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

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

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
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

一个内部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

前段时间,在领导的安排下,我组织了对某下属企业一经营网点内部员工对其经理的投诉调查。调查证实了该经理存在贪污等舞弊行为,我们根据企业的制度规定,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处分。但纵观该经理在其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企业本身在内部控制上的严重缺失,在动机和利益的驱使下,为其贪污舞弊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企业的内部控制缺失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一把手“一枝笔”审批

该企业没有建立分权体系,事无巨细都要总经理审批。但总经理事情多,导致很多情况下都是先电话请示总经理再事后补签。这样的操作很容易被心术不正的人利用。而该经营网点的经理就是深谙其道的人。如在他从其他部门转来接手该经营网点时,就利用总经理不能及时审批的漏洞,以已经电话请示总经理并获得同意为理由,先后电话告知财务和采购,其经营的网点所有货物的销售要进行代销,并自己已经联系好了供应商,待铺完货再办手续。财务和采购也不问情况是否为真就同意了。在代理商铺货期间,财务和采购部门都去了现场,并有对方的送货清单。可实际情况上,铺完货后,总经理认为这样的操作要按照正常的采购程序来走,要有询价,要货比三家。于是在货物上架后又开始走流程,这样的流程一走就是一个月。这期间,货物在网点正常销售,但货物和货款却没有纳入财务监控的范围,一直在体外循环。网点成为其赚钱的一个平台,据调查发现,此供应商为该经理的亲戚,期间货物销售基本上以平价进出,部门商品高出进价的部门被部门经理占有。其它诸如此类的情况在该部门经理任职期间是很常见的。

二、网点分管领导凌驾在总经理之上

前面讲到该企业没有分权体系,但在该经营网点的管理上,分管领导又凌驾于总经理之上,虽然所有该网点采购的单据都要总经理签字审批,但是分管领导签字后可以先进行采购再由总经理补签。于是,该网点的采购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部门经理可以自己联系供应商,可以自己采购事后补单。财务、采购等部门也不敢提意见。网点出销售政策、定价格也是自己做主,不需要其它任何部门参与,而且往往是财务在审单时发现价格上有变化向他询问原因时,才将有关手续报财务。而这样的手续也是只要分管领导同意就可以的,因此,是否先根据需要执行再事后补手续也就不得而知。甚至有这样的情况,财务在月底盘盈盘亏都不能对其处罚,而且该部门经理还说,盘盈的是他网点的,盘亏的也不能由员工赔偿。后来因为财务的坚持才执行“盘盈归企业所有,盘亏有员工赔偿”的政策,但也由此得罪了分管领导并在此后的工作中不断受指责。

三、部门之间监督的缺失

对网点进行监督的部门,如财务和采购都没有发挥其监督的职责。这里有前面两个方面的原因,但也有部门自身的原因。如财务部门每个月都会对网点进行盘点,在盘点时发现网点存在没有进过货的商品(即没有进库存账的商品),财务也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数量对了就行了。还有几次盘点时发现仓库有没有进账的货物,服务员说是别人寄存的,财务也认可。采购也是如此,该部门经理自己去找供应商,自己去采购也没意见,甚至还帮助其完善所有的流程和手续。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事后补单甚至是商品已经销售完了才补的手续,补单的商品在实际销售中被他掉包甚至本身就是空数。部门

监督的缺失为其做假账、套取现金和差价提供了便利。

四、制度形同虚设,制度检查也停留在表面

采购和验收等制度在网点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更可恶的是,财务和采购部门为逃避总部的检查,在明知其不符合手续的情况下协助其完善所有的手续,导致单纯从账面上很难看出端倪。而且该网点所有员工都参与了其弄虚作假的行为,并从中得到利益。因此,如果没有此次内部举报,很难想象出该部门经理这样的操作手法(当然,此次能够调查成功也是因为原来的总经理和分管领导的工作有调整,调离了该企业)。总部的制度检查也仅仅是形式上的检查,也让该部门经理明白只要形式上没有问题,总部是检查不出来的。

