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3.98 KB
- 文档页数:2
臭氧水疗、疱液抽取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水疗、疱液抽取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6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观察组(实施联合疗法)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臭氧水疗、疱液抽取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缓解疼痛时间、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关键词:护理;带状疱疹;臭氧水疗;心理干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急感染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黏膜的红斑、丘疹、水疱、脓疱及神经痛[1]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临床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但疗效不确切[2]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联合疗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60例带状疱疹患者,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纳入标准:带状疱疹诊断标准;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及恶性肿瘤者;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0岁,平均(41.24±2.31)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41.23±2.88)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2.2.1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外用药膏治疗,黄柏湿敷治疗。
疼痛者使用VAS疼痛评估法,若VAS评分≥4分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普瑞巴林口服,剧烈疼痛者辅以曲马多片口服,做好疼痛评分记录。
2.2.2 观察组:采用臭氧水疗、疱液抽取术联合心理干预方法: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臭氧湿敷+疱液抽取术联合心理干预。
臭氧水的温度设为5--30℃ ,患者充分暴露皮损,水疱直径大于1CM者实施疱液抽取术。
三氧自体血回输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9T07:06:39.136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1期作者:杨柳高晓颖通讯作者[导读] 三氧自体血回输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409100)摘要:目的三氧自体血回输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方法本院选取2018年 4月-2019 年 11月我院接收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进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后的疼痛评分(0.8±0.5)显著优于对照组(2.1±1.2)(P<0.05),治疗后研究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社交功能(68.5±4.8)、躯体功能(83.3±3.8)、精神功能(64.5±5.1)以及认知功能(84.6±4.8)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通过三氧自体血回输对其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三氧自体血回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现阶段,通过常规的治疗手段已经不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带来的临床不良症状,不同治疗领域的综合治疗已逐渐变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关键治疗手段,三氧自体血回输作为目前临床根据疼痛疾病进而研发出的新型治疗手段,具有不错的镇痛效果[1]。
因此,本研究将三氧自体血回输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实施进一步探讨,现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本院选取2018年 6月-2019 年 6月我院接收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28例,年龄58~72岁,平均(63.2±2.9)岁,病程1~2 d,平均病程(1.3+0.5)d;研究组患者28例,年龄64~78岁,平均(64.6±1.2)岁,病程1~2d,平均病程(1.6+0.7)d。
应用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皮损及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作者:徐凤马国慧刘小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合并国产红外偏振光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仪)CZ—660III 照射,及臭氧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皮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照射,B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照射加臭氧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1。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2。
皮肤损害一般在一月内康复,而疼痛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形成后遗神经痛。
大多数带状疱疹病人的日常生活、睡眠均受到疼痛的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改善皮肤损害十分必要。
2009年—2010年我们采用神经阻滞合并国产红外偏振光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仪)CZ—660III照射,及臭氧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2010年治疗病人50例,50例病人分别为我院他科住院病人及我可科门诊病人,其中A组:头面部2例,颈项部1例,胸腹腰背部22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B组头面部1例,胸腹腰背部24例,男10例,女15例。
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岁,疼痛时间3周至18个月。
50例患者中VAS评分均为7—10分,其中A组23例,B组24例:4—6分3例,其中A组2例,B组1例。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疱疹神经受累部位不同,疼痛和皮损严重程度如上所述。
对A组患者行神经阻滞合并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法可治,千万别挺着⊙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 俊患过带状疱疹的人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那种像电击、刀割、灼烧、针刺般疼痛的滋味,有一部分患者即使在疱疹消退之后还要经受这种噩梦般的疼痛,这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调查显示,小于40岁的患者很少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
因此,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后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样才能降低发生神经痛的风险;即使之后发生神经痛,也不要挺着,现在临床有多种方法可治疗这种疼痛。
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使用抗惊厥药或抗抑郁药。
