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应用电化学》思考题

第一章电化学理论基础

1.什么是电化学体系?基本单元有那些?

(1)由两类不同导体组成,且在电荷转移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物质变化的体系,通常有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三大类型。

(2) 1 .电极 2 .电解质溶液 3 .隔膜

2.试举例说明隔膜的作用。

隔膜是将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以保证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不互相接触和干扰。例如采用玻璃滤板隔膜、盐桥和离了交换膜,起传导电流作用的离了可以透过隔膜。

3?试描述现代双电层理论的概要.

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的溶液一侧被认为是由若干“层”组成的。最靠近电极的一层为内层,它包含有溶剂分子和所谓的特性吸附的物质(离了或分子),这种内层也称为紧密层、helmholtz层或stem层,如图1.5所示。实际上,大多数溶剂分子(如水)都是强极性分子,能在电极表面定向吸附形成一层偶极层。特性吸附离了的电中心位置叫内holmholtz层(IHP),它是在距离为xl处。溶剂化离了只能接近到距电极为x2的距离处,这些最近的溶剂化离了中心的位置称外helmholtz层(OHP)。非特性吸附离了由于电场的作用会分布于称为分散层(扩散层)的三维区间内并延伸到木体溶液。在OHP层与溶液木体之间是分散层。

4.什么是电极的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过程有两种类型,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

前者是电荷经过电极/溶液界面进行传逆而引起的某种物质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时的法拉第过程,其规律符合法拉第定律,所引起的电流称法拉第电流。

后者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在一定电势范围内施加电位时,电极/溶液界面并不发生电荷传递反应,仅仅是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发生变化,这种过程称非法拉第过程。

5.试述电极反应的种类和机理。

电极反应种类:(1)简单电子迁移反应;(2)金属沉积反应;(3)表面膜的转移反应;(4)伴随着化学反应的电子迁移反应;(5)多孔气体扩散电极中的气体还原或氧化反应;(6)气体析出反应;(7)腐蚀反应

电极反应的机理:

(1)CE机理:指在发生电子迁移反应之前发生了化学反应,其通式为:

X / / Ox+ne / / Red

如:酸性介质中HCH0的还原反应:

OH

\ HCHO + H2。C步骤

OH

HCHO + 2H+ + 2e -* CH3OH E步骤

(2)EC机理:指在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电了迁移反应后又发生了化学反应,其通式为:

Ox+Ze—Red X

如:对氨基苯酚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

(3)催化机理

a、“外壳层”催化:

EC机理中的一种,指在电极和溶液之间的电了传递反应,通过电极表面物种氧化一还原的媒介作用, 使反

应在比裸电极低的超电势下发生,其通式可表示如下:

X + ne Red E 步骤

Red + X Ox + Y C 步骤

如:Fe3+/Fe2+电对催化H2O2的还原反应:

l/2H2()2+e 一0H-

Fe3+ + e f Fe2+

Fe2+ + I/2H2O2 一Fe3+ +OH-

b、“内壳层”催化:

也称为化学氧化一还原催化,即当反应物的总电化学反应中包括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时,发生在电了转移步骤的前、后或其中而产生了某种化学加成物或某些其它的电活性中间体,总的活化能会被某些“化学的”氧化一还原催化剂所降低C

如:酸性介质中甲醇在钳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反应

Pt + CH3OH 一Pt -(CH3OH)ad

4Pt + Pt-(CH3OH)ad 一4Pt - Had + Pt-(CO)a d

2Pt + H2O - Pt -Had + Pt- OHad

Pt- (CO)ad + Pt -OHad - 2Pt + CO2 + H+ + e

(4) ECE机理:指氧化还原物种先在电极上发生电子迁移反应,接着又发生化学反应,在此两反应后又发生了电子迁移反应,生成产物。如对亚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

第三章化学电源

1.什么是化学电源?试述其结构和类型

(1)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化学电源的结构:电极材料(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壳等

化学电源的类型:①一次电池(原电池)②二次电池(蓄电池或可充电电池)③贮备电池④燃料电池

2.试述有关化学电源主要性能的概念,如电动势、开路电压、工作电压、截止电压

电池容量、连续放电、间歇放电、电池的寿命、自放电、过充电等

电动势E:又称理论电压,是指没有电流流过外电路时电池正负两极之间的电极电势差。开路电压OCV:是在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一般OCVWE,只有可逆电池的0CV=E。

工作电压V:是指电池有电流流过时的端电流。

额定电压:指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

中点电压:指电池放电期间的平均电压。

截止电压:指电池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值。

电池容量C: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所能放出的电量,单位为库仑(C)或安时(A?h)

C=mzF/M

由图可知,间歇放电时电池的容量要较连续放电时的大。

时间

电池的寿命包含三种'涵义:使用寿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池工作到不能使用的工作时间。循环寿命是指在二次电池报废之前,在一定条件放电条件下,电池经历充放电循环的次数,对于一次电池、燃烧电池则不存在循环寿命。贮存寿命是指电池性能或电池容量降低到额定指标以下时的贮存时间。

日放电是指由于电池种一些白发过程的进行而引起的电池容量的损失。

充电时间太长,电池可能被过充电。

3.什么是一次电池?一次的原因是什么?有何优点?

