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9F400MW级重型燃机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专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16
9F级燃气机组控制系统研究【摘要】GE公司的9F级燃气轮机是目前国内新建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机的主力机型,其控制系统采用GE公司配套的新一代燃机控制系统MARK VI。
对燃机的主要控制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转速/负荷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干式低NOX燃烧控制系统等。
可为今后燃机的调试、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9F级燃气轮机;燃烧控制系统;负荷控制系统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项目,国内新建了一批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目前正在进行紧张调试并陆续投入商业运行。
这批联合循环机组中共引进了13套GE公司的9F级燃气轮机。
以某电厂为例,该厂联合循环机组为多轴一拖一方案,燃机型号为PG9351FA,压气机为18级轴流式压气机,带可调进口导叶,燃机透平为3级,燃烧系统共有18个逆流环状燃烧室,型号为DLN2.0+。
燃机使用天然气为主燃料,轻油为备用燃料,ISO工况下燃用天然气时功率为253MW。
燃机控制系统由GE公司随设备配套供货,采用MARK VI三冗余数字控制系统。
现对其主要控制策略和功能进行的介绍,适用于同类型的燃气轮机。
1.燃气轮机主控制系统燃机主控制系统根据负荷指令、排气温度等控制要求来调节燃料量。
主控制系统包括转速/功率控制、温度控制、启动控制、停机控制、加速度控制、手动控制等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输出通过低选环节选出最小值作为燃料控制基准。
以上子系统中启动、停机、加速度等控制仅在燃机并网前、解列后或甩负荷时起作用。
例如:启动子系统仅控制燃机从点火到并网过程中的燃料量。
启动过程的燃料量采用开环控制,根据启动工况对应的逻辑信号给出不同阶段的燃料设定值。
当变频启动系统控制发电机拖动燃机完成清吹具备点火条件时,燃料量置为点火值,燃机点火成功后,燃料量降低为暖机值,待暖机完成,燃料量按照一定的速率不断增加到最大值,最终退出控制。
燃机带负荷运行中起作用的是转速/功率控制和温度控制两个回路。
转速/功率调节回路的目标是调节燃料量,使燃机实发功率达到预设值,采用功率—转速串级调节。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工程凝结水泵选型分析张怀强摘要:凝结水泵采用调速控制以实现节能已成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常规配置。
本文结合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工程特点分析凝结水泵调速节能效果,并对永磁调速和变频调速两种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凝结水泵采用一拖二变频调速。
关键词:凝结水泵;变频;永磁1概述本工程为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建设2台46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
机组年供热年利用小时数5000小时。
本工程作为集中供热热源,机组负荷必然随着热用户的生产情况变化而作调整。
对于采用工频定速运行的凝结水泵,机组的部分负荷运行功能意味着存在节流损失,而且机组负荷越低,凝结水泵电机的能耗损失越大[1][2]。
凝结水泵作为主要的大功率辅机,其流量随机组负荷调整有着明显变化[3][4],因此对于凝结水泵应选择合理的调速控制方式,实现节能、增效的目标。
2调速节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节能效果本工程采用2×100%凝结水泵,根据热平衡计算初步选型如下:●型式:立式,筒形;●流量G=480t/h;●扬程H=260mH2O。
按照电机效率ηe =95%、定速泵传递效率ηc=99%、调速泵连接效率ηc=97%,分别计算机组负荷率在100%、75%和50%时,每小时凝结水泵的电耗进行对比。
在部分负荷状态下,非工频工作的变频器还需考虑厂房散热所需能耗,总效率再计入94%的系数。
按此运行模式,每年可节省电量:N=2.1×3000+128.4×2000+186.5×1000=449,600kWh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使用调速装置可以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2.2 经济性分析采用最小年费用方法进行比较,计算公式如下:A=P*I(1+I)n/((1+I)n-1)+R+S=0.1019P+R+SA年费用P初投资R年运行费用N经济生产年(20年)I年利率,取6.55%S系统费用,此处取零初投资主要是设备费用,调速泵暂按1台进口变频器带2台凝结水泵的配置方式进行考虑。
9f级燃气机组热效率燃气机组作为一种高效、绿色、可靠的能源转换设备,其热效率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9F级燃气机组作为目前燃气发电技术的先进代表,其热效率更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本文将就9F级燃气机组热效率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提升途径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论一下9F级燃气机组热效率的意义。
热效率是指燃气机组在能源转换过程中有效利用的热能占总输入热能的比例。
热效率越高,意味着能源转换过程中损失的热能越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