抗惊厥药可选加巴喷丁胶囊,第一天一次性服用0.3g;第二天服用0.6g,分2次服完;第三天服用0.9g,分3次服完;随后,根据缓解疼痛的需要,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1.8g,分3次服用。
抗抑郁药可选阿米替林,首剂应睡前服用,后续根据身体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其心脏毒性,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要避免使用。
要注意,神经病理性疼痛总体疗效欠佳的现状,决定了联合用药极为普遍。
必要时,可加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
还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对于老年人均具有较大的风险,应加强监测;同时重视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适时调整配伍和剂量。
微创介入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副作用突出的时候,可逐步开展不同层级的微创介入治疗,比如神经阻滞、神经毁损、脉冲射频等。
神经阻滞是针对难治性神经源性疼痛,应用特异性神经阻滞技术等方法,通过阻断痛觉传导通路、改善神经营养状态,调整神经传导功能。
神经毁损是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通过介入手段使用药物选择性地毁损疼痛传入神经,以达到长期缓解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神经毁损药物有无水乙醇、5%~8%苯酚甘油。
脉冲射频是通过独特的间断热损毁方式,只破坏外周混合型神经的感觉支而不破坏运动支,即打断疼痛信号的传递,但保留神经的运动功能,来缓解疼痛。
臭氧大自血在急性带状疱疹中的应用作者:黄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28期【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带状疱疹采用臭氧大自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接收的8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后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臭氧大自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重要的评价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发作次数、VAS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指标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臭氧大自血;急性带状疱疹;应用分析doi:10.14033/ki.cfmr.2017.28.0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175-02带状疱疹属于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发病后,很容易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年龄越大,患者表现出的神经痛越重,使患者长期饱受疾病困扰,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生活,故应尽早的帮助患者实施治疗,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就臭氧大自血在急性带状疱疹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接收的8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后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63.4±4.1)岁;病程5~25 d,平均(13.6±2.1)d。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6岁,平均(63.6±4.0)岁;病程6~24 d,平均(13.8±2.0)d。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参照《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的相关内容确诊;(2)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前2个月内没有采用其他药物治疗;(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4)每日疼痛发作次数超过5次;(5)所有患者有完整的治疗和护理资料。
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的由来: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到皮肤和神经的疾病。
水痘是由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最后再播散到全身,皮肤黏膜。
病毒感染初次发病它主要累及儿童。
但是有些感染以后,病毒就潜伏到神经的后根节。
它可能一生都不发病,就一直潜伏下去。
但是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潜伏到神经后根节的病毒就开始活跃了,这时它就沿着神经到达相应的皮肤,导致皮肤起水疱,神经就疼痛。
所以我们就说疱疹是沿神经走向。
疱疹它是起水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带状疱疹。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患者疱疹已经好了,可是疼痛一直存在,就是潜伏在神经的后根节的病毒引起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和它的严重程度与它受累的神经有明显的关系,如果病毒活跃程度不大,那么它的症状就比较轻,这个时候水疱就不会那么重,有的甚至没有水疱,我们叫没有疱疹的带状疱疹,这样临床就比较难诊断,这个就需要靠经验和患者其他相应的一些病史一些检查。
比方说它分布的部位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
比如三叉神经眼支,除了引起皮肤的水疱,它还可以累及到结膜。
如果累及到面神经,它可以引起耳痛,引起面瘫,还可以引起眼睛无法闭合,引起运动神经的损坏。
如果累及到肢体,那么比较明显的就是呈带状,但是它相应的部位,腹部,外生殖器,它的表现又不一样。
所以根据它的相应部位的神经走向表现是不一样的。
典型的带状疱疹,临床上比较容易判断。
不典型的我们叫不全型的带状疱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好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会出现疼痛,呈烧灼样、针刺样、刀割样,这类情况如果超过一个月则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这种神经痛,一般很难忍受,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出现周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概率和年龄都很大的关系,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可持续超过一年,有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
医用三氧治疗带状疱疹
三氧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应用三氧治疗时,三氧可作为生理激活因子,刺激体内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皮内注射三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够迅速镇痛、显著地减少组织充血和水肿,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同时增加局部组织的氧供。
一项临床观察指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三氧注射,可迅速缓解疼痛,对治疗PHN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三氧大自血疗法已经比较成熟。
治疗带状疱疹可能机制
①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白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起到激活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②抑制病毒生长复制的作用。
