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儿童漫画选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28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漫画家。
他生于1898年,1919年毕业于江南著名的浙江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夏丏尊等。
1921年游学日本,归来后多年从事中学和师范的教学工作。
因此,在他众多题材的漫画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漫画,现在读来仍使人感到回味无穷。
他曾画过一幅题目叫《某种教师》的漫画,画中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手背在身后,脑袋被画成留声机的样子,显然是在讽刺某些因循守旧的教师;他反对那种死板的、照本宣科的、缺少创意的课堂教学,推崇自由活泼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并身体力行,在他当音乐老师期间,经常把学生带到学校旁边的白马湖畔上音乐课,让学生对着远山近水唱歌,确实是一种享受。
丰子恺认为,读书就是读书,抛开所有的一切,轻松愉快,发掘出一种单纯的读书美来。
这种思想在他的另外一幅漫画《读书的PICNIC》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PICNIC,即野餐之意。
画面上,几个学生围坐在树荫下的草地上,津津有味地读着各自喜欢的书,神情专注而投入;书包和几本书散落在地上,清风轻轻地吹过,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泥土的芳香。
——多么富有诗意的“读书野餐会”啊,学生课后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中,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诗经》里所描述的:“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与此相反的另一幅漫画叫《用功》,画中一个头上画有100分标志的彪形大汉,一只大手恶狠狠地摁着一个已经戴上眼镜的弱小的孩子,在书桌前苦苦学习:读书为了什么?为了考100分;考100分为了什么?为了排名次、升学、找工作。
对学生来说,有时候自己想读的书因为不在用功之列,于是只好忍着不读,尤其是小说;有时侯有些书实在不想读,但因为有用,因为能帮助自己考出好成绩来,于是只好读,尤其是考试指南之类的;星期天想要出去玩玩,但突然想到了明天的考试,想到了考后的成绩与名次,于是只好不玩,独自一人躲进书斋,用功去了。
然而复习之际,眼光难免总要瞟向窗外,毕竟,外面阳光明媚。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感情。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重点)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主要作品: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画集《子恺漫画》《丰子恺儿童漫画选》等。
吭 吠 苟háng fèi gǒu侍候(shì sì) 呵斥(hē hè)大模大样(mú mó)头颈(jǐng jìng)供养不周(gōng gòng)引吭大叫(háng kàng )一丝不苟(gǒu jù ) 饮马( yìn yǐn)••••••••√√√√√√√√吭háng (引吭高歌)kēng (一声不吭)调diào (调动、音调)tiáo (调控、空调)角jué(角色、净角)jiǎo (三角形、角度)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音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结构:左右组词:头颈 颈椎造句:长期伏案工作伤害颈椎。
音序:J 部首:页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二笔是点,“页”的撇舒展。
颈jǐnɡ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关”捺变点,阝的竖为悬针竖。
结构:左右组词:郑重其事 郑重造句:老师郑重地给我们介绍这位老人。
音序:Z 部首:阝郑zhènɡ书写指导:撇画舒展,“万”横画较长。
结构:半包围组词:厉害 雷厉风行造句:奶奶的病越来越厉害了。
音序:L 部首:厂厉lì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撇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京剧 剧烈造句:爸爸是个京剧迷。
音序:J 部首:刂剧jù书写指导:整体笔画紧凑,“人”撇捺舒展。
结构:上下组词:午餐 风餐露宿造句:今天的午餐很丰盛。
丰子恺介绍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文名丰子恺外文名ZikaiFeng别名名:润、仁、仍,号:子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出生日期1898年(戊戌年)11月9日逝世日期1975年(乙卯年)9月15日职业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画家,音乐家毕业院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代表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主要成就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笔名TK子女子女十人师承弘一法师人物生平丰子恺原名丰润,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
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
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
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
他就以这个名字进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
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
后改为“子恺”(“恺”与“颛”同,均为安乐意)。
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丰子恺在早期作画时,曾用TK署名。
丰子恺最著名的十幅漫画1、《注意力集中》这幅画的主角是丰子恺四岁的女儿,她看见笔纸和墨水,好奇的拿起钢笔,想画画,不过钢笔很难出水,她集中注意力,想画出点什么,连爸爸进来了,她都浑然不觉。
童心无杂念,专注起来,世界都是安静的。
2、《郎骑竹马来》画中是一对三四岁儿童,他们经常一起玩耍,丰子恺多次画着两个幼童,用以祝贺新婚夫妇。
在他看来,童年的情愫,纯粹天然,他希望成人亦是如此。
3、《爸爸回来了》这幅画的主角是丰子恺的儿子,他扮演爸爸回来的样子,丰子恺看到后,连忙提笔画下来。
4、《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孩童是天真、有创作性的,曾有一次,丰子恺的女儿阿宝拿自己的鞋子给凳子腿套上,自己穿袜子在地上,然后得意的说:“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可是母亲却以弄脏袜子为由,骂了阿宝。
