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总布置可定义为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总布置设计总布置设计概述总布置设计是船舶设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的结果对船的使用效能、航行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结构工艺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总布置设计也是后续设计和计算的主要依据。
总布置设计主要完成以下设计:船舶主体和上层建筑设计;各典型载况下船舶的浮态调整;船舶舱室和设备布置设计;通道和楼梯设计;船舶造型设计等。
在总布置设计中,除了特殊要求外,各类船舶在布置上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如下:○1最大限度的提高船舶的使用性能。
○2对船舶安全性能、航海性能、结构性能的把握。
○3船舶结构的合理性。
○4便于建造、修理、检验、保养以及设备的更换。
○5在经济、实用前提下,船舶造型应美观和大方 本船的总布置设计是在综合考虑船的各项性能,并保证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章设计要使传播满足载重量要求,最大限度地缩短机舱长度,以提高货舱容积。
调整船舶浮态,合理布置压载舱形式,保证在稳性计算中,满足稳性衡准要求,获得理想的船舶航速。
船舶总体布局(1)水密横舱壁本船结构计算船长(即垂线间长)为m ,根据《钢制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船舶的水密舱壁要求。
(2)首、尾尖舱长度的确定按照《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规定:○1货船的防撞舱壁距首垂线的距离应不小于0.05L L 或10m ,取较小者,但经允许,可不大于0.08L L (其中L L 为85%D 处水线长度的96%;对于具有球鼻首的船舶,防撞舱壁距首垂线的距离可减小球鼻首在首垂线前方夏季载重水线上投影长度的一半,但200L m 时减小值应不大于0.015L 。
○2尾尖舱长度一般取pp pp L L 50.0~40.0。
(3)肋骨间距根据规范,标准肋骨间距5.00016.0+=S b L s (m )式中:S L ——结构计算船长(m ),即垂线间长,但不小于水线长的96%,且不必大于水线长的97%,S L 大于200m 时,取为200m 。
规范还规定,在首尾尖舱内以及在防撞舱壁至首垂线0.2S L 区域内,肋骨的标准间距b s 应为按上式计算所得值或下述规定的较小者首尾尖舱内:0.6m ;防撞舱壁至首垂线0.2S L 区域内:0.7m ;肋骨的最大间距应不大于1.0m 。
116.4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第六章船舶总布置设计6.4 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在将主船体内的体积空间从几何上划分为多个围蔽空间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在划分好的体积空间中,布置不同功能用途的船舱。
对于民用运输船舶而言,主要船舱包括货舱、机舱、压载水舱、油水舱等。
在船舶总布置设计中,保证货舱舱容是设计的出发点。
货舱压载水舱机舱6.4 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一、货舱的布置民用运输船舶的货舱和机舱主要被布置在船舶的中部舱,即双层底内底板之上,上甲板之下,尾尖舱舱壁之前,防撞舱壁之后。
货舱布置工作主要包括货舱形式,货舱数和货舱舱长的确定。
设计时应保证尽可能大的货舱舱容和尽可能均匀的横舱壁间距。
具体货舱布置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规范和法规以及货物装卸的要求等。
货舱形式货舱数机舱6.4 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一、货舱的布置1.考虑规范和法规的要求各类运输船舶货舱的具体分舱要求各不相同,但必须满足规范和法规的相关要求。
●例如,民用运输船舶的横舱壁数量需要满足规范所规定的最少舱壁数。
●例如,当散货船大于150m,装载密度大于1吨每立方米的干货时,破舱稳性应满足任一货舱破损进水的要求。
●例如,为防止油船海损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油船的货油区横剖面结构、货油舱舱长及单舱容积需要满足MARPOL和我国法规的具体规定。
6.4 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一、货舱的布置2.考虑货物装卸的要求(1/3)货舱的形式、尺度以及货舱口的大小,必须考虑货物的性质以适宜于货物的装载和卸载。
●例如,对散货船货舱进行分舱时,需要考虑货物的合理配载,防止船体产生过大的弯矩和剪力。
●例如,主要用于装运谷物和煤炭的散货船,一般以均匀舱长来布置。
●例如,谷物和矿砂兼运的散货船,为了不使装矿砂时重心过低,初稳性过大,可采用长短舱组合的布置方式。
长舱装谷物,短舱装矿砂,这样不致在载运矿砂时因重心过低而引起剧烈的横摇。
6.4 主船体内主要船舱的布置一、货舱的布置●例如,集装箱船货舱数目和长度与集装箱布置有关,其货舱舱长是根据集装箱及导轨布置而定的。