幸运的是,因为内部员工的举报让这些情况终于浮出水面,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内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希望我们的同仁在审计监察时能重视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评估,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考核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2012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责任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A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董事会决定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草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支付相当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的咨询费用。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甲公司于2011年4月引进新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1年5月1日起在部分子公司试点运行。由于该系统至今未在甲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董事会同意不将与该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纳入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董事会同意A会计师事务所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但应及时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作为甲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甲公司销售部门于2012年2月初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预计可能造成的坏账损失占甲公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的30%,董事会责成销售部门立即整改。鉴于上述事项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后,董事会讨论认为,该事项不影响A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5)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上述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2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6)关于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提高审计效率,董事会决定自2012年起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进行。董事会建议聘任为甲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董事会要求经理层在与B会计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2016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单位公章 单位名称:甘谷县六峰学区 单位负责人:牛维录(签章) 牵头部门负责人: 牛维录(签章) 填表人: 黄明敏(签章) 电话号码: 单位地址: 甘谷县六峰镇苍耳王小学 邮政编码: 741200 填写说明 1.此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如实填写,并对所填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电话号码处填写填表人的联系电话号码。

4.“上年度支出总额”应与当年决算数一致,金额单位为元。 5.在“年末实有人数”中,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及“经费自理人数”分开填写。 6.“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一般包括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 7.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栏中,如单位不涉及某项业务,则在该项业务行勾选“不适用”。 8.“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栏中“制定制度的政策依据”应填写制定各项制度所依据的政策名称及文件编号。 9.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栏中,如单位无法详列所有制度的,应将制度清单作为本表的附表一并报送。 10.“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栏中应主要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以及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中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后取得的成效。 11.“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栏中应主要包括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单位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纪检、巡视、审计、财政检查等外部检查发现的与本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应一并反映。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概要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 一、公司背景 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巨人集团破产。 二、老“巨人”的衰弱----内部控制的紊乱 (一内部环境 巨人集团有董事会,但形同虚设。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因此,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行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机制。另一方面,权利都集中在史玉柱一人手中,因此,监事会实质上也无法起到任何监督和制衡的作用。集团的快速扩张,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也是的内部的管理变 得浮躁而混乱。同时,巨人集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人员素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磨合;由于缺乏规范的基础性内部控制,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诸如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虚假广告等问题屡见不鲜;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在危急时刻,“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如此可见,巨人集团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多大的漏洞。

财务内控风险案例分析

财务内控风险案例分析 公司内控风险管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 档案管理 1、案例现象: 某公司的档案依然以各部门分散管理为主,各部门并未按时 将档案归档人事行政部并移送至公司档案库。 2、风险分析: 这样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管理的混乱和档案遗 失。 3、原因: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4 、建议: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分类、管理原则等 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和定期检查。案例二: 资产管理 1、现象: 由营销管理部发起采购的在会所使用的资产不通过人事行政部 (目前审计发现的包括会所影音室的近二十万的影音设备,和会所一楼的液晶广告机等),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均没有录入这些资产的信息,对于这部分资产的监控缺失; 对于年末盘点发生的盘亏、盘盈在固定资产系统内尚未注明; 2、风险: 容易造成资产管理漏洞 3、原因: 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4、建议: 公司资产管理的主责部门是人事行政部,财务部应该对资产的管 理进行监督,议营销部在采购相关物资走付款审批流程时向财务部提供由行政部固定资产系统产生的资产编码(即表明此资产已经录入固 定资产系统) ,财务部见到编码才可以给予付款。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在固定资产系统内也应及时更新。 案例三: 烟酒领用管理问题

1、现象: 某公司烟酒领用登记表只有领用日期、用途、数量、领用人等相关栏,上述几栏的签字较为齐全。但是对于领用是否合理,只是有电话与部门负责人沟通,无论在领用,还是在月末结存时均缺乏必要的书面部门领导审核。 2、风险: 存在舞弊的风险 3、原因: 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 4、建议: 建议人事行政部完善对于烟酒管理的相关要求,领用烟酒、礼品应有两位以上的同事在《礼品领用表》上签字确认,并在月末将各部门的使用情况汇总交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入库的烟酒和礼品要做好入库登记。每月根据期初数、《礼品领用表》登记的数量、入库数量统计本月结存数。财务部作为监督部门可以进行突击盘点。 案例四: 财务凭证附件管理有待完善 1、现象:凭证后缺少必要的附件,例如: 工程形象进度报告、工程进度款申请书、合同付款页等相关附件,以及部分审批完整的付款审批单未贴在凭证后。另外,施工单位根据某公司本期应付总额开具了发票,而该公司采用分期的方式支付款项时,该总额发票往往装订在本期 的首次付款凭证后 2、风险: 容易在查阅凭证时,对其他分期支付的款项是否取得对方发票不清楚。 3、原因: 财务管理细节不完善 4、建议: 为了保证凭证的查阅功能,凭证后的附件应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到充分完整; 对于对方开总额发票,公司分期付款的,(在未贴发票的凭证上备注说明该笔付款的发票所在的凭证编号。案例五: 销推广类付款(广告、活动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欧普康视”)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内控案例演示教学