提高燃气机组的热效率能够降低燃料消耗量,降低发电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环保可持续。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9F级燃气机组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燃料质量和供给方式。
燃气机组的热效率受燃料质量和供给方式的影响很大。
高质量的燃料能够提供更多的热值,从而提高燃气机组的热效率。
合理的供给方式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避免不完全燃烧和过量空燃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热效率。
其次是燃气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燃气机组的设计结构、燃烧系统、热力循环等方面的优化能够提高热效率。
同时,合理的运行参数选择和操作维护能够确保燃气机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提高热效率。
最后,我们要探讨一下提高9F级燃气机组热效率的途径。
首先是优化燃料供给系统。
采用先进的燃气供气系统,提高燃烧稳定性和充分燃烧能力,从而提高热效率。
其次是优化燃烧系统。
通过改进燃气机组的燃烧室结构、燃烧器设计和燃气喷淋技术等,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气机组的排放水平,更加环保。
再次是优化热力循环。
通过优化燃气机组的蒸汽循环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等,提高热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综上所述,9F级燃气机组热效率的提高对于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优化燃料供给系统、燃烧系统和热力循环,提高燃气机组的热效率,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F08281K-J01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专题报告2017年09月石家庄批准:闫占良审核:吕少胜校核:米永昌编写:安延杰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机组选型概述 (1)2.1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 (1)2.1.1机组选型原则 (1)2.1.2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现状 (1)2.2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类 (2)3 主机配置型式比选 (3)3.12套“一拖一”及1套“二拖一”技术对比 (3)3.2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热经济指标对比 (7)3.3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主厂房指标对比 (7)3.41套“二拖一”及2套“一拖一”综合造价对比 (8)3.5“一拖一”与“二拖一”机组变负荷特性对比 (9)3.6本工程推荐的主机配置型式 (9)4 三种机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9)5 结论 (10)【内容提要】:本专题针对2套“一拖一”与一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了对比,尽管“二拖一”机组在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以及综合造价上略占优化,但2套“一拖一”多轴机组运行更加灵活,调峰性能更好,因此现阶段暂推荐2套“一拖一”多轴的机组配置型式。
1 工程概况本期工程拟建设2套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主机拟采用两台F 级燃气轮机,三压再热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和抽凝式汽轮机。
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节能减排,还可以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的应急和调峰能力。
厂内设换热首站对外供民用采暖热水。
本专题针对联合循环电站的装机方案、主机选型进行专题论述,包括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特性、“二拖一”及“一拖一”主机配置型式的技术、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综合造价比选、变负荷性能。
2 机组选型概述2.1 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2.1.1 机组选型原则1) 应综合考虑供热安全可靠,机组调节灵活,技术上经济上先进合理。
电厂2×390MW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电厂设计安装的两台9FA联合循环机组自06年底及07年初分别投产以后,经过投产初期的设备整治,力保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之后,我们开始着手机组的经济运行工作。
在不断积累的联合循环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分析探讨,同时在兄弟部室的配合下,先后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运行措施和技术改造,并相继取得了较为明确的经济效益。
