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中拖轮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33.07 KB
- 文档页数:3
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时的操作方法与规范随着船运业的发展,双柄拖轮单船傍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操作方式。
在进行傍拖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操作方法与规范,以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保障船舶操作的高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时的操作方法与规范。
一、傍拖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船舶、拖轮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1. 船舶准备工作:船舶要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主机、驾驶设备等各项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船舶的通讯设备也需要保持畅通。
3. 操作人员准备工作:操作人员需要对傍拖操作有着充分的了解和经验。
在进行傍拖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以安全为首要考虑,严格遵守规范操作流程。
以上三个准备工作的重点是确保所有设备和人员都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良好的通讯。
二、傍拖操作过程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时,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1. 拖轮接近船舶当拖轮接近船舶时,需要确保距离的控制,避免因距离太近或太远而导致操作困难或安全隐患。
在接近船舶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船舶的尺寸、风力、潮汐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拖轮能够顺利靠近船舶。
2. 牵引锁定当拖轮靠近船舶后,需要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牵引锁定,确保拖轮与船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在进行牵引锁定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结构、牵引设备的选择、连接方式等因素,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3. 船舶操纵一旦牵引锁定完成,船舶的操纵就成为了重点。
在拖轮的帮助下,船舶需要按照牵引方向和速度进行操纵,确保船舶能够顺利移动并保持稳定。
在操纵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船舶和拖轮之间的状态,及时调整操纵方式,以确保傍拖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 沿线监控沿线监控是傍拖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傍拖操作时,需要安排专人对船舶和拖轮之间的状态进行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特别是在潮汐、风力、船舶载重等因素影响下,需要及时调整傍拖操作方式,确保船舶和拖轮的安全。
全回转拖轮在助泊作业中的操纵科技全回转拖轮是指在原地可以360度自由旋转的拖轮,一般都采用双Z型导流管式螺旋桨和中高速柴油机,与单车船相比,其操作更方便、更灵活,适宜在有限水域操纵。
在靠离码头,协助大船靠离泊和接送引水员作业中,能通过调整两桨的角度和转速使拖轮作任意方向的运动。
根据其操纵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柄船和双柄船两种形式。
下面根据在日常作业中的实践,对全回转拖轮的基本操纵技术进行分析。
全回转拖轮特点该类型拖轮是无舵双桨,螺旋桨可在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动,转向灵活,旋回圈小,并可以在原地打转。
进车改为倒车,调节螺旋桨方向180度即完成,只需12秒,控制性能好,可在较短时间内把船停住。
在缓流无船速的情况下可横移,对本船靠离泊十分有用。
该船无舵,倒车时只要调节螺旋桨方向,比前进更灵活。
由于该船马力大、船身短、双桨、方型系数大、艏艉成一直线,若用船艏先离码头或离开有前进速度的大船时非常困难。
全回转拖轮的操纵要领1.正常航行全回转拖轮的方型系数较大,其旋转性较好,航向稳定性较差,在航行时需注意克服自身不利影响。
对在航行中的双柄船,因采用双右旋车及多种横向力的影响使船头有向右偏的倾向,要注意向左压一个小舵角。
单柄船多为内旋车,即王洪凯摘要:对全回转拖轮的特点、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在正常航行、靠离码头、协助大船靠离泊位、大风浪中接送引水员中的操纵方法。
关键词:全回转拖轮特点操纵全回转拖轮在助泊作业中的操纵52CWT2006?9科技一车左旋,一车右旋,船舶偏转力相互抵消,无须压舵。
为了节能,熟练驾驶员可以采用单车在航道中航行,此时需适当压舵。
2.靠离码头船舶靠离码头时,只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能确保安全。
靠码头时,如船位有小误差,可采用横移的方法:作业前要充分考虑风、流的影响,拖轮将到码头时,驾驶员要做好目测,尽量摆好船位,控制好船速,保证本船与码头之间的横距不致太大,使船与码头(泊位)形成30~50角,缓慢靠上,同时调整手柄,使外面的舵角略大于里面的舵角,这时船头会稍向外移动,当船艏艉线与码头边缘平行时要控制船舶保持平行。
