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272.11 KB
- 文档页数:11
实用文档剥离强度试验方法参考标准 : DIN53273, DIN 53278, DIN53357-A实验目的 : 确定有表层的材料及粘合组成的材料中,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量 .实验材料 : 二榔皮、 PU 人造皮及其它有涂层的材料.实验器具 : 1)拉力强度试验机( 要求 : 力量显示可精确至0.01kgf位移分解度可达0.1mm速度控制可达100 ±1 mm/min能够自动记录力量 -位移的曲线图)2)老化箱( 要求 : 温控可达 70± 1℃ )3)平板压机( 要求 : 可施加 2- 4kg/cm2 的压强)4)锋利的美工刀 .5)聚氯酯 (PU)粘合剂6)乙醇 (要求 : 浓度 90%以上 ; 分子式 : C2H5OH )试片准备 :1.将要进行测试的材料按横、纵方向裁成尺寸为130mm×30mm 的试样两片各两片 .2.用乙醇清洗试样表面 .3.让试样在室温 (23℃)中晾干 20 分钟 .4.将聚氨酯 (PU)粘合剂分别均匀涂到两片试样的表层上.5.涂完之后让试样在室温 (23℃)中晾干 20 分钟 .6.在试样上涂第二层粘合剂.7.再次在室温 (23℃ )中晾干 20 分钟 .9.从老化箱中取出试片 ,10 秒内迅速贴合 (将两片方向相同的试样的表层贴在一起),然后施加 2- 4kg/cm2 的压强 ,加压 30 秒.10.贴合好的试样在室温 (23℃)中至少放置 24 小时 .11.将试样裁切成 100mm × 25mm 的尺寸 ,然后任选一端 ,将其剥开 25mm.如下图 :试片数量 : 评估一种材料按横、纵方向至少需各准备 3 组试片 .实验条件 : 实验温度 232℃ ,相对湿度 605%实验步骤 :1.将拉力机设定在规定的开始测试时的位置(即:夹具间距离为 25mm).2.将拉力机进入待测试状态.3.将试样放至夹具之间 ,使其位中央并使其长的一边尽中能与施加力量的方向平衡,如下图所示 :上部夾具25mm下部夾具4.以 100mm/min 的测试速度 ,开始测试 .注:如果材料不分离 ,可用刀子小心地切割测试材料表面 (在测试过程中 )来令其分离 . 5.当试样完全分离后 ,即可结束试验 .6.测试结果从与拉力机相连的记录图表 (力与距离的关系图 )中作出评估 .结果鉴定 :1.在计算分离力时 , 将曲线图从第一个峰开始至结束点分成四等份,四等分中最前和最后两个等分不用作计算 ,而剩下的一半 (第二及第三等分 )曲线图应用 10 条垂直线平均分 9 份.如下图所示 :kgf0L/4L/4L/4L/4mmL2.垂线与曲线的相交点上所显示的分离力 (图中打处)用作测试鉴定.3.计算出 10 个相交点的平均值 .(精确至 0.01kgf)4.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试样的剥离强度 . (精确至 0.01kgf/cm)剥离强度 (kgf/cm) =注:试样宽度 = 2.5mm报告记录 : 报告上应注明样品的形式 ,试片剥离强度及测试速度 .例:样品名称:白色 PU二榔皮数量: 1 组试验项目结果方法及条件剥离强度试验纵向 >1.5kgf/cm温度 : 23±2℃横向 >1.0kgf/cm速度 : 100mm/min合格判定 : (注 :以下为海达建议标准 )分类PU 人造皮PVC人造皮发泡 PVC人造皮PU 二榔皮一般级纵向 >1.5kgf/cm 纵向 >1.0kgf/cm 纵向 >1.2kgf/cm 纵向 >1.5kgf/cm 横向 >1.2kgf/cm 横向 >0.8kgf/cm 横向 >1.0kgf/cm 横向 >1.2kgf/cm加强级纵向 >2.5kgf/cm 纵向 >1.5kgf/cm 纵向 >1.8kgf/cm 纵向 >2.5kgf/cm 横向 >2.0kgf/cm 横向 >1.0kgf/cm 横向 >1.2kgf/cm 横向 >2.0kgf/cm超强级纵向 >3.0kgf/cm 纵向 >2.5kgf/cm 纵向 >2.8kgf/cm 纵向 >3.0kgf/cm 横向 >2.5kgf/cm 横向 >2.0kgf/cm 横向 >2.5kgf/cm 横向 >2.5kgf/cm仪器推荐 :HD-A609B-S 拉力强度试验机设计标准: GB/T16491技术参数:容量选择: 20, 50,100,200, 250, 500,1000, 2000N (任选 ) 单位切换: gf,kgf, N, LBf, W, kN, T荷重分解度: 1/500,000荷重精度:± 0.5%以内最小分度值: 0.001N最大行程: 1000mm 含夹具实用文档测试速度: (0.01-500)mm/min外型尺寸: (L× W×H) 50×44×150 cm位移解析精度: 0.001mm重量: 68kg电源: 1∮, 220V3A本文由重庆海达汽车检测仪器技术工程部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结构胶粘剂抗冲击剥离能力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1>适用范围1、本标准适用于常温固化结构胶粘剂韧性重要标志——抗冲击剥离能力的测定。
2、地震区建筑加固,对所使用结构胶粘剂的韧性要求与检验,可按本标准进行测试与合格评定。
<2>原理1、以一对软钢薄片胶接成T冲击剥离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试样未胶接端施加冲击力,使试样沿其胶接线产生剥离。
韧性不同的结构胶粘剂,其剥离长度有显著差别,从中可判别出其韧性的优劣。
2、通过测量试样剥离长度以及对不同型号胶粘剂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可制定出以剥离长度为指标的、简易、实用的结构胶粘剂韧性合格评定标准。
<3>试验装置1、采用自由落体式冲击剥离试验装置。
2、冲击剥离试验装置采用45号钢制作,其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3、试验装置的零部件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为自由落体的冲击块,应采用45号钢制作,其质量应为9000g;(2)自由滑落导杆应笔直,其表面加工的光洁度应达到6.3级;其设计控制的自由落下高度H应为305mm±1mm。
4、试验夹具的加工,应能使试样安装后的导杆轴线通过试样两孔中心。
<4>试样1、T冲击剥离试样由一对Q235薄钢片胶接而成。
2、试片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片弯折后长度l:±1mm;(2)试片宽度b:仅允许有0.2mm负偏差;(3)试片厚度t:+0.1mm,且不得有负偏差。
3、试片胶接前应按结构胶粘剂对碳钢表面处理的要求,进行机械喷砂或金刚砂手工糙化处理;糙化的均匀度和深度以接近喷砂效果为准。
4、试样制备应按结构胶粘剂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胶接工艺及设计要求的胶层厚度进行。
胶接后的试样应在加压状态下,固化养护7d;若有关各方同意,允许采用快速固化养护法,即:胶粘、加压后立即置入烘箱,在40.20℃条件下连续烘24h,经自然冷却并静置16h后进行试验。
5、每组试样不应少于5个。
1、试验环境温度应为23±2℃,相对湿度应为55%~70%。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剥离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与另一材料或基材之间发生分离的抗力。
在工程领域中,剥离强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材料的粘接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各种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剥离强度测试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剥离强度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方法和设备的选择。
常见的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包括剥离试验、剥离剪切试验、剥离拉伸试验等。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应用场景,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测试设备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需要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制定剥离强度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材料在剥离强度测试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表现,例如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同时,使用环境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在内,例如温度、湿度、化学介质等因素都可能对剥离强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测试标准中进行相应的规定和控制。
