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38
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1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法2.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3.能够基本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2.难点:连加和连减法的概念及应用三、教学内容1.连加和连减法的概念•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放在一起,求它们的总和。
例如:2 + 3 = 5•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求差。
例如: 4 - 2 = 2•连加:将多个数相加,例如: 1 + 2 + 3 = 6•连减:将多个数相减,例如: 8 - 3 - 2 = 32.连加和连减法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连加和连减法的应用场景,例如:张三有5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5+3=8)3.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加法的运算规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减法的运算规律:减法没有交换率和结合律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2.讨论法:老师引导学生自行讨论问题,了解知识点,并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创新探究法:学生通过学习异于常规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加减法有关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加减法的本质。
五、教学准备1.能量棒等教具2.教材、讲义3.课堂教具:黑板、白板、草稿纸等4.学生:学生应提前预习本讲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六、教学过程1.热身–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数字游戏,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
–例如:老师说一个数,学生依次往下数数,每数到5的倍数则停止。
最后数到的学生就要进行惩罚这样。
2.正式教学–首先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接着,引入连加和连减法的概念及应用,让学生进行练习。
–然后,老师介绍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用具体的例子理解规律。
–最后,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形式的练习。
3.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课题:连加、连减自主练习教课内容:一年级上册 55、 56、57 页教课目的: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明确连加连减的计算次序,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能依据现真相境解说计算次序的合理性;2、运用连加连减的计算解决问题。
3、让学生进步领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学致使用的意识。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明确连加连减的计算次序,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课要点: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课课件、实物投影等教课过程:一.问题回首,再现新知:1.复习 10 之内的加减法。
本节课我们对 10 之内加减法进行练习,以便更好掌握知识。
板书课题:连加、连减自主练习二、分层练习,稳固提高:1.基本练习,稳固新知:1、“自主练习”第 4 题是看图列式题。
经过小猫吃鱼的情境体现出连减的信息,学生依据图意列出连减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经过看图,提高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
2、“自主练习”第 5 题:练习时,能够让学生先看图,说图意,而后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
经过对图意的描绘,明确第 5 题用连减,计算。
沟通时要要点让学生联合题意解说计算次序的合理性。
3、“自主练习”第 6 题是连加、连减口算练习。
练习时,能够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的得数,或用举卡片的形式口算得数。
4、第 8 题带有故事情节的解决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能够让学生先看图,说图意,而后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
经过对图意的描绘,明确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沟通时要要点让学生联合题意解说计算次序的合理性。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自主练习”第 7 题是写一写、算一算。
指引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培育学生优秀的书写习惯。
“自主练习”第 9 题是看数轴写算式。
前方加减法练习中有相对应的练习形式。
相同是小青蛙跳,所不一样的是连续跳了两次,从数轴上能够直观的看到跳的状况,由此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3、“自主练习”第10 题是稳固连加计算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