1.已知B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有关业务流程如下: (1)销售部门收到顾客的订单后,由销售经理甲对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付款条件、结算方式等详细审核后签章,交仓库办理发货手续。 (2)仓库在发运商品出库时,均必须有管理员乙根据经批准的订单,填制一式四联的销售单。在各联上签章后,第一联作为发运单,由工作人员配货并随货交顾客:第二联送会计部:第三联送应收账款管理员丙第四联由乙按编号顺序连同订单一并归档保存,作为盘存的依据。 (3)会计部收到销货单后,根据单中所列资料,开具统一的销售发票,将顾客联寄送顾客,将销售联交应收账款管理员丙,作为记账和收款的凭证 (4)应收账款管理员丙收到发票后,将发票与销货单核对,如无错误据以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并将发票和销货单按顾客顺序归档保存要求:指出B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 要求:指出B公司在销售与收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 【答案】 B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有: 1.没有根据批准的订单编制销售通知单 2.销售单不应由仓库编制,也不能代替装运凭证; 3.货物的发货与装运职责不应由同一部门承担; 4.会计部门开具销售发票时没有核对装运凭证、销售单和商品价目表; 5.负责销售账和收款两项不相容职务不应由一人办理; 6.没有对销售与收款业务进行独立稽核。

2.据《浙商》报道,2008年10月7日,被称为绍兴“雷曼”的江龙控股总部工厂全面停产,董事长夫妇一夜之间神秘失踪,企业濒临倒闭,留下的是4000多名职工和至少12亿元银行欠款、8亿元民间借贷。据了解,在江龙的治理框架中,企业控制权力集中于陶寿龙一人手中,机构设置形同虚设,毫无权力制衡机制。陶与其妻一手创办了江龙控股,二人分别是江龙集团的董事长和总裁。作为元老,他们完全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儿子,把握所有决策权。要资本运作,企业就得资本运作;要举债,企业就得举债,就连进货验收也是陶寿龙一句话。 在资金运作方面,陶寿龙采取过于激进的融资方式,却没有任何防范风险的配套方案。2006年9月7日,江龙印染以“中国印染”之名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但就在上市前一月,陶寿龙再次斥资4亿元买下南方控股集团位于绍兴柯桥的南方科技公司。2007年,传来南方科技正在筹备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消息。时隔不到两年时间,陶寿龙就计划在两家证交所上市融资,这样的融资计划连底子很厚的老企业也难以实施。 公司的会计账簿完全由陶寿龙夫妇控制。面临公司破产而又无力回天时,他们在逃离之前,烧毁了江龙控股所有账簿。 要求:从内部控制活动的角度分析该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违背了授权审批控制中的“三重一大”制度。对于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但该公司却出现“一支笔”现象,权力过于集中。 (2)没有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公司进行融资、投资等大额资金活动应该编制相应预算,统筹规划,控制风险。但从该公司这样激进的融资方式来看,很可能在资本运作方面缺乏合理预算和规划。 (3)会计系统控制不到位。会计账簿等会计档案应该由专门的档案部门管理。但该公司却完全由陶寿龙夫妇控制,导致会计账簿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被全部烧毁。

[实用参考]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RR-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RR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报送、使用及报告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等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 本制度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报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按照本制度规定编制的能够综合反映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总结性文件。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报告应当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覆盖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能够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报告应当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围绕重点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 (三)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报告应当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完整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 (四)规范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统一报告格式及信息要求编制内部控制报告,不得自行修改或删减报告及附表格式。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是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 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结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明确相关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及岗位的职责权限,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有序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审核、报送、分析使用等工作。