另外,剥离强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操作技术、设备精度、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在标准中进行相应的规定和控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在制定剥离强度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国际标准的参考和对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标准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和促进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制定剥离强度测试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和趋势,以便更好地对接国际标准,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测试方法和设备的选择、材料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影响、测试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以及国际标准的参考和对接。
一、剥离力试验的实验目的剥离强度试验机又名剥离力试验机、粘着力试验机。
其实验目的是对各种胶粘制品材料,例如:胶粘剂、胶粘带、不干胶、医用贴剂、保护膜、离型纸、复合膜、人造革、编织袋、薄膜、铜箔、铝箔、铝塑膜、纸张、线材、橡塑胶等相关产品的拉断、最大剥离力,最小剥离力,平均剥离力,剥离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适用于各种材料物理力学测试。
是物性试验、教学研究、质量控制等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各种胶水、胶粘制品材料,成品,半成品等领域,可以有效的管控产品的粘性和强度。
的: 确定有表层的材料及粘合组成的材料中,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量.二、剥离强度试验机品牌选择如果有足够费用预算可以选择例如: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高铁仪器检测公司、日本岛津、等进口品牌。
如果预算一般可以选择国内做的较好的品牌例如:恒邦仪器、等品牌。
三、执行标准:GB/T4850-2002 压敏胶粘带低速解卷强度的测定GB8808-198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T2790-1995 胶粘剂180度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2791-1995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2792-1998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ASTM D3330/D3330M-2004(2010) 压敏带剥离附着力试验方法GB7753-1987 压敏胶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QB/T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GB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ISO/IEC10373-1:2006 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四,《恒邦仪器》剥离强度试验机试验方法:胶带剥离测试操作流程示例:1、取样切取25mm宽,长约220mm左右的胶带试片。
2、准备好的不锈钢片平放桌面上,用酒精擦拭晾干,将试片离形膜撕开,平整的粘贴到不锈钢板上,一头留空约20MM长度。
3、用2KG标准压滚自身重量,不施加外力,以约300mm/min的速度,在试片上往复辗压3次,使试片与不锈钢片完全贴合。
剥离强度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1995代替 GB 2791,81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assembly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
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图1 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接件T剥离试验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 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la)。
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
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 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xx国家标准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原理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装置3.1辊压装置(见图1)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 mm。
3.1.3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试验机3.2.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2.2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试样4.1胶粘带胶粘带宽度为20±1、25±1mm,长度约200mm。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4.2试验板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
单位:mm。
4.4试样制备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试验条件5.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试验步骤6.1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剥离强度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1995代替 GB 2791,81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assembly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
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图1 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接件T剥离试验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 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la)。
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
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 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
gjb 446-1988 胶粘剂9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胶粘剂90°剥离强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胶粘剂在剥离过程中的强度。
以下是试验方法的步骤:
1. 准备材料和设备:需要胶粘剂样本、剥离力测量设备(例如剥离强度试验机)、钢板、夹具等。
2. 样本制备:将胶粘剂涂在两个样本之间的钢板上,通常使用的涂布方法有刮涂法、滚涂法等。
