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一、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计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2、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一位数除以两位数。
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得的商写在百位上,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就看前两位,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三、用乘法验算除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识点一、商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例题1、口算604÷2= 600÷3= 420÷7= 666÷6=168÷8= 960÷3= 308÷4= 440÷5=287÷7= 630÷9= 600÷6= 248÷8=练习1、下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67 7×()<58 ()×5<4870>9×()()×9<73 50>8×()练习2、605÷5= 606÷3= 408÷4= 840÷7=545÷5= 728÷7= 340÷2= 560÷4=例题2、我在暑假时买了一本721页的故事书,花了7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练习1、在一次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我们二年级的624人被平均分成了3个方阵,你能算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位同学吗?练习2、我们年级共有同学624个,在课间活动时,体育老师想把我们分成每6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跳绳游戏,全年级能被分成多少个小组?还有剩余的同学吗?知识点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例题2、列竖式计算,并检验最后两小题。
《商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课后反思有了前几节课计算除法的经验,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完整的列出竖式。
在第一个班级教学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我发现光靠一个例题就发现与之前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学生有点困难,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又让学生算了一道804÷4,再通过比较,就有很多学生发现①商中间有0 ②竖式中有0减0等于0。
于是我提议0-0=0能不能简写呢?请学生自学书本65页茄子老师写的简便方法,再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梳理,明确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之后,计算被除数十位上0÷几时,只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而这一步的具体计算过程都省略不写。
在解决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式时,由于有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大多愿意用简写的方法。
有部分学生在处理余数的0时拿不定注意,有的将0写在十位的下面,有的将0写在个位的下面。
我适时的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你认为写在什么地方比较合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写在十位上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前面除完了,个位上的0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如果是写在了个位,就表示要将0下移下来继续除,算式不太完成。
解决了两个问题后,我引导学生与之前的除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并归纳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一般算法。
学生对于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已经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计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反思,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中,我出示了几道比较典型的错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错在哪里?怎样可以避免这类错误?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在计算时一要细致认真,每一步都要慎重计算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正确率;二要在计算前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有效避免漏写商中间或末尾的0。
此外还可以通过演算来验证。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一半,已知圆锥的高是9 cm,则圆柱的高是( )cm。
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一、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计算方法: 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 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个位上的数, 商写在个位上。
2、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一位数除以两位数。
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 如果有余数, 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 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 除得的商写在百位上, 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 就看前两位, 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 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 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三、用乘法验算除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识点一、商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例题1.口算604÷2=600÷3=420÷7=666÷6=168÷8=960÷3=308÷4=440÷5=287÷7=630÷9=600÷6=248÷8=练习1.下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677×()<58()×5<4870>9×()()×9<7350>8×()练习2、605÷5=606÷3=408÷4=840÷7=545÷5=728÷7=340÷2=560÷4=例题2.我在暑假时买了一本721页的故事书, 花了7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练习1.在一次大型团体操表演中, 我们二年级的624人被平均分成了3个方阵, 你能算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位同学吗?练习2.我们年级共有同学624个, 在课间活动时, 体育老师想把我们分成每6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跳绳游戏, 全年级能被分成多少个小组?还有剩余的同学吗?知识点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例题2.列竖式计算, 并检验最后两小题。
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除法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当被除数中间的数字能被除数整除时,商的中间可以是0。
2. 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当被除数的末尾数字能被除数整除时,商的末尾可以是0。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除法计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你们觉得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吗?二、探究学习1. 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1)讲解原理:当被除数中间的数字能被除数整除时,商的中间可以是0。
(2)示范例题:120÷6=20,讲解过程,让学生理解商中间0的由来。
(3)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1)讲解原理:当被除数的末尾数字能被除数整除时,商的末尾可以是0。
(2)示范例题:1200÷12=100,讲解过程,让学生理解商末尾0的由来。
(3)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本课学习的主要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有0和被除数末尾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其实是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实际上就是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这一点。
在教学中我也是结合教材所呈现的情境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还是0。
因为有具体的情境,所以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教学竖式时,我主要强调了竖式的简便写法,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两点不足:1、板书没有很好的突出重难点。
本节课我的板书是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两道竖式题,原以为这样就达到了突出重点的目的。
但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应该在商0的位置上用彩色粉笔加以强调,这样就会使重点中的重点更加突出,学生也会轻松地发现这两道题与以往的题有什么不同了。
2、本节课,计算量大,有些学生出现了不耐烦的现象。
其实有些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这样就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奶奶告诉小明:“2006年共有53个星期日”.聪敏的小明立刻告诉奶奶:2007年的元旦一定是()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六 D.星期日2.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A.2π:1B.1:1C.π:1D.无法确定3.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A.a+2 B.2a C.a-1 D.2a-14.一双鞋打八折后是60元,这双鞋原来( )元。
A.65 B.72 C.755.如果A:B=,那么(A×9):(B×9)=()A.1 B.C.1:1 D.无法确定6.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B.圆C.等腰三角形7.()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A.12 B.6 C.4 D.38.长方形ABCD的长是8厘米,宽3厘米,将这个长方形(如下图)沿EF对折,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6 B.11 C.16 D.229.在每个小格边长均为1米的方格赛道上有一辆玩具小车,初始位置用数对记为(15,16)。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64—66页例8,例9的内容。
