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
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分析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2.分角色朗读,理解文章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恶人和受难的人。
评价任务: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比较探究本文与《渔夫的故事》的异同。
3.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以学生讲述《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导入。
掌握《中山狼传》和作者马中锡。
展示并解读教学目标。
二、朗读故事:五位同学分别读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话,一位同学读旁白,要切合人物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抄写字词:仁慈cí退避bì闷mēn死愁闷mèn作揖yī斧锯jù宰zǎi狼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原委: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来龙去脉:比喻人和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仙风道骨:指具有神仙一样的风姿、气质。
忘恩负义: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领悟讨论:用一句话概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告诉人们的道理(寓意)。
找出故事的“六要素”,划分情节结构,概括大意。
设计意图: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训练学生的感悟、分析、概括能力,达到朗读目标。
预设:通过东郭先生救狼反而险被吃掉、最后杀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忘恩负义的禽兽不能心慈手软。
故事情节:开端(1-2):东郭救狼。
发展(3-10):东郭问计。
高潮(11-17):诱狼入袋。
结局(18-22):东郭宰狼。
三、故事赏析:1.探讨人物语言对话、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而用两三个关键词概括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形象。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东郭先生和狼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总结故事主题;2.学习认读生字词;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东郭先生和狼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故事卡片、小奖品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入课题:“东郭先生和狼” 是一则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踏进故事的内容中。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读音和词义并让学生跟读。
•生字词:东郭先生、狼3. 听读故事•教师讲述故事《东郭先生和狼》,学生聚精会神地听。
•教师适时停下来,与学生一起复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4. 分析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总结故事的主题。
5. 总结词语解释•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中的生字词,再次强化词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故事•学生自由复述故事的内容,教师适时提问引导。
2. 载体构建与朗读•将故事分成几个小节,教师出示卡片上的关键词,要求学生凭记忆将故事连贯表达出来。
3.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出现的疑惑问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分角色朗读•小组内选出一人扮演东郭先生,另一人扮演狼,进行角色朗读。
5. 课文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语言运用,如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
第三课时1. 复习课文•全班集体复述故事,教师适时提问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写作活动•学生自由撰写一篇关于“东郭先生和狼”故事的感悟。
3. 朗读作品•学生互相阅读自己写的文章。
第四课时1. 学科交叉•结合美术课,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形象进行绘画。
2. 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画的内容,并互相展示。
3. 故事串讲•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色,进行串讲故事。
4. 反思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继续阅读课文,并写下自己的感悟;•默写生字词《东郭先生和狼》。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东郭先生和狼》教案【内容简析】本文是一篇由寓言故事改写的剧本。
内容讲的是东郭先生好心救了一只负箭伤的狼,狼反而要吃他的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狼吃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凶残的恶人。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故事生动,非常适宜儿童阅读。
文中有三幅插图。
第一幅画的是狼装出一副可怜相,苦苦哀求东郭先生救救它。
东郭先生怜悯这只狼。
第二幅画的是狼要吃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惊恐万状,跌倒在地,不住地骂狼。
第三幅画的是老农看透了狼的本性,把狼诱进口袋,扎紧袋口,抡起锄头狠狠地打狼。
这三幅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要充分利用课本剧的形式,吸引全体学生参与,使他们在自读——自悟——自编——自演中,不断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积累词语、提高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把握寓意,认识不同人物的品性。
3.辅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表演课本剧,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寓意是本课的重点,指导学生表演剧本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表演所用道具、人物的服装及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明确目标1.我们今天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形式十分新颖。
它是由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改编的剧本。
(板书课题:东郭先生和狼)2.介绍“东郭”复姓。
东郭先生是虚构的人物。
3.谁听过这个故事?谁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4.既然大家熟悉这个故事,我们就不在内容上兜圈子。
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好吗?我们分小组学习。
你们自己做导演、当演员,排演好这个课本剧。
5.要当好导演或演员,首先要深入学习。
要熟读课文、看懂剧本、理解内容、把握人物特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其次分好角色、安排好情节、设计语言、动作、人物造型等等;最后是认真排练、演出展示。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懂得面对危险时要冷静应对,不要盲目行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包括东郭先生和狼的相遇、东郭先生的善行以及狼的回报等。
2.2 课文解读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探讨东郭先生和狼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回答相关问题。
3.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物行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4.2 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物行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4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故事中的道德教训,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阅读理解训练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5.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道德问题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东郭先生和狼》的文本材料,包括故事原文和相关注释。
6.2 图片和视频准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课堂演示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6.3 道德问题讨论指南提供一份关于道德问题讨论的指南,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讨论和思考。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课堂演示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进行课堂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下册)31、东郭先生和狼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引导学生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辅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自学能力;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
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最佳“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
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
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东郭先生和狼》教案语文S版 [教学目标]1、能用“犹豫”“大吃一惊”造句。
2、能联系课文,理解句子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作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老农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学完后排演一出课本剧,大家有兴趣吗?2、出示课题:15、东郭先生和狼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要排好课本剧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剧本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媒体出示: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角色,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交流板书:吃东郭先生狼救教育打死农夫3、师:谁能根据他们的关系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三、研读课文(一)质疑1、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农夫对东郭先生的教育。
板书出示: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2、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相应的在仁慈、糊涂、教训下面打点)预设:为什么不能对狼讲仁慈?(理解:仁慈)为什么说东郭先生太糊涂了?(理解:糊涂)这个教训是什么?(理解:教训)(二)了解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