第七章总布置设计7.1概述总布置设计是船舶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不但对船的使用效能和航行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是其他各项设计和计算的主要依据。
总布置设计是总揽全局性的一项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了一艘新船设计的各个阶段。
总布置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布置设计工作,更是一项平衡各种矛盾,协调各部分设计的综合性工作。
因此,总布置设计者不仅要掌握船舶总体设计的知识,还必须熟悉各相关专业的设计知识。
总布置设计通常是由项目总设计师亲自掌管的一项设计工作。
在新船设计的初始阶段,为了便于方案构思和把握主尺度与载重量、舱容、布置地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主要性能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对船的总布置有所设想和考虑,并绘制总布置草图。
总布置设计的任务,简单地说是在满足营运要求和保证船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船舶的整体布置,绘出详细的总布置图。
总布置设计的具体工作包括:①区划船舶主体和设置上层建筑,包括确定机舱、货舱、油水舱、工作舱室、居住舱室和其他各种舱室的位置和地位。
也就是设置各纵、横舱壁和各层甲板,以及外部造型等。
②调整船舶的浮态,妥善合理地安排船的各部分重量沿船长方向的分布。
并且注意控制重量的垂向分布,协调稳性和摇摆性能对重心高度的不同要求。
③布置船舶舱室和设备。
包括各类居住和工作舱室的内部布置,以及舱内(除机器处所以外)和露天甲板上各种设备的布置等。
④规划各部位的通道和出入梯口。
不同类型的船舶,由于其用途及航行条件的不同,总布置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在总布置设计时,在注意各类船舶布置的特殊要求的同时,都应遵循下列的基本原则:①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提高船的使用效能,这是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例如:运输船舶首先应合理利用舱容,提高装卸效率,确保运输质量,提高运输能力;客船则应合理分区和布置客舱,保证旅客的舒适、安全与方便。
②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
总布置设计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船舶有适宜的浮态和稳性,良好的耐波性和驾驶视野等。
典型船舶的总布置特征
1. 船首区:船舶的前部,通常包括舰桥、导航桥、船首照明灯、雷达天线等航行设备和导航设备。
2. 货仓区:船舶中部的区域是货物的储存和运输区域,这些区域通常是以货仓、货舱、储油舱等设施形式存在的。
3. 机舱区:位于船舶中部和尾部的机械设备区域,包括主机舱、辅机舱、锅炉舱、发电机舱等。
这些区域是船舶的动力来源,包含发动机、发电机、锅炉、辅助设备等。
4. 用户舱区:也称为船舱区,是供乘客或船员居住的区域,包括船舱、甲板区、厨房、餐厅、浴室等。
5. 船尾区:船舶的后部,通常包括舵舵、推进器、船尾灯、船尾照明灯等。
总体而言,船舶的布置特征旨在最大化船舶的载货能力、提供良好的航行性能和操作性能,同时也考虑到乘客和船员的住宿和工作需求。
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船舶可能会有不同的布置特征。
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首舷(bow)。
船尾(stern):船的后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
舭部(bilge):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结的部位。
附:专业英语单词1. starboard: 右舷2. port:左舷3. abeam: 正横4. hatch: 舱口5. cargo hold:货舱6. inner bottom plating:内底板7. bottom plating: 船底板8. double bottom:双底层9. forcastle deck:首楼甲板10. poop deck:尾楼甲板11. saloon deck:上层建筑甲板12. promenade deck:起居甲板13. watrtight transverse bulkhead:水密横舱壁14. forepeak tank: 首尖舱15. afterpeak tank: 尾尖舱16. engine room: 机舱17. collision bulkhead:防撞舱壁船舶尺度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它可以决定停靠码头泊位的长度,是否可以从桥下通过,进某一船坞。
全长(最大长度):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水平距离。
全宽(最大宽度):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高度:自龙骨下边致船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它减去吃水,即可得水面以上的船舶高度。
登记尺度登记尺度:是主管机关在登记船舶和计算船舶总吨位、净吨位时所使用的尺度,它载明于吨位证书上。
