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 清理仪器:确保仪器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使用软布擦拭仪器外壳,尤其是光路部分,避免灰尘或污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打开电源:将仪器连接到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二、启动仪器1. 打开仪器软件:启动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套的控制软件。
2. 点击“启动”或“连接”按钮:在软件界面中找到相应按钮,启动光度计设备。
三、进行基线校正1. 准备工作:将工作室清洁干燥,确保无杂质或污渍。
2. 开始校正:在软件界面上选择“基线校正”功能,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
通常需要进行双波长校正或参照物校正等步骤,确保系统在零点状态下。
四、样品测量1. 设置测试条件:选择所需的波长范围和检测模式(紫外或可见光)。
在软件界面上设置波长、时间和数据采集模式等参数。
2. 外壳和样品室:打开仪器盖,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样品室中。
3. 测量样品: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启动数据采集功能。
此时,光度计将通过光路测量样品的吸收或透射值。
4. 数据记录和保存:在测试完成后,将数据保存到电脑或其他储存设备上,以备后续分析与处理。
五、清洁与关闭1. 清洁操作: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样品室和光路,防止污染或杂质对下次测试的影响。
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避免刮伤光路。
2. 关闭软件:保存测试数据后,关闭光度计控制软件。
3. 关闭电源:关闭仪器电源,并拔出电源插头。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2. 样品准备:确保待测样品的准备工作符合实验要求,避免样品本身的问题对测试结果产生误差。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
结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20分钟;▪仪器接通电源后,仪器即进入自检状态,自检结束后波长自动停在546nm处,测量的方式自动设定在透射比方式(%T),并自动调100%和0%T。
注意:①开机前,先确认仪器样品室内是否有东西挡在光路上。
光路上有东西将影响仪器自检甚至造成仪器故障。
②检查透过率模式下,挡光位置,透过率是否显示00.0%T。
否则要调整暗电流,按“0%T”键,使透过率显示为00.0%T。
返回对光位置时仍能显示100.0%T,否则重新调100%T。
通过“▲”和“▼”键,设定测试波长;按“100%T”键,使透过率显示为100.0%。
如果您要获得被测样品的透射比参数时(透射比方式):T2、按方式键“MODE”将测试方式设置为透射比方式:▪显示器显示“3、按波长设置键“▲”或“▼”设置您想要的分析波长,如340nm;▪按波长设置键“▲”或“▼”直到显示器显示“340nm xxx x%T”▪每当波长被重新设置后,请不要忘记调整“100.0%T”。
4、将您的参比溶液和被测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比色皿内的溶液面高度不应低于25毫米,大约25毫升。
否则,会影响测试参数的精确度。
▪被测试的样品中不能有气泡和漂浮物,否则,会影响测试参数的精确度。
5、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样品架的第一个槽位中。
▪被测样品的测试波长在340nm—1000nm范围内时,建议使用玻璃比色皿,被测样品在190nm—340nm范围内时,建议适用石英比色皿。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率是经过测试和匹配的,未经匹配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确度。
▪比色皿的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
否则,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确度。
6、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中,按“100%T”键调整零ABS。
▪仪器在自动调整100%T的过程中,显示器显示“ 340nm Blank ...”当100.0%T调整完成后,显示器显示“340nm 100.0%T”7、将被测溶液推或拉入光路中,此时,显示器上所显示是被测样品的透射参比数。
实验室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1. 什么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吧?其实,它就像是实验室里的侦探,专门用来分析样品中各种物质的浓度。
想象一下,它能帮助你找到那些藏在样品中的“小秘密”,比如你喝的水里面到底有没有杂质,或者某种药物的含量是多少。
简直是实验室的小助手,让你轻松搞定各种分析。
1.1 工作原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
它通过发射紫外光照射样品,然后测量透过样品的光的强度变化。
光强度变化越大,说明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就越高。
就像是在寻找一条隐形的线索,帮助你揭开样品的“面纱”。
1.2 使用步骤先别急,使用这个仪器之前,我们得先做好准备。
首先,确保你的样品是清洁的,别让那些杂质给你捣乱。
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连接电源,打开仪器。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波长,输入你要分析的样品信息,最后轻轻放入样品,按下开始,等待结果就好。
这过程就像是煮面,耐心等待,香味自会扑鼻而来。
2. 注意事项2.1 仪器保养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过程中,保持仪器的清洁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仪器内部堆满了灰尘,结果可想而知,简直是自毁前程。
所以,定期用无纤维布清洁光路和样品池,保证每次测试都是干净利落。
