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类新闻节目形态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240.68 KB
- 文档页数:24
《新闻加油站》节目策划方案
一、节目名称:新闻加油站
二、节目时长:15分钟
三、播出时间:每周日 18:00首播
每周一 12:00重播
四、节目形态:演播室和户外拍摄结合
五、节目类型:新闻消息类节目
六、内容板块设置:分为三个板块,内容多样
七、主持人:冯琪李茜
八、节目预算:
采访本2个6元
中性笔2支4元
公交费20元
总计:30元
九、节目片头:点明节目核心思想(生活与娱乐新闻的字样)
节目片花:每个版块都有单独片花
节目片尾:节目播出时间与职名表
十、节目定位:
1.市场定位新闻娱乐互动三合一
2.受众定位学校师生以及校外受众
十一、节目宗旨:
节目通过向受众传递新闻消息,让受众了解发生新闻事件的事实。
通过对热点话题的采访还可以让受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节目也可以和受众有更好的互动,增加受众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十二、节目优势:
1.节目新闻是校内外新闻兼容,可以使校外受众了解校内新闻,同时也能让校内广大师生了解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
2.节目风格比较具有亲和力,在节目最后对热门话题向学生进行采访。
3.节目档期占优势,在周末首播。
4.节目属首创,具有独特性。
《新闻加油站》节目策划方案
田雷组
小组成员
李雨欣冯琪
罗改英李茜。
第五章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
观摩以下作品然后分析:
1、《韩国:“韩流”出处有“汉潮”》的创新点在哪里?
2、《中国第一北极科考站建站》的改革轨迹是什么?
3、《关注农民工讨回打工钱》的节目特点是什么?
4、对比分析讨论《关注黑土地系列报道》和《抢救“石缝”中的家园》节目特色。
5、探讨《胸前红花别样红》、《民评十大恶习》、《“有困难找政府”》、《公安局长任长霞》、《人造头骨》、《怪事,太原市正劣质工程今日剪彩通车》、《经济半小时》的成功之处?
6、与电视摄像课实践结合,运用所有能运用的表现手段,拍摄一条电视新闻。
同学互相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1。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简明报答。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地传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间,传达党哈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快、短、新、广、客观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它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的传播规律。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特点是主题集中,内容广博,主题深刻。
3、两者异同:都是新闻的多次报道集合,新闻播出有连续性,信息传播的效果显著。
从题材选择上,前者是事件性新闻,突然发生的。
在报道时效上,前者注重时效性,是最新报道。
在报道序列上,前者的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不可更改的有序排列,后者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
传播功能上,前者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消息的知情需求,并对灾难发生进行总结。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5、新新闻主义崛起于20C60N,在权威与理性受到怀疑,情绪主义蔓延西方的背景下产生,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不再遵从“客观性原则”,成为贴有个人标签,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个性新闻”。
新新闻主义摒弃了传统客观理论的虚伪的掩饰,坦然地竖起了主观主义的旗帜,而对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在内的情景再现,更进一步地把新新闻主义的“客观”原则体现出来: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式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
基于此,新新闻主义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幕,以独特的主观方式观察,以文学化的笔法报道。
这种评论式的报道很有感染力,强调人的主观体验,以此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新新闻主义同时也带来对“新闻”本质的争议,它带来“小报式的”煽情主义倾向和新闻报道的国度娱乐化弊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三章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第一节概说一、口播新闻:是一种出播音员图像,以播音员有声语言为手段播送文字新闻稿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二、字幕新闻:是运用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叠加文字,及时向观众报告最新发生、或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新闻信息。
三、图片新闻,又称为“图片报道”,指运用单张或多张的新闻图片,结合文字解说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四、录像新闻,又称为“影像新闻”,是电视采用电子摄录方式获取图像和声音,对事实进行报道的重要方式。
五、现场报道:指报道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面向电视观众作出的图像报道。
六、组合报道: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中的一种编排报道方式。
它通过同一报道主题,把分散在不同地区或行业、不同性质、不同报道体裁的新闻进行集中编排,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报道整体。
集中性是组合报道的主要特点。
从篇数上看,一个组合报道需要由三篇或三篇以上稿件组成。
1、同向组合:把不同地区、行业,但性质相同、内容相近的新闻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报道整体,达到加重分量、强化主题、挖掘深度的报道效果。
2、反向组合:也称为“对比组合”,是指把两个内容相近,但性质相反的新闻组合在一起,形成正误对比、褒贬分明的报道效果。
3、体裁组合:在一个组合报道中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报道体裁。
一般来说,在一个组合报道中,既有消息,又有评论(短评、编者的话、编后话),或既有消息,又有特写、新闻故事、述评等。
第二节电视新闻消息文本第三节三种特殊的消息文本一、口播新闻的写作由于图像拍摄、制作环节多可能延误新闻的时效性,或由于重大、重要但暂时还没有图像画面,这种情况下,采用口播新闻形式及时发布,是电视新闻在第一时间满足观众“新闻欲”的行之有效的报道形式。
1、口播新闻的特点(1)发布的快捷性由于受到时间、环境、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摄像机不可能伸向每一个地方,特别是一些突发性和灾难性的新闻,常常使人措手不及。
口播新闻由于没有现场图像画面,因而省去拍摄、画面编辑制作环节,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新闻因素就可写作文字新闻稿,经播音员配音后就可发布。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几种形式一、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主干部分。
它旨在以真实、客观为基点,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
1.短消息。
短消息时间长度一般在1分半钟之内。