登记长度:在上甲板的上表面上,自首柱前缘到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无尾柱时,则量至舵杆中心。
登记宽度:在船舶最大宽度处,两舷外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登记深度:在船舶纵中剖面的登记长度中点处,从上甲板下表面往下量至内底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船舶设计之总布置设计船舶设计的总布置设计是指船舶的整体布置方案,包括船体结构、舱室内部布局、设备安装和舱口划分等。
一个良好的总布置设计可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船舶设计的总布置设计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船体结构的总布置设计。
船体结构是船舶的骨架,它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船舶的载荷特点和荷载分布,以确保船体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同时,还要考虑船体的良好流线形状,以降低船舶的阻力和涡蚀,并提高航行性能。
此外,还要考虑船体的稳性和自由度,以确保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平稳性和操纵性。
其次是舱室内部布局的总布置设计。
舱室内部布局包括货物舱、甲板、船舱、机舱等各个部分。
在舱室内部布局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货物的特性和船舶的操作需求,合理划分和安排各个舱室的位置和大小,以提高货物的装载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同时,还要考虑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合理安排船员室、厨房、浴室等设施,以提高船员的工作效率和居住舒适性。
第三是设备安装的总布置设计。
船舶上需要安装各种不同的设备,包括主机、辅助机械、电气设备和船载仪表等。
在设备安装的总布置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重量、体积和操作的要求,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布线,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的便利性。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散热和防护等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工作安全和寿命。
最后是舱口划分的总布置设计。
舱口是船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口,包括舱门、舱盖、舱口机械等。
在舱口划分的总布置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货物的装卸和船舶的操作要求,合理安排舱口的位置和尺寸,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同时,还要考虑舱口的密封和防水性能,以确保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防浸能力。
总之,船舶设计的总布置设计是船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一个良好的总布置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船舶的操作需求和船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提高船舶的性能和效益。
因此,在进行船舶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船体结构、舱室内部布局、设备安装和舱口划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总布置设计。
116.2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在船舶总布置设计时,首先要进行总体布局的区划工作。
主要包括对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划分和对上甲板上面积空间的规划。
防撞舱壁尾尖舱舱壁对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划分,主要是指通过设置各纵、横舱壁、甲板和平台等,将主船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围蔽空间的过程。
主要包括纵向划分和垂向划分。
在划分好的体积空间中,进行不同功能用途船舱的布置。
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纵向划分的一般步骤二、防撞舱壁布置的有关规定三、尾尖舱舱壁布置的注意事项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一、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纵向划分的一般步骤通过合理设置水密横舱壁来对主船体内体积空间进行纵向划分,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肋骨间距的确定某9000TEU装箱船横舱壁设置第二,水密横舱壁数目的确定横舱壁通常必须设置在肋位上。