③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氧浓度、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④调节脑血管的功能,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叶雷等研究发现在常规的抗病毒、镇痛、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爆发痛次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高压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发表时间:2011-11-17T14:07:31.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于颖1 孙敏2 [导读] 总之,应用臭氧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于颖1 孙敏2(1辽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医疗美容科 116021;2辽宁大连市社会福利院精神科 116011)【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280-02【摘要】目的探讨高压臭氧对治疗带状疱疹的影响。
方法大自血疗法共21人,小自血疗法共44人。
对照组37人采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结果高压臭氧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结论高压臭氧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为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法,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无副作用。
【关键词】高压臭氧带状疱疹治疗结果高压臭氧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应用于皮肤科方面的报道还不多,我院自2005年9月至今,应用高压臭氧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5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本方法治疗的所有患者采用的设备均为德国赫尔曼高压臭氧治疗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臭氧疗法。
其中大自血疗法共21人,小自血疗法共44人。
对照组37人,均采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1.2 方法1.2.1 大自血疗法操作方法操作者用穿刺针和输血装置将病人的约200毫升静脉血液吸入装有抗凝剂(枸橼酸钠20毫升)的250毫升真空负压瓶内,立即将真空负压瓶中已吸满的抗凝血先回输约20~30毫升,以防回输管路的血液凝结;然后再用连接管将所设定浓度的臭氧注入负压瓶中与血液混合。
首次治疗臭氧的浓度一般为20ug/ml,再次治疗时臭氧的浓度则递增为25ug/ml、30ug/ml(最高浓度不超过35ug/ml)。
操作者手持负压瓶顺时针旋转将血液和臭氧摇匀混合,瞬间暗红色血液变为鲜红色,再将已臭氧化的血液重新注入病人的静脉,整个治疗过程应在8~10分钟内完成。
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发表时间:2020-09-24T15:10:09.8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作者:包建勇刘晓刚[导读] 分析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包建勇刘晓刚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目的:分析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在本院中收治的相关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选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来实施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患者采取盲选纳入的方式到此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时间则选择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之间,患者的总数为98例,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是神经阻滞治疗模式,而实验组则采取的是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的治疗模式,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疼痛评分,以及治疗的有效率。
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评分要优于对照组,而治疗的有效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探究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比较高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也比较高。
【关键词】:臭氧大自血;神经沮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安全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睡眠质量下降,或者是情绪低落的情况,另外,患者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与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还有患者有轻生的念头[1-3]。
基于此,文章讨论了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关内容如下。
1 患者在临床试验中依照的相关资料与应用的方法1.1患者基本资料情况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是神经阻滞治疗模式,而实验组则采取的是臭氧大自血联合神经沮滞的治疗模式,每组中有49例患者。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100例发布时间:2023-03-16T00:46:34.0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5期作者:杨加义1 罗应庆2[导读] 探究臭氧自体血回输在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及改善其症状方面的疗效。
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年时间内,本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且接受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资料。
杨加义1 罗应庆21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云南祥云 6721002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儿科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探究臭氧自体血回输在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及改善其症状方面的疗效。
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年时间内,本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且接受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资料。
通过评估,所有患者均收到满意疗效。
由此可见,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能明显减缓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疗效更佳。
关键词:臭氧;自体血回输;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生活质量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遭受持续性且剧烈疼痛,这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或免疫反应引起的神经变化引起的。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感染期间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所引发的。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作为是一种周围神经病,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炎症。