记住,干净的仪器,才能发出准确的“声音”。
2.2 操作规范操作仪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像是在照顾一只小猫咪。
放置样品时,确保位置正确,别让它偏离了正轨。
而且,取样时要轻柔,避免划伤样品池,简直是个“精细活”。
每次使用完毕,要及时关闭仪器,节省电源,又能保护它的“健康”。
3.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3.1 结果不准确有时候,测试结果可能不如人意,可能让人挠头。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检查一下样品是否纯净,杂质会让你苦不堪言。
然后,回头看看波长是否选择正确,光线可不能出错,毕竟“光说话”,选择正确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3.2 仪器故障如果仪器出现故障,像是不亮灯或者运行不正常,不要慌张。
首先,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固,有时候只是“电量不足”在作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实在使用方法光度计操作规程物质吸取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的光可形成吸取光谱,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对光的吸取本领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吸取光谱,而且在确定条件下其吸取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这种吸取特征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使用前仪器要调零、调百校准,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
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像的溶液。
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
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需保证其不影响测试。
常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需经过纯化将其除去。
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在色谱分析中,有时基体中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和被测组分相距较远的色谱峰,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不会计入它们,不影响测定。
以所含铁离子是多少为例:参比溶液与测量溶液则相差铁离子含量,在测量之前要用不含铁离子的参比溶液扫描,调整仪器后(调100的过程),然后再测量含铁离子溶液的比色皿,这样测量溶液中的铁离子会形成本身特定的峰值,次峰值与数据库里基准峰值对比会得出溶液所含量了。
假如数据库中没有铁离子的曲线,你还要本身先用不同铁离子浓度的溶液做工作曲线,然后进行测量。
1、机器开关在机器的右侧,按一下会打开,有个小的屏幕,可以按数字键来操作选项,测吸光值操作。
2、按数字键1,进入选项,有当前参数、吸光度等。
3、点击键盘上的GOTO键去设置,一般设置为600,输入直接按数字键则可以。
输入之后按ENTER这个键,这个是确认键。
4、把样品放到比色皿里面,留一个比色皿方蒸馏水,将蒸馏水的比色皿放到第yi个其余的依次放入。
5、盖上一起的盖子,拉环的位置正处于测定第yi个比色皿的位置,这一步需要归零,按键盘上的ZREO键。
6、归零之后,开始依次用力拖动把手,显示屏上会显示出对应的吸光度,依次纪录数值,则能完成测定吸光值的试验。
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使用方法可见分光光度计(又名可见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较新的单片机技术,开发出能够进行定量测量(标准曲线测量,可对物质进行浓度直读);OD值直接测量(吸光度、透过率和能量等直读);动力学测试(测出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OD 值的变化);光谱扫描(可以对某一种物质进行全波段扫描,分析物质的特征波长,判定试验过程的误差);多波长测试(可以对物质同时进行多个波长的测试,分析物质的相关特性);还有可以进行DNA/蛋白质测试、总磷总氮测试、重金属测试、农药残留测试、食品安全检测、热力发电金属离子测试等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简介操作步骤操作之前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
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 (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
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
但是,如果检测到任何异常,初始化过程将立即中止,星标也不会加亮显示。
1.2屏幕显示和触摸键盘UV-17O0勺触摸键盘图可用数字键0~9和功能键F1~F44择不同屏幕中的模式和设置。
选择时,按下相应的数字键或功能键即可,无需按ENTER S确认。
此外,输入数值时,如波长设置或显示模式等,必须按ENTER!确认输入值。
下面介绍每个键的基本功能,在不同屏幕下有一些键可能被赋予特殊的功①START/ST 0键一旦参数设置完成,可用该键开始和停止测量过程。
②AUTCZER(键按该键,当前波长的吸光度自动调整为0 (100%T 。
测量前, 必须确保在样品侧和参比侧中都放有盛有空白的比色池。
③GOTOW键该键可用来改变当前的波长。
④ENTER S输入数值后,按该键确认。
⑤Cursor光标键(<(-),>)这组键可控制液晶显示屏幕中光标的左右移动。
输入数值时,左光标键还可以用来输入负值(-)。
⑥Function功能键(F1~F4这组键的功能与液晶显示屏幕下方所显示的功能相对应。
⑦RETUR键按下该键可返回当前屏幕的前一屏。
⑧M ODES用该键可从每种测量模式的参数设置屏返回到主模式屏。
⑨Print打印键用该键可输出当前屏幕显示的硬拷贝。
⑩Numeric数字键用该键可输入数值?CE键用该键可清除数值输入错误。
按该键,已输入的数值将被清除,可重新输入正确的数值。
