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与实词的区别
- 格式:ppt
- 大小:515.50 KB
- 文档页数:17
实词和虚词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非常的频繁,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
矣、乎、哉、焉、耳等。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词类分析和词性确定1.实词与虚词的区别实词与虚词的区别,除了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是否具有词汇意义之外,它们还有五个不同:能否成句是否定位能否相互结合是否开放使用频率的高低实词﹢﹣﹢﹢﹣虚词﹣﹢﹣﹣﹢2.实词与虚词之间的中间层次增加中间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楚地显示词类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因为根据共性可以归纳为较大的类,根据个性又可以划分为较小的类。
①主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②数代词(数词、量词、代词)③修饰词(副词、区别词)④声音词(叹词、拟声词)⑤关系词(介词、连词)⑥语助词(助词、语气词)3.实词与实词的区别鉴别实词和实词,要根据词的语法功能。
对语法功能有两种理解:第一,指能够在句子中担任什么句子成分。
第二,指某个词可以跟哪类词结合,结合后是什么关系。
第二点比第一点更重要,因为汉语的词类根句子成分不是一一对应的。
坚持第二点,确定词性时不必进入句子,就不会给句子成分限定死了。
受“不”修饰带宾语做定语受名量词修饰词性公平﹢﹣﹢﹣形容词公布﹢﹢﹣﹣动词公共﹣﹣﹢﹣区别词公寓﹣﹣﹣﹢名词4.如何鉴别虚词的词性判断虚词的语法功能,主要看它跟实词或短语的结合以及结合后的关系。
跟实词的结合语法关系词性的爸爸的妈妈偏正关系助词和爸爸和妈妈联合关系助词对对爸爸妈妈介宾关系介词吗爸爸妈妈吗表示疑问语气语气词5.如何鉴别“没有”的词性被否定的词语肯定形式提问形式动词名词性的词语有……有没有……?例:他没有钱。
例:他有钱。
例:他有没有钱?副词动词性的词语……了……了没有?例:他没有来。
例:他来了。
例:他来了没有?6. 如何鉴别动态助词“了”与语气词“了”的词性附着在什么词之后在句中的位置助词“了1”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句中语气词“了2”名词之后句尾动态助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实现,称为“了1”。
语气词表示新情况出现或一种变化,称为“了2”。
如果“了”附着在动词之后,同时又出现在句尾,可以解释为动态助词与语气词的重合,成其为“了1+2”。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及运用实词和虚词是语言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词汇。
虽然它们都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但在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中,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法。
本文将探讨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并以一些例子展示它们的运用。
一、实词的定义和特点实词是指能够独立存在并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它们可以指代具体的人、物、地点、动作等。
实词在句子中起着主要的实际意义和描述作用。
常见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举例来说,名词如“桌子”、“学校”和“猫”等;动词如“跑”、“吃”和“学习”等;形容词如“快乐”、“困难”和“漂亮”等;副词如“很”、“非常”和“仅仅”等。
这些实词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通过它们可以清晰地描述事物及其特征。
二、虚词的定义和特点虚词是指在句子中具有联系和引导作用,但本身并没有具体实际意义的词汇。
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实词、调节句子结构和表达语法关系等。
常见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代词和助词等。
举例来说,介词如“在”、“向”和“为”等;连词如“和”、“但”和“因为”等;代词如“我”、“你”和“他”等;助词如“了”、“的”和“得”等。
这些虚词的作用是使句子的结构更加丰富并表达不同的语法和语义关系。
三、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实词和虚词在语言表达中有着不同的运用方式。
1. 实词的运用:实词主要用于描述具体事物的特征、表达行为或状态。
在句子中,实词通常起着主语、谓语和宾语等重要成分的作用。
实词的准确使用可以增强语句的表达力和清晰度。
2. 虚词的运用: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和衔接等功能。
它们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条件等语法关系。
虚词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语句结构更加完整和连贯。
除了以上的功能,有些虚词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例如,一些介词如“关于”、“除了”和“根据”等可以表达具体的概念,一些连词如“因为”、“所以”和“但是”等可以表示具体的逻辑关系。
四、实词和虚词的总结实词和虚词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能够描述和指代现实事物;虚词则是连接、修饰和衔接等词汇,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和表达语法关系的功能。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
在文言文中,虚词和实词是常见的词类。
虚词一般是没有实在
意义的词,用来连接句子或表达语义的变化;而实词则有具体的意义,用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虚词
1. 的:表示所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如“孔子的学生”、“的地方”。
2.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如“投之以桃”。
3. 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表示询问或加强语气,如“何乎?”、“不乎?”。
4. 者:用于表示已知事物的角色或身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或“者”,如“吾谁与归?”。
5. 也:用于肯定句或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如“吾
闻之也”、“汝亦不知也”。
常见的实词
1. 人:表示人类,如“人之初”、“君子之交”。
2.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所言者”、“所见即所得”。