因此,需要首先确定全船的肋位,再进一步确定水密横舱壁的数目。
在确定了水密横舱壁的数目之后,进一步确定防撞舱壁和尾尖舱舱壁的位置。
并据此来确定首尖舱和尾尖舱的长度。
1. 肋骨间距的确定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0.00160.5 b S SL m =+式中,b S 为标准肋骨间距S L 为垂线间长b S 不大于0.7m在船舶设计时,需要在上述标准肋骨间距的基础之上,考虑布置和施工方便等因素来最终确定肋骨间距。
一、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纵向划分的一般步骤2. 确定水密横舱壁的数目(1/2)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一、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纵向划分的一般步骤第一,考虑法规、规范中的分舱与破舱稳性的要求。
6.2 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纵向划分一、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纵向划分的一般步骤2. 确定水密横舱壁的数目(2/2)第二,考虑规范的要求。
规范主要是从船体结构强度的要求出发的。
我国规范规定如下表。
对于船长大于190m的船舶,需要由直接计算确定。
船舶知识科普——学会如何看船舶总布置图?这是船舶设计第一图!有些大船没有它的指示连机舱都不知道怎么进去!学会看总布置图,至少知道全船各舱室的位置和进出通道,逃生也比别人快很多(灾难大片海神号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船舶的总布置图...一、每船都有?到底是什么东西?每船都有!总布置图(general arrangement plan)由右舷侧视图、各层甲板与平台平面图、舱底平面图及船体主要尺度和技术数据等组成。
反映了船舶总的布置情况,即全船各舱室的划分与位置、各种船舶设备及位置;是绘制其它图样和进行其它计算的依据。
该图比较集中体现了船舶的用途、任务和经济性。
二、到底啥用呢?总布置图的主要用途是:(1)表示船舶上层建筑的型式以及舱室、设备、门窗、通道等的布置情况。
(2)进行其它设计和计算的依据。
如进行全船重量和重心位置计算,船舶设备设计和结构设计等的依据。
(3)作为绘制其它图样的依据。
如绘制各类设备、系统布置图;门、窗、扶梯布置图;木作、绝缘布置图等的依据。
(4)在施工时,可作为具体施工的一张指导性图样。
它能起到协调各机械、设备的相互关系,当它们之间发生矛盾时,以总布置图中的布置为准。
总布置图对船舶建造时的舾装工作尤其有着重要意义。
三、常用图线及其应用范围1.细实线可见轮廓线,如船体外板、甲板、平台以及开口等的可见轮廓线等。
2.粗实线板材、型材剖面的简化线,如表示船体外板、金属舱壁与围壁、船体构件等的剖面。
3.细虚线不可见轮廓线。
4.粗虚线不可见板材的简化线,如不可见甲板、平台、横舱壁、内底板、肋板、金属围壁等的简化线。
5.细点划线中心线、开口对角线、液舱范围线等。
6.细双点划线假想位置线,如上一层甲板的开口轮廓线、单底船的肋板边线等。
图形符号一般有这些样式▼识读总布置图主要是了解船舶的用途,船舶的主要尺度和技术性能,船体内舱室的划分和布置,各种机械、设备的组成、数量、布置和它们的相互间关系。
116.1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第六章船舶总布置设计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二、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特点三、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简言之,是在满足营运要求和保证船舶航行性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船舶的整体布置,绘制出详细的总布置图。
详细的总布置图是反映船舶总布置设计的主要技术文件,一般由侧面图、各层甲板图、舱底平面图及平台平面图组成,有的还要绘出横剖面图和阴影图。
侧面图上甲板图舱底平面图横剖面图一、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形式●尺度●层数●舱室●造型包括对主船体内体积空间的划分和上甲板上面积空间的规划。
总体区划1. 总体区划2. 浮态的计算与调整3. 舱室和通道的布置4. 舾装设备的布置浮态的计算与调整在总体区划的基础之上,考虑浮态要求,对船舶各种载况下的浮态进行计算。
并在计算的基础之上,对浮态进行调整。
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1. 总体区划2. 浮态的计算与调整3. 舱室和通道的布置4. 舾装设备的布置舱室和通道的布置包括各类生活舱室和工作舱室的内部布置,以及对全船通道的规划。
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1. 总体区划2. 浮态的计算与调整3. 舱室和通道的布置4. 舾装设备的布置舾装设备的布置对除机器处所以外的舱内和露天甲板以上的各种设备的布置。