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换等情势使学生控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比较熟练地用两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3)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类推能力、比较能力,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4)培育学生用"事物是互相接洽的且具有内部规律"的观点和"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观点,自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1)主动探索,合作学习。
(2)运用评价,互助互学。
(3)运用激励,促进提高。
二、教学重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三、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四、学生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有0的”规律已掌握。
学生已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题目。
五、说教法1、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自动性,可采用的专利法是"设问引诱法",即教师以"问"作为"导"的重要方式。
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控制法则,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教材很注意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例题9中编了试商过程的方框图和计算思路"想"的过程。
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求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从方框图和"想"的过程中摸索出算理和算法。
利用设问,引诱和板演相结合,疏散难点,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计算、察看、探究、讨论、表述、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培育和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体验用事物是普遍接洽和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的观点去解决除法问题;自己排除思维障碍,获取最全面的思维成果,体会成功喜悦。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新课标三下)在数学中,除法是一种基本运算,用于将一个数(被除数)分成几等份(除数)。
有时我们会遇到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也就是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商中间出现0,并且除数末尾有一个或多个0。
举例说明什么是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呢?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计算125/5,即125除以5。
这个除法的商就是商中间有0并且末尾有0的情况。
25-------5我们首先将5除以25,得到商5,然后将商5乘以除数5,得到25,正好等于被除数。
这时商中间出现了0,并且末尾有一个0。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条件在除法中,当被除数可以被除数整除时,就会出现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情况。
具体来说,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中间就会有几个0。
例如,如果被除数末尾有1个0,那么商中间就会有1个0;如果被除数末尾有2个0,那么商中间就会有2个0;以此类推。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很简单。
如果被除数末尾有n个0,我们可以先将这些0去掉,然后进行普通的除法运算。
假设除数是d,去掉末尾的n个0后的被除数是b。
则我们可以计算新的商,即 b/d。
然后我们在计算出的商的末尾添加n个0,就得到了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商。
示例运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我们再使用一个例子进行演示。
例如:计算100/20。
由于被除数100的末尾有一个0,我们可以先将这个0去掉,得到新的被除数10。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商:10/20=0.5。
最后我们在商的末尾添加1个0,得到了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商:0.50。
总结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是除法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当被除数可以被除数整除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将末尾的0去掉,然后进行常规的除法运算,最后在商的末尾添加相应数量的0,即可得到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商。
希望通过本文,您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这个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数学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练习题解答与分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除法计算的概念和方法,复习已学的除法计算知识。
讲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商的组成和计算过程。
演示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计算过程。
让学生进行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练习,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讲解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商的组成和计算过程。
演示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计算过程。
让学生进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练习,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总结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2 教学难点理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中商的组成。
理解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中商的组成。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信心。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除法计算的其他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将除法计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深入学习,探索除法计算的规律和性质。
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一、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计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2、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一位数除以两位数。
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1、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得的商写在百位上,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就看前两位,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三、用乘法验算除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识点一、商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例题1、口算604÷2= 600÷3= 420÷7= 666÷6=168÷8= 960÷3= 308÷4= 440÷5=287÷7= 630÷9= 600÷6= 248÷8=练习1、下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67 7×()<58 ()×5<4870>9×()()×9<73 50>8×()练习2、605÷5= 606÷3= 408÷4= 840÷7=545÷5= 728÷7= 340÷2= 560÷4=例题2、我在暑假时买了一本721页的故事书,花了7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练习1、在一次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我们二年级的624人被平均分成了3个方阵,你能算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位同学吗?练习2、我们年级共有同学624个,在课间活动时,体育老师想把我们分成每6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跳绳游戏,全年级能被分成多少个小组?还有剩余的同学吗?知识点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例题2、列竖式计算,并检验最后两小题。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准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景图,讲猪八戒故事。
2、谈话导入: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能够怎样分呢?
二、探究体验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能够分到多少?谁会算?
(0÷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3、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4、出示例题6:309÷3=
(1)要求学生试算(4生板演,余生齐练)。
(2)生汇报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3)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个步能够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能够省略呢?为什么?(不能够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4)巩固算理,完成“做一做”:402÷2609÷3
5、出示420÷3=
(1)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2)汇报、交流明确: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三、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750÷5980÷7
2、我当“小医生”(书P30页第3题)
3、独立完成书P30页第2、4题。
四、全课总结
1、对比例题,今天学习除法有什么共同点?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2、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