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技术11
- 格式:ppt
- 大小:12.45 MB
- 文档页数:121
国内外连续油管技术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连续油管技术现状,对连续油管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对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进行了简介,连续油管修井已代表着当今世界修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将作为一种常规、高效的作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关键词:连续油管技术特点设备构成效益分析连续油管(Coiled-Tubing,简称CT)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中一项日益完善的新技术,连续油管技术装备由于其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而被誉为“万能作业装备”。
一、国内外连续油管技术现状自1962年美国California石油公司和Bowen石油工具公司联合研制的第一台连续油管作业装置(CoiledTubingUnit,简称CTU)投入石油工业应用至今,CT技术和CTU已经历了4O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球拥有的连续油管作业设备已超过1400台套。
1972年,我国从Bowen公司引进首台连续油管作业设备,截至今年累计引进28台套。
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也从单纯的修井作业发展到钻井、完井、测井以及增产作业等领域。
其间,历经了初级发展阶段、发展“停滞”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广泛应用阶段。
特别是2O世纪9O年代初,法国EIf公司利用CT技术进行老井加深,美国Oryx公司利用CT技术侧钻水平井以及Ensco公司利用CT技术进行欠平衡钻井的试验成功,极大地推动了连续油管钻井(CoiledTubingDrilling,CTD)技术的发展。
目前CT作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钻井(小井眼井、定向井、侧钻水平井、欠平衡钻井等)、完井、采油、修井和集输等作业的各个领域,解决了许多常规作业技术和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效果明显。
预计未来lO年,其应用将更加广泛。
连续油管修井已代表着当今世界修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将作为一种常规、高效的作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目前连续油管最大钻井深度已超过6900m,其外径由原来的Φ12.70mm1/2英寸)发展到Φ12.70(1/2英寸)~Φ168.27mm (65/8英寸)。
第十四章连续油管技术在采油修井作业中的应用连续油管可缠绕在滚筒上,能从井内连续下入或取出,无连接螺纹。
通过将高强度、低合金材料轧直焊成一定长度的管子,再将这些管子对焊起来便可制成所需长度的连续油管。
目前常用的连续油管外径尺寸为!"#$%&&和!’#"&&,长度(%))&左右,最大的连续油管外径可达’’#*&&。
连续油管的滚筒重量约"+,左右。
连续油管作业与常规油管作业相比具有节省作业时间,减少地层污染,作业安全可靠等优点。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开始于-)世纪+)年代初,初期主要是用于油气井的冲砂洗井作业,由于其不需上卸扣和接单根,并且可以在下入连续油管的过程中连续不断的进行循环作业,从而节省了起下油管的时间,并能有效的减少对地层的伤害。
但是,由于受连续油管尺寸及重量的影响,对井深超过%)))&、平台吊车吊重不足"’,、平台场地面积过小等情况,连续油管的使用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连续油管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已应用到钻井、完井、防砂、试油、采油、修井、测井等领域。
第一节连续油管技术在采油修井作业中的常规应用一、连续油管替喷为了使油层恢复产液,可以采用连续油管设备并借助氮气或低密度的液体将井筒内高密度的液体替成低密度的液体,使井筒内液柱的压力低于地层压力,使油井达到自喷。
连续油管替喷具有以下特点:!用普通的方法替喷不能达到要求时,采用连续油管替喷。
"不用压井作业。
#氮气对井下工具和管材无腐蚀性。
$作业时间短。
"#用低密度的液体替喷对于常压地层,可以通过连续油管替入低密度的液体(如柴油等)以降低井筒液柱压力,使井筒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
-#用氮气替喷(或称气举)氮气作为一种安全的气体在油井替喷作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用氮气可以对不能自喷的井、取样和测压的井进行气举,也可以用氮气对酸化的地层进行排液和气举作业。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一、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概述连续油管作业技术(Continuous Coiled Tubing Operation)是一种利用连续油管进行井下作业的技术。
与传统的钻井、修井方法不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使用一根连续的钢管(油管),通过卷绕在钢盘上的方式将钢管运输至井下进行作业,适用于多种井下作业,如压裂、酸化、清井、测井等。
其具有作业效率高、安全性高、对井壁损伤小等特点,因此在超深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1. 作业深度超深井的井深通常在5000米以上,传统的作业方法无法满足对此深度的作业需求。
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由于其使用连续的油管进行作业,因此可以轻松应对超深井的作业需求,有效降低了作业难度。
2. 作业效率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
