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 格式:ppt
- 大小:6.19 MB
- 文档页数:43
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程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六课: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它是在学生前几课初步了解了美术鉴赏相关的基础知识之上,开始学习的专业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从本课开始学生进入到美术专业领域欣赏评鉴活动。
本课涵盖两个概念:艺术美和形式美及二者间的关系,其中涉及美的不同形态,本课应让学生掌握在形式美构成的元素、手段、规则的基础上理解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异同,掌握鉴赏艺术美的基本方法。
教材容量大且难度深,加之对校外高中学生是否有相关知识支撑不了解,授课难度非常之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美的多种形态,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美术鉴赏活动。
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欣赏评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审美素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视野,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学科体系,完善、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形式美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并能用之进行美术作品赏析。
难点:艺术美和形式美之异同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解、案例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七、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①课件展示《欧米艾尔》雕塑,引导观察思考:她美吗?漂亮吗?②小结并引导深入思考:罗丹为什么要雕凿一个又老又丑的妇人形象?我们要怎样欣赏罗丹的《欧米艾尔》呢?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幅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呢?探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她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甚至带给我们的是痛苦。
那么“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美术鉴赏的标准是什么呢?2、展开新课:(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2)幻灯片欣赏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和《行走的人》。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案例教材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6课。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理解了美术作品的具象、意向和抽象三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具有美术鉴赏的基本素养。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鉴赏基础中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的学习内容,在美术鉴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审美标准来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教学重点:说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漂亮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特定的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并且这种美是多样的,比如说不同类型的作品由于艺术家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不一样而产生的美也不同。
为了说明这一点,必须紧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规则两方面来讲,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都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教学难点:(1)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但也可以纯粹是个人感觉,要学生掌握有些难度,所以必须要集合作品本身进行讲解概念,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2)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又独立存在。
教学方法:讲解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演示几幅诸如文艺复兴时期提香和新古典主义安格尔传统的美术作品,还有中国唐朝和当代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还有我们认为有一些缺陷美的希腊最美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又名断臂的维纳斯)和罗丹创作高峰的没有手《巴尔扎克》,以及一些注重艺术家个性和形式意象和抽象作品,要学生比较对比着欣赏,然后提出问题:欣赏之后有什么心理感受?漂亮是不是美术鉴赏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出新课。
人教版高中美术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d o c教案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程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六课: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它是在学生前几课初步了解了美术鉴赏相关的基础知识之上,开始学习的专业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从本课开始学生进入到美术专业领域欣赏评鉴活动。
本课涵盖两个概念:艺术美和形式美及二者间的关系,其中涉及美的不同形态,本课应让学生掌握在形式美构成的元素、手段、规则的基础上理解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异同,掌握鉴赏艺术美的基本方法。
教材容量大且难度深,加之对校外高中学生是否有相关知识支撑不了解,授课难度非常之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美的多种形态,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美术鉴赏活动。
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欣赏评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审美素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视野,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学科体系,完善、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形式美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并能用之进行美术作品赏析。
难点:艺术美和形式美之异同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解、案例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七、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①课件展示《欧米艾尔》雕塑,引导观察思考:她美吗?漂亮吗?②小结并引导深入思考:罗丹为什么要雕凿一个又老又丑的妇人形象?我们要怎样欣赏罗丹的《欧米艾尔》呢?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幅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呢?探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她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甚至带给我们的是痛苦。
那么“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美术鉴赏的标准是什么呢? 2、展开新课:(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2)幻灯片欣赏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和《行走的人》。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漂亮是一个主观的评价标准,它不能被定义为美术鉴赏的标准。
美术鉴赏涉及到更广
泛的审美观念和技能,包括对作品的形式、风格、意义和历史背景的理解和评价。
美术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外表,还包括它的内容和内涵。
如同一幅尚未完工
的画作,只看它的表现形式则很难做出评价。
同样,一件艺术品的视觉吸引力也并不足以
衡量其真实的价值。
在美术鉴赏中,审美观念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判断作品是否漂亮
可能是他们的起点。
但对于更有经验和专业的鉴赏家和学者来说,他们更加注重作品的艺
术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评价。
对于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能仅仅通过它的视觉效果来衡量。
除了外观,艺术家在
作品中所传达的深层含义也很重要。
作品的创意、创造性和表达力,都需要被注意到并被
评价。
因此,漂亮不能被视为美术鉴赏的标准。
美术鉴赏需要更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和评价。
除了外表,评价作品的内在价值同样至关重要。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漂亮可以说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美术作品的价值和魅力不
仅仅取决于其是否漂亮,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因素,如艺术家的技艺、创作意图、风格和情
感表达等。
漂亮一词通常与审美观念相关,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因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等不同而有
所差异。
对于某些人来说,某种颜色的搭配、线条的流动或形状的优美可能是他们认为漂
亮的标准;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更关注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或思想。
美术鉴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判断作品是否漂亮,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欣赏艺术作
品所带来的文化、历史和情感的意义。
通过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艺术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他们的作品。
除了漂亮,美术鉴赏的其他重要标准还包括原创性、技巧和创造力。
原创性是指作品
的独特性和独创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引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
技巧是指艺术家的技术
水平和表现能力,包括绘画技法、雕塑技巧等。
创造力是指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形式。
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标准。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