案例分析: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1:内部控制框架 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在2008年12月26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关于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高层会议。会议中,公司有关高层管理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刘某:(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十分重要,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这是关系到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当抓住重点,尤其要注重加强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内控要素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可不必投入太多人力、物力。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能否被准确识别并得以有效控制,是衡量内控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建议重点关注集团内部各种风险的识别,找出风险控制点,据此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来自集团外部的风险不是内部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必过多关注。在内控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于那些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应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回避。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集团公司可以从完善人事选聘和培训政策入手,健全内部控制。(1)建议子公司的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由集团统一任命,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2)注重加强内控知识的教育培训。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内控培训任务;其他基层员工仍应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没有必要专门组织内控培训。 董事长吴某:以上各位的发言我都赞同,最后提三点意见:(1)思想要统一。对集团公司而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一切制度安排都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包括内部控制。(2)组织要严密。我建议由总会计师李某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我和总经理全力支持和配合。(3)监督要到位。应当成立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集团公司总经理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 总会计师李某:由于集团公司是基于行政划转的原因而组建的,母、子公司内部连接纽带脆弱,子公司各行其是的现象比较严重。建议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重大决策权的控制,包括筹资权、对外投资权、对外担保权、重大资本性支出决策权等,对子公司重大决策应当实行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制。 请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该集团公司高层领导在此次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经理刘某:(1)认为内部控制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规等现象发生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只能合理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不能完全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2)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的观点不恰当。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基本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1)认为外部风险不是内部控制问题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所称风险识别不仅包括内部风险,还包括外部风险。(2)对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一律予以回避的观点不恰当。除风险回避外,企业还可以选择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预期的成本效益、期望的风险容限等一系列因素。 总会计师李某:有关子公司重大决策权限的授权批准控制不恰当。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有关规定,重大决策应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不应由总经理一人审批。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1)由集团任命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的观点不恰当。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应由子公司董事会任命并对其负责,接受集团公司董事会的监督。(2)只对中层以上员工进行内控知识培训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只有全体员工都掌握了内控的知识和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董事长吴某:(1)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内控的唯一目标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包括经营目标,还包括战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目标和合规目标。(2)由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的观点不恰当。董事长对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负总责。(3)履行内控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的观点不恰当。履行内部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应当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09-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

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培训案例8p

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培训案例【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案例1】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杰克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78年。1998年转制为杰克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艺技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有许多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改造、完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生产5大系列28个品种120多种规格的低压和高压、低速和高速、异步和同步电动机。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2002年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年创产值2800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企业现有员工600多人,30%以上具有初、中级技术资格,配备管理人员118人,专职检验人员86人,建立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员工队伍。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该公司出纳员李敏,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而事实上,李敏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98.96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其具体手段如下: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98.96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敏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杰克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李敏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98.96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案例分析】 1、从本案例中可知,杰克公司内部控制疲软、内控监督机制失灵是李敏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杰克公司存在以下几个管理上的漏洞: (1)出纳兼与银行对账,提供了在编制余额调节表时擅自报销32笔支付现金业务的机会。 (2)印鉴管理失控。财务印鉴与行政印鉴合并使用并由行政人员掌管,出纳在加盖印鉴时未能得到有力的监控。 (3)未建立支票购入、使用、注销的登记制度。 (4)对账单由出纳从银行取得,提供了伪造对账单的可能。 (5)凭证保管不善,会计已开好的7笔收汇转账单(记账联)被李敏隐匿,造成此收入无法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中。 (6)发现问题追查不及时。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发现了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内控经典案例系列