拖轮协助lng船舶的操作要领
拖轮协助LNG船舶的操作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拖轮配置:确保拖轮的配置符合操作要求,包括拖轮数量、位置和功率等。
通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两艘拖轮同时操作LNG船舶,一艘位于前方,一艘位于后方。
2. 拖轮位置:拖轮应尽可能接近LNG船舶的侧面,以保持稳定的姿态。
前方拖轮应尽量与船头平行,后方拖轮则应与船尾平行。
3. 拖轮动作:拖轮应随时准备对LNG船舶进行推拉、侧推或旋转等动作,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操作。
具体动作应根据船舶的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4. 与船舶的通信:拖轮应与LNG船舶的船长或值班官员进行有效的通信,随时了解船舶的意图和操作需求。
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5. 注意天气条件: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强风或大浪,拖轮操作要特别谨慎。
必要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如增加拖轮数量或调整位置,以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
6. 遵循操作规程:拖轮操作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程序,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这包括启动、停止和调整拖轮的速度和引擎功率等。
总之,拖轮协助LNG船舶的操作要领是以船舶的安全为核心,通过拖轮的推拉、侧推和旋转等动作,实现对船舶的有效控制和操纵。
同时,拖轮操作需要良好的与船舶的通信和协调,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时的操作方法与规范一、概述在现代航海领域,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操纵方式。
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是指一艘拖轮同时使用两个拖轮进行操纵,将一艘船傍靠到另一艘船的侧面或尾部,并通过牵引、推动等方式对被拖船进行操纵。
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操纵任务。
二、操作方法1. 确定操纵方向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纵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操纵方向。
根据被拖船的位置和航向,确定拖轮的操纵方向,确保拖轮能够准确地牵引、推动被拖船。
2. 轮机控制在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中,轮机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拖轮操纵员需要准确地控制拖轮的推力和转向,确保被拖船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操纵。
还需要及时调整拖轮的推力和转向,以应对不同操纵情况。
3. 船舶操纵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时,拖轮操纵员需要密切配合船舶操纵员的指挥,确保拖轮和被拖船之间的协调配合。
船舶操纵员需要根据拖轮的指挥,准确地控制被拖船的航向和速度,确保拖轮能够实现对被拖船的有效操纵。
4. 沟通协调在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中,沟通协调是非常关键的。
拖轮操纵员需要与船舶操纵员和其他船员进行密切的沟通,及时传达操纵指令和调整要求,确保整个操纵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还需要与港口指挥员和其他船舶进行沟通,避免发生碰撞和其他安全事故。
5. 安全监控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纵操作时,需要对操纵过程进行安全监控。
拖轮操纵员需要密切关注被拖船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需要密切关注周围的船舶和环境条件,确保操纵过程能够安全进行。
三、操作规范1. 遵守航行规则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航行规则。
拖轮操纵员需要确保艇只不会进入禁止通航区域,避免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
还需要遵守安全行驶速度和安全距离规定,确保操纵过程安全顺利。
2. 保持通航通道畅通在进行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操作时,需要确保航道通畅。
拖轮操纵员需要确保拖轮和被拖船不会阻碍其他船舶的通行,避免影响其他船舶的安全航行。
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时的操作方法与规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船舶运输领域中,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是一项常见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船舶完成靠港、离港等操作。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对于双柄拖轮单船傍拖的操作方法与规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遵守规范要求对于确保船舶操作安全至关重要。