师:为什么说东郭先生太糊涂了呢?请同学们默读1—5小节,划出有关的句子。
3、交流句子。
师:在东郭先生救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语,它出现了两次。
(犹豫)理解意思(迟疑,拿不定主意)师: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犹豫的?从中又说明了什么呢?交流:(第一次犹豫是在狼的苦苦哀求下,说明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迷惑而忘了狼的本性,所以心肠软了。
)媒体出示:忽然从后面跑来一只狼,慌慌张张地对他说:“先生,救救我吧!猎人快追上我了,让我在你的口袋里躲一躲吧。
躲过这场灾难,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
”指导朗读:狼的语气——哀求。
理解感叹号表达的是狼哀求之情。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东郭先生和狼教学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感知善良与邪恶的对比关系;•通过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情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根据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故事的形象想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故事背后的道理;•借助故事情景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教材:《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绘画工具:颜色笔、彩笔、炭笔、水彩颜料、画纸等。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亲切问好,引起学生注意;•呈现一张狼的图片,问学生对狼有哪些了解,引起学生兴趣。
新课讲解(20分钟)•老师呈现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的PPT,讲解寓言故事的概念和特点,引出今天的主题;•借助PPT,让学生阅读故事,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学习意义。
绘画创作(3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颜色、布置清雅文化氛围等画面,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涂鸦创作,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和意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背景,在故事的某个情节中画上自己的角色,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讨论交流(20分钟)•让每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看到的东西和自己所创作的含义,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总结学生创作的精华部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收获。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里把自己创作的东郭先生和狼寓言故事小画册带到课堂上,注意画面的美观和整洁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东西,成为课堂学习的一部分。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给予学生赞赏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东郭先生和狼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狼在寻找猎物时的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
2.理解狼对东郭先生的恐惧来源,并能够分析狼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能够对照文本,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词语和语句。
4.能够通过预习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1.狼对东郭先生的恐惧来源及人类与狼之间的关系。
2.重点生字词和词组:温和、暮色、胸有成竹、放松警惕等。
3.理解并运用文本中的语句,如“东郭先生耳朵一动”、“就像躲过火坑一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如:“大家知道狼是什么动物吗?它们都擅长什么?”等。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并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东郭先生和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助学生理解语句及生词,让学生自己感受和思考内容。
3. 课文分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展开以下讨论:1.引导学生通过“东郭先生耳朵一动”来分析出东郭先生的恐惧来源;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对东郭先生的感觉及想法,并让学生发表看法;3.引导学生分析狼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狼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它;4.通过重点生字词和词组,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文化内涵。
4. 拓展学习(20分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影片、图书或者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拓展学习,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人类与狼之间的关系。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简单地总结,并强调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点。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复习巩固。
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和词组;2.完成课堂作业;3.阅读文本并写下感受;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狼的特点和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材内容贴合现实,在短时间内给学生较好的生活启迪,让学生深入了解狼这种动物。
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人类与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亲身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拓展学习,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2. 学会描述人物特点和情节发展。
3. 学习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
1. 学习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 学习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 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1. 电子白板或黑板。
2. 课件及教具。
3. 故事书籍和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引入本课主题。
2. 导入故事背景。
二、学习故事:
1. 听录音,带领学生快速了解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描述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行为。
3. 故事中的狼是如何让人们不再相信他的?思考一些小动物的行为,判断哪些行为是让人们信任他们的。
4. 故事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
三、课堂练习:
1. 分组完成故事梗概的绘制和展示,课堂上评选最出色的组织。
2. 小组合作,创作一篇类似的寓言故事,创意最好的组织展示。
四、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关于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 阅读故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会描述人物特点和情节发展,理解了故事中寓意的含义。
学生们也通过小组讨论、绘制和创作故事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在实践当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学习和运用。
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引导学生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辅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古人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东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
这篇课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编为了剧本。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交流成果。
(1)学生先汇报自己找出的字音重点;读书时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最后,学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义难点,进行全班交流。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注意倾听的能力,思辩能力。
]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要求: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
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最佳“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
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3)全班交流,并评议。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
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师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
[意图: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发展他们眼、脑、手多种器官的协调能力。
]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
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
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
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全班评议。
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
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1.自愿组合,练习表演。
要求:分好角色,记住台词,讨论每个角色应怎样演,并注意为角色加上动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学评议。
[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寓意的感悟,把所学语言文字更加深入地记在头脑中,并学习如何恰当应用。
]
(四)总结升华。
问:学习了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师:是的,我们应该做善良、有爱心的好人,但千万别像东郭那样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上他们的当。
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人,希望你们擦亮眼睛,决不要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五)作业。
回家为家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