模式选择和共享操作初始化完成后即显示模式选择屏幕各种模式概述:在模式选择屏幕下选择各种测量模式,即显示各自的参数配置屏幕。
①光度模式在固定波长下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或%透光率。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的要求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计标准操作及维修保养规程。
范围:紫外分光光度计1、技术参数1.1工作波段:200—8001.2波长精度:±0.51.3杂散光:在于220nm处低于1%1.4分辨率:仪器能分开贡365.02,365.48,366.29 nm三条谱线。
1.5偷光率测量范围:0—200%T(数显100.0相当即于100%T)1.6吸光度测量范围:—0.301—3A(数显1.000相当于1A)1.7透光率精度:±0.5%1.8透光率重现性:0.5%1.9T—A转换精度:±0.001A1.10比色皿误差自动校正精度:±0.1%T1.11环境条件:温度5—35℃湿度≤85%1.12电压:220V2、操作前准备2.1插上电源插头,闭合光源电器箱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2选择灯源:a.闭合“钨灯”开关,“钨灯”指示灯亮,钨灯被点燃。
b.闭合“氘灯”开关,扳钮向吓—3秒,灯丝被加热后,立即将开关向上打,“氘灯”指示灯亮,氘灯被引燃后,扳钮自动恢复到中间位置。
2.3光源选择,根据测量的波段范围选择好光源,利用拨杆进行。
2.4将波长指示器置于所需要测的波长。
2.5根据波长选择比色皿,对于350 nm以上的波长,可以用玻璃比色皿;对于350 nm溶液以下的波长一定要用石英,将比色皿放入托架内(其中一个比色皿放标准溶液,其他比色皿放被测溶液),然后盖好。
2.6打开“电源”开关,仪器预热20分钟。
2.7操作过程中出现199.9数字闪烁,表示光能量大强,应首先打开试样室盖(隔断光路),然后减小狭缝或调整光楔(100%T旋钮)。
2.8如果波长读数“零位”走失时,所需波长与计数器显示值位置不对,可用数量零级光谱来校正,方法如下:松开#15(2只)锁紧螺钉,转动#拨杆,使计数器读数为000,再转动#1波长手轮,使输出光强数码显示T值为最大。
反复几次使零级光谱与计数器“零位”相一致后,重新锁紧#(2只)螺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简介操作步骤操作之前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
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
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
但是,如果检测到任何异常,初始化过程将立即中止,星标也不会加亮显示。
1.2屏幕显示和触摸键盘UV-1700的触摸键盘图可用数字键0~9和功能键F1~F4选择不同屏幕中的模式和设置。
选择时,按下相应的数字键或功能键即可,无需按ENTER键确认。
此外,输入数值时,如波长设置或显示模式等,必须按ENTER键确认输入值。
下面介绍每个键的基本功能,在不同屏幕下有一些键可能被赋予特殊的功能。
①START/STOP键一旦参数设置完成,可用该键开始和停止测量过程。
②AUTO ZERO键按该键,当前波长的吸光度自动调整为0(100%T)。
测量前,必须确保在样品侧和参比侧中都放有盛有空白的比色池。
③GOTOWL键该键可用来改变当前的波长。
④ENTER键输入数值后,按该键确认。
⑤Cursor光标键(<(-),>)这组键可控制液晶显示屏幕中光标的左右移动。
输入数值时,左光标键还可以用来输入负值(-)。
⑥Function功能键(F1~F4)这组键的功能与液晶显示屏幕下方所显示的功能相对应。
⑦RETURN键按下该键可返回当前屏幕的前一屏。
⑧MODE键用该键可从每种测量模式的参数设置屏返回到主模式屏。
⑨Print打印键用该键可输出当前屏幕显示的硬拷贝。
⑩Numeric数字键用该键可输入数值?CE键用该键可清除数值输入错误。
按该键,已输入的数值将被清除,可重新输入正确的数值。
模式选择和共享操作初始化完成后即显示模式选择屏幕各种模式概述:在模式选择屏幕下选择各种测量模式,即显示各自的参数配置屏幕。
①光度模式在固定波长下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或%透光率。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光度计操作规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依据物质的吸取光谱讨论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基本工作原理和红外光谱仪相像,利用确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机物质,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它将有选择地被吸取。
一组吸取随波长而变化的光谱,反映了试样的特征。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如下:1开机打开样品室盖,检查样品室中是否放置遮光物,若有取出。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预热状态,预热20min。
2选择光源(此操作适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打开后,钨灯即亮;若仪器需要在紫外光区(200nm~290nm)工作,则需将光源切换至氘灯;若仪器需要在紫外光区(290nm~360nm)工作,则要同时点亮氘灯和钨灯。
3选择波长调整波长旋钮或输入试验所需的波长,选择须用的单色光波长。
4校准目前型号较新的分光光度计具有开机自动校准功能,无自动校准功能的设备使用前需参照使用说明书手动校准。
5测量如试验方法中无特别规定,通常使用装有蒸馏水的吸取池调零后放入样品和参比样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数据处理定量测试时通常需要先测定若干个已知浓度的待测物标准样品,依据其吸光值与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目前新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本身都有制作和计算标准曲线的功能,实在操作方式可参照设备使用说明。
不具备标准曲线绘制功能的设备,可利用Excel软件或坐标纸辅佑襄助绘制。
7关机测量完毕,取出吸取池,清洗并晾干后入盒保存。
关闭电源,拔下电源插头,在样品室内放入干燥剂,盖上样品室盖,罩上防尘罩。
