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 格式:ppt
- 大小:967.00 KB
- 文档页数:12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文中蕴含的美,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采用的插叙方式,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1、读懂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谈话导入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
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
(生读课题)展示导纲1、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勾画关键词句,写下你的体会。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3、勾划描写达格妮心理活动的语句,想一想达格妮收到礼物时情绪有什么变化?学生自主学习二、合作互动小组交流: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成员围绕三个习题逐一交流汇报,认真听取同伴发言,并补充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展示评价,全班交流A 、小组展示:葛林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 追问1、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引读句子,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想象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树叶的低语,蟋蟀的弹奏,青蛙的歌唱,海浪的敲打)这是来自故乡的声音,让我们跟随着达格妮的思绪回到十年前。
小学语文课文《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梳着金色的长辫,淡绿色的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芒。
当她18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大森林来到这个城市。
今天,姑父带她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陶醉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
";"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么伟大的音乐家怎么会将一支乐曲献给我呢?";由于激动,她起初无法静听音乐。
可音乐的旋律是那样的美,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这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10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她还是个8岁的小姑娘。
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枞果。
在铺满金色落叶的林间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个正在散步的高个儿先生。
他头发斑白,非常和气。
他们愉快地交谈起来。
她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还告诉他许多关于她爷爷、守林人小屋、玻璃帆船和洋娃娃的事。
最后,高个儿先生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送她回家。
先生微笑着说:"咳,真糟,今天是你的生日,可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达格妮打断他的话说:"谢谢您。
今天我很快乐,我不要您再送什么礼物了。
";"我一定要送的,但不是现在。
";高个儿先生神秘地眨眨眼,微笑着说。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曾提着枞果篮子送她回家的人就是富有魔力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
他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来传送这份礼物--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引导学生理解守林人的辛勤付出和女儿的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4. 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故事情节概括:让学生概述《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诗歌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森林、守林人、女儿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4. 主题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美感,以及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例分析法:以诗歌中的具体意象为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故事情节概括:让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4. 诗歌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森林、守林人、女儿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5. 主题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6. 总结课堂: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美感和主题思想。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中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与其他描写守林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分析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小学语文课文《献给守林人的女儿》_学习方法网---------------------------------------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梳着金色的长辫,淡绿色的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芒。
当她18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大森林来到这个城市。
今天,姑父带她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陶醉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
”“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么伟大的音乐家怎么会将一支乐曲献给我呢?”由于激动,她起初无法静听音乐。
可音乐的旋律是那样的美,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这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10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她还是个8岁的小姑娘。
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枞果。
在铺满金色落叶的林间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个正在散步的高个儿先生。
他头发斑白,非常和气。
他们愉快地交谈起来。
她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还告诉他许多关于她爷爷、守林人小屋、玻璃帆船和洋娃娃的事。
最后,高个儿先生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送她回家。
先生微笑着说:“咳,真糟,今天是你的生日,可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达格妮打断他的话说:“谢谢您。
今天我很快乐,我不要您再送什么礼物了。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第一章: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牛了解和掌握《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牛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有过送礼物给别人的经历,礼物背后有什么寓意。
2. 简介故事背景:介绍守林人的工作及女儿的情况。
3.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4. 讨论: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及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 词汇的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词。
2. 教师讲解生词,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词汇运用练习:学生用所学生词造句。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生词编写句子,家长签字确认。
第三章:语法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课文中使用的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2. 语法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使用的语法知识。
2. 教师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语法运用练习:学生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表达。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语法知识编写句子,家长签字确认。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理解题目。
2.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与应用。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技巧。
3.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习效果。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完成类似的阅读理解题目,家长签字确认。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梳着金色的长辫,淡绿色的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芒。
当她18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大森林来到这个城市。
今天,姑父带她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是她陶醉了。
忽然,他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
”“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么伟大的音乐家怎么会将一只乐曲先给我呢?”由于激动,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这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10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她还是个8岁的小姑娘。
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枞果。
在铺满金色落叶的林间小道上,他头发斑白,非常和气。
他们愉快地交谈起来。
她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还告诉他许多关于他爷爷、守林人小屋、玻璃帆船和洋娃娃的事。
最后,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送她回家。
他微笑着说:“咳,真糟,今天是你的生日,可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她打断他的话说:“谢谢您。
今天我很快乐,我不要你再送什么礼物了。
”“我一定要送的,但不是现在。
”高个子男人神秘地眨眨眼,微笑着说。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曾提着枞果篮子送他回家的人就是富有魔力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
他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来传送这份礼物——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音乐在空中流淌,达格尼仿佛又看到了她的森林,她的高山。
她仿佛听到了玻璃船在水中掀起波浪的声音,听到了白荷花在风中摇动着愉快的小铃铛,还有孩子们游戏时的欢笑……达格尼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学反思《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一文使我们的心灵轻轻跳动,使我们在愉悦的心情中认识生活的美,感受心灵的美,激发了对生活的爱。
课文先写了达格妮18岁的时候,得到了意外的生日礼物——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献给她的乐曲。
达格妮不敢相信这份宝贵而伟大的作品属于她,尽管心潮澎湃,可精妙的音乐仍使她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乐曲唤起了她的经历,往事历历在目。
课文接着插叙了达格妮对往事的回忆,清晰地交代了乐曲创作的缘由。
然后讲达格妮明白了10年前的允诺实现了,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用奇特的方式,将最美好的礼物送给了长大成人的达格妮。
为了使年轻人热爱生活,音乐家内心具有对生活的爱,他敏捷地听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音响。
他爱着勤劳的人们——包括那个提着一篮子沉甸甸枞果的小小姐,爱那些平凡的人——即使她只是一个8岁的守林人的女儿,爱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的音乐送给许多个像达格妮如此对以后有美好向往的年轻人。
课文最后写达格妮同意了礼物,她更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到了最深情、最美好的祝福:“你是清晨的曙光,愿幸福陪伴着你。
”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感受文中包蕴的美,感悟心灵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爱;同时引导学生要引导学生去发觉课文采纳的插叙方式,并初步体会如此写的好处。
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得音乐家的祝福。
音乐家送礼物的时刻是如此有意义,18岁的达格妮不再是小孩了,她的生活除了洋娃娃,有了更多的杰出;音乐家的礼物是如此专门,它相伴着达格妮以后的岁月;音乐家传送礼物的方式如此奇异,它送给许多像达格妮这般年龄的青年。
让学生细读那个部分,感受音乐家信守诺言和对达格妮的良好祝愿。
正是音乐家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才能流淌出精妙的音乐,谱写出深情的祝福,传播着人间的幸福。
这是一位老人对朝气蓬勃的青年的寄语,鼓舞青年以激情和勇敢制造自己的以后。
同时包含着青年人对以后的向往。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守林人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守林人精神的赞美。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诗歌的基本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
1.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课程的背景、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本章将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押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2.2 诗歌主题探讨通过深入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理解诗人对守林人的赞美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3 诗歌情感理解本章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感受诗人对守林人和自然环境的深情厚意。
第三章:环保意识培养3.1 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本章将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2 环保行动的实践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第四章:诗歌创作技巧4.1 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本章将向学生介绍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方法。
4.2 学生诗歌创作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尝试自己创作诗歌,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5.1 课程回顾本章将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2 学生学习反思学生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诗歌鉴赏与分析6.1 诗歌鉴赏方法本章将教授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包括理解诗歌的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象等。
6.2 诗歌分析实例通过分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中的具体诗句,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