双柄拖轮是一种专门用于协助船舶靠泊和离泊的拖轮,具有一对拖轮,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拖曳力。
在单船傍拖的操作中,拖轮船舶需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掌控船舶的位置和姿态,确保操作顺利。
在傍拖过程中,操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
本文将对双柄拖轮单船傍拖的操作方法与规范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船舶操作人员提供参考,确保操作安全顺利进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时的操作方法与规范,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船舶傍拖任务。
通过对双柄拖轮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理解,结合单船傍拖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探讨如何提高船舶傍拖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研究还将总结傍拖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措施,以帮助船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通过对双柄拖轮单船傍拖时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航海人员提供操作指导和参考,提升船舶操作的质量和水平。
2. 正文2.1 双柄拖轮的基本概念双柄拖轮是一种特殊设计的拖轮,其特点是具有两个拖轮柄,可以分别由两名操作员进行操控。
这种设计可以增加船舶的操纵灵活性和稳定性,特别适用于傍拖操作。
双柄拖轮通常配备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和灵活的转向装置,以确保在傍拖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操作。
拖轮上还装有各种控制设备,如电子显示屏、通信设备等,以便操作员可以随时了解船舶的状态和周围环境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员需要根据船舶的船型、载重量以及傍拖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双柄拖轮的各项功能,如加减速、转向、吊带调整等,以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顺利地傍靠目标船舶。
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锦州港引航站姚宝明随着船舶的大型化,拖轮已经成为大船靠离泊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就拖轮配合大船作业时对大船的影响.大船如何利用好拖轮,如何采取措施避免拖轮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做简要阐述.l拖轮的操纵性目前.大多数港口采用全回转拖轮.全回转拖轮是指在原地可以360o自由旋转的拖轮,一般都采用双Z型导流管式螺旋桨和中高速柴油机,又称Z型拖轮.全回转拖轮与单车船相比.其操作更方便,更灵活,适宜在有限水域操纵.该型拖轮是无舵双桨,螺旋桨叶可在360.范围内自由转动,转向灵活,旋回圈小.从进车改为倒车,只要调节螺旋桨叶方向即可,只需12s,控制性能好,可在较短时间内把船停住.在缓流无船速的情况下可横移.对本船靠离泊操纵十分有用.该船马力大,船身短,方型系数大,操纵时拖轮若想船艏先离码头或先离开有前进速度的大船时,因拖轮是以本船船尾为支点,螺旋桨距船尾很近,其推力所产生的转船力矩很有限,所以艏离比较困难;一般采取以其船头为支点,让船尾先离,待离开大船一定角度后再倒车,便可安全离开.从发挥拖轮效率的角度来讲,拖轮顶推大船比吊拖大船更能发挥效率.因为吊拖时拖轮会考虑拖缆的强度,同时拖轮倒车排出流打在大船上会使拖轮的功效降低,尤其拖缆很短时.2拖轮配备的位置大船在靠离码头时需要拖轮的协助,拖轮位置的选择很重要.如果仅从对大船的助转效果来看,拖轮配置在船舶运动方向的后端好于配置在船舶运动的前端.假如低速前进的大船旋回,受水的阻尼力矩和舵压力转船力矩的共同作用,船舶围绕转心旋转.转心位于重心之前,首柱之后.船上所有的点都围绕转心旋转(带好的拖轮也相当于船上的一个点,但它能提供动力).因船尾的拖轮距转心的距离明显大于船首拖轮距转心的距离.所以船尾拖轮产生的转船力矩明显大于船首拖轮的转船力矩.但实际操作中拖轮所带的位置不能单纯考虑获得最大转船力矩,还应考虑大船的减速,帮助大船调整靠泊角度等.如使用一条拖轮进港,在风流都不大的情况下,最好带在船头,船头拖轮的顶拖可以很好的控制船舶位置,调整靠泊角度,既方便又灵活.如果大船是空船且强吹拢风,拖轮应带在船尾,防止船尾向下风漂移太快,这样前面有锚拉船头,后面有拖轮拖船尾,利于靠泊的顺利完成.一十一+-十一+-+一+-+-+n+-+"+一+一+-+"+一—?-+低航行速度,而后视船舶平衡状态,采用舵角慢慢增大或车舵配合来达到安全转向的效果.6异常的紧急停船性能常规的各种冲程指标与一般船舶大体相同,如在空载情况下的停车冲程,倒车冲程等.值得注意的是, 在货载情况下其冲程指标就不尽相同,要看具体货载情况而论了.因半潜船货载超高超大超宽的特点,可使船舶的受风面积成倍的增加,对其冲程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船长,驾驶员在操纵船舶时,必须充分考虑具体货载使船舶受风面积剧增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然而.新型半潜船"泰安口"轮拥有先进的悬挂式电动螺旋桨推进系统,两台SSP推进器,功率各为4700kW, 正车可0~155rpm无级调速,倒车在0—90rpm无级变速,360.