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及用途红外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发出的光,被分为能量均等对称的两束,一束为样品光通过样品,另一束为参考光作为基准。
这两束光通过样品室进入光度计后,被扇形镜以确定的频率所调制,形成交变信号。
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取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取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取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QC化验室。
3.责任:QC化验员。
4.内容:
4.1主要技术参数:
±1nm。
(在220nm,碘化钠溶液)
±0.5%T(用NBS930滤光比测定)
4.2仪器的使用:
“T”时,按“T/A”选择键,可按数值1,结束时按ENTER 键。
当使用“ABS”时,按“T/A”选择键,再按数值2,结束时按ENTER键。
0/100%T键,拉动拉杆,使样品池处于光线处,再次按ABS0/100%T键,依次操作,完成校零工作。
.
RANGE键,输入纵轴起始范围值,按ENTER键,再输入纵轴结束范围值,最后按ENTER键结束,纵轴起始范围值要小于纵轴结束范围值。
4.2.3.5设定扫描速度:按FUNC键,输入83,按ENTER键,
输入速度值,按ENTER键结束。
4.3退出:操作结束,取出比色池,切断电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一、仪器及试剂准备1.确保仪器所在的工作台或使用环境整洁干净,确保工作台上无烟灰、灰尘等对结果产生干扰的物质。
2.检查仪器各个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仪器表面是否有损坏或污损情况。
3.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需的试剂是否充足,试剂是否过期。
二、做样品前的准备1.根据实验要求,选取适当的溶剂,将待测试样品溶解或稀释至适当浓度。
如果有特殊要求,还需要进行滤液作业。
2.确保样品容器干净,没有异物或杂质。
三、仪器开机及预热1.确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电源连接正常,开启电源开关。
2.打开仪器电源后,等待其自检完成,确保各个部分的功能正常。
3.操作前预热,大多数仪器需要预热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能够达到工作温度,并保持稳定。
四、波长设置及基线调整1.根据实验要求,在键盘上设置所需的波长。
2.将试剂添加至样品池中,调节“调零”钮,使仪器显示为零吸光度。
五、样品测定1.将校准好的样品注入样品池中,确保样品池干净、无气泡。
2.调整仪器使其显示所需波长,并进行基线调整。
3.测量前,用空白试剂进行零点矫正,将试剂加入样品池中,点击“零位调整”按钮。
4.加入待测试样品后,点击“测量”按钮,以获取样品的吸光度值。
5.如需多次测量,应按要求将样品室清洗干净,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六、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要求,对所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计算,如浓度计算等。
2.准确记录实验所得数据,包括吸光度值、浓度等。
七、仪器关闭及清洁1.测量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2.清除样品池中的试剂,用洁净的纸巾或棉签擦拭样品池。
3.用干净的棉布或纸巾清洁仪器表面,以确保仪器干净整洁。
4.如有需要,关闭其他仪器配件,如电源、冷光源等。
八、故障排除总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包括仪器及试剂准备、做样品前的准备、仪器开机及预热、波长设置及基线调整、样品测定、数据处理、仪器关闭及清洁和故障排除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示例文章篇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嗨,同学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这个神奇的家伙,它可是我们做实验的好帮手呢!首先,让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打开它吧。
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宝箱一样,找到电源按钮,轻轻一按,“啪”,它就开始启动啦!使用的时候呢,第一步要先准备好样品。
这就好比做饭前要准备好食材,样品的处理可不能马虎哟!如果样品不干净或者不均匀,那得出的数据就会像调皮的小孩一样不靠谱。
接下来,设置好测量的参数。
哎呀,这可重要啦!就像你跑步要选好跑道的长度一样,波长、带宽、扫描速度等等,都得根据你的实验需求来选。
然后,把处理好的样品放进比色皿里。
这比色皿就像是样品的小房子,得放得稳稳当当的。
放进去之后,把比色皿放进仪器的样品槽里,就像把宝贝放进保险箱一样。
再然后呢,按下测量按钮,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那感觉,就像等待考试成绩出来一样紧张又期待!但是,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不能随随便便哦!比如说,使用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是不是干净整洁,要是有灰尘或者污渍,那不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嘛!还有哦,比色皿一定要擦干净,不然残留的东西会让数据变得乱七八糟,这难道不像在干净的纸上乱画一通吗?操作的时候也要小心,别碰坏了仪器的零件,它可娇贵着呢!这就好比我们的身体,要是不小心受伤了,得多难受啊!另外,测量不同的样品要记得更换比色皿或者清洗干净,不然前一个样品的“影子”留在里面,后面的数据能准吗?使用完之后,也要记得把仪器关好,清理干净,让它好好休息,就像我们做完作业要整理好书包一样。
总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个很棒的工具,但只有我们正确使用和爱护它,它才能给我们提供准确又可靠的数据,帮助我们完成一次次精彩的实验!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超级厉害的仪器叫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怎么用它,还有用的时候要注意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TU1810)1.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检验人员在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二厂检验员对产品质量的检验。