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任务1. 总体区划2. 浮态的计算与调整3. 舱室和通道的布置4. 舾装设备的布置6.1 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二、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特点统筹兼顾贯穿始终因船而异统筹兼顾在设绘总布置图的过程中涉及船、机、电三个专业,其中,船体又包括总体性能、船体结构及舾装,等三个方面,考虑的因素包括船舶使用要求、航行性能与经济性等。
总布置设计1 概述船舶总布置设计是以满足船东提出的使用要求和航行性能为前提,合理经济地确定新船整体布置的工作,具体说就是要完成新船总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船舶总布置图,一般包括侧面图,各层甲板、舱底平面图及平台平面图,有的还要绘制横剖面图和阴影图。
在总布置设计中,除了注意各类船舶布置上的特殊要求外,一般应遵循下属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提高船舶的使用效能。
(2)保证船舶的航行性能。
(3)满足各有关规范、规则及公约的要求。
(4)便于建造、检查、维修以及设备的更换,船上各处所应有良好的可达性。
(5)舱室布置时,要努力改善船员与旅客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6)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注意外部造型与内部装璜,给人以“美”感。
总布置设计一般分两步进行:1. 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母型船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船的使用特点和技术任务的要求,在确定船舶主尺度的基础上进行总布置草图设计。
这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 、纵向区划,肋骨间距的选取、纵向舱室的划分(水密舱壁的数量和位置、货舱、机舱、首尖舱、尾尖舱);b 、竖向区划(船主体部分甲板或平台的设置,即层数、层高、双层底三个方面;c 、估算典型载况的浮态和稳性;d 、上层建筑,确定其外形和尺寸。
2. 根据方案审查的意见,修改总部置并进行草图的细化工作。
总布置设计的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主船体与上层建筑的总体区划;2. 纵倾调整;3. 梯口与通道的规划、舱室布置;4. 舾装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2 总布置的步骤(1)主尺度初选――(2)总部置草图――(3)型线草图――(4)型值――(5)静水力计算――(6)校核排水量,船型参数的校核如果满足要求继续,否则回到(1)――(7)稳性校核,满足要求继续,否则回到(2)或者(1)――(8)快速性计算,校核航速 做总部置前的准备工作:主尺度的论证的结果一、主体内船舱的纵向划分沿L 方向由水密横舱壁划分为:首尖舱、机舱、货舱、尾尖舱。
1. 肋距间距:标准间距《钢质海船建造规范》(1996)5.00016.0+=bp b L S ,取整,我们的一般取0.5、0.55、0.6、0.65、0.7,首尾尖舱范围内m S b 6.0≤;首防撞舱壁至首垂线0.2L 区域内m 。
船舶相关知识名词解释船舶相关知识名词解释船舶的历史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见船舶动力装置).1807年,美国的R.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Clerment)"号,时速约8公里/小时。
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Archimedes)"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C.A.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Turbinia)"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达60公里/小时以上,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采用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
1903年,在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 "万达尔(Βандал)"号下水.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Cartaric)"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60年代先后出现了用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定义
∙• 总布置对船长的要求
∙• 总布置对船宽的要求
∙• 方形系数对布置的影响
定义
对全船的分舱、上层建筑、舱室、通道以及主要设备、装置等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布置。
总布置对船长的要求
船长应满足舱容和甲板面积的要求,满足布置要求的船长可以作为设计船船长的下限值。
对客船和推拖船等布置地位型船舶在选取船长时,往往参照相近型船绘出布置草图,以确定设计船满足布置要求的最小船长的数值。
总布置对船宽的要求
增加船宽,可增大舱室宽度,加大甲板面积,增加货舱口的宽度,对船舶的布置及使用一般是有利的。