第一部分降低发电煤耗的一些措施及分析一、实施正常运行中排烟温度、低压省煤器入口水温的考核根据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分子式:CH4+2O2=CO2+2H2O根据计算,在280MW至基本负荷范围内,燃气轮机的过量空气系数基本上稳定在2.2倍,余热锅炉的排烟中的水蒸汽分压力为21%/(2.2+21%×0.5)=9.1kpa对应的饱和温度为44℃,考虑到大气环境湿度的影响,并留有一定的裕度,将低省入口水温控制在53℃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夏季空气湿度大于80%时可适当提高),这个温度与低省入口温度的设计值60℃相比有7℃的下降,在端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排烟温度也将有7℃的下降,这样,以余热锅炉入口烟温627℃计,考虑余热锅炉90%的效率,其综合效率的上升为(7/(627+273))×90%=0.7%对应的产汽量及汽轮机功率将上升0.7%,折算到联合循环的效率将上升0.7%×134/397=0.27%按全年22亿电量计,这项运行技术措施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供电量净增加为:220000×0.27%=590万KWH。
二、实施正常运行中汽轮机主、再蒸汽温度的考核根据目前的情况,联合循环机组包括我厂基本上都运行在基本负荷或280MW,按标准的负荷曲线,两个负荷点的运行时间基本相当(280MW的负荷点略多)。
机组的主再汽温自动控制定值取IGV角度的函数,280MW时的温度定值在550℃左右(夏季稍高,冬季稍低。
9f级燃气机组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9F级燃气轮机是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一种高效率、高性能的燃气轮机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和油气领域。
本报告旨在评估9F级燃气机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市场需求分析1. 电力行业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传统燃煤发电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燃气发电作为清洁能源逐渐受到重视。
9F级燃气机组以其高效率、低排放的特点,能够满足电力行业对清洁高效能源的需求。
2. 工业领域需求工业生产对电力需求大,而且对电力质量要求高。
9F级燃气机组具有快速启动、负载响应迅速的优点,能够满足工业领域对电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3. 油气行业需求油气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油田采油、天然气输送等环节。
9F级燃气机组具有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的特点,能够满足油气行业对电力的需求。
三、技术分析1. 性能优势9F级燃气机组采用先进的燃气轮机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排放的特点。
其热效率高达60%以上,排放水平低,符合现代清洁能源要求。
2. 运行稳定性9F级燃气机组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要求。
在负载变化大、启停频繁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3. 维护成本相较于传统燃煤发电机组,9F级燃气机组的维护成本更低。
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系统和智能维护技术,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四、经济效益分析1. 投资回报率高由于9F级燃气机组具有高效率、低维护成本的特点,投资回报率较高。
在长期运行中,能够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2. 节能减排9F级燃气机组采用清洁能源,具有较高的能效,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要求。
五、风险分析1. 市场竞争风险燃气轮机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政策风险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对9F级燃气机组的发展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浅谈 9F燃机安装及其质量安全控制对策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蒸蒸日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工程项目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建设。
各大企业也陆续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用于机械设备当中,实现了施工生产的高效性。
在电力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因此本文在9F燃机轴系构成入手,对9F燃机热控安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9F燃机;安装;质量控制引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行业也随之迎来了极大的变革,最主要技术呈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明和生产,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9F燃机燃气轮机结构上采用轴向排气,排气阻力小,而且便于余热锅炉布置。
燃气轮机均采用压气机冷端拖动发电机,便于安装运行和维护。
因而F级燃气轮机是建设大型联合循环电厂的首选机型。
1、9F燃机轴系构成单轴布置的9F燃气机组由高压缸(HP)、中压低缸(IP-LP)、燃机(GT)、发电机(GEN)构成,其轴系由燃机前后两个内置式轴承,高压缸前后两个落地式轴承,滑环短轴后有一轴长(可倾),发电机转子前后两个落地式内置式轴承,中低压缸后一内置轴承组合成;滑环轴及高压转子间为SSS联轴器连接。