3.职责: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的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它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
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是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介质厚度(吸收光程)的函数。
其常用表达式为,式中为系数:A=ε·ι·C式中A为吸光度;ε为吸收系数;C为溶液浓度;ι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E cm%11表示。
如溶液的浓度(C)的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4.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工作的常规分析仪器。
根据光路设计的不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分为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4.2.1 仪器测量条件选择1.测量波长的选择通常都是选择最强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作为测量波长,称为最大吸收原则,以获得最高的分析灵敏度。
而且在λmax附近,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一般较小,波长的稍许偏移引起吸光度的测量偏差较小,可得到较好的测定精密度。
但在测量高浓度组分时,宁可选用灵敏度低一些的吸收峰波长(ε较小)作为测量波长,以保证校正曲线有足够的线性范围。
如果λmax所处吸收峰太尖锐,则在满足分析灵敏度前提下,可选用灵敏度低一些的波长进行测量,以减少比耳定律的偏差。
16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规程接通电源,打开微机,接通分光光度计电源。
双点击微机桌面的相关图标,显示工作界面。
并进入自检状态。
自检结束后,自检界面自动消失。
一.吸收光谱扫描用于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
选择点击工具条中“acquire mode”图标,选择“spectrum”,选择点击”configure”菜单。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parameters”显示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内,选择填上自己需要的参数。
例如:记录范围: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
点击“OK“完成设置。
将两个比色槽中,都放入参比溶液。
点击“baseline”,进行基线扫描。
基线扫描结束后。
将外边比色皿取出,换成待测溶液,点击“start”,则开始扫描记录光谱。
扫描结束,出现文件名字对话框,在对话框内,填上记录曲线的名字。
选择”save”,通道数据被保存,对话框消失。
可继续其他样品测定。
本仪器仅供有十条通道,若连续测定十份样品后,需释放通道,才能继续进行其他样品的测定。
释放通道前,可将数据移存到目标盘自己所建立的文件夹中保存。
点击file,出下拉菜单,选取“save as”则出现保存目标选项,选取自己文件,点击对话框中“save as”,则第一通道(channel 0)数据被保存,依次选取channel 1, channel 2…., 后,点save as,可将所有数据,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中。
点击Exit,退出保存程序。
清除通道数据,释放出通道点击文件(file),在下拉菜单中,点击channel,点击“erase”,显示已用通道目录,若选”all”,点OK,则全部通道全部被清除掉,释放出空的通道,可继续用于其他样品的测定。
若需从屏幕中删除不需要的曲线,则在上述操作中,选中这几条channel,点击确定后,则仅所选通道中数据被清除掉,其他曲线仍显示在屏幕上。
数据拷贝data print:选中通道,点击manipulate menu,在下拉菜单中,点击data print ,选中数据,点击OK,出曲线数据,将数据选中,选copy, 在另外打开的origin 或excele 表中,粘贴,则将本曲线数据转移到origin 或excele 中,作图,则得到所做实验的光谱曲线图。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指南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常用于测定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吸光度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紫外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源发出的白光经过光栅或棱镜分离为不同波段的单色光,在样品池中的溶液或固体样品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在接收器中测量透射或反射的光强度,从而计算出物质的吸光度。
二、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前,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光源、光栅和探测器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同时,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栅或滤光片。
2. 校准仪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
首先校准空白,即在样品池中加入溶剂,记录吸光度为零。
然后使用标准品进行校准,根据不同波长和吸光度的标准曲线调整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正式测量将待测样品溶液或固体样品放入样品池中,确保池中无气泡或杂质。