它以“一个事件、一个现场和一个主题”为特点,要求视角新颖、主题鲜明、视觉冲击力强。
2.长消息。
长消息时间长度一般在4分钟“内。
它的特点是以非事件性报道为主,要求在短消息基础上在时空上有一定拓展和延伸,要有一定的立意和深度,同时运用多种电视表现元素。
二、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节目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节目分为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被视为消息类新闻节目的一部分,但因其并非单条新闻,在播出上会有一定的时间跨度。
二者在题材选择、时效性、报道序列和传播功能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1.连续报道。
它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的事态进行及时、持续的报道。
连续报道的题材往往是重大新闻。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报道的时效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报道有较强的连续性,连续一般是纵向的;报道在总体结构上具有完整性;从报道层次上看是逐渐递进的;报道具有一定的广博性;报道在声势上具有强烈的悬念感。
2.系列报道。
它是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多次。
系列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创造。
它以集中的强大声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成就,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系列报道在主题是同一性、传播具有系统性和信息密集化。
三、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或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表现某一行业、地区新面貌新气象等内容的新闻报道形式。
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分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等类型。
1.电视新闻专题节目。
它又可分为典型报道、事件的现场报道、重大事件综述和思辨性报道等几种类型。
一、广播消息广播消息在广播新闻传播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最能体现广播新闻迅速快捷的传播优势,也最能吸引受众“先声夺人,短小精悍,结构简单,主线单一”是广播消息的主要特点。
按照不同的标准,广播消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口播的文字消息和录音消息。
通俗易懂与报纸的新闻消息又存在一定差异,在目前的广播新闻节目中,这一类型的广播消息还常常出现。
而录音消息则往往表现为一种“解说加音响”的形态特征,其中,解说一般由记者写作完成,播音员将解说文本变成有声语言。
录音消息比较能够体现广播特色,是广播新闻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
记者从新闻现场发回的现场报道,而现场报道虽然属于录音消息的范畴,但它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叙述、边录制的报道,与一般的录音消息呈现方式明显不同,所以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消息类型。
连线报道。
这是广播节目形态变革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形式。
它由记者在新闻现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胼感通过电话与直播室的主持人直接交流,将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听众。
之所以将连线报道归入广播消息,是因为虽然连线报道的呈现方式是记者在与主持人一问一答的相互交流中传递信息,但是新闻事实本身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有效传递。
二、广播新闻专题新闻专题过去被称为新闻专稿。
由于新闻专稿主要是用来指称报纸专题报道的一种称谓,所以新闻专稿的说法在广播中目前已很少出现了。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节目样式。
新闻专题对时效性的要求并不像广播消息那样高,但是它必须具有新闻性,同时要有深度。
它不是消息的拉长也不是消息的组合,因为新闻专题往往围绕某一主题,对一些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和评说,以揭示隐含在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身上的社会价值。
三、广播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是借助有声语言和实况音响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或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表明观点的一种节目样式。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它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体,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
在广大受众的意识里,习惯性地将消息类电视新闻看作狭义的电视新闻。
而广义的电视新闻,则是指电视节目中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若按照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表现方法来划分,它可分为短消息和长消息,有时还包括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第一节消息类电视新闻基本特征消息类电视新闻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就是用客观存在的事实说话,它往往通过第一时间、较为精炼的文字、多样化的题材、新鲜而又引人入胜的内容来报道国内外、省内外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新闻事实。
一、第一时间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制胜法宝就是一个“快”字,也就是说任何刚刚发生、发现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第一个告知观众。
因此,记者应该强化抢新闻的意识,如果一条新闻报纸已经报道,广播业已播出,电视新闻再去拾人牙慧,恐怕就不会有多少观众了。
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由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都无法预知,更是检验电视台和记者应变能力的试金石。
如今传媒之间的竞争“烽烟四起”,基本上每个省都至少有一套上星节目,中央电视台更是有十几套上星节目。
各台上星之后,节目的覆盖面就不单单是本地,它要面对的是整个中国甚至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卫星电视节目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稍有懈怠,就会有落伍的危险。
随着传播手段的日益完善,电视新闻在“快”字上做了很多文章。
近几年来,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日益增多,每年的“两会”、以及一些重要的外事报道都实现了现场直播。
二、篇幅简短消息类新闻的任务是迅速简要地报道国内外大事,由于要抢时效,制作周期又短,这就要求电视记者一定要用最简炼的语言与最典型的画面形象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1.消息类电视新闻要求短而精消息类新闻往往以秒计算,要抢在第一时间播出,自然不可能像电视专题那样详细交待新闻事件的背景以及它的前因后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