其中,燃机,中间轴、SSS联轴器、发电机滑环轴为现场散装供货。
1.燃机轴系的安装及调整要点2.1 SSS联轴器连接根据轴系找中图纸,高压缸、中低压缸及其转子、复测发电机、SSS联轴器的轴向尺寸:将SSS联轴器吊装就位,拆除外部吊装环,带上螺栓;将SSS联轴器的对轮螺栓分别与高压转子与滑环轴连接,按照设计要求拧紧力矩;安装SSS 联轴器同心度测量工具;SSS联轴器同心度测量:根据图纸要求,在SSS联轴器的5个端面,搭设5个百分表。
将SSS联轴器的外圆端面分成8个等份。
盘动转子,分别在1-8位置记录5个百分表的数值,计算出同心度。
同心度需要测量2次,分别在SSS联轴器齿轮齿合和断开时测量;SSS联轴器齿轮齿合深度及开度测量,如图1所示:通过深度尺,分别在SSS联轴器齿轮齿合断开时测量A及开度B。
9F型燃气轮机市场调研9F型燃气轮机市场调研目录一.F型燃气轮机的研制过程二.9F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性能三.DLN-2.6 燃烧室的研制四.9F型燃气轮机构成的联合循环机组五.9F型燃气轮机构成的IGCC电厂六.9F型燃气轮机进一步发展的研究9F型燃气轮机调研报告一.F型燃气轮机的研制过程美国GE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F型燃气轮机的开发研制,主要是将飞机发动机的先进技术和部件移植到工业和发电用燃气轮机上,从而使其性能大幅度提高。
例如,由于应用了飞机发动机上的先进冷却技术和材料,使透平的进气温度一下提高了167℃,从而使燃气轮机的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奠定了F型燃气轮机的基础。
GE公司于1987年制成了首台60Hz的MS7001 F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135.7MW,发电效率32.8%。
接着,GE公司与GEC Alsthom公司联合开发,通过MS7001 F型燃气轮机的模化放大,模化系数 1.2,制成了50Hz的MS9001 F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212.2MW,发电效率34.1%。
其燃气轮机的所有部件,除轴承和燃烧室以外,都是按1.2的比例进行模化放大。
第一台MS9001 F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于1991年8月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维尔(Greenville)厂制造成功并满意地运行。
第二台MS9001 F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由EGT 公司(GEC Alsthom公司的法国子公司)制造,并装在法国电力公司的Gennevelliers电站作简单循环运行。
该机组于1993年初投入商业运行。
接着,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了严格的可靠性试验。
在30天的连续试验中,头15天每天起动一次,每天运行8小时。
接着的15天每天起动2次,每次试验运行1小时。
该试验证实了MS9001 F型机组有较高的起动和运行可靠性。
接着,GE公司又将其MS7001 FA型燃气轮机模化缩小,模化比2/3,于1995年末研制成70MW等级的MS6001 FA型燃气轮机,通过齿轮箱减速,用于50Hz/60Hz发电。
9F燃气轮机吊装就位技术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6-07T05:59:01.809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25期作者:张帆[导读] 在当前燃气轮机技术在红张帆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在当前燃气轮机技术在红,9F型号的燃气轮机具有较强且成熟的机组。
本文主要通过对9F型号的急性安装的工艺进行分析,通过与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促进燃气轮机安装的重要技术应用,利于燃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从而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整体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促进相关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9F燃气轮机;吊装就位技术;应用引言燃气轮机机组的特点在于高效率、污染小,同时其机动性较高在当前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此机组所具有的特点、价值较高,优势也十分显著,是电力行业中的主力。
此技术能够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靠性,降低对其的检修次数,使脊柱调试周期更好的缩短,能够有效提高电场的经济效益。
对于安装企业而言,能够减少施工城城北门,从而提升整体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工艺原理1.1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其技术的有效性与应用情况,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施工流程进行相关操作,通过对管道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找正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热工测点安装等内容成为整体性的施工,使施工能够顺利按照施工顺序统一进行。
在具体施工中,通过利用专业用具和成套施工技术,促进施工最大化效率与质量,提升整体施工进度,确保其工程的稳定性与合理性,此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施工顺利开展。