调节所需波长,并选择透射或反射模式。
读取测量结果后,及时清洗样品池,避免残留物对后续测量的影响。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相应软件或计算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绘制吸光度曲线、计算样品浓度或反应速率等。
三、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与处理在进行测量前,应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溶解固体样品、稀释液体样品、去除杂质等。
同时,应注意样品与待测波长的吸光度范围是否匹配,避免测量结果失真。
2. 仪器操作规范操作时应轻拿轻放、稳定操作,避免对仪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不要触碰光栅和探测器,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测量完毕后,及时关闭仪器,归还至指定位置。
3. 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洗和维护仪器,保持光源、光栅、样品池等部件的清洁与稳定。
注意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的实验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情况,从而得到样品的吸光度和浓度等重要参数。
在科研实验室和生产现场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使用技巧非常重要,正确的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1 样品的制备:首先要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样品,确保样品的制备符合实验要求,并且样品溶液的浓度和透明度在光度计测量范围内。
1.2 仪器的准备: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将仪器预热至稳定的工作温度,同时检查仪器的灯泡和光栅等部件是否正常。
二、测量操作2.1 校准仪器: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装样品:将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光度计的比色皿或石英比色皿中,注意不要留下气泡或杂质。
2.3 设定参数: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设定光度计的波长、光程和测量范围等参数。
2.4 测量数据:开始测量之后,观察样品的吸光度变化曲线,并记录下稳定的吸光度数值。
三、数据处理3.1 计算浓度:根据测得的吸光度数值,使用比色法或标样法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3.2 分析结果: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样品的吸收特性和浓度变化规律,得出实验结论。
四、仪器维护4.1 清洁保养:每次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洁光度计的仪器和光学部件,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4.2 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处理。
五、注意事项5.1 防止污染: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污染或交叉污染,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2 安全操作:使用化学药品和致癌物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通过以上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一实验仪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TU―1901/1900简单操作步骤(UVWIN5.0版软件)一、开机打开稳压电源,等5-10秒,稳压电源稳定后依次打开打印机、计算机,等待计算机正常进入到桌面后,再打开仪器主机电源。
二、仪器初始化打开仪器主机电源后,确定样品池内没有挡光物(干燥袋或比色皿等)。
双击桌面的“紫外软件”图标,(或点击“开始”菜单,选择“程序”,找到“Uvwin5紫外软件”,选择“Uvwin5紫外软件”);等待仪器进行初始化,每一项检查“正确”后进行测量。
三、测量1、正确放入比色皿:TU-1901仪器是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要在两个样品池内都放入空白溶液(或参比溶液)进行空白校正。
然后只取出外侧的比色皿,放入测量的样品进行读数。
备注:样品池内侧的参比溶液在测量中不能取出,除非空白溶液改变或测量波长改变才拿出重新进行空白校正。
2、选择测量功能:Uvwin5紫外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测量功能,根据需要在“工作室”内选择所需要的测量方式。
测量方式简介:①光度测量:可以做单个波长或多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过率)测量。
②光谱扫描:主要测量样品的图谱做定性分析,即寻找测量样品的最大吸收峰。
③定量测定:主要通过测量标准样品自动建立工作曲线,来测量样品的浓度。
④时间扫描:主要测量样品在一定波长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也称动力学测量。
3、设置参数:选择好测量方式后,直接按F4,(或点击“测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参数设置”)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主要设置测量波长。
设置完成后一定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4、空白校正:正确放入空白溶液后,点击“校零”(在光谱扫描功能下是“基线”)键进行空白校正。
5、读数:空白校正完成后,正确放入样品,点击“开始”键(或按F9)进行测量。
四、完成:测量完成后根据需要保存或打印测量数据。
退出紫外程序后如果不保存数据将清除。
五、关机一定要取出样品池内的所有比色皿,关闭Uvwin5紫外软件。
