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练习题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物种与品种的区别: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④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构成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⑤具有足够的数量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1、品种形成的原因: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交通不便造成地理隔离各地的小群体在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原始品种被继续选育,形成特定生产方向的培育品种2、影响品种变化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ω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之前: 农业、军事→马业工业革命之后: 城市→乳肉蛋绒裘革等用途畜禽ω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自然环境条件ω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和食物结构等①专门化品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力。
②兼用品种:具有两个以上方面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
生长(growth):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development):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
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家畜育种学课后答案【篇一:《家畜育种学》试题b答案】ss=txt>a 合成品系b 近交系 c 专门化品系 d 群系动物科学专业《家畜育种学》课程考试(b)卷11. 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a )a 单系b 品族c 近交系d 群系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12. 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a 藏鸡b 新疆细毛羊c 荣昌猪d 四川白鹅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13. 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a 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b 杂种母畜c 上代亲本d 纯种母畜14. 杂种优势在(b )表现最明显。
a 亲代b 子一代(f1)c 子二代(f2)d 子三代(f3) 15. 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b)相关。
注:1.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偏相关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3.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16. 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d)。
a个体选择 b家系选择 c家系内选择 d合并选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7. 育种值是指基因的(a )。
1. 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a加性效应值 b显性效应值 c上位效应值 d互作效应值 a胎儿期和生后期b 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和胎后期 18. 畜群大小一般用(c)表示。
2. 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a个体数 b实际含量 c有效含量 d公母比例 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 19. 选择的最大作用是( c )。
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 a选优去劣b打破了平衡 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创造变异 3. 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c )。
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20. 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 b )。
家畜育种学试题集(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家畜育种学是研究家畜遗传变异、遗传规律、选择和改良方法的学科,下列哪项不属于家畜育种学的研究内容?A.家畜遗传资源评价B.家畜繁殖技术C.家畜生长发育规律D.家畜营养需求2.下列哪种家畜的育种工作较为复杂?A.肉牛B.猪C.羊D.马3.在家畜育种过程中,改良遗传特性是主要目标,下列哪项不是改良遗传特性的方法?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突变育种D.营养调控4.在家畜育种中,选择育种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关于选择育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选择育种是通过对现有家畜个体进行选择,保留优良个体,淘汰劣质个体,达到改良遗传特性的目的。
B.选择育种不需要考虑家畜间的遗传差异。
C.选择育种是逐步改良家畜遗传特性的方法。
D.选择育种需要建立科学的选种标准。
5.在家畜育种中,下列哪种育种方法可以快速改良家畜遗传特性?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突变育种D.轮回育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家畜育种学是研究家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遗传现象的学科。
2.家畜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改良家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遗传特性。
3.在家畜育种中,选择育种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在家畜育种中,杂交育种可以提高家畜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遗传特性。
5.在家畜育种中,突变育种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法,引入新的________,达到改良家畜遗传特性的目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
2.请简述选择育种的基本步骤。
3.请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及优点。
4.请简述突变育种的基本方法及优点。