1.2压气机抽成腔室内的燃气转子压气机轮螺栓内置中,通过其与中间轴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距离较大。
对于临港项目机组进行安装时,当存在燃机无法按照规定时间到货的情况下,应当通过通过详细的核算施工,通过钢丝绳和行车连接燃机和中间轴以及排气扩散段,进行整体吊装。
在此种方式下,能够提高吊装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不会对其他设备的顺利安装造成任何影响,防止工期延误的情况。
9FA重型燃机基于安全的制造国产化技术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燃机是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发电、船舶、飞机等领域。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对燃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排放、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维护成本等。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安全的制造技术和国产化成为燃机行业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旨在研究基于安全的制造和国产化技术的改进,通过提高燃机的效率和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减少污染和环境影响,同时降低维护成本,为工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现有燃机技术的分析、对基于安全的制造和国产化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对新燃机模型的建模和测试,以及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研究方法包括:1. 现有燃机技术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燃机的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和应用领域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燃机存在的技术和环保问题,以便于后续的改进。
2. 基于安全的制造和国产化技术研究:通过对于国内的技术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研究,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对燃机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安全性能,降低成本。
3. 新燃机模型建模:基于现有技术,设计新的燃机结构并进行建模,进行仿真和优化。
4. 测试和优化:对新燃机模型进行实验室和实地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得出最终的燃机方案。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对现有燃机技术的分析和总结,为燃机行业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2. 基于安全制造和国产化技术的燃机技术改进方案,在效率、环保、可靠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并降低维护成本。
3. 新燃机模型的建立和优化,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并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4. 相关技术成果的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以及燃机行业的推广应用。
四、拟分工和计划进度本研究计划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团队成员分工如下:1. 燃机技术分析:负责进行燃机技术的调研和分析,产出报告。
9F燃机的主厂房布置优化作者:赵昊天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摘要:9F燃机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燃机机组,国内对其主厂房的布置主要形式比较单一,文章结合南方某电厂2x400MW机主设计布置优化的对比实践,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布置方式和原则,分析研究出比较典型的9F燃机布置方案。
关键词:9F燃机;布置;优化中图分类号:N94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机组布置方式和原则9F燃机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一种机型,必须首先了解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布置方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随主设备不同有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简称:单轴机组)以及多轴联合循环机组(简称:多轴机组)。
单轴机组是指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连接在同一轴上的配置方式,由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同时驱动发电机发电。
多轴机组是指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分别驱动各自的发电机且不连接在同一轴上的布置方式,多轴机组通常有下列组合形式:1+1(或称一拖一)机组;2+1(或称二拖一)机组。