由于连续油管不需要进行接头,作业过程中无需频繁停机更换钻具,从而提高了作业的连续性和效率。
对于超深井的作业来说,作业效率的提高将大大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
3. 作业安全超深井的作业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井眼塌陷、井下压力异常等。
采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减小作业过程中对井下环境的干扰,减少了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连续油管的作业过程中操作空间较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4. 作业范围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井下作业,如清洗、射孔、压裂等,因此在超深井中的应用范围较广。
使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实现一次进井多次作业,减少了作业的频次和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油气资源的向深部开发,超深井的开采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将继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随着油气行业的发展,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也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未来,连续油管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如测井、取心、固井等,从而满足对超深井作业技术的更高要求。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一、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概述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是指在油井或气井井筒内连续进行油管和继动钻具的作业过程。
这种作业方式通过连续往复的推进和拉扯油管,实现钻井、完井、修井和生产作业等功能。
相比传统钻井作业方式,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具有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在超深井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1. 提高作业效率超深井的钻井和完井作业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作业周期,而传统的井筒作业方式往往效率低下。
而采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由于油管可以连续推进和回收,可以大大缩短作业周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高强度作业超深井通常需要面对地热、高压等极端条件,作业环境十分恶劣。
传统的作业方式难以适应这些极端条件下的作业,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则可以适应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优势1. 提高作业效率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实现钻井、完井、修井等多功能连续作业,大大缩短了作业周期,提高了作业效率。
2. 降低作业成本由于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实现高效作业,减少了作业周期的延长,降低了作业的成本。
3. 降低人力风险传统钻井作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存在较高的人力风险。
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降低了人力风险。
四、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挑战1. 技术难度大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涉及到复杂的机械传动、井下控制等技术问题,技术难度大。
2. 环境适应性差在极端环境下的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还存在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3. 安全风险由于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涉及到机械传动、高压液体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五、结语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它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同时还可以降低人力风险、提高安全性。
但是同时也需要我们克服技术难度大、环境适应性差、安全风险等问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进,使其在超深井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油气田开发中的连续油管技术1.连续油水管水力喷射逐层压裂工艺技术连续油水管水力喷射逐层压裂工艺技术通常使用在油井增产压力作业施工中,通过对连续套管下方技术进行使用,向改造层中注入一定的高压流体,在对流体的能力使用中,实现对目标油层中的岩层进行高压冲击,在完成高压水射孔工作之后,能够提升岩层的空隙密度并改善其自身的渗透率,最终实现增产的目的。