一些研究报道,与其他类型的疼痛相比,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特点是剧烈疼痛,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1]。
臭氧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而炎症引起的外周敏化正是疼痛的核心因素。
氧气/臭氧的气体混合物与生物液体(例如,血液、唾液、渗出液、渗出液)的简单接触引起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并形成过氧化物和/或添加双键形成臭氧化物。
然而,臭氧自血疗法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影响仍不清楚。
本文主要讨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以期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且接受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资料。
臭氧水外敷治疗疱疹的原理臭氧水外敷治疗疱疹的原理主要包括臭氧气的氧化作用、抗病毒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
首先,臭氧气的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消灭疱疹病毒。
臭氧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破坏病毒的脂质包膜,使病毒丧失活性。
此外,臭氧气对病毒的核酸结构也具有氧化作用,从而破坏病毒的核酸,阻止病毒复制和繁殖,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病毒的目的。
其次,臭氧水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臭氧水中的活性氧可以直接作用于病毒,破坏病毒的外壳和核酸结构,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
此外,臭氧水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使机体更好地清除病毒,并阻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再次,臭氧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臭氧水外敷后,臭氧气可以通过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作用,提高局部血液流动,增加组织氧供应,加快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缓解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最后,臭氧水外敷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臭氧气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修复组织的生长,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此外,臭氧水还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免疫力,加强对细菌的抵抗力,减轻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有助于伤口的修复和愈合。
综上所述,臭氧水外敷治疗疱疹的原理主要包括臭氧气的氧化作用、抗病毒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
利用臭氧气的强氧化性和抗病毒作用,可以直接抑制和杀灭病毒,阻止疱疹的扩散和复发。
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速度,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臭氧水外敷治疗疱疹不仅具有疗效明显、安全无副作用,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梅花针叩刺结合臭氧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3-03-16T05:38:36.31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5期作者:张露议[导读]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结合臭氧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6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进行研究,经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梅花针叩刺、臭氧油外用治疗。
张露议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重庆 409099【摘要】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结合臭氧油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6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进行研究,经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梅花针叩刺、臭氧油外用治疗。
结果:治疗1周、治疗2周后观察组疼痛、皮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联用梅花针叩刺、臭氧油外用治疗,疼痛与皮损症状改善显著,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梅花针叩刺;臭氧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西药;治疗有效率带状疱疹属于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和突发性两个特点[1]。
多数患者早期确诊治疗后可痊愈,但部分患者遗留神经痛这一后遗症[2]。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该病联用梅花针叩刺、臭氧油外涂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6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进行研究,经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
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8~70岁(54.37±10.22)岁。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70岁(54.72±10.24)岁。
两组比较,数值显示(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分散片(口服,每4h一次,一次400mg;遂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859,规格100mg*24片*1盒)、甲钴胺片(口服,一日三次,一次0.5mg,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规格0.5mg*100片*1盒)、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一日一次,一次75mg;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规格75mg*10片*1盒)常规治疗,1周是1个疗程,持续治疗2周。
临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诊疗现状、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新进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发生且难以控制的并发症,长期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
年龄、性别、急性期疼痛控制不良等均是PHN 的高危因素。
发病机制PHN 属于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发生机制包含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外周机制:受损的伤害性感受器异常放电导致外周敏化。
中枢机制: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感性增高;②脊髓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③脊髓背角Aβ纤维脱髓鞘,与邻近C 纤维形成新的突触;④脊髓背角伤害性神经通路代偿性形成,使中枢对疼痛的反应阈值大大降低。
表1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PHN 的临床表现发疹前常有乏力、彳曝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PHN 受累部位通常大于皮损区域。