1+1(或称一拖一)机组:指由一台燃气轮机和一台余热锅炉、一台汽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分别驱动各自的发电机(其主要特点是:燃气轮机驱动一台发电机,汽轮机驱动另一台发电机,两台发电机分处不同的轴系中,汽轮机的蒸汽来自于利用对应燃气轮机排气余热的余热锅炉)。
2+1(或称二拖一)机组:指由二台燃气轮发电机组和二台余热锅炉、一台汽轮发电机组组成的多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主要特点是:二台燃气轮机分别驱动各自的发电机,汽轮机驱动另一台发电机,他们分处不同的轴系中,汽轮机的蒸汽来自于利用对应二台燃气轮机排气余热的二台余热锅炉)。
联合循环机组的布置方式应根据拟建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建设场地情况、燃料供应条件、电网要求、承担的负荷性质以及资金情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联合循环布置方式:1、F级燃气轮机的燃机电厂宜优先采用单轴联合循环机组。
2、E级、E级改进型燃气轮机的燃机电厂一般采用多轴联合循环机组。
9F级燃机供热机组运行方案专题要点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单燃机供热运行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联合循环机组技术条件 (1)第二章热负荷分析 (6)2.1供热现状及现状热源 (6)2.2供热规划 (7)第三章供热方案 (11)3.1设计热负荷 (11)3.2供热方案 (12)第四章单燃机供热方案分析 (13)4.1机组正常运行 (13)4.2蒸汽轮机故障 (13)4.3燃气轮机或余热锅炉故障 (14)第五章结论 (14)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xxx热电900MW级燃机工程本期建设规模为一套F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留有再建设一套F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余地。
工程厂址位于xxxxxx1.2 联合循环机组技术条件本工程主机招标尚未进行,本次投标暂取用三菱的技术参数,并以三菱提供的热平衡作为系统、设备选型的依据,最终的主机型式和参数通过招标确定。
机组配置型式:二拖一多轴,即2台燃气轮机、2台燃气轮发电机、2台余热锅炉、1台供热蒸汽轮机和1台蒸汽轮发电机机组频率: 50Hz机组出力: 850.2MW(供热工况)950.6MW(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846.5MW(夏季工况)机组热耗率: 4030kJ/kWh(供热工况)6171 kJ/kWh(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6262 kJ/kWh(夏季工况)机组效率: 89.33%(供热工况,性能保证工况)58.34%(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57.48%(夏季工况)注:1)供热工况指:环境条件为温度-3.3℃,大气压101.3Pa(a),相对湿度59%,冬季供热运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2)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指:环境条件为温度12.6℃,大气压101.6kPa(a),相对湿度63%,纯凝运行。
13-F08281K-J01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专题报告2017年09月石家庄批准:闫占良审核:吕少胜校核:米永昌编写:安延杰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机组选型概述 (1)2.1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 (1)2.1.1机组选型原则 (1)2.1.2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现状 (1)2.2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类 (2)3 主机配置型式比选 (3)3.12套“一拖一”及1套“二拖一”技术对比 (3)3.2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热经济指标对比 (7)3.3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主厂房指标对比 (7)3.41套“二拖一”及2套“一拖一”综合造价对比 (8)3.5“一拖一”与“二拖一”机组变负荷特性对比 (9)3.6本工程推荐的主机配置型式 (9)4 三种机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9)5 结论 (10)【内容提要】:本专题针对2套“一拖一”与一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了对比,尽管“二拖一”机组在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以及综合造价上略占优化,但2套“一拖一”多轴机组运行更加灵活,调峰性能更好,因此现阶段暂推荐2套“一拖一”多轴的机组配置型式。
1 工程概况本期工程拟建设2套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主机拟采用两台F 级燃气轮机,三压再热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和抽凝式汽轮机。
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节能减排,还可以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的应急和调峰能力。
厂内设换热首站对外供民用采暖热水。
本专题针对联合循环电站的装机方案、主机选型进行专题论述,包括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特性、“二拖一”及“一拖一”主机配置型式的技术、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综合造价比选、变负荷性能。