2.连续油管射流酸化工艺技术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使用连续油管射流酸化工艺技术,就是利用水利喷射逐层压力工艺的衍生技术,在水平井的酸化改造作业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的使用也是在对连续管工艺的使用基础之上,向目标的油层中注入一些对应压力的流体,并在流体中添加了一些射孔砂,从而形成具有穿透性的冲击力,所携带的射孔砂能够造成岩石表面的二次冲击,出现更多的裂缝也提升了岩层的渗透效果。
在对该工艺进行使用时,方式比较灵活,定点喷射中可以添加一些酸化施工,对喷枪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所有工作能够到位。
3.连续油管速度管柱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使用连续油管速度管柱技术,就是一种能够对流体速度进行控制,且单位面积的大小作业施工技术,在对相应工艺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流体面积的减少从而提升流速,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优化气孔的排液能力,实现水采油气效果的提升。
在对该工艺进行使用时,主要是从连续油管装置与井口位置开始工艺安装,继而将连续油管下放到需要的位置,将所有的连续油管悬挂起来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4.连续油管带低封孔环孔多级压裂技术该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是重要的工艺环节,可以提升多级压裂施工的实际工作效率,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改造型施工中。
使用连续油管与井下封隔器设备展开协同工作,在完成压裂砂注入量控制的同时还要确定水平井压裂定位的准确预定,从而实现工作开展中的精细化多级压力施工。
二、连续套管技术的实际应用1.冲洗解卡堵施工中的应用导致油井卡堵是采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主要是由稠油与高凝油导致的,在施工中使用连续套管技术能够有效的规避并解决上述问题。
连续油管技术石油开采效率提升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传统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成为了能源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连续油管技术作为现代油气田增产和维修作业的重要手段,因其高效、环保和成本节约的特性,在石油开采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以下是基于连续油管技术如何提升石油开采效率的六个关键点分析。
一、连续油管技术概述与优势连续油管技术是一种使用无接头的长管进行井下作业的技术,与传统断节油管相比,它能够实现连续作业,无需频繁起下钻具,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高,可以完成复杂井况下的多种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钻井、测井、压裂、酸化处理及清理堵塞等。
连续油管作业具有快速响应、低风险和对地层损害小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油气井的产量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
二、减少非生产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传统油井作业中,频繁的起下钻杆不仅耗时而且效率低下,特别是在深井或复杂井况下,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连续油管技术通过一次性下入井底,减少了起下作业次数,极大缩短了作业周期,从而显著降低了非生产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种“一次到位”的作业方式,尤其是在紧急维修或增产措施中,能够迅速恢复生产,最大化油井的产油效率。
三、降低作业成本与环境影响连续油管作业无需频繁更换钻具,减少了地面设备的使用和人员配置,从而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
同时,连续油管的连续作业特性减少了井口泄漏的风险,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较小的地面占地面积和较低的噪音污染,也使连续油管技术成为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符合全球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
四、提高井下作业安全性连续油管作业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工直接参与的危险环节,降低了作业中的安全风险。
其内置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时反馈井下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
在高风险区域或深水作业中,这种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井下设备的完整性。
五、增强井筒干预能力连续油管的细径特性允许其在更狭窄的井筒中作业,这在老井增产、侧钻和水平井作业中尤为重要。
新形势下油田井下作业中的连续油管技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油田行业同样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而连续油管技术作为井下作业的重要环节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从连续油管技术应用优势出发,针对技术应用现存问题提出油管技术设备保障、制定科学工程规划、使用冲洗解卡与井下气举技术等策略,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标签:井下作业;连续油管;施工技术0 引言连续油管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改变传统井下作业模式,同时还可以实现在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中进行采油作业,具有良好发展优势。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连续油管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在提高采油效率的基础上,优化我国整体油田作业技术,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开始使用连续油管,并已经成功解决部分难题。
