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故事
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故事主要指的是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国力衰弱、遭受各种外来侵略和不公平待遇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故事:
1.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中国被英国等西方列强迫使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开放多个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屈辱的开端。
2.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中国学生和民众反对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恢复中国的主权。
4.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大规模暴行,估计有30万以上的中国人死亡。
5. 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和军队与日本的侵略军进行了长期抗战,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赢得了战争。
6. 国共内战:发生于1945年至1949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 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苦难。
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民族的自尊和尊严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
中国百年屈辱历史及感悟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屈辱历史,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痛楚。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这段历史不仅令人痛心,更让我们深思和警醒。
百年屈辱历史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当时,英国军队以优势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一条约割让了香港,赔偿了巨额赔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随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使中国逐渐失去了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中国被列强侵略、掠夺,殖民地被无情剥削,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列强侵占中国的领土,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陷入了贫穷落后的境地。
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力衰退,经济停滞,科技教育发展迟滞。
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屈辱。
然而,正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磨砺,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中国人民经历了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历程,终于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百年屈辱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是每个国家的根本利益,绝不能轻易放弃。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其次,要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要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国家的软实力。
只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才能使国家强大起来。
百年屈辱历史使我们认识到,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是国家繁荣的基石。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克时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回顾百年屈辱历史,我们深感痛心和警醒。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是每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近代史是一个必须要谈论的话题。
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轨迹,见证了中国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迁。
这篇文章将会从近代史的起点谈起,逐步阐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的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国家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一系列的条约被强行迫使中国与外国缔结,这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和文化冲击。
然而,这一期间也并非毫无进步。
前清政府在接受不平等条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现代化的必要性。
洋务运动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工业化、机器化的进程,开启了中国自主现代化的先河。
二、战争、动荡和改革:1900s-1949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两个重要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反应了中国多年来被压迫、被欺凌的愤慨和恐惧。
辛亥革命则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新的纪元。
然而,时间的推进并没有让中国的道路变得更加平坦。
20世纪上半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区域矛盾等一系列矛盾交织在一起,大动荡中的中国社会曾经历包括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根据地等在内的多次政权更迭。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的道路才走向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国社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交替发生,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挑战,但也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步,为后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启动点,是邓小平在1978年进行的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发言。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1.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2.1900 义和团运动: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3.1898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运动,想通过变法将中国引向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
4.191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1915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919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2.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3.1926-1927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4.1927武昌起义及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5.1927年10月井冈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6.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7.1934-1936红军长征:粉碎了反动势力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8.1936“一二·九”运动及西安事变:“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发布时间:2022-05-12T03:49:19.744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1月总第402期作者:张凤霞[导读]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里辛初级中学271104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临时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民国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都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简述中国百年奋斗历程的内容中国百年奋斗历程是指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的过程。
这一历程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和伟大的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主革命的旗帜在全国范围内升起。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随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成为中国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全面侵略,中国人民展开了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它组织了抗日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百年奋斗历程的新的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
改革开放是中国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又一次重要转折点。
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打开了新的大门。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回首中国近代百年前期屈辱史回首中国近代百年前期屈辱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东方大国,历经上古、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几千年的文明史把中国沉淀成了一个底蕴深厚、独立自强的国家。
如果没有意外,中国将一直这样下去,千秋万代,成为世人的眼中的“天朝上国”。
然而,几百年前的清朝后期愚昧的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世界在那个时候悄然变化。
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开始了近代化工业的进程,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黄粱美梦,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
中国至此埋下了丧国辱权饱经外敌侵略的百年屈辱的祸根。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
在这百年间,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在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百年前在中国这片炙热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这近代百年屈辱史的开端是怎样的,这百年历史的前期有过怎样的创伤。
我们知道当时晚清的中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整个民族处于一种委靡的状态。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丝绸、茶叶等自给自足,还远销海外,带来大量外汇。
而这时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
到了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了十多倍。
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
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
中国近代历史的百年沧桑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充满沧桑和曲折的历程,它记录了中国从封闭落后到追求现代化的艰辛过程。
这个历史时期涵盖了大约一百年的时间,从19世纪中叶开始,直至20世纪中叶。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步和变革。
1. 鸦片战争与近代史开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发生在1840年,中国以惨败告终。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落后,也标志着中国开始面临外来侵略。
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迫于压力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开放。