5.在家畜育种中,如何评估育种效果?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家畜育种的意义及我国家畜育种现状。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物种与品种的区别: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④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构成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⑤具有足够的数量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1、品种形成的原因: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交通不便造成地理隔离各地的小群体在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原始品种被继续选育,形成特定生产方向的培育品种2、影响品种变化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ω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之前: 农业、军事→马业工业革命之后: 城市→乳肉蛋绒裘革等用途畜禽ω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自然环境条件ω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和食物结构等①专门化品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力。
②兼用品种:具有两个以上方面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
生长(growth):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development):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
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家畜育种学》试题(A)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A A C C AB B A A B A B DC 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对比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
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
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家畜育种学》试题(A)参考答案适用专业年级:动物科学2007等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
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2.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
(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
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
(3)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
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3. 培育配套系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步骤:(1)育种素材的收集与评估;(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3)开展杂交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最佳”组合;(4)配套杂交制度,将种畜禽推向市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物种2、品种3、品系4、家畜的体长5、狭义遗传力二、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说明:如果您认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就在题号前的□中打“√”,否则打“×”)□1、家畜和家禽是驯化动物。
□2、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都属于家畜家禽。
□3、基因频率等于基因型频率。
□4、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的,表型是连续的。
三、说明题(每题5分,共20分)1.品种应该具备的6个条件是什么?2.肉用鸡的生长发育测定指标有哪3个?3.表型方差可以剖分为哪5个部分?4.猪的繁殖性能主要测定哪6个指标?四.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 家畜的品系分为5类: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的方式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 计算题. (7分)计算个体X的近交系数和A与B之间的亲缘系数(结果用分数表示)。
A←───C←────E↙↖╱↖↖X F H↖↙╲↙↙B←───D←────G。
《家畜育种学》练习题《家畜育种学》练习题(张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绪论1、名词解释: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具体上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家畜育种:2、问答题:(1)家畜育种工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动物生产效率?(2)简要叙述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1、名词解释:家畜、驯养、驯化、物种、品种、品系2、问答题:(1)据家畜的定义,骡是家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2)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什么区别?(3)家畜品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4)家畜品种是怎样形成的?(5)家畜品种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家畜品种一般有哪些分类方法?3、填空题:(1)普通牛的祖先是原牛,巴厘牛的祖先是爪哇牛,水牛的祖先是野水牛。
(2)猪的祖先是野猪,主要是亚洲野猪与欧洲野猪。
(3)绵羊的祖先包括亚洲摩弗伦羊与羱羊。
(4)山羊的祖先包括角羊、羊与塔尔羊。
(5)鸡的祖先主要是红色原鸡,鸭的祖先主要是绿头野鸭,中国鹅的祖先主要是鸿雁,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
(6)一个家畜群体应该具备一些必需条件,即来源相同,性状和适应性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以及足够的数量,并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才能成为正式的品种。
(7)家畜按照培育程度可分为和。
(8)家畜按照主要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例如,猪可分为脂肪型、鲜肉型和瘦肉型;鸡可分蛋用、肉用、蛋肉兼用、药用和观赏等;牛可分为肉用、乳用、乳肉兼用、役用等;绵羊可分毛用、肉用、羔皮用、裘皮用等;山羊可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和兼用等。
(9)家畜一般可以按照培育程度、体型和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用途进行分类。
(10)列举我国四个主要的地方优良猪品种及产地、生产用途(11)列举四个国外主要猪品种:长白(兰德瑞斯)、大白(约克夏)(中、小白)、汉普夏、杜洛克、波中、巴克夏、皮特兰等等(12)鸡(13)牛(14)羊4、选择题(1)下列动物不是家畜的是()。
家畜育种学第一章1、家畜(广义):人类已经驯化的哺乳纲和鸟纲的动物。
2、家畜(狭义):仅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称为家禽。
3、驯养: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从自然界中猎捕回来的野生动物,加以驯服而成。
(无意识)4、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与育种,动物体型发生巨大改变,完全失去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人类有很大的依赖性。