退出紫外操作系统后,依次关掉主机、计算机、打印机电源。
i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使用说明书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仪器的应用领域............................................4 第二章仪器的工作环境............................................4 第三章仪器的技术参数............................................4 第四章仪器的工作原理............................................51、琅伯-比尔定律.............................................52、琅伯-比尔定律在实用过程中的可靠性.........................5 第五章仪器的外部结构............................................71、主机外表面图..............................................72、操作面板图................................................7 第六章内容介绍..................................................9一、仪器功能简介(结构图)....................................10二、仪器开机和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10三、仪器开启和自检...........................................10四、光度测量功能.............................................12五、定量测量(含标准曲线功能)................................14六、系数法...................................................18七、系统设定................................................ 20 第七章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3 第八章常见问题判断与检修....................................... 24 第九章常见问题解答............................................. 27第一章仪器的应用领域i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因波长范围是:200-1000nm的连续光谱,所以能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系列仪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读数准确,广泛应用于高校基础教学、医疗卫生、临床检验、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冶金和电力等领域,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分析类仪器。
第二章仪器的工作环境1、仪器应安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2、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且避免强烈的震动或持续的震动。
3、在测量过程中,尽量避免强光照射。
4、空调和电风扇尽量不要直接对着仪器吹,避免影响仪器内部的热平衡,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5、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以免受干扰。
6、供给仪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22V或AC110V±11V,频率为50Hz或60Hz,并装有良好的接地线,建议使用1000W以上的电子交流稳压器或交流稳压器,以加强仪器的抗干扰性能。
7、尽量不要在具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仪器,不利于仪器的保养。
8、放置仪器的房间内应保持洁净,仪器外表面也应经常保持清洁。
第三章仪器的技术参数第四章仪器的工作原理1、琅伯-比尔定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琅伯-比尔定律,18世纪初,琅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厚度的关系,并于1760年指出:如果溶液的浓度一定,则光对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它通过的溶液厚度成正比,这就是琅伯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lgI。
/I=K。
b式中,A为吸光度;I。
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b为液层厚度(即光程);K。
为比例常数。
1852年,比尔研究了各种无机盐的水溶液对红光的吸收后指出:光的吸收和光所遇到的吸光度的数量有关;如果吸光物质于不吸光的溶剂中,则吸光度和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就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lgI。
/I=K1C式中,A为吸光度;I。
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C为溶液的浓度;K1为比例常数。
将琅伯定律和比尔定律结合起来,则为琅伯-比尔定律,公式如下:A=lgI。
/I=K2bC式中,A为吸光度;I。
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C为溶液的浓度;b为液层厚度(即光程);K2为比例常数。
比尔定律认为: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琅伯-比尔定律的真正物理意义,它是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的最基础、最根本的依据,也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2、琅伯-比尔定律在实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琅伯-比尔定律假设的分析条件与实际的分析条件有偏离,因此在使用中就会出现可靠性的问题。
