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九讲 浮力分层精练
- 格式:doc
- 大小:760.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九讲浮力一、填空题1.(2018·哈尔滨)夏天把西瓜放在冷水中降温,西瓜浸没于水中后松手,西瓜会上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捞出西瓜的过程中,人感觉越来越费力,由此可以猜想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2018·德州改编)在木棒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
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________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
3.(2018·萍乡九年级摸底考试)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
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 A、V B,质量分别是m A、m B, 已知水的密度ρ水。
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__________,F B=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4.(2018·连云港改编)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18·乐山)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
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__________,电子秤的读数将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6.(2018·玉林)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6题图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C.浮力不变,舰体下沉一些D.浮力不变,舰体上浮一些7.(2019·易错)质量为80 g的木块静止在如图的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A.木块所受浮力方向为F1所示B.木块所受浮力方向为F2所示C.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8 ND.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8.(2018·吉安一模)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铁球,在水中静止时情形如图所示(铝球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ρ木<ρ水<ρ铝<ρ铁)( )第8题图A.木球一定是空心的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C.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D.铁球和铝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9.(2019·改编)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B2.C【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无关,据此分析。
【解答】解:A、物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不一定大,故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故A错误;B、没入水中的越深,排开水的体积不一定大,故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故B错误;C、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符合题意,故C正确;D、漂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浮力变化的问题时,一定要看一看ρ液和v排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同时考虑。
3.【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26:错解分析题;5AA:其他综合题.【分析】(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3)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即可判断。
【解答】解:A、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错误;B、“伞被“吸”变形”实验可以说明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伞被向上“吸”。
故B错误;C、根据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纸片之所以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也就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D、木块漂浮时由于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减小压强的方法,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4.【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12:应用题;584:浮沉的应用.【分析】(1)登上游船后,船和人总重变大;(2)在同学们登上游船过程中,由于船都为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船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
2019年中考物理资料归纳之浮力知识专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浮力定义: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方向:竖直向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二、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
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当液体密度ρ液一定时,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
三、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受力比较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体上浮;F浮F浮=G物,物体悬浮;密度比较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液>ρ物,物体上浮;ρ液<ρ物,物体下沉;ρ液=ρ物,物体悬浮;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浮力经典精讲(上)一、重难点突破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二、金题精讲题一: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是弹簧测力计,B是边长为0.1m的均匀正方体浮子,C是圆柱形容器,D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
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
(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取g=10=1×103g/m3的适量的清水,按图中所示,使浮子B浸没在水N/g)当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水中静止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N,浮子B的重力是__________N.题二: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一、(直打版)2019年全国物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浮力(word版可编辑修改)二、三、四、编辑整理:五、六、七、八、九、尊敬的读者朋友们:十、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2019年全国物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浮力(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十一、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2019年全国物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浮力(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十二、十三、填空题27.(2019·临沂)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
护卫舰群首先接受检阅的是质量为4.0×103t的“临沂”舰。
如图所示,该舰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 N;水面下5m处的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 Pa;它以40km/h的速度向前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为1.0x106N,则航行2km的过程中动力做功______J。
(P海水=1。
03x105kg/m3,g=10N/kg)27、4×107 5.15×104 2.0×10924.(2019·贵港)(5分)如图13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__N。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分析图中________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第九讲浮力一、填空题1.(2018·哈尔滨)夏天把西瓜放在冷水中降温,西瓜浸没于水中后松手,西瓜会上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捞出西瓜的过程中,人感觉越来越费力,由此可以猜想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2018·德州改编)在木棒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