(有意识)5、动物在驯化下的变异:a、适应性状发生改变b、繁殖机能发生改变c、形态结构发生改变6、物种:种。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是一种独立的交配系统)7、品种:家畜物种在长期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发生内部分化形成表性抑制,并具有稳定遗传的生态生理特征,在产量和品质上符合人类要求的群体。
(人工选择的历史产物,人类的劳动成果)8、品种应具备的条件:a、来源相同(构成一个“基因库”的基本条件)b、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与其他品种易区别)c、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能保持,与他种杂交有较高种用价值)d、一定的结构e、足够的数量f、被社会、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章1、生产力:家畜生产各种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利用饲料和设备等的能力。
第三章1、选择:在一个群体中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将其遗传物质重新安排的重要工具,以便在世代更替中,是群体内的个体更好的适应于忒丁的状况,如特定的育种目标,或是对特殊自然环境因素的适应性等等。
2、人工选择:通过人工的方法淘汰具有不理边缘的个体,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3、人工选择的实质:有人决定哪些家畜作为终须来繁殖后代,即打破了繁殖的随机性。
4、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比较:a、人工选择的方向性强b、人工选择的性状(变异)单纯c、人工选择有可能依据基因型进行选择d、人工选择结合近亲交配,尚可近一步促进畜群的改良效果5、选择的实质:打破了繁殖的随机性,实现“选优去劣”,定向改变群体基因频率,有利于生产性能提高的基因频率增高,不利基因频率降低,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状态。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A A C C AB B A A B A B DC 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对比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
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
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遗传变异染色体姐妹染色体同(异)源染色体性染色体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联会配子转化遗传信息遗传密码三联体密码传录翻译基因中心法则性状相对性状(隐)显性性状测交分离现象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连锁交换纯合体杂合体上位作用多因一效一因多效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加性效应上位效应非加性效应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育种值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鉴定选择差世代间隔年改进量留种率系谱同胞测定后裔测定综合选择指数选配品质选配异质选配亲缘选配近交近交系数亲缘系数近交衰退品种群体有效含量杂交优势杂交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二元杂交三元杂交顶交专门化品系品系单系近交系二、填空:1、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2、细胞的分裂周期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
3、减数分裂—I过程复杂,特别是其前期,其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_5个时期。
4、三联体密码子中,起始密码有_____个,如_________;终止密码有______个,如____________。
5、分离规律验证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 ,分离规律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 。
6、自由组合规律的F2代四种类型比为______________。
7、性染色体的类型有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三种。
8、分离规律的实质是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9、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数是__________ 。
10、变异的类型分为_______ 和_________ ,原因分别是______和 _____ 。
11、染色体数量畸变的类型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染色体结构畸变分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2.A、胎儿期和生后期 B、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和胎后期3.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
4.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5.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6.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C )。
7.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8.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9.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A )10.A、 25% B、 50% C、 12.5% D、 6.25%11.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C )进行。
12.A、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13.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14.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15.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16.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导入杂交 D、经济杂交17.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
18.A、繁育体系 B、杂交 C、选择 D、繁殖19.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20.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21.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22.A、单系 B、品族 C、近交系 D、群系2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24.A、藏鸡 B、新疆细毛羊 C、荣昌猪 D、四川白鹅25.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26.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杂种母畜 C、上代亲本 D、纯种母畜27.杂种优势在( B )表现最明显。