3.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给”或“至”,如“以礼相待之”。
4. 有:表示具备或拥有,如“有德者必富”、“群盲之马”。
5. 是:表示肯定或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的用法,如“天道是可知也”。
以上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的简单介绍,只涵盖了一部分常用词汇。
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熟悉这些常见的虚词和实词是十分重要的。
词的分类汉语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一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的名称;表示人的:老师学生表示事物具体/抽象的:山水/ 政治文化表示时间的:秋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表示处所的:中国福建远处里屋表示方位的:上以上之上上面上头上下底下2 、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多数能作定语,例如:这是语文书;不能作补语;在说明时间、籍贯的句子里可做谓语:今天星期三;她北京人;2 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人——不人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除爸爸、妈妈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5有的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如“年年”意即“每一年”;二动词1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存在、变化、判断等1动作行为动词:走、听、批评、宣传、保卫、学习2心理活动动词:爱、恨、怕、羡慕、希望、讨厌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4判断动词:是5使令:让、派、禁止、要求6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7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2 、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与名词组合;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表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或反复,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 式;抱——抱抱工作——工作工作三形容词1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迅速、安静3形状:高、矮、大、小、方、圆☆4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很聪明3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甜-甜甜的漂亮-漂漂亮亮4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绿油油判断以下词语词类:消失、优秀、存在、雪白、保卫、笔直、政治、勇敢、文化、秋天、聪明、批评、下面、宣传、雪、北京数词表示数目;分确数、概数和序数数词的语法功能数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与量词组合,构成量词短语;除了数学运算以及某些固定表达法,如“三心二意、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三三两两”、“一是一,二是二”、“六六大顺、九九归一”等,数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也不能重叠;数量的表达①概数:用相邻数词连用表示概数,如:两三个;数词后加“把、来、多”表示概数,如:百把本书;用“左右、上下、许多、好些、若干”等词语表达,如两米左右等;②分数和倍数分数既可用于表达数量的增加,也可以用于表达数量的减少;倍数只能用于表达数量的增加,不能用于表达数量的减少;如不能说“成本降低了五倍”③二、两和俩第一,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本书”,不说“二本书”,但如果是系数词与位数词连用,则用“二”不用“两”;如“二十二”不说“两十两”;第二,度量衡量词前,都可以用,但量词“两”之前只能用“二”,在大小度量衡单位连用时,最前面的都可以用,但后面的只能用“二”;如“两米二”系数词: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零半位数词:十百千万亿第三,在序数、小数、分数及数学运算中,用“二”不用“两”;表序数时“两点钟”是一个例外,这里的“两”表示序数; 第四,表虚指时,用“两”不用“二”,如“说两句”、“有两下子”;第五,“俩”是两个的合音,音liǎ;大致说来凡可以用“两个”的地方都可用“俩”;如“哥儿俩、父子俩、他们俩”等;“俩”常用在名词或代词后面,也可用于名词之前;如“俩学生”;与代词连用时,只能用在代词后面,不能用在代词之前,如“他们俩、咱们俩”;由于“俩”本身已包含了量词“个”,使用时要避免再出现与之搭配的量词;数词的语法特征表示数量的增加,可以用: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增加到为、增长到、上升到表示数量减少,可以用: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五量词1单纯量词①名量词,用来计量人或事物:个体量词如“个、本、只、条、位、把”;集合量词如“批、群、帮、套、双、付”;类别量词如“种、类、等、级”;度量衡量词如“克、千克、吨、米、厘米”②时量词:如“年、天、分、分钟、秒”③动量词:如“趟、次、阵、回、遍、顿”2复合量词复合量词是两个量词的连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乘关系,常见的有“架次、人次、吨公里、秒立方米”;如“5万人次”可以是1万人每人5次,也可能是5万人每人1次,或者其他人数和次数的积为5万的所有可能性;另外一类是选择关系,两个量词分别计量不同的事物,常见的有“台套、篇部、件套”等;如“10篇部”意为论“篇”如文章和论“部”如专着的项目总和为10;量词的语法功能量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通常和数词一起组合成量词短语,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数量特征;量词可以重叠,表示“每一”“许多”,如:“个个”“句句”六代词⑴、人称代词“您”是“你”的尊称,如“您真有福气;”“您慢走;”“您”的复数形式是“您们”,不过只是偶尔在书面特别是书信中使用,口语里一般说“您几位”;如“让您几位久等了,真对不起”“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专指女性,书面语中有时表示男女兼有时用“他她们”或“她他们”,是不规范的;⑵、疑问代词谁什么为什么⑶、指示代词指示代词主要以“这、那”为基础构成,可分为两组:这:这儿、这里、这会儿、这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那儿、那里、那会儿、那些、那么、那样、那么样注意:代词有时并不确指某个人或事,如:“你一言,我一语”,“谁同意,谁就去”;副词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