全回转,所以在船舶需要紧急停船时,可利用船舶的反向正车(0—155rpm无级变速)来替代倒车(0~90rpm无级变速)以达到迅速停船的目的.具体操作为:如两台SSP原是处于TANDER模式全速(145rpm)航行状态,则先把转速减至50~60rpm,再把左右两SSP置于SINGLE模式(即可单独操作模式), 而后两SSP同时各转180.(左SSP顺时针转,右SSP 逆时针转以避免两SSP排出流对冲产生剧烈震动).两SSP旋转时的角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方向呈对称状态, 以防止转头现象.当两SSP分别转过180.后,重新置于TANDER模式(合并使用),可根据剩余功率,电流,电压等相关参数和速度情况,视情加减速(0—155rpm), 以及时停车停船.7结束语新型半潜船在操纵上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如果驾驶人员已能熟练掌握其操纵性能,在上述的靠离泊等操作中,没有必要把船艉两SSP的使用处于SINGLE 模式,分开使用:也可将两SSP的使用处于TANDER 模式,合并使用,因其是360.旋回,0—155rpm无级变速,在操纵上应该可以很好发挥作用了.当然,作为一名半潜船的船长和驾驶员,要充分考虑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并对此有足够的警惕和戒备,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紧急情况下能从容应对,以策安全作者:申屠启伟.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船长《航海技术》2011年第3期如果大船使用两条拖轮靠离泊.应船头船尾各一条,船头拖轮带在艏楼或主甲板部位(空船一般带在主甲板部位,若带在艏楼部位,因空船船头艏楼位置凹陷很大,拖轮为防止驾驶台碰撞大船,采取以一定角度靠在大船上,大船很难把定,影响大船操作);船尾拖轮一般带在驾驶台下或船尾导缆孔.如大型重载船舶进港需控制速度.船尾的拖轮一般带在船尾正中间,起减速作用,待大船接近码头船速可控时,解掉船尾拖轮并移到驾驶台下带缆.如果大船靠泊时用三条拖轮,配带拖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船非靠泊舷的船头船尾各一条拖轮,船尾正中间带一条拖轮;另一种是船首两舷各一条拖轮,船尾非靠泊舷带一条拖轮.待大船船速可控或接近码头时,船尾或靠泊舷拖轮移出,协助靠泊.3所需拖轮的总功率和数量计算所需拖轮总功率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两种估算所需拖轮总功率的经验公式:(1)风速<15m/s,流速<0.5kn时DWT万吨级船舶:(DWT)×7.4%(kW);(GT)×11%(kW);(DWT)×10%(HP);VLCC满载时:(DWT)X5.15%(kW);(DWT)×7% (HP);VLCC空载时:(DWT)X3.68%(kW);(DWT)X5% (HP).(2)所需拖轮总功率的简易算法是:依据每10000载重吨所需功率735kW(1000HP)计算而得.需要协助的拖轮数量.既要考虑大船的载态及风流情况,又要考虑是靠泊还是离泊.一般载重量万吨级及以上大船需2条拖轮,载重量10万吨级船舶需3条及以上拖轮,大船靠离泊所需拖轮最多不超过6条,不然对指挥拖轮是个考验.4拖轮的配备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4.1对船舶直线运动的影响(1)船舶的动航向稳定性.船舶的动航向稳定性是指当外界干扰过去之后.船舶的转头运动在不用舵纠正的情况下,尽可能稳定于新航向的性能;此时,船舶航向的稳定仅依靠水对其的阻尼力矩作用.一般方型系数较小.长宽比较大的船舶具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如杂货船,小型集装箱船等;方型系数较大,长宽比较小的肥大型船舶.其航向稳定性在小舵角范围内总带有不稳定性.大船向前航进,若拖轮带在大船一侧时,拖轮和大船是一体,当外界干扰过去之后,由于船舶左右舷不对称,水对船的两舷压力也不同,造成船舶容易向一侧偏转.动航向稳定性变差;当拖轮带在大船的两侧时,相当于大船的宽度增加,船舶的方型系数变大,动航向稳定性变差;当拖轮吊拖在大船船尾时.相当于增加大船的长度,则大船方型系数变小,动航向稳定性变好. (2)船舶的保向性.保向性是指船舶在外力干扰下产生船艏摇摆,通过操舵加以抑制或纠正,使船舶驶于预定航向的能力.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受操舵人员的操舵技能,自动舵的控制能力和舵的性能等因素影响.影响保向性的主要因素还有:①方型系数:方型系数小的度削型船舶.回转阻尼力矩大,保向性好:②水线下船体侧面积形状:水线下船体侧面积在船尾分布较多,回转阻尼力矩大,保向性好;③船速:对同一艘船舶而言,提高船速,保向性也提高.船舶的保向性随着拖轮所带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拖轮不提供动力的情况下:①当拖轮带在一侧时,由于船舶的流线型和对称性被破坏,动航向稳定性变差,在相同的船速情况下, 保向性变差:②当拖轮吊拖大船船尾时,相当于方型系数变小,保向性好:③当拖轮带在船舶左右舷对称位置,固定在大船的拖轮使大船的宽度增加.大船的方型系数变大.所以保向性变差:在拖轮提供动力的情况下(航行中一般提供首尾方向向前或向后的拉力):①如果拖轮在大船的一侧,拖轮所在位置与大船首尾中心线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拖轮提供的首尾方向的拉力所产生的转船力矩.造成大船易向拖轮方向偏转,保向性变差.②如果拖轮在大船的两侧且对称,两拖轮产生的转船力矩相互抵消,且大船因拖轮的拉力而降速,大船如维持相同船速需提高螺旋桨转速.船舶的滑失变大, 舵效变好,保向性变好.③如果拖轮带在船尾正中间,等同方型系数变小,大船维持原速度,船舶的滑失变大,舵效变好,保向性变好.4.2对船舶旋回运动的影响大船在接近掉头区前,低速航行(以船首拖轮拖大船船艏为例)如果需要掉头,此时拖轮可以采取吊拖措施帮助大船调整角度和位置.大船的旋回圈要素发生变化:(1)旋回初径:向有拖轮一侧旋转,旋回初径变小;向另一侧旋转,旋回初径变大.