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传热学第四版课件第3章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45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规律的科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
在制冷、热能动力、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化工、材料加工、冶金、电子与电气和建筑工程等生产技术领域中存在大量的传热问题,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传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对热量传递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理性的认识,并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来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传热问题。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其物理机制,掌握传热基础理论与计算方法;掌握传热学的基本实验,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增强传热、削弱传热和温度控制等工程传热问题;了解传热学的前沿知识及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目标1:系统深入学习,掌握传热基础理论与计算方法。
1.1 掌握传热的基本概念、理论、机理及影响因素;1.2 掌握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热模式的基本公式,能够进行各种工况下传热量的计算,并能对工程传热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
课程目标2:掌握传热实验,应用传热学知识,解决工程传热问题。
2.1 掌握传热学中的实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热量传递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理性的认识。
2.2 根据所学传热理论和实验知识,熟练掌握增强或削弱热能传递过程的方法,能够在工程应用中对热能有效利用、热力设备效率的提高、节能降耗技术等问题从传热学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探索传热学前沿科学知识。
3.1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对工程问题进行清清晰表达的能力;3.2 通过课外文献调研并撰写课程报告,提升文献查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H)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结论1 .教学目标(1)了解传热的定义;了解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2)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及其物理机理;(3)掌握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及斯忒藩定律,并能应用这三个定律分析基础传热问题;(4)了解传热过程的特点以及电.热模拟的作用和意义;(5)掌握热流密度、热阻和综合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传热学第四版课件传热学第四版课件篇一: 传热章4. 传热4.1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1 热传导?2 对流?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与流体间强制对流自然对流3 热辐射?4.2 热传导1. 傅立叶定律1 温度场:t = f ( x 、y、z、0 ) ?稳定温度场: t = f ( x 、y、z ) 等温面: 温度相同的点2 温度梯度: ?与等温面垂直方向:dt/dndQ =-入dA dt/dn2. 入导热系数W/(m K )W/(m 0C)3.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热通量q = dQ/dA = Q/At1t2q =- 入dt/dxb Q/A =入(t1 -t2)/bQ = (t1- ⑵ / [b/( 入A)]=△ t/R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Q =△ t1/R1= △ t2/R2= △⑶R3=(△ t1+ △ t2+ △ t3)/( R1+R2+R3) =(t1 -t4)/ [b1/( 入1A)+ b2/(入2A)+ b3/(入3A)]tt tt41234.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Q =-入A dt/dr=-入2 n rL dt/drQ dr /r =- 入2 n L dtQ = 2 n 入L(t1 -t2) / ln(r2/r1)=(t1- t2) /[ In(r2/r1) / 2 n 入L]或:Q = [2 n 入L(t1 -t2) / In(r2/r1)](r2-r1)/ (r2-r1)=2 n rmL入(t1 -t2) / b=Aml (t1 -t2) / brm= (r2-r1)/ In(r2/r1) 对数平均半径b = (r2-r1)Am= 2冗rmLQ= (t1-t2)/[ b/ (入Am)]多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Q =△ t1/R1= △ t2/R2= △⑶R3=(△ t1+ △ t2+ △ t3)/( R1+R2+R3) =(t1 -t4)/[b1/( 入1Am1)+ b2/(入2Am2)+ b3/(入3Am3)]4.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1. 间壁两侧流体热交换过程的分析TTwt x总推动力T - tT 截面上热流体平均温度t 截面上冷流体平均温度方程传热速率q = dQ/dA ~ T - tq = K(T - t)dQ=K(T - t)dAK 总传热系数W/(K m2)2. 总传热系数与局部对流传热系数层流底层冷流体侧dQ=a c(tw - t)dAca C局部对流传热系数热流体侧dQ=a h(T - Tw)dAha h 局部对流传热系数通过管壁dQ= (Tw-tw)/[ b/(入dAm)]dQ=(tw - t) / ( 1/ a cdAc)=(T - Tw) / ( 1/a hdAh) =(Tw - tw)/[ b/( 入dAm)]=(T - t ) / [ 1/a cdAc + b/(入dAm) +1/ a hdAh ] 1/KdAo = 1/a cdAc + b/(入dAm) +1/ a hdAh 1/K =dAo / a cdAc + bdAo/(入dAm)+dAo/ a hdAh若冷流体在外侧 :1/K = 1 / a c + bdo/(入dm) + do/ a hdi总热阻冷侧管壁热侧热阻若热流体在外侧:1/K =do/ a cdi+ bdo/(入dm) +1/ a h--- 以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传热学第四版课件篇二: 第四章传热第四章传热第一节概述传热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