在琅伯-比尔定律的推导中,至少有三个假设是与实际不相符的:第一:假设采用的是单色光;第二:入射光是平行光;第三:吸光粒子的行为相互无关,而且不论其数量和种类如何都是如此。
此外,样品的处理、测量的光程、杂散光的影响、噪声的影响、光谱带宽的影响、化学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定律发生偏离。
A、非单色光在比尔定律的推导过程中,都是采用单色光,而实际中不可能是真正的单色光,即使是选用仪器上设置的最小光谱带宽也是如此,非单色光的谱带宽度与使用仪器的光谱带宽有关,所用的光谱带宽越大,非单色光的谱带宽度就越大,光谱纯度就越差,由于实际的非单色光与假设的单色光不符,就产生了琅伯-比尔定律的偏差。
B、非平行光假设入射到样品上的光是真正的平行光,这在实际中也是不可能。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入射到样品上的光,总是有一个孔径角。
这与假设入射到样品上的光是平行光不符,也产生了琅伯-比尔定律的误差(如图4.1为通过比色皿的实际光路)。
图4.1 通过比色皿的实际光路C、吸光物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琅伯-比尔定律的推导中,假设所有的吸光粒子(分子或离子)的行为都是相互无关的,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稀溶液(浓度≤0.01mol/L)中才存在。
因为在浓度增大时,往往产生某些附加效应,如聚焦、聚合或缔合作用、水解以及络合物配位数的改变等,这样就影响到物质的吸光效应。
吸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必将改变吸光成分或被激发的成分,或改变电荷分布,从而改变对所吸收的入射光能量的要求,导致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和高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改变。
D、浓度对琅伯-比尔定律的影响琅伯-比尔定律所描述的物质对光的吸收值(吸光度A)、光程(b)和物质的浓度(C)成线性关系。
但是,这只是在稀溶液时才成立。
因为在高浓度时吸收成分之间的平均距离将缩小到一定程度,邻近质点彼此的电荷分布都会相互受到影响,将改变它们对特定辐射的吸收能力,这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它可使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生偏离。
E、其他因素对琅伯-比尔定律的影响杂散光、噪声、光谱带宽、化学因素和其他因素都会对琅伯-比尔定律产生影响。
我们在常规的测试中很少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仪器的外部结构1、主机外表面图2、操作面板图功能键描述:用于测量模式(T,A,C,F)的切换用于系统参数设定显示屏SET MOD E用于波长设置校空白键,用于调0.000 Abs 和100.0 %T用于打印测试结果及数据删除上键,选择向上移动下键,选择向下移动返回上级菜单和停止键 确认键,用于数据和菜单的确认第六章内容介绍本章将详细为您讲解本系列仪器具体的操作。
本章有以下内容:一、仪器开机和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确定仪器的使用环境以及对仪器能否正常使用的判定。
二、仪器开启和自检详细说明仪器开启和自检的过程。
三、光度测量功能详细说明光度测量功能的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四、定量测量(含标准曲线功能)详细说明定量测量中标准曲线法的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五、系数法详细说明定量测量中系数法的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六、浓度单位选择详细说明浓度单位的选择方法。
七.系统设定详细介绍仪器的波长校正、灯源的开关、暗电流校正等一、仪器开机和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1.1、确认仪器的使用环境是否符合仪器要求的使用环境(参考第二章)。
1.2、仪器在连接电源时,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接地线是否可靠,在得到确认后方可接通电源使用。
1.3、在开机之前,需先确认仪器样品室内是否有物品挡在光路上,样品架是否定位好(一般是移动过样品架后需要注意的)。
1.4、仪器的预热以及判定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1.4.1、接通电源后,最好预热半个小时后使用,这样确保读出的数据更可靠。
1.4.2、若是新仪器,预热半个小时后,在T或A状态下观察仪器是否稳定,若稳定可正常使用。
一般在T(A)状态下出现99.9(0.001)、100.0(0.000)、100.1(-0.001)来回跳动或小幅度的末位数字连续跳动,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此款仪器显示的是真值,灵敏度相对较高。
1.4.3、若仪器出现大幅度跳动,须与厂家取得联系,确定原因或解决问题后,方可正常使用。
1.4.4、若仪器长期未用,预热时间应相对长一些,同时在使用前,应观察其稳定性,要求与上述新仪器一样。
1.4.5、仪器使用前应对所用的比色皿进行配对处理,因为它能直接影响到您的测试结果。
公司所标配的原装比色皿都是经过配对测试的,一般差值应控制在0.2%T以内。
比色皿的透光表面,不能有指印或未洗净的残留痕迹。
1.4.6、注意待测溶液的浓度是否在仪器的测量范围内,建议将溶液配制成吸光度在0.09A~0.9A范围内,因为这样测出的数据更准确。
二、开启和自检2.1仪器开启用电源线连接上电源,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开机后进入系统自检过程。
2.2 系统自检在自检状态,仪器会自动对滤色片、灯源切换、检测器、氘灯、钨灯、波长校正、系统参数和暗电流进行检测。
★注意:“灯切换”和“氘灯”这两个选项只在i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系列仪器中支持,i2可见分光光度计系列仪器中没有这两项功能。
系统自检检测项目界面(如图2.1)。
仪器使用说明书图2.1 系统自检界面2.2.1 系统自检错误如果某一项自检出错,仪器会自动鸣叫报警,同时显示错误项,用户可按任意键跳过,继续自检下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