线条的组合和形式的呈现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观众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来与艺术家进行对话。
漂亮只是美术鉴赏的一个方面,鉴赏者需要考虑作品的原创性、技巧和创造力,以及
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等更深层次的因素。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
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和美感。
美术教学案例课题:“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学生:高二学生教学准备:学生备品、课本、彩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图片【教学目标】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重点与难点】1.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是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的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
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2.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区别。
教材:人教版第六课教学设计:本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提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以改变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
因为一般人的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它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由此强调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紧接着在第二部分“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中对“艺术美”及其表现作出说明。
这里涉及到“美术形象”这个概念,可以参照第3课对“艺术形象”这个概念的解释。
不过本课所说的“美术形象”或“艺术形象”已经不是指某种具体美术类型中的特定形象,更不是指像具象艺术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等可辨形象,而是包括了三种美术类型在内的美术作品所塑造出的“美术”的形象,是美术作品整体形象的体现,即存在于整个美术作品之中。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就存在于这种整体的美术形象之中。
第三部分“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是从潘天寿的作品《雄视》开始讲解什么是形式美的,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
这里先简单解释了什么是“形式”,然后具体说明构成形式的三个主要方面:1.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形成的形态变化;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在艺术美与形式美本课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上册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与形式美》。
下面我将着重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这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1、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大纲要求,本课为欣赏评述课,用时一课时。
美术鉴赏究竟鉴赏什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实际而又不清楚的问题。
从本课开始,我将带领大家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我们在本课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索与解答,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蕴藏在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
在知识起点水平及情感态度准备方面,高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史哲知识积淀,对艺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有一定的审美倾向,对“美“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但并不全面和客观。
在学生的能力基础方面,高一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联想能力,能初步理解美术作品。
在学生的学习风格方面,高一年级学生蓬勃向上,充满朝气,独立竞争意识强烈,喜好个性表现,小组活动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3、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有效实现美术教学,设置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并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的特征进行了解。
让学生在集体的讨论中,了解生活与艺术美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来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欣赏评述、语言表达能力的得到发展;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审美素质,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的美术作品具有强烈艺术美和形式美.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漂亮并不是美术鉴赏的唯一标准。
美术作品的价值和质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
技巧、创意、表现手法、色彩运用、文化背景等等。
首先,技巧的运用是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技巧包括画家的笔触、用色、构图、透视等表现手法,并反映出画家的实力和技能水平。
一个画家的技巧是否高超,将
会影响到整幅作品的视觉感受和表现力。
其次,创意也是影响美术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
创意不仅仅是指画家在题材上的新颖
和独特,更是指画家在对题材的阐述和表现上的独到见解和深度思考,这将决定作品的深
度和思想内涵。
第三,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同样能使一幅作品更具魅力。
表现手法包括线条、形状、
配色、层次等等,其巧妙运用能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视觉的享受。
表现手法的运用同样
影响着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最后,文化背景也是影响美术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画家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背
景的把握和运用,能够让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漂亮只是美术作品价值的一个方面,而作品的真正价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
决定的。
在评价一件美术作品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技巧、创意、表现手法、文化背景等
各个方面,从而达到更客观的评价。
说课教案《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课程——美术鉴赏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过程和方法:以罗丹的雕塑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的特征进行了解,让学生在集体的讨论中,了解生活与艺术美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美术作品进一步的分析中,让学生讨论美术作品中形式美的意义及其构成,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来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做到从对形象的感受进入形式分析。
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中的美术作品具有强烈艺术美和形式美,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与教师引导下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感悟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
2、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
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就必须紧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3、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这里的难点还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讲解,课文中并没有特别给予说明,只是在课文的第三部分简要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
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教学案例————————————————————————————————作者:————————————————————————————————日期:美术教学案例课题:“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学生:高二学生教学准备:学生备品、课本、彩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图片【教学目标】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重点与难点】1.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是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的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
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2.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区别。
教材:人教版第六课教学设计:本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提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以改变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
因为一般人的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它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由此强调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紧接着在第二部分“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中对“艺术美”及其表现作出说明。
这里涉及到“美术形象”这个概念,可以参照第3课对“艺术形象”这个概念的解释。
不过本课所说的“美术形象”或“艺术形象”已经不是指某种具体美术类型中的特定形象,更不是指像具象艺术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等可辨形象,而是包括了三种美术类型在内的美术作品所塑造出的“美术”的形象,是美术作品整体形象的体现,即存在于整个美术作品之中。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就存在于这种整体的美术形象之中。
第三部分“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是从潘天寿的作品《雄视》开始讲解什么是形式美的,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