2. 改革与变革的尝试中国近代历史中的改革尝试层出不穷。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努力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这些尝试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抵制改革的势力,使得这些改革在开始的阶段就宣告失败。
3. 辛亥革命的胜利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辛亥革命为中国进入现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国家建设的新时代。
4. 民国时期与内外挑战辛亥革命后,中国成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即中华民国。
然而,稳定的政权很快面临了内外多重挑战。
国内冲突和战争不断,外国势力也加大了对中国的控制。
这个时期的中国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5. 共产党的崛起与内战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并通过长征等一系列斗争与抗战,逐渐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然而,共和国的成立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困难和矛盾。
国共内战后,中国继续面临着贫困和经济困境。
6.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1978年,中国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个政策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市场开放、外商投资和外贸发展使中国逐渐脱贫致富。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迎头赶上,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7. 当今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庞大而复杂的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战争和变革。
中国的百年风雨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从晚清时代的衰落和近代化运动开始,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百年风雨历程是一个故事丰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一章:晚清时代的挣扎和变革晚清时代是中国百年风雨历程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契机。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侵略、各种内外问题接踵而至。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族压迫使得中国陷入危机。
第二章:辛亥革命的光芒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正式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开创了新中国的希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统治,还掀起了一系列的新思潮和改革运动。
同时,它也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第三章:民国时期的艰辛岁月民国时期是中国百年风雨历程中的艰辛岁月。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外国干涉、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
北洋政府的崩溃、国共合作的曙光和五四运动的兴起,都为中国的未来埋下了种子。
第四章:抗战岁月抗战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艰难、最悲壮的时刻之一。
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坚决抵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这场抗战加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合作,共同抵御外敌,为中国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第五章: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实现了政治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新中国也面临着内外艰难困苦,在困难和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六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被视为中国百年风雨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迈出了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这一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
中国近代史详情介绍
中国近代史,通常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历经了战乱、民众疾苦和民族危亡的重重困境,但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列强纷纷侵略瓜分中国。
为了振兴中华,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尝试,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然而,这些尝试都未能改变中国的困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主思想传入中国,民主制度开始在中国萌芽。
然而,民国政府内部矛盾重重,战乱不断,民生凋敝。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浴血奋战的抗日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工业化建设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奋斗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
1、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到的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①三年:持续三年的解放战争。
如渡江战役。
②三十年: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③一千八百四十年: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受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2、人民英雄纪念碑 (1)纪念碑碑身:
①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②碑身两侧饰以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
(2)纪念碑碑身底层浮雕:
①画面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
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②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18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
★(3)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
①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6月; ②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
③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 ④“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⑤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 ⑥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⑦抗日游击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⑧胜利渡长江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4月23日。
★在1840~1949年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
想一想,为什么会选
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
因为这几个历史片段所体现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4、重温百年奋斗历程
虎门销金田起武昌起五四运五卅运
南昌起义 胜利渡长江
5、不同时期的中国政局
6、中国近代史
(1)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
(2)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1927
1937
1945 1949
十年内战时期
八年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
8、1921-1949中共进行的探索和努力
①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②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两党合作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
④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⑤1927年9月,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⑥1934年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⑦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各阶层人民纷纷行动起来,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⑧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为1945年取得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⑩1949年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9、综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
(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①关系:合作
②原因: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客观条件;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屡屡失败后,接受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也遭遇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建立稳固的革命联盟。
③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
2.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年
①关系:对抗
②原因: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推行反共政策。
③结果:国共合作破裂,使国民大革命失败,为日本进一步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①关系:合作。
②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结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①关系:对抗
②原因: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③结果: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内战中取胜,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但国民党退守台湾使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启示:从上述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如今国共两党更应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程的启示: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屈辱史的启示。
(1)落后就会挨打,要增强综合国力;(2)要团结奋斗;
(3)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
2、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探索史的启示。
(1)旧式的农民起义、改良和资产阶级革命.改良都不能使中国独立和富强;
(2)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3)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3、.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蒋介石、周恩来、毛泽东……等仁人志士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悟:
(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2)继承先烈的爱国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回顾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的启示和感悟:
(1)落后就要挨打。
(2)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不会落伍。
(4)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