对于客船及推拖船、滚装船、集装箱船等布置型船的船宽,往往都是通过总布置确定下来的,将满足总布置要求的船宽作为船宽的下限。
方形系数对布置的影响
从保证布置地位的观点来看,大的C b有利于货船舱容的合理利用;对船体内部的舱室布置、机舱布置也是有利的。
C b过小会给布置带来困难,特别是尾机型船舶,因 C b过小尾部太尖瘦,不利于机舱的布置。
对双桨船还可能导致轴出口过前。
船舶总布置可定义为船舶总布置可定义为,给所有需要的功能和设备分配空间,并适当协调它们的位置和进出的通道。
总布置的特征可用四个连续步骤描述,即:分配主要舱室,确定各舱室的边界,选择定位舱内的设备和家具,以及提供相互间的通道这些步骤虽有一定的重叠,但一般是从总的布局到细部的考虑。
通常,在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合同设计以及施工设计每个阶段都要准备相应的详细布置图。
初始阶段的资料取自过去积累的经验,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入,其详细程度逐渐增加。
前面已经多次说过,船舶设计必须协调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大部分协调工作就体现在总布置之中。
船舶设计要求综合多种艺术和科学,而这种综合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总布置中。
设计师应考虑船舶所有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要求,衡量这些要求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力图使船体内舱室分配和布置的相互协调关系达到最佳程度所以说,总布置反映了船舶设计中各个有关部门和专业资料的综合或集成,从整体观点上使船具有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必须功能船舶营运效率取决于适当地布置每一个舱室及最有效地调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要的是,总布置是否有效和经济应由建造费和营运费,特别是操作这条船所需要的人工费等因素来判断船舶设计的很多其它部门为总布置提供了资料,例如船体结构、设备(舱口盖、起货设备等)、性能(重量、稳性和型线)、轮机(机械、烟道)以及其他技术条件等等。
这一章所考虑的船型只限于为经济利益而运输的船舶,也就是说商业运输船。
这些船型可按所运输的货物分为统货船、散货船、车辆运输船、客船等。
统货船又可根据它们运输货物的形式再分成件杂货船、集装箱船、标准化货盘船、滚装船等等散货船又可细分成液态散货船和固态散货船,或混装散货船,当然还可再分成特种液态和固态散货船。
车辆运输船包括渡船和运输汽车、卡车等的远洋运输船。
旅客可以乘坐专为运输旅客而设计的客船,也可以搭乘上面所述的任何一类船因而即使这些船型都限于商业运输,它们也还有着相当不同的功能。
船舶总布置可定义为,给所有需要的功能和设备分配空间,并适当协调它们的位置和进出的通道。
总布置的特征可用四个连续步骤描述,即:分配主要舱室,确定各舱室的边界,选择定位舱内的设备和家具,以及提供相互间的通道
这些步骤虽有一定的重叠,但一般是从总的布局到细部的考虑。
通常,在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合同设计以及施工设计每个阶段都要准备相应的详细布置图。
初始阶段的资料取自过去积累的经验,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入,其详细程度逐渐增加。
前面已经多次说过,船舶设计必须协调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大部分协调工作就体现在总布置之中。
船舶设计要求综合多种艺术和科学,而这种综合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总布置中。
设计师应考虑船舶所有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要求,衡量这些要求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力图使船体内舱室分配和布置的相互协调关系达到最佳程度
所以说,总布置反映了船舶设计中各个有关部门和专业资料的综合或集成,从整体观点上使船具有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必须功能
船舶营运效率取决于适当地布置每一个舱室及最有效地调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要的是,总布置是否有效和经济应由建造费和营运费,特别是操作这条船所需要的人工费等因素来判断
船舶设计的很多其它部门为总布置提供了资料,例如船体结构、设备(舱口盖、起货设备等)、性能(重量、稳性和型线)、轮机(机械、烟道)以及其他技术条件等等。
这一章所考虑的船型只限于为经济利益而运输的船舶,也就是说商业运输船。
这些船型可按所运输的货物分为统货船、散货船、车辆运输船、客船等。
统货船又可根据它们运输货物的形式再分成件杂货船、集装箱船、标准化货盘船、滚装船等等
散货船又可细分成液态散货船和固态散货船,或混装散货船,当然还可再分成特种液态和固态散货船。
车辆运输船包括渡船和运输汽车、卡车等的远洋运输船。
旅客可以乘坐专为运输旅客而设计的客船,也可以搭乘上面所述的任何一类船
因而即使这些船型都限于商业运输,它们也还有着相当不同的功能。
但是,不论哪种情况,总布置的共同目标是用最经济的方式完成船舶的任务。
换句话说,设计的船能以最小的单价运输货物。
功能和价格这两方面实际上是促使发展特殊船型的动力,最近几年来已经研制了很多特殊船型。