(2)进距:向有拖轮一侧旋转容易,航向改变90.时重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变小;反方向旋转,进距变大. 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姚宝明(3)飘角:向有拖轮一侧旋转,飘角变大,反之变小;(4)船速:无论向哪一侧旋转,船速均下降,小船,空船下降更明显.4-3大船前进中拖轮协助转头时的极限航速拖轮协助大船转头时,仅能提供克服自身阻力后的剩余推力或拉力.而且剩余推力或拉力随着其航速的增加而递减.如将拖轮配置在船尾,剩余的拖力与舵力并用还是有效的:如将拖轮配置在船首,因拖轮的拖力或推力与大船舵力共同作用而使大船斜航,由斜航而产生的水动力对大船的转船力矩与大船舵力转船力矩和拖轮转船力矩方向相反,当大船航速达到一定值时.船体斜航的转船力矩超过拖力转船力矩和舵力转船力矩之和时.大船将向拖轮顶拖的相反方向转向.实践证明:前进中大船在拖轮协助转头时的极限航速一般为5~6kn:后退中顶尾时,类似情况也会出现,而且出现该情况的航速会变得更低.因此,大船在前进中拖轮协助转头时.船速越慢越有利.5协助船舶操纵时使用拖轮的注意事项(1)带拖轮时大船的速度不能太快.根据船舶间效应,船间作用力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船速越快兴波越厉害,船舶间相互作用力越大,且小船受的影响更大.如果大船船速过快易造成拖轮与大船碰撞的危险, 所以大船带拖轮的速度应控制在7kn以下.(2)合理选择拖轮配置位置和拖力作用点.根据使用拖轮助操的目的,需合理选择拖力作用点.欲使被拖船取得最大转船力矩.拖轮应配置在船舶首尾远离重心处;欲使被拖船横移,拖轮应尽量配置在船舶重心附近.一般情况下,当拖轮协助前进中的大船回转或顶流中掉头时,将拖轮配置在船尾顶推较合理.因为这时作用于大船船体的旋转力矩即舵力转船力矩,斜航水动力转船力矩和拖力转船力矩的方向是一致的.有利于大船回转和掉头.(3)拖缆长度的选择.为了充分利用拖轮的有效拖力和操纵灵活性,应使拖缆水平俯角越小越好.离泊时一般情况俯角小于15.,即拖缆长度应大于被拖船拖缆出口至水面高度的4倍,如果高度很低.拖缆长度不应小于45m.特别是在吹拢风情况下,拖缆应放得更长,以防止拖缆受顿力而断缆.重载船离泊时拖缆也应放长些,防止拖轮排出流打到大船上,使大船离泊变得缓慢.但大船在风流较弱的情况下靠泊,拖轮缆绳可缩短到15~20m,这样可充分利用拖轮的灵活性,便于大船靠泊.(4)操纵大船时,要考虑拖轮的安全.在操纵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大船的安全,还要考虑拖轮的安全.严防横拖与倒拖.解掉拖轮的时机最好选择在大船不动车的情况下,防止因大船动车而绞进拖轮缆绳.靠离泊时,要充分考虑拖轮的长度和宽度,给有拖轮一侧留出宽敞水域,尤其是吹开风,注意抢上风,防止拖轮不能垂直顶推大船而使大船加速向下风漂移.(5)大船要注意拖轮对大船的影响.低速前进的大船需要拖轮提供垂直推力.但拖轮总是先有角度的顶在大船上.然后慢慢调整到垂直,拖轮的有角度的顶推会引起大船加速前冲;又如两条拖轮协助大船离码头,或在大船掉头过程中,如拖轮的缆绳不能和大船保持垂直,拖缆向前或向后的分力会使大船前冲后缩,造成大船斜航,不利于大船旋转,在此情况下,大船应及时进倒车,降低船速,才能取得良好的转头效果.大船在带拖轮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船速,防止拖轮碰撞大船.如果拖轮不得不带在大船的凹陷处,拖轮带好后,让拖轮放长缆绳使其贴在大船相对平坦的地方.如进港船速较快,可令舷侧拖轮平行大船向后拖,但大船要提前施舵,防止大船向拖轮一侧偏转.在操纵过程中,重载大船长时间倒车产生的偏转力是很大的,有时单凭船头拖轮的顶推是控制不住的,所以在倒车前要先让拖轮做准备,提前抑制大船偏转.还要注意由拖轮引起的前冲和后缩,需要大船及时倒车和进车,以控制船速.在靠泊过程中拖轮缆绳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拖轮顶拖的及时性,拖轮长时间顶推产生的靠拢惯性要提前抑制,以平顺地靠在码头上.6结语船长和驾引人员不仅应该掌握本船的操纵性能.还要了解拖轮的操纵性能及其使用方法,充分考虑到拖轮给本船带来的影响,做到提前防范,合理使用,才能圆满完成靠离泊任务.作者:姚宝明.锦州港引航站一级引航员参考文献1龚雪根等编.船舶操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2吴兆麟等编.船舶避碰与值班.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3刘贵亮.船舶操纵中拖轮的运用.航海技术.2008年第2期.4熊振南.翁跃宗,张寿桂等.超大型船舶靠离泊操纵中拖轮助操的应用.集美大学(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5胡云平.船舶操纵中各种制动效果的比较.中国航海.2007年第3 期.6王涛.拖轮协助大型船舶操纵.天津航海.2004年第1期.7蒋才富.利用杠杆原理巧用拖轮助操.航海技术.2006年第5期.^一£:£f£一f一,c£f一£c,,f'E,_,,',,c,E,"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海员群体2011年"两会"上,来自交通水运系统的代表,委员关注海员群体.他们认为,建设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海员队伍.是建设海运强国的基本保证.但当前我国海员社会地位下降,劳动强度增加.福利待遇不高,职业优势淡化,导致海员转到陆地工作,阻碍海运业发展.他们呼吁:提高海员社会地位,改善海员福利待遇,保障海员权益.扩大海员外派.转摘自《中国水运报》《航海技术》2011年第3期。
拖轮协助lng船舶的操作要领
拖轮协助LNG船舶的操作要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排好拖轮的位置:根据LNG船舶的尺寸、水深和潮流等
情况,合理安排拖轮的位置,以保证其能够有力地协助船舶的操作。
2. 拖轮与船舶的连缆:拖轮与船舶之间需要通过缆绳进行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需要确保缆绳牢固可靠,且适当地张紧,以提供足够的牵引力。