(1)一次电池(原电池)为电池放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法使它复原的一类电池。

(2)原因是由于电池反应或电极反应的不可逆性或条件限制使电池反应很难可逆地进行所决定的。

(3)主要优点是:方便、简单、容易使用,维修工作量极少。其他优点有:贮存寿命长,适当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可靠,成本低。

4.写出氯化钱型锌窿一次电池表达式及电极反应和成流反应

氯化铉型锌镒电池:

电池表达式:(-)Zn | NH4Cl+ZnC12 I MnO2 , C (+)

负极反应:Zn —2e—z"+

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11OOH+2OH 一

电池反应:Zn4-2MnO2+2NH4Cl-2MnOOH+Zn(NH3)2C12

5.写出碱性锌锭一次电池表达式及电极电池反应,并说明其主要结构和特征。

电池表达式为:(一)Zn |浓KOH | MnO2,C ( + )

负极反应:Zn+20H ?一2e-Zn(OH)2

Zn(OH)2+2OH--> lZn(OH)4]2~

正极反应:MnO2+H2O+e->MnOOH+OH -

MnOOH+H2O+e—Mn(0H)2+0H 一

电池反应:Zn+MnO2+2H2O+2OH -一Mn(0H)2+Zn(0H)/

电池采用浓KOH作电解液(PHf),采用Zn和石墨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的集电器。该电池的特点是日放电小、内阻小、放电电压比盐类电解液的要高且稳定,同时巾于电解MnO2(EMD)的使用,电池具有较高的容量。

6.试述锂一次电池的通性,写出Li/SO2电池的电极和电池反应

⑴性质:(A).理论容量:较高,约为锌的4.7倍

(B).电压输出功率:锂的电负性最低,电极电势负值最高,因此锂的电压高达4v以上,输出能量超出200w?h*g-i

(2) Li/SO2电池:

电池表达式为:(?)Li|L旧r,乙腊| SO2, C (+)

电极:正极为多孔的C和S02, S02以液态形式加到电解质溶液内,Li为负极电池反应:2Li+2SO2-IJ2S2O4

7.试述二次电池的一般性质

(一)评价二次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

除电流、电压、电池容量、比性能、比功率等以外,还有容量效率,伏特效率、能量效率和充放电行为等。

1. 容量效率:蓄电池放电输出的电量和充电至原始状态时所需电量的比。

2. 伏特效率:蓄电池放电和充电过程的工作电压之比。

3. 能量效率:指容量效率和伏特效率的乘积,它是评价电池能量瞬时和极化行为的综合指标。

4. 充放电行为:是评价二次电池优劣的重要指标

(二)电池放电的方式

1. 恒电流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改变负载电阻,维持电流不变。

2. 恒电阻放电:放电过程中负载电阻阻值不变。

(三)电池充电的方式

1. 恒电流充电

2. 变电流充电:在充电开始阶段以较大电流充电,后阶段用较小电流充电。

3?定电位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调节充电电流,维持充电电压恒定在某一值的充电方式。

8, 试述铅酸蓄电池的表达式、电极反应、电池结构、影响循环寿命的原因、密封机理和工艺。

(1)池表达式为:(一)Pb | H2SO4 I PbO2(+)

(2)电极反应:

负极反应:Pb+HS04- -一PbSO4+H++2e

正极反应:PbO2+HSO4 - +3H++2e -—PbSO4+2H2。

电池反应:Pb+PbO2+2H2SO4-一2PbSO4+2H2O

(3)结构组成:海绵状铅为负极(集电器),PbO2作正极,采用涂膏式极板栅结构。

(4)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容量减小原因

(a)极板栅腐蚀:Pb电极在与PbO2和酸接触的地方腐蚀以及Pb板栅的暴露部分充电时可能发生的阳极氧化而导致的腐蚀。

(b)正极活性物质的脱落。(c)负极自放电

(d)极板栅硫酸化:表现为电极上生成紧密的白色硫酸盐外皮,此时电池不能再充电。

(5)密封机理和工艺

凝胶电解质技术在铅酸蓄电池上的应用实现了电池的密封铅酸电池在充电后期,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为:

正极:PbSO4 + 2H2O -2e PbO2 +HSO4-+3H+

H20 -2e H* +1/202

负极:PbSO4 + K+ 2e Pb + HSO「

2H+ + 2e H2

可以看出,电池在充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是不可避免的,而两种气体的再化合只有在催化剂在时才能进行, 氧气复合原理对铅酸电池的封密起起重要的指导作用,玻璃纤维隔板的使用为氧气复合原理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密封”的突破。(加课本P108密封机理和工艺)

9.试述燃料电池的特点。简述直接甲醇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原理

特点:

(1) 可连续供给能量

(2) (2)能量转换率高:理论效率n = AG/AH = 1- (TAS) /AH

q实际=-n FV/AH=nF(E- n+- n_-IR)/AH

(3)低的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安全可靠性高

(4)操作简单、灵活性大,建设周期短等。

——直接甲醇PEMFC (DMPEMFC),即甲醇在阳极上直接氧化。DMPEMFC以质了交换膜或酸性电解液为电解质时反应如下:

