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国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45.50 KB
- 文档页数:34
企业档案整理规范国家标准
为了规范全国企业档案整理工作,保证企业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家出台了《企业档案整理规范国家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整理的目的和原则
规定了企业档案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规范整理行为,促进档案资源共享、开
发和利用。
同时,还规定了整理原则,即重视档案的著录、加强分
类管理、分类清晰、逐级鉴定和审查、及时处置过期档案。
2. 档案整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该标准对企业档案整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整理的范
围和内容、整理方法和程序、归档原则和方法、档案质量评价等。
同时,还对档案制作、存放、使用和保护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3. 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企业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职责和要求,明确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分工和职责,建立了档案
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同和有效开展。
4. 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审核
该标准规定了档案管理工作要进行监督和审核,以保证档案管
理的质量,明确了监督和审核的程序和要求,加强了档案管理工作
的合规性和规范性,有效保障了档案的权益和安全。
总之,该标准为企业档案整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和要求,
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档案归档规范国家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企业档案归档规范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企业档案的管理和保存达到统一规范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企业及其相关档案管理部门。
2. 术语定义- 企业档案: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记录、资料等,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企业档案: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记录、资料等,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 档案归档:指将企业档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整理、整合、分门别类并存放于相应的存档位置,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易查性。
档案归档:指将企业档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整理、整合、分门别类并存放于相应的存档位置,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易查性。
-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相关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相关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
3. 档案归档的管理原则在进行档案归档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完整性原则:将所有相关档案进行完整归档,确保档案的存储和保存完整无缺。
完整性原则:将所有相关档案进行完整归档,确保档案的存储和保存完整无缺。
- 时效性原则: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确定档案的存储期限,并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
时效性原则: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确定档案的存储期限,并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
- 机密性原则:对于涉及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的档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其安全性和机密性。
机密性原则:对于涉及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的档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其安全性和机密性。
- 分类原则:根据档案的内容和属性,进行分类和编制分类目录,以便于检索和管理。
分类原则:根据档案的内容和属性,进行分类和编制分类目录,以便于检索和管理。
- 有序性原则:对档案进行有序编号、整理和存放,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易查性。
有序性原则:对档案进行有序编号、整理和存放,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易查性。
4. 档案归档的具体要求- 归档程序:制定明确的档案归档程序,包括收集、整理、编码、存储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档案工作是指对各类档案进行管理、保存、利用和服务的工作。
为了规范和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档案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以便对档案工作者进行指导和规范。
首先,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包括档案的分类与编目标准、档案的保存标准、档案的利用标准等。
其中,档案的分类与编目标准是指对档案进行分类和编目时应遵循的规范,以确保档案的有序管理和检索。
档案的保存标准是指对档案的保存环境、保存设施、保存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完整性。
档案的利用标准是指对档案利用过程中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利用和服务质量。
其次,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还包括档案管理制度标准、档案数字化标准等。
档案管理制度标准是指对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档案数字化标准是指对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还包括档案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标准等。
档案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是指对档案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时所应遵循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准确。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标准是指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总之,档案工作的国家标准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规范,对于提高档案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工作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档案工作制度,以推动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7678.1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l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 全宗卷规范DA/T13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2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 43 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ISO 15489.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ISO 15489.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指南3 术语和定义DA/T 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档案 business records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3.2企业档案工作business records management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
3.3电子档案 electronic records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相应元数据、背景信息和支持软件。
3.4档案信息化 archival informationization运用信息技术对归档文件、数据信息资源及档案进行采集、整合、维护、处置和提供利用服务的档案管理提升过程和工作方式。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2009年11月2日印发2010年01月01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用。
2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1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全宗卷规范DA/T13档号编制规则DA/T15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8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31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2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43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JGJ25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ISO15489.1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33.13.23.33.4档案信息化archivalinformationization运用信息技术对归档文件、数据信息资源及档案进行采集、整合、维护、处置和提供利用服务的档案管理提升过程和工作方式。
4档案工作总则4.1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4.2企业档案工作应以企业资产关系为纽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
4.3企业档案工作应以满足企业各项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技术与管理方法,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发,为企业研4.455.15.1.15.1.25.1.3定。
5.1.4档案工作体系企业应建立以档案部门为核心,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各项目专兼职档案人员为基础的企业档案工作体系。
5.2企业管理职责5.2.1企业应贯彻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为档案工作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2.2企业应将文件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纳入各部门、项目及专项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并对分管领导、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5.2.3全。
5.2.45.2.55.35.3.15.3.25.3.35.3.4企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及项目对文件管理的责任,见ISO15489.1第七章、ISO15489.2和档发〔2002〕5号文件要求。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 42—2009(国家档案局2009年11月2日发布,2010年1月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7678.1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 全宗卷规范DA/T 13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 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2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 43 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ISO 15489.1 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通则IS0 15489.2 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指南3 术语和定义DA/T 1—200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企业档案business records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3。
2企业档案工作business records management 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
3。
3电子档案electronic records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相应元数据、背景信息和支持软件.3。
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等四项档
案行业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
•【公布日期】2009.11.02
•【文号】档发[2009]4号
•【施行日期】2010.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档案管理
正文
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等四项档案行业
标准的通知