3. 控制拖轮的动作:拖轮的动作需要由船舶上的船员进行控制。
该船员需要准确理解船舶和拖轮之间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操作。
4. 协调船舶和拖轮的动作:船舶和拖轮之间的动作需要进行协调,以确保船舶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和速度运行。
船舶上的船员需要与拖轮上的船员密切配合,通过无线电通信、手势等方式进行沟通和指导。
5.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在拖轮协助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如恶劣天气、巨浪等。
船舶和拖轮的船员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策略,保证安全。
总之,拖轮协助LNG船舶的操作要领包括安排好拖轮的位置、连接好拖轮与船舶的缆绳、控制拖轮的动作、协调船舶和拖轮
的动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这些操作要领的正确应用可以确保LNG船舶的安全运行。
引航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沿江港口开放,进出长江的海轮数量猛增,尺度增大,引航员对拖轮的使用日益频繁。
对于如何更好地使用拖轮,让拖轮驾驶员操纵简单易行,又有利于引航员靠离码头,现将全回转拖轮操纵特点及如何更好的利用它来协助靠离码头作如下分析。
全回转拖轮的操纵特点全回转拖轮非常灵活,现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船体结构船体上层建筑较小,驾驶台较低,除空载的集箱船及汽车滚装船外靠在海轮首尾尖部桅杆及驾驶台碰不到海轮。
一般前吃水偏小,中后部吃水偏大,而螺旋桨在舵机房的下部,其沉深较小。
在船坞里整个船前倾,非常有利于泥沙底的海轮脱浅。
因为拖轮在浅区即使搭浅其螺旋桨不受影响。
舭部左右各一片减摇鲚,以减少横摇。
在船中减摇鲚的下方有海底门,内有大小冷却水阀门。
在浅区应防止海底阀吸入泥沙及杂物而影响机器的冷却。
在拖轮横摇及协助海轮靠离时,如海轮进速较快而要求拖轮丁起来时,拖轮向海轮前进方向横倾,如倾角太大海底门会露出水面而吸空,使机器排温升高。
所以靠离泊时海轮进速太快对拖轮不利,且拖轮丁起来时消耗主机功率增大,而拉顶时功率也就相应减少。
2.全回转推进器Z型推进器:因主机输出推力轴、舵机输出轴、螺旋桨轴成Z形而俗称之。
导流管和在垂面转动的螺旋桨一起在水平面上可360度的回转运动而无舵叶,能在任意方向上发出推力。
排出流向后为进车、向前为倒车、向左右两边为停车。
可通过单双车、进倒车、调整两螺旋桨角度和转速而让船做前进、后退、原地回转、横移、顶推、倒拖等各种动作。
推进效率高,同车速时后退拉力达前进推力的90%以上。
平面旋回推进器:垂直插入水中的5片流线型桨叶绕圆心在水平面上作定速旋转运动,通过调整某片桨叶的攻角而使船前进、后退、平移。
其兴浪较大,推进效率较Z型推进器差。
3.操纵手柄最常用的为双柄,一个柄控制一部推进器的推力方向及主机转速,老式拖轮为方向、转速分柄控制。
也有单柄的,舵由一个柄控制,通过电脑程序前推即前进、后拉即后退、左(右)推即横移以达到驾驶员要求的操纵效果。
拖轮使用规定拖轮使用规定一、前言拖轮是一种用以拖曳或推动船舶或其他浮动设备的专业船只。
为了确保拖轮的安全操作、有效工作,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拖轮使用规定。
二、拖轮基本规定1. 拖轮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船舶驾驶执照,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2. 拖轮的船长和机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航行和相关的商业运输规定,如导航标识、交通规则、人员乘坐等。
3. 拖轮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持良好的机械运转和船体状态,确保安全航行。
4. 拖轮必须装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和备案。
5. 拖轮必须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以便与其他船只和岸上人员进行联络。
三、拖轮操纵规定1. 在操作拖轮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排除积水的工作,确保船舱内干燥和安全。
2. 拖轮的起动、停机和航行速度调节必须要稳定和适当,防止船体和设备的损坏。
3. 拖轮在起动和停机时,必须保持船舶与拖轮之间的安全距离,并严格按照信号和通讯规定进行操作。
4. 在航行中,拖轮必须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如避让机动船舶、守航道、避免与其他船只碰撞等。
5. 在拖曳或推动船舶时,必须确保被拖船的稳定和安全,避免引起船舶破坏或人员伤亡。
四、拖轮应急措施1. 拖轮驾驶员应熟悉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并保持随时能够采取行动的状态。
2. 发生火灾、人员伤亡或其他重大事故时,拖轮驾驶员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通知相关单位并寻求支援。
3. 在遭遇恶劣天气或海况时,拖轮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航向、速度和工作方式,确保船体和设备的稳定。
4. 拖轮发生故障或设备失效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同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五、拖轮维护规定1. 拖轮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修理和涂漆,确保船体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拖轮机舱和船舶其他区域必须保持清洁和整齐,防止杂物积堆导致安全隐患。