1 井下作业中应用连续油管技术的优势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使用连续油管技术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其技术应用成本低廉,作业设备安装方式较为简单,从整体施工过程来看,能够节省出大量的安装与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井下作业的效率。
使用连续油管技术还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任务量,降低人力资源,减少作业成本。
通常来说连续油管技术侧钻井消耗费用仅仅是传统作业费用的25%-30%。
因此应用该技术还能够大幅度增加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连续油管技术还能够实现在敏感地带的使用,实现直接带压连续操作,避免防喷与放压的二次操作。
该技术作业较为便捷,设备占地面积较小。
例如:辽河油田就在条件受限的环境里大量应用该项技术,提高采油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作业的成本。
2 提升连续油管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2.1 为连续油管技术应用提供设备保障虽然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在井下作业中都投入使用了连续油管技术,但是其工作效率仍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设备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是我国目前缺少生产连续油管技术相关设备的厂商。
无法提供设备保障会导致部分企业能够实现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而另外一部分则无法使用,造成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制约整体发展。
连续油管的制造技术连续油管是一种单根长度达几千米并可反复弯曲、实现多次塑性变形的新型石油管材。
连续油管及其作业装备被称作“万能作业机”,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连续油管已成为油田作业中必不可少的石油装备。
目前最长连续油管是9000m长,关于这种特殊油管制造的核心技术是:1、化学元素由于严酷的服役环境,对连续油管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有较高的要求,要对材料的化学成分优化设计,还必须对冶炼、轧制等实现全流程洁净化控制,尽量减少夹杂物和S、P等有害元素含量。
2、加工由于位错增殖等原因引起的加工硬化和包申格效应共同作用后,管体强度的变换规律加以控制。
3、热处理通过对管体热处理,实现组织和性能的最佳控制,特别是高强度与高塑性以及低的残余应力。
4、焊接技术对低碳微合金钢,目前主要采用HFW焊接技术,需要研究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频率、焊接速度、成形角、挤压量等),研究焊缝以及焊缝热处理技术。
5、板材对接要实现HFW焊管连续生产,必须先将板材接长,目前板材对接主要采用TIG、MAG 和等离子焊接等方法。
正在研究的方法是搅拌摩擦焊方法。
6、管材对接连续油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局部损伤,必须将损伤或缺陷部分切除掉,并通过焊接将管子连接起来。
传统的对接方法一般采用手工TIG焊,焊接质量难以控制,目前使的是全自动焊接技术。
7、新制造技术如CVR技术,即采用同一规格的管坯的连续管,在线通过中频感应加热到940℃,通过热机械轧制,一方面实现HFW焊缝优化或无缝化,另一方面实现变壁厚或变径。
另外,还有特殊用不锈钢连续管激光焊接技术等。
文章来源(中国钢管交易网)。
第十章连续油管技术连续油管设备是一种液压驱动的修井设备,有车装和橇装两种,既可用于海上平台又可用于陆地油田。
它可以代替一般的修井设备和钢丝作业设备进行修井、完井及钢丝作业等,特别是在气举、酸化、冲砂、洗井、打捞作业、打水泥塞、坐封过油管封隔器、大斜度井及水平井作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连续油管设备如图10-1-1所示,连续油管作业设备主要由:注入头(驱动导向系统),滚筒和连续油管,操作间,动力源,防喷系统等五部分组成。
一、连续油管地面设备1.注入头注入头(驱动导向装置)是将连续油管下入井内或是将油管从井内提出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0-1-2所示,其技术规范如表10-1-1。
表10-1-1 注入头技术规范(1)驱动部分该装置是由两个相对而视的链条盒构成,每个链条盒中含有两条环形的内链条和外链条,链条盒上装有两个液压动力装置。
连续油管的运动原理如下:液压泵对链条盒提供液压传动力量,由于内链是双向驱动,因而可带动外链产生双向运动。
外链紧密压合在连续油管上,产生轴向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量要远大于连续油管本身的自重,使之可自如地对油管进行上提、下放以及震击等作业。
哈里伯顿公司的驱动装置有30K和80K两种,30K的最大承载力为17t(380001b),最大速度为26m/min(85ft/min),80K的最大承载力为36t (800001b),最大速度为52m/min(170ft/min),结构如图10-1-3链条驱动装置。
液压泵最大推荐压力为17.2MPa(2500psi)。
(2)导向部分该装置在驱动装置之上,连续油管从滚筒输出后被置于布满滚子的鹅颈形轨道上,并有一个弯形的护栅,罩在连续油管上,使连续油管能更便捷地沿着所定轨道运动,避免连续油管在运动中跳离轨道。
参见图10-1-4导向部分。
(3)负荷传感器该装置位于注入头下端和支撑架之间,与井口装置相连,注入头的重量和在井内连续油管的重量通过负荷传感器与井口和支撑架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