内控案例专栏系列一:促销活动中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促销存漏洞,一人独得200个特等奖 据媒体报道,重庆某知名电器连锁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在一年多时间里创下了一个“中大奖”的纪录: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他一人先后狂中200个特等奖,独得奖金79万多元。 然而,王某之所以能疯狂中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在自家公司开展的有奖促销活动中欺上瞒下,假冒顾客名义领奖。该公司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刮刮卡刮奖促销”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直返现金4999元的特等奖。奇怪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公司30多家门店接待了成千上万名顾客,也有人中过奖金额度比较低的奖,却没有一名顾客刮中过特等奖,200个特等奖就此“不翼而飞”。一方面,顾客对特等奖迟迟难现充满疑惑,另一方面,该公司却一直在为并不存在的特等奖“埋单”──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几名顾客中了特等奖的资料传来,相关材料也很完备,公司便一直按规定给予了报销。 直到2008年12月,公司在一次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特等奖领奖人购物发票上的姓名和领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不一致,奖金有被侵占的嫌疑。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因有重大嫌疑,经公司监察部询问,他向公司总经理承认了自己冒领奖金的事实。 按照常理,要独揽这些特等奖,王某起码要通过三道关卡:一是要在众多奖券中,准确摸清楚哪些能中奖;二是要设法防止这些“特殊奖券”被投放到各个分店,以免流入顾客手中;三是向财务部门冒领奖金时,必须提供中奖人的购物凭证和身份证明,并成功通过上级的审核。 巧合的是,这些关卡看似难以逾越,实际上的“把关权”却都掌握在王某手中。这才导致他私吞大奖如探囊取物。记者采访获悉,这批“刮刮卡”的奖券是由河北省一家印刷厂统一印制的,王某恰恰负责联系印刷厂。他以“方便分配奖券”的名义,要求印刷厂把特等奖券和其他奖券分开,就此成功地把特殊奖券“挑”了出来。他再利用自己投放奖券的权力,把特等奖券全部扣留,一个也没有投放到分店。 按照规定,分店的中奖顾客信息和报销费用也必须经过王某审核。政法机关办案人员介绍,王某收集了一大批顾客的购物发票复印件,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弄来了一些身份证复印件,以“他人代领”的名义,炮制了一批“中奖材料”,分批向公司财务部冒领奖金,连连得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某作为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之所以能轻易地侵吞奖金,关键在于他一手握着奖券的发放权,另一手握着领奖的审核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监督自己”。重庆国美电器公司下属30多家分店尽管有众多员工,对于特等奖“难产”也未必没有疑问,但由于难以监督上级,只能任由王某“疯狂领奖”,直至东窗事发。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1)分享:2013/9/4 10:23:51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728 案例: A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3月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召开董事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董事长王某: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能提高效益的控制我们就要实施,否则一律不实施。 (2)总经理黄某:内部控制建设要考虑效率,为了避免环节过多,执行不便,应当成立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3)财务总监刘某: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某些业务的控制成本太大,针对这些控制不建议实施,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严格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4)销售总监李某:由于销售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一般金额较大,且时限性较强,因此报董事长决定即可。 (6)内审总监高某:根据内部控制的变化必须要及时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 (7)副董事长刘某: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 (8)董事陈某: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董事长王某“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 的观点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不仅仅是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案例题

【资料】某公司财务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记录总账;(2)记录应付账款明细账;(3)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4)开具支票,以便主管人员签章,并记录现金日记账;(5)开具退货拒付通知书(6)调节银行对账单;(7)处理并送存收入的现金; 【要求】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将上述工作分派给三个工作人员来完成,除5.6.两项工作量较小外,其他工作量基本相同,每个人负责那些工作?工作量要基本相等 你要从工作的相互制约及相互联系方面出发分配工作。首先,出纳员不能兼管应收应付帐及总账核算——因此分工: 出纳员负责(4)开支票、记录现金账(6)调节银行对账单(7)处理并送存收入的现金(三者相关) 会计员一:(2)记录应付账款明细账(5)开具退货拒付通知书(两者相关) 会计员二:(1)记录总账(3)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 资料:2002年12月,A公司正式成立检查小组,对电焊条子公司销售与收款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检查,发现:电焊条子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业务按照销售合同进行的,当生产车间产品完工后,填制产成品入库单,验收合格后入库。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发货和运输部门办理托运手续。产品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发后转来的发货通知单开具发票,并据以登记产成品明细账,运输部门将其与销售发票一并送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将其与销售合同核对后,开具运杂费清单。通知出纳人员办理货款结算;并进行账务处理。公司未设独立的客户信用谓查机构,在时务部门和销售部门也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要求:电焊条子公司是否违反《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并说明理由。 电焊条子公司违反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销售和发货控制以及收款控制的规定。 1.入库、供货、装货等职责并没有有效分离。入库单和发货单本来应该由仓储部门填写,但公司却分别由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填写,这样容易导致多列存货、多计收入而不被察觉。 2.运输部门设有根据发货单和销售定单装运货物并签发装运凭证,容易导致漏计销售收入。 3.在销售收入的内部控制体系中,记录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人员应当分离,同时负责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记账的人员不能经手货币资金。电焊条子公司的出纳人员同时负责办理贷款结算和账务处理,这是极其严重的内部会计控制漏洞,很容易造成货币资金的舞弊、销售收入做假账等行为。 4.公司没有专门的客户信用管理专人和机构,对销售产品的单位不能了解和掌握资信情况,会给收款带来很大隐患。

