂中的雄蜂都是可育的。
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突变后产生了新的基因,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体不一定就是多倍体,如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经处理后获得的是二倍体。
答案:A7.(2010·广州调研)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B.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 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 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解析: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如隐性突变,在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仍不能表现出来。
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DNA分子上除了有具有遗传效应的基因外,还有基因区间,发生在基因区间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C9.(2010·芜湖模拟)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解析:①为杂交过程,亲本甲、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变异。
答案:B11.(2010·清苑调研)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6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A.120 B.119C.64 D.56解析:设男生中色盲的人数为x,色盲相关基因为B、b,色盲基因频率=X b/(X b+X B)=(23×2+52×1+x×1)/(780×2+820×1)=6.8%,求得x≈64。
答案:C15.(2009·江苏南京)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阴影部分为繁殖能力低的个体,EE、Ee、ee中,繁殖能力强的个体数依次增加,E的基因频率小于e的基因频率,根据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推断,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和选择之后,EE的基因型频率最小、Ee的基因型频率居中、ee的基因型频率最大。
如果考生对图示信息分析不到位易错选。
答案:C1.(2010·北京卷,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C.7/16 D.9/16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亲本为BbSs×BbSs,求后代中黑色有白斑(B_ss)的比例,用“分解法”先把两对相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对每一对性状按分离定律计算,所得结果彼此相乘即可,所以B_占3/4,ss占1/4,两者相乘为3/16。
答案:B4.(2011·山东青岛)燕麦颖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黑颖为显性。
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bbYY×BByy B.BBYY×bbyyC.bbYy×Bby y D.BbYy×bbyy解析: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此比值是9:3:3:1的变形。
由题意只要基因B 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即B_Y_和B_yy均表现为黑颖,bbY_表现为黄颖,bbyy表现为白颖,故F1的基因型一定为BbYy。
亲本为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bbYY×BByy。
答案:A13.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个家庭中两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分析回答:甲、乙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分别是( )A.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为伴Y染色体遗传C.甲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为伴Y染色体遗传D.甲为细胞质遗传、乙为伴Y染色体遗传解析:甲中子代性状都与母亲的一样,所以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
乙图中只有男性患病,所以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Y染色体遗传。
答案:D【互动探究1】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与隐性纯合子(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再让F1自交,获得F2,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在F2中双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种。
(2)若F2表现型比例为9:7或9:6:1,则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_______ 、。
(3)若基因A、B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纯合子AABB高50 cm,aabb高30 cm,在F2中表现40 cm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F1在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1:4:4:1,则F2中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5)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B、b位于X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
答案:(1)1/4 1/4 4 (2) 3:1 (或1:3) 1:2:1 (3) aaBB AAbb AaBb (4)34% (5)遵循14.(2010·全国卷Ⅱ,33)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