负极反应:CH3OH+H2O-CO2+6H + +6e

正极反应:6H + +3/202 +6e->3H2O

电池反应:CH3OH+3/2O2=CO2+2H2O

第四章金属的表面装饰

1.简述电镀过程中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1. 影响沉积过程的速度以及沉积层的结构,甚至改变金属电沉积反应的机理

2. 对镀层起整平作用

⑴整平剂:能够使微观不平整的镀件表面获得平整表面的添加剂称为平整剂。

⑵整平剂作用机理

a)在整个基底表面上,金属电沉积过程是受电化学活化控制的(即电子传递步骤是决速步。

b)整平剂能在基底电极表面发生吸附,并对电沉积过程起阻化作用。

c)借助于微观表面上整平剂供应的局部差异来说明

⑶常用的整平剂:1,4 ■丁快二醇、硫服、香豆素、糖精等°

3. 对镀层起光亮作用

⑴添加剂对镀层起光亮作用的机理

⑵光亮剂的结构特点

*光亮剂通常是含有下列一些基因的物质:R-SO3H,-NH2,NH<,RN=NR,-SR,R2C=S,RO-,ROH,RCOO-

4. 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常指是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和活化剂)

⑴在金属电沉积的电势范围内,添加剂能在镀件表面上发生吸附0

⑵添加剂在镀件表面的吸附对金属电沉积过程有适当的阻化作用。

⑶毒性小,不宜挥发,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其可能的分解产物对金属沉积过程不产生有害的影响。

⑷不过分降低氢在阴极析出的超电势。

⑸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埋入镀层,其在镀件表面的吸附速度应比新晶核生长速度快。

⑹添加剂的加入不能对阳极过程造成不利影响等。

2.试述电镀镀层应具有的性能和影响因素

(1)镀层的主要性能:1 .化学稳定性2.平整程度3.光洁度4.机械性能

----- 镀层的机械性能包括:镀层与基底金属的结合强度、镀层的硬度、内应力、耐磨性以及脆性等。(2)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镀液、电镀工艺因素、阳极。

A镀液的性能

⑴理想的镀液应具有的性能

%1沉积金属离了阴极还原极化较大,以获得品粒度小,致密,有良好附着力的镀层。

%1稳定且导电性好。

%1金属电沉积的速度较大,装载容量也较大。成木低,毒性小。

(2)镀液的组成:一般是由主盐、导电盐(又称为支持电解质)、络合剂和一些添加剂等组成。

(3)电镀液溶剂

%1电解质在其中是可溶的。

%1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使溶解的电解质完全或大部分电离成离了

B电镀工艺因素对镀层的影响一一叩电流密度、电解液的温度和搅拌的影响

⑴电流密度⑴:对镀层的影响:电流密度存在一个最适宜范围。

⑵电解液温度(T)对镀层的影响

⑶电解液的搅拌:有利于减少浓差极化,得到致密的镀层。

C阳极

阳极氧化:活化区(即金属溶解区)一钝化区(表面生成钝化膜)一过度化区(表面产生高价金属离了或析出氧气)。

阳极选择:与阴极沉积的物种相同,镀液中的电解质应选择不使阳极发生钝化的物质,电镀过程中可调节电流密度保持阳极在活化区域。

3、电镀的生产工艺有哪些?有何作用?

(1)电镀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镀前处理、电镀和镀前处理三大步。

1 .镀前处理:是获得良好镀层的前提。机械加工、酸洗、除汕等

?机械加工是指用机械的方法,除去镀件表面的毛刺、氧化物层和其他机械杂质,使镀件表面光洁平整, 这样可使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防止毛刺的发生。

?酸洗的日的是为了除去镀件表面氧化层或其他腐蚀物。常用的酸是盐酸。

?除油的目的是清除基体表面上的油脂。

2. 电镀:镀件经镀前,即可进入电镀工序。在进行电镀时还必须注意电镀液的配方,电流密度的选择以及温度,PH等的调节。电流密度大,镀同样厚度的镀层所需时间短,可提高生产效率。

3. 镀后处理通常有水洗和烘干以除去吸附在镀件表面的镀液。另外,还有些特殊处理,如钝化处理(如镀Zn,Cd)和防变色处理等。

4、简述镀铜的常用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镀铜的常川方法:硫酸盐镀铜、甑化物镀铜、焦磷酸盐镀铜、麟酸盐镀铜一HEDP镀铜

(1)硫酸盐镀铜

硫酸盐镀铜有普通酸性硫酸盐镀液和光亮镀液两类。普通镀液成分简单,稳定性好,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但镀液的极化作用不大,分散能力较差,镀层结晶较粗,通常是无光泽的镀层。光亮镀液是在普通镀液中加入某些光亮剂配制成的,在这类镀液中,不但可以获得高整平、全光亮的镀层,而且镀液的分散能力和镀层的结晶组织都有改善。同时电镀的工作电流密度上限提高,沉积速度更快,镀层的韧性亦好,废水处理也比较容易,成木又低,所以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但是,在钢铁零件上用这类镀液直接镀铜至今没有成功。(2)割化物镀铜