确保涂布均匀且胶粘剂与钢板之间没有气泡或空隙。
3. 样本固定:将制备的样本夹在剥离强度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样本固定牢固。
4. 进行试验:在试验机的控制下,以固定的速度沿着标准的90°剥离角度施加剥离力,直到胶粘剂样本完全剥离。
试验机会记录下剥离过程中的力值。
5. 计算剥离强度:根据试验机记录的剥离力值,计算出胶粘剂的90°剥离强度。
通常,剥离强度被定义为样本剥离时的平均力值。
需要注意的是,胶粘剂9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标准或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进行试验时应参考相应的标准或方法。
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结果引言: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粘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是评价其粘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我们可以了解胶粘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粘附能力,从而为产品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依据。
试验方法: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是通过将试样胶粘剂与基材粘合后,以一定速度剥离两者,测量剥离所需的力或能量来评价胶粘剂的粘附能力。
常见的试验方法包括剥离试验机法、剥离角度法、剥离指甲法等。
试验结果:根据剥离强度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型号的胶粘剂具有不同的剥离强度。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型号的胶粘剂在剥离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高性能胶粘剂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适用于对粘接强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而一些普通型号的胶粘剂剥离强度较低,适用于一些对粘接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 不同基材对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有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基材与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存在差异。
例如,金属基材与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通常高于塑料基材,这是因为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和化学性质使其更容易与胶粘剂形成牢固的结合。
3. 温度和湿度对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有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胶粘剂的剥离强度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有所变化。
通常情况下,胶粘剂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而在较低温度下剥离强度较低。
湿度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粘接,从而提高剥离强度。
4. 胶粘剂的使用寿命会对剥离强度产生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胶粘剂的使用寿命与其剥离强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随着胶粘剂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剥离强度可能会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胶粘剂中的粘接剂和溶剂等成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导致胶粘剂的粘接性能下降。
结论: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结果对于评价胶粘剂的粘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剥离强度试验,我们可以了解胶粘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粘接性能,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胶粘剂。
同时,剥离强度试验结果也为胶粘剂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提高其粘接性能和应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1995代替GB 2791-81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 flexible-to-flexible test specimen assembly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1996—08—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剥离试验是在试样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
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图1 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接件T剥离试验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 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la)。
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
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 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
GBT 7122 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浮滚法已应助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纳ISO 4578:1990《胶粘剂——高强度胶接件剥离强度的测定——浮辊法》。
本标准与ISO 4578不同处:一是ISO 4578规定刚性被粘物的厚度为1.6 mm±0.lmm;而本标准规定刚性被粘物的厚度为2. 0 mm±0.1mm。
缘故是考虑到国内相应材料的厚度是2mm。
二是试验结果的要求。
ISO 4578规定报告出“每个试样剥离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考虑到国内具体情形,本标准则规定试验报告中除了要出“每个试样剥离强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外,还要出“每组试样剥离强度的平均值。
”本标准首次公布于1986年,本标准首次修订于1995年。
本标准与修订前标准相比,其要紧技术参数没有变化。
只是取消了修订前标准“若无专门规定,金属试片的材质为LY-12CZ铝合金”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7122-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托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讲明。
GB/T 7122—1996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协会(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机构。
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通过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