5、《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姊姊是媒人》小孩擅长模仿大人,比如拿了父亲的呢帽,母亲的红布,装饰一番,就拜天地咯。
6、《买车票》丰子恺住得靠近火车站,孩子们耳濡目染,有时把椅子当买票窗口,小纸张当票,积木当火车,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笨拙的模仿中,总有一种天真与自然。
7、《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的生活少不了朋友和酒,他曾与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等人共事,夏天夜晚,三五好友相聚,吃茶闲谈,观赏新月,兴尽人散后,他送走客人回来,就画下这一一幅意境。
人生何须大富大贵,三两好友,一轮新月一壶茶就是开心之事。
8、《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丰子恺的画充满了人情味,抗战时,他在杭州租房子,常用好话“骗”房东喝醉,熏醉时闲聊,后来搬到上海,邻里之间互不来往,只能以画画聊以慰藉。
有酒一杯,有人情味,哪管炮火连天,流离失所。
9、《炮弹做花瓶》1937年11月,丰子恺率领一家老小十人,颠沛流离,逃离战场,此刻特别希望和平,于是他就在画里勾勒出“炮弹做花瓶”,祈求和平。
10《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对于逃难,丰子恺早已释然,于是他画下老松树,春起秋来,盛衰无常,只有松树无动于衷,对于生活也一样,最高级的修养就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宠辱不惊。
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读后感(中英文版)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collection of Feng Zikai"s children"s comics,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whimsical and heartwarming tales that unfolded within the pages.Each illustration tells a unique story,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childhood innocence and joy.在翻阅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的过程中,我被其中那些充满奇思妙想和温馨的故事深深打动。
每一幅画作都讲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捕捉了童年纯真与快乐的精髓。
The simplicity of the drawings belies the profound messages they convey, touching on themes of love, friendship,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in a child"s life.Feng"s ability to 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a child is truly remarkable.这些漫画的线条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涉及爱、友谊以及在孩子生活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丰子恺能够透过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这种能力令人赞叹。
The characters in these comics are incredibly relatable, often embodying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that every child faces growing up.Through laughter and tears, these tales remind us of the beauty and simplicity of childhood.这些漫画中的角色极具共鸣,常常体现了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喜怒哀乐。
丰子恺介绍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文名丰子恺外文名ZikaiFeng别名名:润、仁、仍,号:子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出生日期1898年(戊戌年)11月9日逝世日期1975年(乙卯年)9月15日职业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画家,音乐家毕业院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代表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主要成就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笔名TK子女子女十人师承弘一法师人物生平丰子恺原名丰润,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
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
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
他就以这个名字进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
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后改为“子恺”(“恺”与“颛”同,均为安乐意)。
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丰子恺丰子恺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
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
中文名:丰子恺别名:丰润、丰仁、婴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出生日期:一八九八年逝世日期:一九七五年职业: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毕业院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主要成就: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代表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目录人物简介丰子恺丰子恺,原名丰润,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1975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曾写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
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