优缺点:钥化物电镀沉积物非常细致,气孔少,电镀液分散能力强,在非贵金属上能直接镀铜,因此献化物电镀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电流密度小,电流效率低(一般为60% — 70%左右),电镀液不稳定, 以及有剧毒,操作时要特别小心,车间应有可靠通风装置,并备有解毒液,以防万一。

(3)焦磷酸盐镀铜

该法优点是镀液分散能力好、无毒、腐蚀性小、镀层韧性很好,缺点成木高,污水处理比较困难,镀液黏度大等缺点。

4)麟酸盐镀铜一HEDP镀铜

该法优点是镀液分散能力好、无毒、腐蚀性小、镀层韧性很好,缺点成木高,污水处理比较困难,镀液黏度大等缺点。

5、剖析酸性C11SO4光亮镀铜的配方(看作业)

第五章无机物的电解工业

1、试述电解合成法的优缺点。

也解合成法的优点:1 .许多用化学合成法不能生产的物质,往往可用电解合成法生产2.可在常温常压下

进行3.易控制反应的方向4.环境污染少,产品经济

电化学合成的不足:1.消耗大量的电能;2.占用厂房面积大3.结构复杂4.电极易受污染,活性不易维护,阳极尤易受到腐蚀损耗

1、试述氯碱工业的三种电解生产方法的电极反应、电解槽、隔膜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一一氛碱工?业的三种电解生产方法是隔膜槽电解法、汞糟电解法、离子膜槽电解法

?隔膜槽电解法

1. 电解反应阳极:2CI- 一CI2+2 e 甲°=1.36V

阴极:2H2O+2 e - H2+2OH - 叩° =-0.83 V

总反应:2NaCI+2H2O=2NaOH+Cl2+H2 理论分解电压E e e = E+-E-=1.36+0.83=2.91 V2.电解槽

(1)阳极材料:阳极材料要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还要有较低的氯超电势及较高的氧超电势及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加工性能。一一形隐阳极(DSA),它以钛为基础,涂镀TiO2 , RUO2加催化剂(Pt, Ir, Co3O4,PbO2 等),其电极可表示为:Ti/ TiO2j R U O2 +催化剂

⑵阴极材料:软钢,上面穿孔或采用刚网阴极

⑶电极的物理结构:常用扩张的金属网电极或在金属板上开通气缝,使气体按规定方向迅速逸出。

2、隔膜:石棉隔膜

不足点(1)所得碱液稀,约10%左右(2)碱液含杂质CIL经浓缩后至1%左右(3)解槽电阻高,电流密度低,约0.2A.cm-2. (4)石棉隔膜寿命短。

?汞槽电解法

1、电解反应阳极:CI- - (1/2) Cl2+e 叩°=1.36v

阴极:Na++nHg+e — NaHgn (汞齐)° =-1.90 V

总反应为:NaCk nHg=1/2 Cl2+NaHg n甲° =3.26v

2、电解槽阳极用石墨或DSA,阴极用汞

3、优点一一所得碱液浓度高;不需要蒸发浓缩碱液的后处理操作;所用电流密度大

缺点一一汞毒污染环境;汞的价格贵,投资大

?离了膜槽电解法

1. 原理和电极材料等都与隔膜相同,所不同的是以离了交换膜(或称高子选择透过膜)代替隔膜。

2. 离子交换膜:

⑴全氟化高聚物高了交换膜:Na+可通过,而CH, H+, OFF不能通过。例如Nafion膜(全氟磺酸膜):⑵磺化聚苯乙烯膜(Ionics系列膜):

3、优点一一没有汞和石棉的公害;所得碱液不含CL且很纯;总能耗相对较低

第六章有机物的电解合成

1.有机物电解合成有哪些基本要求?

——电极要求:电极材料要求价格低廉、易于成形、能诱发反应的选择性并加快反应,同时毒性要小。

一一溶剂要求:一般是非水溶剂,在可用的电位范围中不能分解,介电常数高,溶解能力要强,稳定,毒性小。

——支持电解质:作用物没有导电性时须用,其是溶解度和分解电压高的电解质。

2.试述己二晴、四烷基铅、糖精的电解合成原理和方法。

?己二晴:

1 .主反应:点解

CH2=CH-CH3 NH3+S A 2CH2=CHCN ------------------------- ?(CH2CH2CN)2

催化剂

A阴极:2CH2=CHCN + 2H++ 2e -*(CH2CH2CN)2 A阳极:H2O - 1/2。2 + 2H++ 2e2、电角车方法:电解液一一含水量较低而季胺盐浓度很高的溶液

?四烷基铅:基木原理:.

RCI+Mg 驱R?MgCI

R?MgCI叫R- + MgCI +

在铅阳极上:4R? + Pb -* R4Pb + 4e

在钢管阴极上:4MgCI+ + 4e — 2Mg + 2MgCl2

?糖精

原理:采用间接氧化法

阳极反应:Mn+ M(n+1)+ + e

化学反应:M(n+1,+ + R n++ P

3.简述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步骤,掌握均匀设计表的含义和特点。

均匀设计法使用的表称为U表,每个U表还附带一个使用表。U表的符号为

均匀设计表----- --------- 列数,因数

U?