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爱好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
凡与ISO有联系的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能够参加此项工作。
在所有电工技术标准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紧密合作。
各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寄发各成员团体造成后方可由ISO 理事会批准为国际标准。
按照ISO的程序,至少需要投票成员75%的赞成,方可认为该标准为ISO所赞成。
国际标准ISO 4857由ISO/TC61塑料技术委员会制订。
本版(第二版)取消和代替了第一版(ISO 4587:1979),对第一版稍作修订。
依据目的和要求的不一样,压敏胶粘制品剥离强度能够有多种测试方法。
最常用的有下述几种。
①180°剥离和 90°剥离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胶粘制品对于较硬或较厚的被粘物的粘接力。
180°剥离测试所获得的数据比 90°剥离测试分别性小,操作上简易,故用得特别广泛, 90°剥离则使用得较少。
②T 型剥离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胶粘制品对于较软或较薄的被粘物的粘接力或两胶粘制品之间的粘接力。
③ 圆筒型剥离试验与用于蜂窝夹芯板的爬鼓剥离试验近似,主假如用于测定胶粘带的快速解卷力。
因为绝大部分压敏胶粘制品都是用于各种金属、塑料、水泥制品、纸制品等硬或厚的被粘物上,所以 180°剥离强度已成为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品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习惯上已经将此强度看作压敏胶粘接力大小的标记, 180°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在很多国家已经标准化。
我国也已参照其余国家的标准,并依据国内相关公司的现有测试标准制定了压敏胶粘带 180°剥离强度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
国家 GB/T 2792-1998测定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的方法以下。
( 1)试验装置压辊是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含橡胶层)约84mm、宽度约45mm 的钢轮子;包覆橡胶硬度为 80°±5,°厚度约 6mm;压辊的质量为 2000g±50g。
( 2)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应使试样的损坏负载在满标负荷的 15%-85%之间。
力值示值偏差不该大于 1%。
试验机以降落速度 300mm/min±10mm/min 连续剥离。
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画图装置。
( 3)试样①胶粘带宽度有20mm± 1mm、25± 1mm两种,长度约200mm。
②试验板长度为125mm± 1mm,宽度为 50mm± 1mm,厚度。
试验板材质为 GB/T 3280规定的 0Cr18Ni9 或 1Cr18Ni9Ti。
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8510—2:1990《胶粘剂—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剥离试验第2部分:180°剥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规定了挠性材料与刚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的180°剥离试验的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由两种被粘材料(一种是挠性材料,另一种是刚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胶粘剂抗180°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两块被粘材料用胶粘剂制备成胶接试样,然后将胶接试样以规定的速率从胶接的开口处剥开,两块被粘物沿着被粘面长度的方向逐渐分离。
通过挠性被粘物所施加的剥离力基本上平行于胶接面。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
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足够地短,以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被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之一能牢固地夹住刚性被粘物(见5.1.1),并使胶接面平行于所施加的力。
另一个夹头则如图1所示,能固定住挠性被粘物(见5.1.2),此夹头是自校准型的,因此施加的力平行于胶接面,并与拉伸试验装置(4.1)的传感器相联。
5 试样5.1 被粘材料被粘材料的厚度要以能经受住所预计的拉伸力为宜。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注:被粘试片的厚度由胶粘剂供需方约定,推荐被粘试片的厚度是:金属1.5mm;塑料1.5mm;木材3mm;硫化胶2mm。
挠性被粘试片的厚度与类型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必须加以记录,当被粘试片厚度大于1 mm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1mm;当被粘试片厚度小于1 mm 时,厚度测量精确到0.001mm。
G B T2791—1995G B T2791—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胶粘剂 T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Adhesives ,T peel strength test method for aflexible -to -flexible test specimen assembl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挠性材料与挠性材料粘合的胶接试样T 剥离试验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由二种相同或不同挠性材料组成的胶接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的胶粘剂的抗T 剥离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 原理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胶接的T 剥离试验是在试祥的未胶接端施加剥离力,使试样沿着胶接线产生剥离,所施加的力与胶接线之间角度可不必控制。
4 装置4.1 拉伸试验装置具有适宜的负荷范围,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伸力的装置。
该装置应配备有力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记录系统。
力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整个装置的响应时间应时间足够地短,以不影GB/T 2791—1995响测量的准确性为宜,即当胶接试样破坏时,所施加的力能被测量到。
试样的破坏负荷应处于满标负荷的10%~80%;之间。
4.2 夹头夹头能牢固地夹住试样(见图1b)。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12-20批准 1996-08-01实施GB/T 2791-19955 试样5.1 被粘材料挠性材料的厚度要以能承受预计的拉伸力为宜,厚度要均匀,不超过3mm,并能承受剥离弯曲角度而不产生裂缝。
其尺寸要精确地测量并写入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尺寸:长200mm,宽25±0.5mm,(见图1a)。
5.2 试样制备按胶粘剂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试样的表面处理和使用胶粘剂。
在每块被粘试片的整个宽度上涂胶.涂胶长度为150mm。
注1:得到边缘清晰的粘接面的适宜方法是在被粘材料将被分离的一端放一片薄条状材料(防粘带),使不需粘合的部分试片不被胶粘剂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