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________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
3.(2018·萍乡九年级摸底考试)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
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 A、V B,质量分别是m A、m B, 已知水的密度ρ水。
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__________,F B=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4.(2018·连云港改编)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18·乐山)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
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__________,电子秤的读数将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6.(2018·玉林)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6题图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C.浮力不变,舰体下沉一些D.浮力不变,舰体上浮一些7.(2019·易错)质量为80 g的木块静止在如图的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A.木块所受浮力方向为F1所示B.木块所受浮力方向为F2所示C.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8 ND.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8.(2018·吉安一模)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铁球,在水中静止时情形如图所示(铝球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ρ木<ρ水<ρ铝<ρ铁)( )第8题图A.木球一定是空心的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C.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D.铁球和铝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9.(2019·改编)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
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10.(2019·原创)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第10题图11.(2018·黑龙江改编)(不定项)海权握,国则兴。
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
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舰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
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B.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12.(2018·淄博改编)(不定项)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A和B分别放入溢水杯中。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B.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三、简答与计算题13.(2018·贵阳)“怀丙捞铁牛”的故事中,为了捞起陷入河底淤泥中的铁牛,怀丙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根粗木头固定在两只装满泥沙的船之间,再用粗铁链分别套在木头和铁牛上且使铁链绷直。
逐渐抛卸出船上的泥沙,铁牛被铁链从淤泥中拔出。
请你分析说明抛沙后铁牛能被拔出的原因。
(不考虑水的流动,泥沙对水密度的影响)第13题图14.(2018·杭州)“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用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体积约为30 m3,空载时质量约为22 t,最大荷载240 kg。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m3的水?(海水密度取 1.0×103 kg/m3,g取10 N/kg)第14题图15.(2018·高安一模)重为8 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
(g=10 N/kg)求:第15题图(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密度。
四、实验与探究题16.(2018·河南)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第16题图(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均相同,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1.(2019·改编)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h1∶h2=__________,B、C管中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____________。
(ρ酒精=0.8×103 kg/m3)2.(2019·原创)“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该“彩球温度计”是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2018·眉山)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A>p B>p C4.(2018·山西)小亮同学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
在气球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如图甲)。
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水球漂浮(如图乙)。
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中,发现水球沉在水底(如图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4题图A.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B.水球在冷水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C.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D.在冷水和热水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5.(2018·高安三模)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竖直向上运动。
乙、丙两图记录的是圆柱体恰好运动到图甲所示位置以后的0~6 s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Ft图像和圆柱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st图像。
(不计水的阻力和圆柱体表面沾水的影响,g取10 N/kg)求:第5题图(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圆柱体的密度;(3)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时对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基础过关1.西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等于 小于 3.m A g ρ水gV B 4.大于 变小5.不变 不变 6.C 7.A 8.D 9.D 10.A 11.ACD 12.ACD13.答:船上的沙土逐渐抛入水中,铁牛和船(包括船上的人、木头及剩余的沙土)受到的总重力减小,抛沙土到铁牛即将离开河床的过程中,船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因此绳子对铁牛的拉力增大,当拉力大于铁牛的重力时,铁牛被拔出。
14.解:(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潜艇受到浮力:F 浮=G 空载=m 空载g =22×103 kg×10 N/kg=2.2×105 N(2)满载需要下沉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V 排=V 船=30 m 3 F 浮′=ρ海gV 排=1.0×103 kg/m 3×10 N/kg×30 m 3=3×105 N满载总重力G 满=m 满g =(22×103kg +240 kg)×10 N/kg=2.224×105NG 注水=F 浮′-G 满=3×105 N -2.224×105 N =7.76×104 N则由G =mg =ρgV 可得注入水的体积:V 注水=G 注水ρ水g =7.76×104N 1.0×103 kg/m 3×10 N/kg=7.76 m 315.解:(1)由图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示=6 N 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 -F 示=8 N -6 N =2 N(2)物体的质量:m =G g =8 N 10 N/kg=0.8 kg 由F 浮=ρ水V 排g 得排开水的体积:V 排=F 浮ρ水g = 2 N 1.0×103 kg/m 3×10 N/kg=2×10-4 m 3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的体积:V =V 排=2×10-4m 3物体密度为:ρ=m V =0.8 kg 2×10-4 m3=4×103 kg/m 316.(1)3.8 (2)1.4 AD (3)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A (5)能 高分夺冠1.4∶5 压强变小 2.变小(或减小) F B =F D 3.C 4.B5.解:(1)由F t 图像可知:当t =2 s 时,圆柱体刚好离开水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则G =F 示=5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