试验次数n次------- ------- 因数水平

特点:(1)布点均匀,代表性好;(2)每个因素每个水平只做一次试验,试验次数与水平数相等;(3)可以用计算机处理试验所得到的数据,给出定量方程式,从而分析工艺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第八章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意义

1.试述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意义。

搞好腐蚀的防护工作,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节省材料、保护环境、保证正常生产和人身安全、发展新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2.电化学腐蚀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均匀腐蚀:

阳极和阴极反应是在金属表面(假设金属表面是均匀的)相同的位置发生,这样引起的金属腐蚀是均匀的,称为均匀腐蚀.

2、局部腐蚀:

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金属/溶液界面的不均一?性,这时产生的金属腐蚀是不均匀的、局部的,这种腐蚀称为局部腐蚀。

典型的局部腐蚀有孔蚀、晶间腐蚀、脱成分腐蚀、冲蚀、应力腐蚀破裂。

3、试述电化学防腐蚀的方法和特点。

一、属镀层用电镀法在金属的表面涂一层别的金属或合金作为保护层

二、阳极保护

1、阳极保护的定义:指用阳极极化的方法使金属钝化,并用微弱电流维持钝化状态,从而保护金属。

2、金属的钝化:在强化条件下金属正常溶解反而受到阻抑的现象。

用控制电势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可以清楚地了解金属的钝化过程。

3、极保护的方法:把准备保护的金属器件作阳极,以石墨为阴极,通入大小一定的电流密度,并使阳

极电位维持在钝化区间,以达到保护金属的目的

三、阴极保护

论文参考题目

1.新型电源的研制与前景展望。

10.电化学基础研究进展。

5.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及进展。

7.我国有机电合成的现状与发展。

2.无氤电镀铜的研究及其进展。

4.化学镀铜研究及其进展。

6 .有关电解水的研究进展。

8 .绿色有机电合成的可持续发展。

10.缓冲剂的研究与进展。

1、阴极保护的定义:使金属阴极极化以保护其在电解质中免受腐蚀的方法,若阴极电势足够多,金属就

可以不氧化(溶解),即达到完全的保护。阴极极化的方法

(1)加电流法:在电解质中加入辅助电极,连接外电源正极,将需要保护的金属与外电源负极相连,然后调节所施加的电流,使金属体达到保护所需的阴极电势。

(2)牺牲阳极法:在金属基体上附加更活泼的金属,在电解质中构成短路的原电池,金属基体成为阴极,而活泼金属则成为阳极,并不断被氧化或溶解掉

四、缓蚀剂保护

4、什么叫缓冲剂,其防蚀机理如何?

一一加入到一定介质中能明显抑制金属腐蚀的少量物质称为缓蚀剂。缓蚀剂的防蚀机理:可分为促进钝化, 形成沉淀膜,形成吸附膜等。

(1)促进钝化:常用的缓蚀剂有铭酸盐、亚硝酸盐,由于它们有强的氧化能力,促进钢铁材料钝化C

(2)形成沉淀膜

(3)形成吸附膜:

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在金属表而形成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吸附膜,将金属表而与腐蚀环境隔开

要求:(1)查找文献多于5篇(2)提交一篇打印论文。

(3)提交该论文的电子版。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软件测试报告.doc

言简意赅,远见卓识。望君采纳。谢谢!删除水印可,编辑页眉,选中水印,点击删除。附件 3-2 2019 年广东公司集约化能力提升项目 软件测试报告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修改历史 日期版本号作者修改说明更改请求号2014/09/25 0.5 初稿 注释:“变更请求号”为文档正式发布后需要变更时的编号。 正式审批 角色签名(必须手签)日期备注项目经理2014/10/08

目录结构 1 简介 (1) 1.1 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术语 (1) 1.4 参考资料 (1) 2 测试概述 (1) 2.1 测试环境与配置 (1) 2.2 测试内容 (1) 3 测试结果与分析 (1) 3.1 功能测试 (1) 3.1.1 测试结果 (1) 3.1.2 测试数据汇总 (2) 3.1.3 测试分析 (3) 3.1.4 测试分析图 (4) 3.2 性能测试 (5) 4 测试结论与建议 (6) 5 附录 (6)

1简介 1.1 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 2013 年广东公司集约化能力提升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 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1.2 适用范围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3 术语 1.4 参考资料 2测试概述 2.1 测试环境与配置 序号硬件配置描述数量备注 1 数据库服务器HP Rp3440 : 2x1.0G PA-8900 生产环境应用服务器cpu,8G ram,2x73G hd 1 2.2测试内容 首先,本次主要测试主要是对需求进行验收,统计功能完成情况;其次,对于用户使用频率很高的模块进行压力测试,检验其性能能否满足高并发的要求。 3测试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测试 3.1.1 测试结果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所有的测试用例都成功的执行,并在回归测试时所有的测试用例全部通过。 测试脚本执行情况: 业务功能的测试脚本成功的执行成功,在每次build后能够顺利的执行。 测试结果: 测试案例全部执行通过;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习题与思考题 X页.doc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2、实际金屈屮冇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屈的性能冇何影响? 3、为什么单晶体具有乞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4、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5、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6、晶体在结晶时,晶核形成种类有几种?什么是变质处理? 7、置换固溶体屮,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 8、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举例说明Z。 9、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体、晶面、晶向、晶粒、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相、固溶强化、金属化合物、固溶体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叫结晶、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2、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4、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儿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 1、现有人〃两元素纟R成如图3.1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月与〃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稈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己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量总是高于原液相屮含〃量。 (3) M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古I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相同,故在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测试分类及报告格式(DOC)