内部控制案例及习题

一)资料 2006 年5 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与存货业务、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各循环,有关审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 1. 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时。需经过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 2. 甲公司在采购与付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提出采购申请与批准采购申 请相互独立;采购部门批准请购并负责采购;验收部门与财会部门相互独立。 3. 甲公司在生产与存货业务的内部控制中规定:采购部门与验收、保管部门相互独立;存货盘点由独立于保管人员之外的其他部门人员定期进行;管理当局通过授权程序、成本会计制度控制、永续盘存制等信息传递程序实施严格控制;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存货。 4. 甲公司在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中规定:支票的签发与出纳相互独立;由出纳员以外人员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于与此循环有关的信息传递程序实施严格有效的控制;限制接近货币资金进行实物控制。 5. 甲公司在筹资与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中规定:筹资、投资业务执行与记录 相互独立;所有的资本交易事项,都必须经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的事先审批与授权;最高管理机构制定举债政策及内部批准程序;进行投资时。有正式的授权审批程序;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做出利润分配决定;限制非授权人接近实物文件和实物资产。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56. 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 由专门设立的信用部门批准赊销信用 B. 负责应收账款的会计人员编制对账单与客户对账 C. 总经理助理定期检查销售与收款情况 D. 在信用部门不掌握乙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由总经理特批向乙客户“见订单即发货” 57. 甲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 提出采购申请与批准采购申请相互独立 B. 米购部门批准请购并负责米购 C. 验收部门与财会部门相互独立 D. 将应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核对 58. 甲公司在生产与存货业务的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 采购部门与验收、保管部门相互独立 B. 制订成本计划、费用预算、永续盘存记录由财会部门负责而不是仓储部门负责 C. 检查采购发运单 D. 由独立于存货管理的人员定期盘点、检查存货管理情况 59. 甲公司在货币资金业务的的下列措施中,符合内部控制测试程序的有: A. 必要的审批授权程序、使用文件和记录、业务独立监督检查 B.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采用文字说明的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流程图 或调查表形式描述出来 C. 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 D. 抽查库存现金盘点表

内控经典案例题

内部控制必有一道案例分析题,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5要素、有关方面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作用和7项内部控制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可以从“务虚”和“务实”二个方面来考:在务虚上,从理念上来考内部控制的5要素;在务实上,主要考内部控制措施的具体运用。下面举例说明。 【例1】考核内部控制(内控措施的运用和有关各方的职责) 和平企业集团董事会决定,从2009年7月1日起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此要求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集团公司所属的52家子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检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了以下情况: (1)甲公司为一家物流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日常事务非常繁忙。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出现重大风险,公司管理层决定,公司重大对外投资事项由经办人员直接对董事长汇报,由董事长亲自审批。 (2)乙公司为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财务部共有二人,分为会计与出纳岗位。出纳岗位负责货币资金的收付和现金、银行存款账簿以及应收、应付等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会计岗位负责其他会计事项。由于会计人员少,在一方有产假、休假或其他事务情况下,只能由另一方代替其工作。比如,在出纳休假时,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由会计负责各种款项的收付,并负责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 (3)丙公司为一家生产电器产品的企业,注册资本2亿元。由于电器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丙公司被迫采取激进的销售政策,对大部分产品实行赊销,并且信用期很长,造成了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而且坏账率上升。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丙公司最近作出决定,对每一销售商由专一业务员全面负责,即某一业务员一旦与某销售商签订了供货合同,应当由该业务员负责发货、收款、对账,出现问题,由专管业务员负完全责任。 (4)丁公司为生产汽车配件的一家公司,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总经理在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未经管理层批准的情况下,指示基建部门加快扩建SUV配件生产线。生产线经过3个月紧张施工后,未经竣工决算审计就由基建部门办理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部门投入使用。 SUV配件生产线投产后,由于能源供应短缺,汽油价格暴涨,导致SUV汽车配件严重滞销,生产线长期停工,丁公司损失惨重。 要求 1.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评价上述事项(1)-(4)是否存在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2.从有关方面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的角度,分析、判断事项(3)中丙公司规定的在销售中出现问题由专管业务员负完全责任的做法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答案】 1.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评价上述事项(1)-(4)是否存在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1)甲公司对重大对外投资由董事长审批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缺陷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如重大对外投资、重大资产处置等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甲公司管理层决定由董事长审批重大对外投资事项,属于授权不当,不符合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的要求。 (2)乙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以下缺陷: 按照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乙公司由出纳人员登记债权债务账目,不符合岗位分工控制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