根据疼痛同时或之后出现疼痛,常表现为患处烧灼样、性质,可将PHN 分为喇类型: 针刺样、闪电样疼痛或$蜗,可伴皮肤感觉过 ①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痛,常持续性发作;②电击样痛、撕裂样痛或者放射样痛,间断性发作;①如眼带状疱疹常引起同侧头痛;②耳带状庖疹常表现为耳痛和外耳道疱疹;③内脏神经纤维受到侵犯时常引起急腹症表现和相应部位疼痛;@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运的神经麻痹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现状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可分为急性期治疗和慢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包含抗病毒治疗、激素、营养神经类药物和非留体类抗炎药治疗等。
慢性期治疗包括修复神经类药物、减少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的治疗,如钠离子通道拮抗剂、带状疱疹急性期可能伴随的其他疼痛表现: i 碍和感觉异常。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
微创介入治疗策略,如神经阻滞治疗,则是针对受累神经的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或背根神经节(DRG)刺激,同样可改善患者的疼痛与预后。
PHN治疗方法选择PHN的治疗应规范化,治疗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3T13:45:43.4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王晶
[导读] 探索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
王晶
崇阳县人民医院湖北省咸宁市 437500
摘要:目的:探索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期间我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臭氧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治疗后三天VAS评分(2.45±0.33)分、治疗后七天VAS评分(0.56±0.1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臭氧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
带状疱疹能够连续持续三周,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预后差等特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疱疹后神经痛,目前常实施臭氧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治疗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臭氧大自血疗法、椎旁注射、疱疹区局部注射等 [1]。
而本文旨在探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有100例,抽签化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在2016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期间收治。
入选标准:(1)患者均处于中重度疼痛状态;(2)患者病程均超过1周,且局部皮疹已愈合;(3)患者均为单侧胸段脊神经;(4)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急性感染患者;(2)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脑病、中枢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21例为男性,29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86±2.66)岁,平均病程(11.85±2.56)天。
对照组患者中22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15±2.29)岁,平均病程(11.19±2.34)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括静脉输注维生素B12(国药准字:H13021026;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每日三次,每次0.5mg;氨酚待因(国药准字:H44020006;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日睡前服用,每次2片。
观察组采用臭氧治疗,使用穿刺针抽取自体血150ml,并装置在一次性负压瓶中(内含有枸缘酸钠抗凝剂),并经150ml纯氧混合气体和从一次性连接管内取出25ug/ml的臭氧,通过滤膜注入负压瓶中,混合后,在10分钟内回输至体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VAS评分。
显效: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疼痛感消失或存在轻度疼痛感;有效: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疼痛症状也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仍存在较强烈的疼痛感,且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三天、治疗后七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如表1所示:
3 讨论
带状疱疹可通过呼吸道侵袭机体,进而损伤三叉神经节和脊髓背根神经节,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诱发,一旦进入神经元后,可随宿主终身。
由于中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成为带状疱疹好发人群,再加上大部分中老年患者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肾病,可导致病毒被激活,且沿着神经向皮肤扩张,进而引起疱疹 [2]。
而带状疱疹引起的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为:损伤区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组胺、缓激肽、P物质等炎性介质,可导致感受器阈值激活,从而引起周敏化,同时还可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反应延长,促使中枢敏化 [3]。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特点后,我院实施了臭氧治疗,其能够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扩张微血管,抑制免疫因子释放,消除炎症反应中过量的反应性氧化物,加速无菌性炎症的消除,改善组织灌注,促使细胞凋亡,降低局部肌肉张力,气体通过注射后,能够减轻伤害性感受器的阈值,释放内啡肽阻断疼痛传导至大脑皮质 [4]。
同时通过皮下注射法,能够降低触诱发痛,增加IL-1β表达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预防神经性病理疼痛 [5]。
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实施臭氧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臭氧治疗能够加速炎症消除速度,改善组织氧供,扩张血管,促使内皮细胞释放NO,从而减少组织水肿和充血,降低局部组织疼痛感。
总而言之,臭氧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作用性强、疗效高、安全性高等特点,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能够提高总有效率,
减轻疼痛感。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张永红,肖春才等.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62-64.
[2]张丽,王敏,李彦平等.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7):1703-1705.
[3]徐凤,马国慧,刘小平等.应用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皮损及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3701-3702.
[4]高伟.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5,98(11):67-68.
[5]宋伟.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