其原因可从对一支件杂货船队和一支装载同样货物的集装箱船队的年度费用清单比较中看出,选自参考文献[1]
普通件杂货船船队集装箱船船队
投资费(造价)2370000美元2940000美元
营运费4550000美元3550000美元
货物装卸费2200000美元4920000美元
码头配置费 1 200 000美元 1 200 000美元
管理和配置费 2 200 000美元 2 200 000美元
运费总额33220 000美元14 810 000美元
每长吨货物运输费49.20美元21.90美元
(per long ton:一英吨,2240磅;per short ton:一美吨,2000磅)
表格中那些价格数据就是引起集装箱船型迅速发展的动力
用类似的价格数据组(比较不同的方面得到,可实现同样的功能),可以说明各种特殊船型迅速发展的原因
因此,总布置问题是和船舶的功能相联系的
一般说,它随船型不同而不同。
然而所有船型的总布置总有一些共同之处,例如,尽管不同的船型会受到不同的限制,起居设施和推进机械的布置却基本相似
任何分析功能-经济方面的工具,把它作为由一系列子系统合并而成的一个系统来考虑是方便的
采用这种方法,每一个子系统可分开分析,且它的组成部分和特性可选择为具有最佳功能和最佳经济性;而后把这些子系统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当然这些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且它们的功能之和必须等于整个系统的功能,正如它们的成本之和必须等于整个系统的成本一样。
船舶是一个…结构-机械‟式工具,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运输货物和人员从一个港口穿过一段水路到另一个港口的系统
这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分成几个子系统,一般必须至少包括以下这些子系统:
密闭容积,用来装货和安置其他船舶设备,并提供浮力以支持货物和其它重量(船体外壳)。
船体结构,用来保持密闭容积水密完整性,承受货物和其他船舶设备的重量,抵抗各种静力和动力,提供船体梁的总强度(结构)。
把货物从码头运到船上并且把它装进船舱(货物装卸或配载
以不同的航速推进船舶(动力机械和控制
控制船舶方向(操舵)。
容纳和维持人员生活的系统(起居设备)。
发生事故时提供安全的设施(水密分舱、消防等)。
总布置设计主要考虑每一个子系统的要求,经过平衡、权衡,合并成一个完整系统
然而,总布置的形成并不完全符合系统的处理方法,因为总布置是一张处所的分配和定位图,而这可能和某些子系统关系很少。
例如有些子系统实际上不需要任何处所,因而在总布置图上也不出现
虽然这一章只限于“总布置”这个主题,而不再进一步讨论系统处理方法,但应指出上述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进一步分成几个次级子系统(或子-子系统),甚至他们还可以再分实际上,整条船本身也是一个较大运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该运输系统把人员和货物从地球上的任一地点运输到任一其它地点
解决总布置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船体和上层建筑内主要舱室及其边界的位置。
它们是:
货舱
机舱
船员、乘客及有关舱室
液舱,其它杂用舱室
同时,还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有:水密分舱和完整性,足够的稳性,结构完整性,提供足够的通道.
正如前面所说,总布置是按尝试、校核和完善这样一个过程逐步进展的
跟其他任何问题一样,解决总布置问题的第一步至少具备以下这些资料:•根据货物的种类和数量确定出需要的货舱容积。
•货物存放的方法及货物装卸系统。
•根据机型和船型而确定出所需的机舱容积。
•根据船员和乘客的数目及起居设施的标准确定出所需的生活舱室容积。
•根据机型、燃料种类及续航力确定出所需液舱(主要燃料和清洁压载)的容积。
•水密分舱所需要的标准及主要横舱壁间距的限制值。
•近似的主尺度(长、宽、深和吃水)。
•初步的型线图
主尺度和型线图的估算建立在以下工作基础之上:初步综合上述船舶所有项目所需的容积,初步估算全船的重量,针对航速和功率选取适当的船形系数,以及针对分舱和稳性确定足够的干舷和限界线。
根据型线图和限界线,可以作出沿船长的横剖面积曲线和可浸长度曲线。
分配各主要舱室的第一个总布置图是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的
首尾尖舱壁和内底按照有关机构的要求确定
其它主要横舱壁的定位必须满足分舱的要求,而分舱的根据是初步的可浸长度曲线。
各层甲板的布置应符合舱室、货物、机械、起居设施等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强度要求
为最终获得有用净容积和净甲板间高度,必须扣除结构所占用的空间。
在第一次近似中,关于主要舱室的分配、边界和分舱等通常都要作出几个总布置方案
校核这些方案的容积、重量和稳性,并修改初步型线以使这些性能满足要求
这时,有些方案就可能取消:或者因为它们不可行,或者因为它们不如其它方案有效
接着,总布置就进入更加细致的阶段,同时进行着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形成船体结构,进行机械布置、计算重量、容积、可浸长度和稳性(完整稳性和破损稳性)等
基本布置方案的选定可能在这过程的早期实现,也可能不得不拖延,并对各种“权衡”作详细的比较
不论哪种情况,一般都要和船主协商,以便考虑到船主在使用方面更详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