测试的分类 (1)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 Design Technique)技术一: (1)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 Design Technique)技术二: (3) (参考技术一得到的测试用例设计流程) (4) 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 Design Technique)技术一: (5) 测试策略与过程 (6) 单元测试 (6) 集成测试 (7) 系统测试 (7) 验收测试 (7) 基本要求和适用要求 (7) 测试基本方法 (7) 测试组织 (7) 选择测试技术的相对依据 (7) 测试的分类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 Design Technique)技术一: (从黑盒测试的技术来分类) 1.等价类划分(Equivalence Partitioning): 定义:分步骤的把无限的测试用例集减的很小,但过程同样有效。 目标:把可能的测试用例集缩减到可控制且仍然足以测试软件的小范围内。 分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特性: 严格控制测试用例的增加,减少为达到“合理测试”的某些既定目标而必须设计的其他测试用例的数量 它覆盖了大部分其他可能的测试用例。(它会告诉我们,使用或不使用这个特定的输入集合,哪些错误会被发现,哪些会被遗漏掉) 等价类覆盖率计算:等价类覆盖率=(已覆盖等价类数目/总等价类数目)*100% 优点:在有明确的条件和限制的情况下,利用等价类划分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合适的测试数据和组合,以减少冗余的测试用例 2.边界值分析(Boundary Value Analysis): 定义:通过分析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并取值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一种黑盒测试。 包含:边界条件、次边界条件(有些边界在软件内部,最终用户几乎看不到,但是软件测试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习题和思考题.doc

第一章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 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二章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3.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4.清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 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第三章 1.举2?3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籽光学显微镜? 3.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技术之一? 第四章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2.何谓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 1.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5.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务有何功能? 6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第五章 1.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3.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应付低渗膨胀的机制有何不同。 4.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5.比较组成型的外排途径和调节型外排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6.试述细胞以哪些方式进行通讯?务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7.细胞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

测试计划.doc(20201206172049).docx

测试计划 篇一:测试计划模板 测试计划中所有测试方法和模块已经执行通过所有的测试案例已经执行过 所有的重要等级为1/2 的Bug 已经解决并由测试验证 第2 章项目背景 2.1 测试范围 说明本计划涵盖的测试范围,比如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通常 说明什么是要测试的,什么是不要测试的是非常重要的。明确规定这些问题后,测试人员对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简要地列出测试对象中将接受测试或将不接受测试的那些性能和功能。 (2)如果在编写此文档的过程中作出的某些假设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则列出所有这些假设。 (3)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风险或意外事件。(4)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约束。 提示和技巧: 需要测试和特别注意测试那些部分?测试是否专么针对与某些问题的解决哪些部分不需要测试,为什么?哪些部分需要推迟测试,为什么是否要验证每个模块的稳定性?测试的优先级和先后顺序 2.2 测试目标 系统目标对测试人员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负责人应积极与系统 设计人员或开发人员沟通,以取得相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知道系统是做什么并且帮助项目 实现这种目标。在计划中包括系统视图和目标后,要确保所有的测试人员都知道项目和系统 的目标。通常情况下项目计划都是模糊的。模糊的目标必须通过成员的努力转换成可衡量 和实现的东西。没有固定的视图和目标,你将无法完成部分任务。而且,你会发现很难将对 产品的认识向别人转述。 2.3 联系方式 列出项目参与人员的职务、姓名、E-mail 和电话。 篇二:测试计划范本 XXXX 测试计划 Document Date Version Page https://www.doczj.com/doc/5413096104.html,xxxx 测试计划2010-2-4 1.0 第 1 页 Passing on and copying of this document,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not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文档基本信息 修订历史记录 文档审批信息 (A- 添加,M- 修改,D-删除) Document Date Version Page https://www.doczj.com/doc/5413096104.html,xxxx 测试计划2010-2-4 1.0 第 2 页 Passing on and copying of this document, use and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not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目录 1

