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口语交际上篇 普通话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437.27 KB
- 文档页数:39
普通话基本知识普通话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 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7885;]。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ëng。
普通话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声调,一共有1200多个音节。
从结构看,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可以无声母,但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基本常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民族共同语。
一、变调一声(音平):高平调,高而平。
二声(阳平):中声调,由中升高。
三声(上声):降声调,先降后升。
四声(去声):全降调,向下降低。
1、上声的变调A.两个上声相连。
前一个变得像阳平。
如:洗脸--“洗”好像“席” 打假---“打”好像---“答”B.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阳平。
如:你(ni2声)有(you2声)理很(hen2声)勇( yong2声)敢2、“一”的变调 :A.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如:一般、一起、一直、一点儿,这里的“一”都读四声。
B.在去声前一律读阳平。
如:一样、一定、一道、一个,这里的“一”都读二声。
C.在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时读原调。
如:第一、第三十一,都读一声。
D.在重叠动词中间读轻声。
如:看一(yi)看听一(yi)听想一(yi)想3.“不”的变调:A.在去声前读音平。
如:不会、不对、不怕、不错,这里的“不”都读2声。
B.在重叠词语中间读轻音。
如:好不(bu)好行不(bu)行说不(bu)说要不(bu)要4.“七、八”的变调:A.“七、八”单念或在音平、阳平、上升前读原调。
如:七八九(单念)七天八天(阳平前)B.“七、八”在去声前变阳平,也可不变。
如:七岁七件七次(qi2或qi1)八岁八件八次(ba2或ba1)二、轻声1、什么是轻声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 [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能干n énggà ([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 é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运气y ùnqì (词组。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现代交流和商业活动的主要语言,掌握好普通话已经成为许多人的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包括其起源、发展和重要性。
一、普通话的起源普通话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汉语的变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普通话。
它融合了各地的方言,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官方语言之一。
二、普通话的发展自1949年以来,普通话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推广普通话,通过教育和媒体宣传,普通话逐渐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学校、政府机构和商业场所。
三、普通话的重要性掌握好普通话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中国商业活动的主要语言,不懂普通话将无法参与商业交流。
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普通话都是必修课程。
掌握好普通话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对中国的认识。
四、如何学好普通话学好普通话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可以通过参加语言课程、看中文电影和听中文歌曲来提高听力技巧。
多读中文书籍和文章,注重发音和语调的训练。
与说普通话的人交流也是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
掌握好普通话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目标是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推理、决策、交流等,从而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智能家居等等。
人工智能的研究包括许多不同的领域,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其中,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并自动发现规律和模式,让计算机能够自主地进行决策和预测。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它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学习和推断。
一、普通话概说一)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
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称为华语,而在中国大陆则称为普通话。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为普通话下了科学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普通话的内涵。
在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
同时,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的,并非北京话中的每一个音都是规范的、标准的。
在词汇方面,普通话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而不是以北京话为基础,也不是以北京话为标准。
因为词汇的流动性大,相互渗透力强,系统性不如语音那么严整,所以它不能用一个地点的方言为标准或基础,若那样就太狭窄。
在语法方面,普通话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是指现代优秀作家、理论家的优秀作品(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代表作,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论著)和国家发布的各种书面文件(如法律文本、通告、政令等)。
我们这里所讲的普通话训练着重指的是普通话的语音训练。
(二)普通话的语音特征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
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i(坏),但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
俄语Встрец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
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
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基础知识,是指在使用普通话时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分为普通话音韵规律、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普通话语法规律,以及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等几大部分。
首先,普通话音韵规律是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之一。
普通话的音韵要求它的发音必须符合国家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即“清晰、流畅、标准、准确”,并且每个声母、韵母、音节都要符合音韵规律。
例如,每个声母要遵循发音规律,不能乱用,而韵母要符合普通音节规律,并且音节之间要有明显的变化。
其次是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
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指的是普通话中汉字的书写规律,它要求汉字的字形应当精确、准确,而且要求汉字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正确、规范。
例如,字的笔画要精确、完整,每个笔画的方向也要严格控制,而且笔顺也要科学、规范,字之间的间距也要正确。
此外,普通话语法规律也是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之一。