2 机组选型概述2.1 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2.1.1 机组选型原则1) 应综合考虑供热安全可靠,机组调节灵活,技术上经济上先进合理。
单燃机供热运行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联合循环机组技术条件 (1)第二章热负荷分析 (5)2.1供热现状及现状热源 (5)2.2供热规划 (7)第三章供热方案 (10)3.1设计热负荷 (10)3.2供热方案 (10)第四章单燃机供热方案分析 (12)4.1机组正常运行 (12)4.2蒸汽轮机故障 (12)4.3燃气轮机或余热锅炉故障 (12)第五章结论 (13)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xxx热电900MW级燃机工程本期建设规模为一套F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留有再建设一套F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余地。
工程厂址位于xxxxxx1.2 联合循环机组技术条件本工程主机招标尚未进行,本次投标暂取用三菱的技术参数,并以三菱提供的热平衡作为系统、设备选型的依据,最终的主机型式和参数通过招标确定。
机组配置型式:二拖一多轴,即2台燃气轮机、2台燃气轮发电机、2台余热锅炉、1台供热蒸汽轮机和1台蒸汽轮发电机机组频率: 50Hz机组出力: 850.2MW(供热工况)950.6MW(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846.5MW(夏季工况)机组热耗率: 4030kJ/kWh(供热工况)6171 kJ/kWh(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6262 kJ/kWh(夏季工况)机组效率: 89.33%(供热工况,性能保证工况)58.34%(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57.48%(夏季工况)注:1)供热工况指:环境条件为温度-3.3℃,大气压101.3Pa(a),相对湿度59%,冬季供热运行。
2)年平均工况,性能保证工况指:环境条件为温度12.6℃,大气压101.6kPa(a),相对湿度63%,纯凝运行。
3)夏季工况指:环境条件为温度26.5℃,大气压101.3kPa(a),相对湿度77%,纯凝运行。
4)燃气低位发热量(LHV)约为35.3868MJ/Nm3(Nm3系指环境条件为:压力101.32kPa,温度20℃。
重型9F燃机热控安装优化及关键点质量控制1.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和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环境保护的压力对能源转换机动力获得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燃气轮机发电机技术以其具有的热效率高、污染低、工程总投资低、建设周期短、占地和用水量少、启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逐步成为了当今世界继蒸汽轮机后清洁、可靠、高质的电力能源的最佳提供方式之一。
杭州半山燃气轮机由哈尔滨动力设备XX公司HPEC/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供货,型号为PG9351FA 型,额定转速3000 r/min,燃机透平3级,轴流式压气机18级、压比为15.4(ISO工况),燃烧系统DLN2.6+,燃烧室型式分管式回流。
通过对半山燃机热控安装中关键质量控制点及部分安装过程的优化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
2.9F重型燃机热控安装优化及关键质量控制点2.1 CDM动压监测探头安装中优化及关键质量控制点杭州半山燃机#7机组的燃烧系统为9FA+e2.6,在热控安装上与以往常规2.0燃烧系统相比最大的改变在于动压监测监视系统CDM。
燃烧室喷嘴共计18个,每个燃烧室上都要监视天然气压力在燃烧期间的压力值,根据华电半山一期#1,#2,#3机组动压设计为压力变送器由燃烧室接口处分别引Φ8仪表管至仪表架上的18个变送器,对安装和燃机罩壳内部管路敷设难度工艺和质量控制上比较困难,半山#7机组采用压力探头配套等电阻延长导线成套设备测量动压。
整套系统的安装相对简单,增加了模块式的动压监测探头及接线盒及探头前置器等设备,见图(1)动压监测探头的布置和安装图纸所示,现场将18只探头的延长导线最后布置到厂供前置器箱内如此安装既节省了空间也便于透平间内设备的布置和安装。
根据设备安装图纸所示,热控保护管安装需要围绕着18个喷嘴进行敷设安装,因喷嘴附近有其他很多天然气管道例如PM1、PM3、PM4、D5等,导致动压探头保护管很难布置,并且这18支探头的导线的总截面积需要约2”的保护管,更加加大了保护管安装的难度,不仅材料用的较多,且电缆敷设很不方便,敷设时间较长。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国产保护设备配置方案黄蕾;姚挺生;沈俪;傅明
【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
【年(卷),期】2009(029)012
【摘要】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一般采用配套进口保护设备,还没有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应用实例.结合电厂的工程实践,分析比较了9FA型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与常规机组的差异,重点针对发电机启停机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以及其他后备保护.深入研究了这些保护在负载换流型变频器(LCI)系统变频启动过程中的运行特点.通过采用与频率无关的保护原理以及特性化配置,提出了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采用国产保护设备的变频启动解决方案和主保护解决方案.