神经病学思考题.doc

思考题: 1.颅神经及颅神经纤维的分类。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按照功能不同分为运动神经(Ⅲ,Ⅳ,Ⅵ,Ⅺ ,Ⅻ)、感觉神经(Ⅰ,Ⅱ ,Ⅷ)、混合神经(Ⅴ ,Ⅶ ,Ⅸ ,Ⅹ)。有些脑神经(Ⅲ ,Ⅶ ,Ⅸ ,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 2.12对颅神经损伤症状有哪些? Ⅰ、嗅神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与嗅觉过敏等。Ⅱ、视神经损害视力障碍为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初期常有眶后部疼痛与胀感、视物模糊 ,继之症状加重 ,表现视力明显降低或丧失。视野缺损可分为两种:①双颞侧偏盲②同向偏盲。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Ⅵ外展神经: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 ,眼球外斜 ,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 ,瞳孔散大 ,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 ,头向健侧歪斜。完全性瘫痪多为周围性 ,而不完全性多为核性。 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不能向下外方向运动 ,伴有复视 ,下楼时复视明显 ,致使下楼动作十分困难。头呈特殊位 ,呈下颏向下头面向健侧的姿势。 3、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眼内斜视 ,不能外展 ,并有复视。 Ⅴ、三叉神经痛:特别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放射性疼痛 ,性质剧烈 ,呈针刺、刀割、烧灼、撕裂样 ,持续数秒至1~2分钟 ,突发突停 ,每次疼痛情况相同。疼痛发作时伴有同侧眼或双眼流泪及流涎。偶有面部表情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 ,称为“痛性抽搐”。起初每次疼痛发作时间较短 ,发作间隔时间较长 ,以后疼痛时间渐加长面间隔时间缩短 ,以致终日不止。 2、三叉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瘫痪 ,受累的肌肉可萎缩。咀嚼肌力弱 ,患者常述咬食无力 ,咀嚼困难 ,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有时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的减弱与消失。 Ⅶ、面神经损害: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 ,额纹消失或表浅 ,不能皱额蹙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 ,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面颊部被牵向健侧 ,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 ,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 ,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 ,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2、面肌痉挛 Ⅷ、前庭蜗神经:蜗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和耳鸣,前庭神经损害: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 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损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饮水反呛 ,咽反射消失。舌咽神经受刺激时 ,可出现舌咽神经痛。 Ⅺ副神经:一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 ,患者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 ,患侧下垂并耸肩无力。双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患者头前屈无力 ,直立困难 ,多呈后仰位 ,仰卧时不能抬头 Ⅻ舌下神经:.单纯周围性舌下神经损伤单侧性舌下神经麻痹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病侧舌肌萎缩;两侧舌下神经麻痹则舌肌完全瘫痪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并有言语吞咽困难 3.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及咽反射的传入、传出神经是什么?临床意义? 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意义:该传到路径上的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光反射消失和瞳孔散大。调节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临床意义:调节反射缓慢见于艾迪瞳孔,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几乎消失,调节反射缓慢出现和缓慢消失。调节反射消失(1)伴随上眼睑下垂:可能存在动眼神经病变;(2)无下眼睑下垂:可见于应用散瞳药物后。角膜反射: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眼支,传出神经为面神经。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患者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下颌反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有三叉神经,且传出神经还有舌咽神经。。临床意义:下颌反射亢进说明支配舌咽神经的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多见于假性球麻痹。咽反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咽反射消失提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损害。 4.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出现哪些视野障碍?临床意义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视神经炎可引起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可引起不规则视野缺损;癔症可引起重度周边视野缺损。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正中病变,可出现双眼颞厕偏盲,如垂体瘤等压迫;整个视交叉损害可引起全盲,如垂体瘤卒中。3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如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时。4视辐射损害:视辐射全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如基底节区脑血管病。部分视辐射受损出现现象限盲,如视辐射颞叶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如颞叶后部肿瘤。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如顶叶肿瘤。5枕叶视中枢损害:枕叶视皮质中枢刺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一侧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存在黄斑回避现象。 5.瞳孔的神经支配有哪些?周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瞳孔的神经支配: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和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并有复视。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3外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可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桥小脑角肿瘤、糖尿病等。 6.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核性感觉障碍及三叉神经完全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 2.核性感觉障碍:(1)分离型感觉障碍A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2)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A.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痛、温觉障碍。B.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出现痛、温觉障碍。。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时,产生同侧咀嚼肌无力,并可伴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3.三叉神经完全型损害

力学测试doc.

一判断题(在括号中写汉字“错”,“对”)(50) 1、只要两个质点的质量相同、作用力相同.则它们运动规律相同( ),运动轨迹相同( ),运动速度相同()运动加速度相同( )。 2、内力不改变质点系的动量,但可改变质点系内质点的动量。( ) 3、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加速度,在该两点连线上投影相等的必要充分条件是平面图形的角速度等于零( ) 4、系统的广义坐标数并一定总是等于系统的自由度数。 ( ) 5、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矢量相等的条件是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为零() 6、质点系的动量在一端时间内的变化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在该段时间内的冲量的矢量和() 7、质点动能的微分等于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元功() 8、平面运动的研究是分解为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转动,因此泛称平面图形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实质上就是刚体转动部分的绝对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 9、质点系对某固定点(或固定轴)的动量矩,等于质点系的动量对该点(或轴)的矩( )。质点系所受外力对某点(或轴)之矩恒为零,则质点系对该点(或 轴)动量矩不变( )。 10、两自由质点,仅其运动微分方程相同,还不能肯定其运动规律相同。() 11、变力的冲量等于零时,变力F 必为零。( ) 12、不论什么物体,其重心和形心总是在同一个点上。 ( ) 13、如果质点系所受到的力对某点(或轴)的矩恒为零,则质点系对该点(或轴)的动量矩保持不变,这就是质点系的动量矩守恒定律() 14、如果知道定轴转动刚体上某点法向加速度,就可以求得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的大小和转向() 15、广义坐标不能在动参考系中选取。 ( ) 16、已知自由质点的运动方程,就一定可以求出作用于质点上的力( 对 )已知作用于质点上的力,就一定能确定质点的运动方程( ) 17、质点的运动方向—定与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质点在常力的作用下— 定作直线运动( )。 18、平面运动刚体上任意两点A、B 的速度,在垂直于AB 连线的直线上的投影相等。( ) 19、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两种分析方法中,动坐标系的运动可以是任何一种刚体运动( ) 20、—个质点的速度越大,该瞬时它所受到的作用力越大( )。 21、变力的冲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就越长。( ) 22、点在运动过程中,若速度大小等于常量,则加速度必然等于零 ( ) 23、点作匀速运动中,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24、质点系动量的方向,就是外力主矢的方向。( ) 25、外力偶不能改变质心的运动。( ) 26、点作曲线运动时,位移是矢量,点做直线运动时,位移不是矢量() 27、在实际问题中,只存在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的情况,不存在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的情况() 29、一个刚体若动量为零,该刚体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30、平面图形上如已知此瞬时两点的速度为零,则此平面图形的瞬时角速度和瞬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发动机思考题DOC