普通话的语法规律是指普通话中的句子结构、句子成分、语义表达以及助词的使用等方面的规则。
例如,普通话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谓宾结构,但也有例外,比如祈使句;句子成分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而助词的使用也要符合规律,助词的用法要精确、准确,不能混合使用。
最后,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也是普通话的基本知识之一。
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指的是普通话中每个音节、每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式以及发音时所需要遵循的一些特殊规律。
例如,声母“c”发音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用嘴唇发出“z”的音;“f”发音时要用嘴唇抵住上下齿,然后发出清脆的“f”音。
而韵母“an”发音时,要压低声带,用嘴唇发出“a”的音,然后拉长发出“n”的音。
总之,普通话基础知识包括普通话音韵规律、普通话字形书写规律、普通话语法规律以及普通话发音认知规律等,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使用普通话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熟悉普通话的基本知识,才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普通话,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话的表达能力。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韵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搭配规则对正确发音很重要。
2. 四声:普通话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
学会准确地区分和使用四声对于正确发音和语调非常重要。
3. 声调规律:普通话中的声调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例如在连读或调整节奏时。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流利的发音。
4. 连读和变调:在普通话中,有很多词语之间会发生音变和连读,这是为了保持语音的流畅和自然。
了解连读和变调的规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口语。
5. 声调符号:普通话拼音中使用声调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声调。
学习和掌握这些声调符号对于正确拼读汉字很重要。
6. 声调语法:在普通话中,声调对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也很重要。
掌握声调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7. 声韵调的变化:普通话中的音变规律复杂多样,例如声母的变化(如擦音化、爆音转呼应等),韵母的变化(如鼻化、轻声等)和声调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普通话。
8. 语音语调: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有一定的规范和特点。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9. 声调语音与词义的关系:普通话中,独立的音节可以由多个字组成,不同的声调可以对应不同的词义。
了解声调与词义的关系可以帮助学
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词汇。
10. 声韵调节与语音调节的关系:普通话的发音受到音韵规律和语音
规则的影响,掌握声韵调节和语音调节的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发音和理解语言。
普通话知识点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它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在教育、政府、媒体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地位。
掌握普通话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沟通能力、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普通话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语言。
一、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规则普通话采用汉语拼音系统,其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要素。
学习普通话的第一步就是熟悉并正确掌握这些基本发音规则。
1. 声母:普通话有21个声母,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这些声母在发音时要准确清晰,避免混淆。
2. 韵母:普通话有35个韵母,包括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等。
韵母的正确发音和音调变化对普通话的准确表达起到关键作用。
3. 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是指声音的音调变化,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词义。
词汇的正确声调使用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部分。
二、普通话的基本语法规则普通话的语法规则与汉语普通话的语法相似,但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了解这些基本语法规则可以提高普通话的语言表达能力。
1. 词序:普通话的基本词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疑问句和倒装句等。
2. 量词:普通话中使用量词表示衡量事物的数量或程度,例如“个”、“本”、“条”等。
3. 助词:普通话中使用一些助词来表达语义的细微差别,例如“了”、“的”、“吗”等。
4. 句式:普通话中有多种常用的句式,例如并列句、复合句、状语从句等。
掌握这些句式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灵活。
三、普通话的常用词汇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常用词汇。
熟悉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
1. 常用问候语:普通话中有很多常用的问候语,例如“你好”、“再见”、“请问”等,这些问候语常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通用的交际用语。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声母,包括 b、p、m、f 等21 个辅音声母。
这些声母在发音时,要注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准确。
比如“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发出“b”的音。
韵母则更加丰富多样,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等。
单韵母如“a、o、e”,发音时口型要保持不变。
而复韵母如“ai、ei、ao、ou”,则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发音时要注意元音之间的过渡和协调。
鼻韵母如“an、en、in、un、ang、eng、ing、ong”,则带有鼻音成分,发音时要注意鼻腔共鸣的运用。
声调在普通话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
阴平调高平调,发音时声音高而平;阳平调中升调,发音时由中音升到高音;上声调降升调,发音时先降后升;去声调全降调,发音时从高音降到低音。
声调的正确掌握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清晰,富有韵律美。
除了语音,词汇也是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也吸收了其他方言和外来语中的有益成分。
在使用词汇时,要注意规范和准确,避免使用方言词汇或生造词语。
比如,“自行车”是普通话的规范说法,而在某些方言中可能称为“脚踏车”。
语法方面,普通话遵循现代白话文的语法规范。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在组织句子时,要注意语序的合理、词性的搭配以及句子结构的完整。
例如,“我今天吃了一碗美味的面条”,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吃了”是谓语,“一碗美味的面条”是宾语。
学好普通话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它有助于更好地与人交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
无论是在求职面试、商务谈判还是日常社交中,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