3. 拖轮必须按时更换润滑油、燃料和其他液体,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集化的局面。
在拖轮的灵活操纵性和马力方面也面临着更严格的要求。
所以全回转拖轮就被作为最受广泛运用的首要选择。
本文对拖轮的使用方法,如何简单易行地进行各项操作,做出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码头 拖轮 码头靠离 操纵1.引言目前对于港口的开放力度目前加大,进出港的船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船舶的吨位也越来越高,对于港口的各项服务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拖轮的简单易行、可靠、安全的操作方式,就变得尤为重要。
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大型化和高速化发展的船舶行业,以及不断增加的港口船舶密度,造成事故的几率也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操作拖轮时有着更高的技术能力。
2.拖轮特点(1)定义与特点拖轮可在原地360度范围内,螺旋浆能够自由地旋转,不仅施回圈小,而且转向灵活。
只需12秒左右就能通过180度地调节螺旋桨的方向,实现和完成进车改倒车的操作,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和实现停船。
在缓慢流速而无船速的情况下,靠离泊的操作通过船舶横向移动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通过调整桨叶的角度实现倒车将比进车更为灵活和方便。
(2)推进器Z型推进器是因舵机输出轴、推力轴和螺旋桨轴之前形成了一个Z字形结构而得名。
该类型推进器可以将推力应用到各个方向,采用无舵叶的,在同个水平面上从垂直方向自由地转运螺旋桨和导流管,并且360度地进行运动。
船舶可以执行后退、前进、顶推、横移、原地回转和倒拖等操作,只需要通过调整螺旋桨角度和转速,以及排出流的流向来进行控制。
3.操作方法(1)大型船舶的操作协助大型船舶离靠泊是拖轮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作业前,需要对大船船型、吃水等基本情况及作业泊位附近风向、风力、潮汐等进行掌握;大船在靠泊的时候,由引水员或是大船船长进行指挥,一般会提前进行减速操作,拖轮在接近大船时,禁止横越大船船首,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贴靠大船前,要对大船的船型、弧度大小做出充分的估计,不能与本船的驾驶台、桅杆等上层建筑发生碰撞,贴靠时需根据大船的导缆孔位置,将两船的速度调整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横距,频繁运用小舵角,使船舶进行横向移动,以此来靠近大船;在即将靠上时,本船船头的推力和船尾的吸力会使拖轮船首外偏,两船接触时的反作用力也会使两船离开,这时候应该向大船侧压稍大一些舵角来克服船头外偏;需要注意的是,当大船首尾弧度较大,平贴可能发生大船船体与拖轮上层建筑碰撞时,拖轮应选择大船船体相对平直区域先靠近,再对缆孔位置进行调整,如位置出现不合适的情况,必须向引水员或是大船船长立即提出更改;当协助集装箱船舶时,由于集装箱船舶船体弧度较大,采取平贴方式,可能会造成拖轮的上层建筑与大船碰撞,这时需要控制好拖轮与大船之间的相对速度和位置,采取伴航的形式进行带缆,待缆绳带好后,调整船位至安全的部位顶靠。
拖轮的用处拖轮是一种用于牵引船舶或其他浮动设备的特种船舶,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海洋勘探、海岸警卫、港口航运、救援等领域。
拖轮以其强大的牵引能力、抗风、抗浪、抗冲击、灵活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在现代海洋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船舶牵引、船舶救援、港口作业、油田勘探和海岸警卫等方面介绍拖轮的用处。
一、船舶牵引拖轮在船舶牵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一艘船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无法自行航行时,拖轮的出现将成为救命稻草。
拖轮可以通过其强大的牵引能力将故障船舶从危险的位置拖到安全的地方,这既可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同时也可以保障港口和河道的通航安全。
二、船舶救援当船只遭遇风浪或其他自然灾害时,需要拖轮进行救援。
拖轮可以通过高速操纵和牵引能力,将救援船只牵引到离岸较远的安全区域,使得救援人员可以更加安全快速地完成救援任务。
同时,拖轮的救援作业也可以在减小救援损失的同时保护亲属、机构和船舶物资等。
三、港口作业拖轮在港口航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大型的货轮和客船需要靠岸时,由于它们的重量和尺寸都非常大,无法自行驶入和靠岸。
这时,拖轮就可以发挥其强大的牵引能力将船舶拉靠到码头,保障了港口和船舶的安全。
四、油田勘探在油田勘探中,拖轮被广泛应用于海上油井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海上油井平台需要巨大的摆动和水平、垂直的移动,而拖轮具有强大的吸盘和直线牵引能力,可以将油井平台牵引到任何需要的位置。
拖轮还可以通过其着陆的灵活性在恶劣的海况下操作。
五、海岸警卫在海岸警卫领域中,拖轮也是不可或缺的。
当渔船或其他小型船遇到危险时,警卫队员可以驾驶拖轮进行抢救,将受困的船只牵引到安全的地方。
此外,拖轮还可以配备海岸巡逻和防御机器人,以减少人员参与离岸任务的危险。