等意义;有些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表示程度的:很最极挺越发格外稍微几乎过于尤其表示范围的:都总仅仅单单一齐一律只表示时间、频率的:已经常常就要立刻顿时始终永远赶紧仍然再三重新表肯定、否定的:必须不必没别是否表情态、方式的:大肆肆意亲自猛然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索性简直可难怪幸亏反倒反正明明未免不妨☆副词的基本功能是做状语,有些副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如: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程度副词一般不修饰动词,如“很去”;四、反馈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①我很高兴;②所有人一律都不能离开;③我们常常忘记过去;④我最喜欢画画;⑤我们立刻出发;⑥他猛然回头;⑦我们反正要离开的;八介词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做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时间的: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于在沿着表方式、方法、依据的:按按照依本着经过据根据以就凭用靠拿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了为着表对象的:对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把将表比较的:比表排除的:除了介词的语法功能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宾结构;介词短语主要做状语,有时可做补语;有时介词可以兼做动词;九连词连词:起连接作用的词,连接词语或分句如:因为……所以;虽然尽管虽……但是;不但……而且;与其……不如;无论……都;不是……而是;不是……就是;或者;倘若;纵然;除非;即使;假如;因此;因而;只要;不过;然而;以至、以免、免得等等;十助词1.结构助词,表示词语间的结构关系:“的”、“地”、“得”;“的”主要用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边的修饰语是后边中心语的定语,如:“远大的志向”、“工作的需要”;还可以同词或词组构成“的”字词组,如:“送牛奶的”、“这本书是我的”“地”用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边的修饰语是状语,如:“慢慢地喝”、“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连接于中心语和补语之间,标志其后的成分是它前边中心语的补语,如:“讲得清楚”、“好得很”;2.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某一过程中所处的情况:“着”、“了”、“过”;“着”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看着书”;或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还在持续,如:“灯亮着”; “了”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已完成,如:“记住了两千单词”;或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有了某种性质,如:“枫叶红了的时候”;“过”用在动词后边表示曾经有过某种动作,如:“写过小说”;或用在形容词后边表示曾经有过某种性状,如:“艰苦过几年”;3.语气助词单音节的:的、了、吧、吗、呢、啊、呵、呀、哇、哪、哟、呗、啦、喽、么、呐、咧双音节的:罢了、而已语气词是只能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末尾的虚词,是现代汉语中语气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汉语的语气主要借助于语调、语气副词和语气词来表达;4.比况助词,表示比喻,主要有:“似的”、“一样”、“一般”、“般”、“样”;比况助词经常同动词“像”配合着使用,如:“孩子们像野马似的跑着”;也单独用,如:“燕子似的飞过”、“花园般的校园”;5.被动助词:直接用在动词前边表示被动,如:“他们班被称为雷锋班”、“车子被骑走了”句中的“被”;“车子给骑走了”6.强调助词,表示强调,如:“连他都不认识这个字”句中的“连”;7.表数助词,有用在指人的名词、代词、词组的后边表示多数的“们”,如:“同学们”;有用在数词或量词之后表示概数的“把”、“来”,如:“五里来路”、“千把人”;有用在数词或数量词组前边表示序数的“初”、“第”,如:“初三”、“第六十一个”8.来自文言的助词“所”,有些“所”字词组是名词性的,如:“所见”;“所闻”;有的“所”字词组作定语修饰名词,这个被修饰的名词在意念上是“所”字词组里的动词的受事,如:“所讨论的问题”;“所”还经常同介词“被”、“为”配合使用,构成“被……所”、“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如:“为生活所迫”;“被金钱所诱惑”;十一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了,表示语气;分为:询问语气、陈述语气、祈使或感叹语气十二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的词;叹词的独立性很强,主要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或者单独成句;如:唉又输了;哎呀,你放开手吧;五、总结六、课后练习:实词虚词的误用问题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A他几天没睡好觉,昨天吃了药,一连睡眠了十二个小时B甲乙两个足球队比赛,甲队很优势,最后轻易地战胜了乙队睡眠是名词,误用为动词;睡优势是名词,前面不能受副词修饰有优势C他散布种种捏造,妄图破坏我们的友谊;是动词,不作宾语,误用为名词谣言D虽然他的专业是流体力学,单他对计算机/化学很钻研,所以这方面的成绩也很大;钻研是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努力钻研注:动词误用为名词形容词E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是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充满F这本书,精装本与平装本定价悬殊十元多是形容词,不是动词,不能带宾语相差注:形容词误用为动词2、数词、量词使用不当1 上学期他有二门功课考得不好;2 开市人民代表大会时,他们俩个人又在一个小组里讨论;3 收音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三倍;4 王耀棠厂长的表率作用激发了全厂工人的劳动热情, 产量一下子提高到百分之二十;5 赵家坡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6 工厂通知,今天下午30岁以下的人去松花江修堤,30岁以上的人仍在工厂做工;3、副词误用1新来的经理同老经理一样,更会体贴员工;2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3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4现在六点五十五分了,快要音乐会开始了;正:现在六点五十五分了,音乐会快要开始了;5来中国以前,我没有会说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