28.A、亲代 B、子一代(F1) C、子二代(F2) D、子三代(F3)2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家畜育种学一、选择题1、不能保持群体内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的是(D)A.选育基础群保持一定的规律B.基础群内有足够的遗传变异C.基础群的组建应保持尽可能多的血统和较远的亲缘关系D.在育种群内经常估计非加性遗传方差2、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A)A.单系B.品系C.群系D.近交系3、下面关于阈性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阈性状的选择反应也取决于选择差B.群体性状具有潜在的正态分布C.阈性状的个体表型值为0或1D.阈值两侧表现为相反的连续的表现型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鸡蛋的品质属于质量性状 B料蛋比属于数量性状C.净毛率属于数量性状 D乳脂率属于数量性状5、群体有保持其遗传结构稳定的趋势,故要获得遗传改良,必须(B)A.选择B.打破群体平衡C.淘汰D.保持大群体6、关于遗传群体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影响群体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系统因素和非系统因素B系统因素包括选择、突变、迁移、交配方式等C系统因素引起的遗传结构变化方向和量都是不可预测的D非系统因素是指由于群体含量太小所导致的随机抽样误差,即遗传漂变作用。
7、下列关于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a)A.针对维持群体均值而言,自然选择是离心选择B.自然选择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C.人工选择有明确方向性D.人工选择的过程相对较短,相对较快8、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错误的是(c)A.人工选择方向性强B.人工选择的性状变异单纯C.人工选择配合近亲交配,不能促进畜群的改良效果D.人工选择有可能依据基因型进行选择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b)相关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偏相关10、下列不能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度的是(d)A.提高遗传力估计的准确性。
B.校正环境效应对遗传力估计的影响。
C.扩大可利用的数据量。
D.改变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如选择指数法。
11、下列对数量性状的说法错误的是(d)A.数量性状一般受微效多基因控制B.对数量性状的选择必须应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原理C.其表现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数量庞大时,呈非正态分布12、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a)A.25%B.50%C.12.5%D.6.25%13、关于世代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世代间隔是指群体中种用后代产生时父母按其子女加权的平均年龄。
新疆农业大学姓名:***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学号:*********家畜育种学试题(2014年12月5日)一、名词解释: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3、生长发育:家畜以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不同形态,不同机能的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整个过程。
4、累积生长:任何一个时期所测得体重和体尺,代表该家畜被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5、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用以说明某个时期内家畜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6、经济成熟:指家畜经济利用状况为最佳的时期。
7、性成熟:指家畜的生殖机能开始正常活动,能够繁殖后代的时期。
8、生产力(生产性能):指家畜能产出合乎标准的,有一定数量的畜产品的同时,对各种饲料和设备的利用能力。
9、性能测定:指确定重要经济性状,并对其表型值施行度量的过程。
10、群体遗传结构:指该群体各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占同一基因座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2、基因型频率:某一基因座上特定的基因型在该基因座全部基因型上所占的比率。
13、系谱:指某一种畜的父母亲及各祖先的编号、生产成绩及鉴定结果等重要历史性资料所记载的文件。
14、自然选择:自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5、人工选择:指人类从家畜群体中,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乎标准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的方法。
16、表型选择:指根据家畜实际表现的好坏来进行选择的方法。
17、基因型选择:根据所得性状基因型的具体表现进行选择的方法。
18、育种值:影响数量性状累加基因的加性效应。
19、综合选择指数:把多个性状的资料综合在一起,而制定的一种指数。
《家畜育种学》练习题
(张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绪论
1、名词解释:
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具体上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家畜育种:
2、问答题:
(1)家畜育种工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动物生产效率?
(2)简要叙述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1、名词解释:
家畜、驯养、驯化、物种、品种、品系
2、问答题:
(1)据家畜的定义,骡是家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2)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什么区别?
(3)家畜品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4)家畜品种是怎样形成的?
(5)家畜品种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6)家畜品种一般有哪些分类方法?
3、填空题:
(1)普通牛的祖先是原牛,巴厘牛的祖先是爪哇牛,水牛的祖先是野水牛。
(2)猪的祖先是野猪,主要是亚洲野猪与欧洲野猪。
(3)绵羊的祖先包括亚洲摩弗伦羊与羱羊。
(4)山羊的祖先包括角羊、羊与塔尔羊。
(5)鸡的祖先主要是红色原鸡,鸭的祖先主要是绿头野鸭,中国鹅的祖先主要是鸿雁,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
(6)一个家畜群体应该具备一些必需条件,即来源相同,性状和适应性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以及足够的数量,并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才能成为正式的品种。
(7)家畜按照培育程度可分为和。
(8)家畜按照主要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例如,猪可分为脂肪型、鲜肉型和瘦肉型;鸡可分蛋用、肉用、蛋肉兼用、药用和观赏等;牛可分为肉用、乳用、乳肉兼用、役用等;绵羊可分毛用、肉用、羔皮用、裘皮用等;山羊可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和兼用等。
(9)家畜一般可以按照培育程度、体型和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用途进行分类。
(10)列举我国四个主要的地方优良猪品种及产地、生产用途
(11)列举四个国外主要猪品种:长白(兰德瑞斯)、大白(约克夏)(中、小白)、汉普夏、杜洛克、波中、巴克夏、皮特兰等等
(12)鸡
(13)牛
(14)羊
4、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不是家畜的是()。
A、骡
B、动物园的老虎
C、火鸡
D、狗
A、动物园里的狮子
B、猫
C、鹅
D、鹌鹑
(2)家畜品种
5、判断题
(1)家畜
6、连线题
思考题:
(1)你认为家畜的定义是否需要进一步探讨吗?
(2)对家畜起源你有何看法?