燃气涡轮发动机相关概念 1. 为什么说航空燃气轮机既是热机又是推进器? 答:燃气涡轮发动机是将燃油燃烧释放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既是热机又是推进器,因为它是由高速流过发动机的燃气对发动机的反作用力来推动飞机运动的一种热机. 2. 简单叙述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答:燃气涡轮发动机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组成。 工作原理: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以空气作为工质。进气道将所需的外界空气以最小的流动损失顺利地引入发动机,压气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对空气做功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内和燃油混合,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首先在涡轮内膨胀,将燃气的部分焓转变为机械能,推动涡轮旋转,去带动压气机然后燃气在喷管内继续膨胀,加速燃气,提高燃气速度,使燃气以较高的速度喷出,产生推力。 3. 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哪几种?它们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上有什么明显区别 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涡喷、涡扇、涡桨、涡轴四种。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由燃气轮机和螺旋桨组成,在他们之间还安排 了一个减速器。工作原理: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压气机;压气机以高速旋转的叶片对空气做功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内和燃油混合,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在涡轮内膨胀,推动涡轮旋转输出功去带动压气机和螺旋桨,大量的空气流过旋转地螺旋桨,其速度有一定的增加,使螺旋桨产生相当大的拉力;气体流过发动机,产生反作用力。 如果燃气发生器后的燃气可用能全部用于驱动动力涡轮而不产生推力,则燃气涡轮发动机成为涡轮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轴上的功率可以用来带动直升机的旋翼。 涡轮风扇发动机是由进气道、风扇、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和喷管组成。 4. 什么是EGT ,为什么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 答:EGT 是发动机排气温度。 原因:1、EGT 的高低反映了发动机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参数涡轮前总温的高低 2、EGT 的变化反映了发动机性能的变化;3、EGT 的变化反应发动机的故障。 5. 什么是涡喷发动机理想循环最佳增压比? 答:当加热比一定的时候,使理想循环功达到最大值的增压比是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最佳增压比。 6. 发动机热效率、推进效率、总效率三者定义以及其关系 发动机的热效率:在循环中加入的热能有多少转变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发动机的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流过发动机气体动能增量的比值, 总效率: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进入燃烧室的燃油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称为总效率 7. 燃油消耗率sfc 定义及表达式 答:产生单位推力在一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称为燃油消耗率。F q sfc f m ,3600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腾讯测试题目

腾讯测试题目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腾讯测试类实习笔试题及分析 18、在开发一个系统时,如果用户对系统的目标不很清楚,难以定义需求,这时最好使用(A )。 A.原型法 B.瀑布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19、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的刻画了软件存在周期的阶段划分,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B)。 A.构件化方法 B.结构化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 D.快速原型法 20、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软件的结构、过程和模块,其中软件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 C )。 A.模块间的操作细节 B.模块间的相似性 C.模块间的组成关系 D.模块的具体功能

21、在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中,一般把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划分为(C)两种。 A.数据流和事务流 B.变换流和数据流 C.变换流和事务流 D.控制流和事务流 22、造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D): ①用户使用不当②硬件不可靠③对软件的错误认识④缺乏好的开发方法和手段⑤软件本身特点⑥开发效率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④⑤⑥) 2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DFD的是(D)。当使用DFD对一个工资系统进行建模时,(A)可以被确定为外部实体。 (1)A.加工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联系 (2)A.接收工资单的银行 B.工资系统源代码程序 C.工资单

D.工资数据库的维护 24、软件开发模型用于指导软件开发。其中演化模型用于在快速开发一个(C)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成最终的软件。螺旋模型综合了(A)的优点,并增加了(D)。 (1)A.模块 B.运行平台 C.原型 D.主程序 (2)A.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 B.瀑布模型和喷泉模型 C.演化模型和喷泉模型 D.原型和喷泉模型 (3)A.质量评价 B.进度控制 C.版本控制 D.风险分析 25、在选择开发方法时,有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原型法,以下选项中不能使用快速原型法的情况是(D): A.系统的使用范围变化很大 B.系统的设计方案难以确定 C.用户的需求模糊不清 D.用户数据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 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