(档发〔200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解放军档案馆,武警部队司令部办公室,各人民团体档案部门,各中央企业档案部门,中国照片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以下4项标准业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国家档案局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1.DA/T 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2.DA/T 43-2009《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3.DA/T 44-2009《数字档案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的规定》
4.DA/T 45-2009《档案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国家档案局二○○九年十一月二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充分发挥档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形成的各类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第三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三)维护档案安全、便于利用原则;(四)规范管理、高效服务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三)指导、监督、检查企业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四)组织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统计和开发利用工作;(五)负责企业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六)提供档案咨询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持。
第五条企业各部门应设立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二)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三)对本部门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四)保管好本部门档案,确保档案安全;(五)做好档案的查阅、利用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企业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企业内部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报表、声像等;(二)企业对外交流、合作、交易等活动形成的文件、资料、声像等;(三)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形成的各类档案。
第七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收集应全面、准确、及时;(二)档案收集应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三)档案收集应遵守国家保密规定。
第八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编目、立卷等规范进行;(二)档案整理应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三)档案整理应便于查阅和利用。
ICS 01.140.20A 14备案号:2671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 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Requirements of business records management2009-11-02发布 2010-01-01实施国家档案局发布企业档案工作规范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7678.1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l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 全宗卷规范DA/T13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2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 43 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ISO 15489.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ISO 15489.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指南3 术语和定义DA/T 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档案 business records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42-2009,国家档案局2009年11月2日发布,2010年1月1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体制和制度的要求,提出了档案工作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15489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GB/T 17678.1—1999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GB/T 11822—2000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94 《全宗卷规范》DA/T 13—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 —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8—200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2—2005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JGJ 25—200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档案 business archives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2企业档案工作 business archives work企业在履行档案管理职责过程中的活动。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2009年11月2日印发2010年01月0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7678.1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 全宗卷规范DA/T 13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2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 43 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ISO 15489.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ISO 15489.2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指南3 术语和定义DA/T 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档案business records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3.2企业档案工作business records management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
3.3电子档案electronic records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相应元数据、背景信息和支持软件。
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确立企业档案管理的国家标准,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其重要的商业信息和文件。
1. 档案管理的目的档案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文件和记录得到妥善保管并得以有效使用。
这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决策制定和业务发展。
2. 档案管理的原则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法律合规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保证档案管理的合法性。
- 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档案被正确记录,且内容完整、准确、可靠。
- 保密性和安全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档案的机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 可检索性和可追踪性:建立清晰的档案分类和标识系统,以便快速检索和跟踪档案。
- 保存期限和销毁规定:制定明确的档案保存期限和销毁规定,避免档案无谓的滞留和过度保管。
3. 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档案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组织: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档案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 档案分类和标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档案进行分类,并使用统一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记。
- 档案存储和保管:提供合适的存储设施和设备来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建立简洁高效的档案检索系统,方便及时查找和利用档案。
- 档案的销毁和归档: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档案进行销毁处理,同时对重要档案进行归档保管。
4. 档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公司内部应设立档案管理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评估档案管理的执行情况。
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结论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护企业的商业信息和文件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这些标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这将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1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企业档案工作包括收集、编制、审核、存档、利用和销毁等环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从发源到完结,关乎企业发展、经营、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下面是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1. 企业档案的选择及收编企业档案必须是具有史料性、历史性、真实性的文件,属于企业的重要资产,收编的企业档案必须具备与企业发展相装的性质,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历史任务,对档案精心挑选,坚持档案完整、系统及合法性。
2. 企业档案安全措施企业档案必须保证安全防护,档案室应具备有完善的安防、消防、空调等设施,档案室物品应正确存放并按有关标准建立分类编排;企业档案要设置必要的保密控制,如有需要,应对档案进行密集处理;使用档案的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养成守强进之习惯并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
3. 企业档案存档档案中的文件存档必须建立完善的时间索引和案卷索引,归档时必须保证存档的文件与原来版本一致,严禁误解改动文件内容及标题,存档文件应当全部用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完成后应及时备份,并且应该具备安全性及可更新性,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性。
4. 企业档案利用企业档案的利用目的在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档案资料可以作为处理经济管理问题的有力依据,经理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有效利用,按有关规定进行学习、反映、查询和调查。
5. 企业档案销毁档案的销毁必须合法、有效、安全,根据档案有关规定,应该按有关销毁程序及销毁规定进行,可销毁的档案可采用销毁、切片销毁和灭火烧毁等方式,只能销毁的档案,必须按规定的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法律法规合法销毁。
以上就是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保证了企业档案的安全可靠,档案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可以提供全面的档案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档案工作规DA/T 42—2009(国家档案局2009年11月2日发布,2010年1月1日实施)1围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7678.1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DA/T 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 全宗卷规DA/T 13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 T 28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DA/T 31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DA/T 32 公务电子归档与管理规则DA/T 43 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ISO 15489.1 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通则IS0 15489.2 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指南3术语和定义DA/T 1—200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档案business records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3.2企业档案工作business records management 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
3.3电子档案electronic records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相应元数据、背景信息和支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