总之,拖轮在现代海洋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强大的牵引力,抗风、浪、沖击力和灵活性为现代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改变,拖轮将更好地实现集成化、智能化。
拖轮在大型船舶靠离泊及操纵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拖轮简介港作拖轮(下称拖轮),属于港口设施配套的重要设备。
在船舶操纵中,拖轮和车、舵、锚、缆一样,作为一种操作手段、操作设备供船舶驾驶人员使用。
拖轮协助操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作到在操纵中灵活运用拖轮,首先要掌握拖轮及其相关知识和本船的特性,作到知己知彼;其次在作业过程中,要多与拖轮联系沟通、相互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拖轮的作用。
二、目前各大港拖轮的种类现有拖轮种类大致可分为Z型(或称全旋回型)、VSP型(或称平旋推进器型拖轮)、CPP型(或称可变螺距推进器型)及老式普通螺旋桨加导流管的拖轮(FPP型),FPP型拖轮现在已经基本退出港作市场。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拖轮多以Z型拖轮为主,配备的主机功率逐渐增大,普遍在2354kW或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677kW。
下面以Z型拖轮为例,分析并探讨其与大型船舶(以下称大船)相互配合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三正确安排使用拖轮协助大船安全操纵(一)港作拖轮的基本使用方式港作拖轮的最基本使用方式是吊拖和顶推。
吊拖亦称直拖,现在拖轮一般由拖轮出缆,固定在大船的缆桩上,出缆长度视水域而定。
为了充分发挥拖轮的有效拖力并保证拖轮的灵活性,拖缆的俯角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小于15°,即拖缆的长度应大于被拖船出口至水面距离的4倍。
顶推是指拖轮船首直接顶在大船船身上,通过顶推可迅速的实现大船的改变或保持航速和方向的目的。
吊拖和顶推是使用港作拖轮基本方式,这两种方式通过拖轮的收放缆可迅速实现互换。
使用拖轮要因地而异,要把拖轮看成本船的特殊车、特殊舵和本船的侧推,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自如,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二)拖轮作用点的选择当利用拖轮协助掉头时,拖轮作用点的选择一般为使大船具有最大的转船力矩,以远距离大船中心为好,同时拖力或推力方向尽量与被拖船首尾面垂直;当利用拖轮控制船速时,拖轮作用点的选择尽可能的在船尾中间,使拖轮的首尾面和大船的首尾面在同一平面内;当利用拖轮横移时,如果需要一条拖轮,拖轮作用点尽可能的在大船中心,如果用两条拖轮,则前后两个作用点的选择应对船中心对称。
第17卷 第7期 中 国 水 运 Vol.17 No.7 2017年 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17收稿日期:2017-04-07作者简介:关 伟(1982-),男,青岛港引航站一级引航员。
浅谈单条全旋回拖轮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关 伟(青岛港引航站,山东 青岛 266011)摘 要: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港作拖轮已完全改变了过去单车单舵的局面,全旋回拖轮的配备已是主流。
全旋回拖轮在为船舶操纵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和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思考,也面临着分析和总结。
作为拖轮使用的操作方法之一,单条全旋回拖轮在协助万吨级以下的船舶操纵时很有特殊性,与传统型拖轮有很大不同,能够为本船安全操作提供极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将在这个侧面,分别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以期展开交流,把这种操作方法概念化,理论化,使船舶操纵更加安全便捷。
关键词:单条全旋回拖轮;万吨以下船舶;靠离操纵中图分类号:U6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7-0013-03一、协助船舶进行靠泊操纵1.拖轮带在大船一侧船头进行靠泊操纵。
下面以一条3,200匹全旋回拖轮(青港拖3)协助“中外运名古屋”轮(船长:139.72m;船宽:23m;船首吃水:4.19m;船尾吃水:6.03m;排水量:约10,000t。
)在吹开风3~4级,无流水的情况下靠泊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71泊位为例进行说明,如下图。
图1位1:入泊前调整好入泊角度、速度、和横距,速度不宜过快,以1.5~2.5节为宜。
位2:下达命令,要求拖轮用船尾慢车顶,(即:拖轮驾驶员将推进器调整到接近中立的位置上{中立位置即拖轮推进器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拖轮首尾向垂直},外舷车加车,让外舷侧的推进器产生横向的推力),根据拖轮每100匹马力可发挥约1.5×0.98KN 的前进推力,后退拖力是前进推力的90%可知,(当拖轮用船尾慢车顶时,可产生约7.84KN 的推力,作用在大船上1min 使大船能产生约3~4cm/s 的横移速度;用船尾中速顶时,可产生约15.7KN 的推力,作用在大船上1min 使大船能产生约7~9cm/s 的横移速度;用船尾快车顶时,可产生约23.5KN 的推力,作用在大船上1min 使大船能产生约11~14cm/s 的横移速度),由于拖轮船尾的顶推,大船产生横移和偏转,横移和偏转的同时使大船所受阻力增加,也会船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