(3)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第二章数量遗传基础
1、名词解释:
群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突变、迁移、选择、遗传漂变、质量性状、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座(数量性状位点)、育种值、共同环境效应、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亲缘相关
2、问答题:
(1)简要叙述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内容。
(2)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简要叙述微效多基因假说的主要论点。
(4)简要阐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5)重复力有何用途?
(6)遗传力有何用途?
(7)遗传相关有何用途?
(8)数量性状有何特点?其遗传基础是什么?为什么绝大多数数量性状表现为正态分布?
(9)
3、填空题:
4、选择题:
6、论述题:
绪论
名词解释:
家畜育种学、家畜育种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1、名词解释:
家畜、驯养、驯化、物种、品种、品系
2、问答题:
(7)据家畜的定义,骡是家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8)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什么区别?
(9)家畜品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3、填空题:
(1)普通牛的祖先是原牛,巴厘牛的祖先是爪哇牛,水牛的祖先是野水牛。
(2)猪的祖先是野猪,主要是亚洲野猪与欧洲野猪。
(3)绵羊的祖先包括亚洲摩弗伦羊与羱羊。
(4)山羊的祖先包括角羊、羊与塔尔羊。
(5)鸡的祖先主要是红色原鸡,鸭的祖先主要是绿头野鸭,中国鹅的祖先主要是鸿雁,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
(6)一个家畜群体应该具备一些必需条件,即来源相同,性状和适应性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以及足够的数量,并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才能成为正式的品种。
(7)家畜按照培育程度可分为和。
(8)家畜按照主要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例如,猪可分为脂肪型、鲜肉型和瘦肉型;鸡可分蛋用、肉用、蛋肉兼用、药用和观赏等;牛可分为肉用、乳用、乳肉兼用、役用等;绵羊可分毛用、肉用、羔皮用、裘皮用等;山羊可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和兼用等。
(9)家畜一般可以按照培育程度、体型和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用途进行分类。
(10)列举我国四个主要的地方优良猪品种及产地、生产用途
(11)列举四个国外主要猪品种:长白(兰德瑞斯)、大白(约克夏)(中、小白)、汉普夏、杜洛克、波中、巴克夏、皮特兰等等
第二章数量遗传基础及第三章家畜的主要性状的遗传略。
第四章生产性能的测定
1、名词解释:
(1)测定站测定/场内测定(2)个体本身成绩测定/系谱测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3)4%标准乳(4)断奶仔猪数(5)断奶窝重(6)平均日增重(7)体高(8)体长(9)胸围(10)管围
2、填空题:
(1)牛的生产性能的测定主要测定产奶性能、挤奶能力、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和次级性状四个方面。
(2)猪的生产性能的测定主要测定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品质
和抗应激性四个方面。
(1)比较测定站测定/场内测定的优点与缺点。
(2)比较个体本身成绩测定/系谱测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的优缺点和各自使用的适宜条件。
第五章选择原理与方法
1、名词解释:
人工选择、自然选择、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合并选择
2、问答题:
(1)对隐性基因的淘汰和对显性基因的淘汰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2)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单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比较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的适用条件。
第六章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法
名词解释:
估计育种值(EBV)、相对育种值(RBV)、综合育种值
第七章略
第八章个体选配
1、名词解释:
品质选配、亲缘选配、近交、杂交
2、问答题:
(1)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各有什么效应?
3、计算题:
(1)计算102号的近交系数(请写清楚计算公式和所有的通径链):
34 1
102
109
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1、名词解释:
地方品系、单系、近交系、群系、专门化品系、引入杂交、级进杂交
2、问答题:
(1)品系应具备哪些条件?
(2)品系培育的方法有哪些?
(3)比较引入杂交/在级进杂交畜群的杂交改良中的适用条件。
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
1、名词解释:
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回交、双杂交、轮回杂交
2、问答题:
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第十一章略
第十二章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
1、名词解释:
群体有效含量
2、计算题:
(1)一个群体,有雄性30个,雌性70个,按照家系等数留种和随机留种时群体有效含量分别为多少?
(2)一个群体有100个个体,怎样安排性别比例、怎样留种可以让其达到最高的群体有效含量?最高的群体有效含量为多少?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