【总页数】5页(P122-126)
【作者】黄蕾;姚挺生;沈俪;傅明
【作者单位】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3;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福建,晋江,362251;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福建,晋江,362251;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福建,晋江,3622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72
【相关文献】
1.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热工控制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J], 庞静芳
2.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热工控制系统的改进 [J], 柳红军
3.GE 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燃烧异常分析 [J], 方健
4.GE 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LCI变频启动装置研究 [J], 方健
5.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防喘放气阀检修维护故障分析及处理 [J], 周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F08281K-J01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专题报告2017年09月石家庄批准:闫占良审核:吕少胜校核:米永昌编写:安延杰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机组选型概述 (1)2.1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 (1)2.1.1机组选型原则 (1)2.1.2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现状 (1)2.2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类 (2)3 主机配置型式比选 (3)3.12套“一拖一”及1套“二拖一”技术对比 (3)3.2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热经济指标对比 (7)3.3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主厂房指标对比 (7)3.41套“二拖一”及2套“一拖一”综合造价对比 (9)3.5“一拖一”与“二拖一”机组变负荷特性对比 (9)3.6本工程推荐的主机配置型式 (9)4 三种机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10)5 结论 (11)【内容提要】:本专题针对2套“一拖一”与一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了对比,尽管“二拖一”机组在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以及综合造价上略占优化,但2套“一拖一”多轴机组运行更加灵活,调峰性能更好,因此现阶段暂推荐2套“一拖一”多轴的机组配置型式。
1 工程概况本期工程拟建设2套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主机拟采用两台F 级燃气轮机,三压再热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和抽凝式汽轮机。
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节能减排,还可以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的应急和调峰能力。
厂内设换热首站对外供民用采暖热水。
本专题针对联合循环电站的装机方案、主机选型进行专题论述,包括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特性、“二拖一”及“一拖一”主机配置型式的技术、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综合造价比选、变负荷性能。
2 机组选型概述2.1 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2.1.1 机组选型原则1) 应综合考虑供热安全可靠,机组调节灵活,技术上经济上先进合理。
2) 应考虑天然气价格较贵的特点。
应尽可能选用高效率的机组,以充分利用能源,降低供热供电价格。
3) 本工程热负荷随季节变化较大,具有多样性,机组选型应能适应一定热负荷变化的能力。
4) 选择先进、成熟的标准系列产品,努力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
5) 具有较佳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
6) 满足国家政策对热电联供电厂热电比和热效率的要求。
2.1.2 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现状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的燃气轮机属于国际公认的成熟机型,其稳定性已经得到实际运行的认可。
我国F级燃气轮机的应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1 国内联合循环机组供货情况2.2 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类实用的燃气轮机—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简称联合循环)从热力循环系统的角度来分主要有以下五类:1) 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所有的热量都从燃气轮机部分加入循环的联合热力循环。
这是一种以燃气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其燃气轮机与汽轮机功率比Rp=Pgt/ Pst约为2∶1 (1.3~2.2),联合循环效率比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效率有很大的提高:Rη=ηcc/ηgt=1.46~1.77,燃气侧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
2) 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一部分热量是在工质已经通过燃气轮机后加入循环的联合热力循环。
随着补燃比的提高,Rp=Pgt/ Pst值下降,Rη下降。
补燃作用是提高蒸汽参数与蒸汽产量,增加汽轮机的功率或对外部工艺流程提供额外的供热蒸汽。
3) 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热风助燃的联合循环,工质中剩余的氧几乎全部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
这是一种以汽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蒸汽侧循环参数,功率比Rp= 0.15~0.3 ,效率增值△η=ηcc ×ηst=2%~5%。
4) 增压锅炉型联合循环:蒸汽发生器放在循环的燃气侧燃烧室之后和燃气透平之前的联合循环。
也是一种以汽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主要取决于蒸汽侧循环参数,功率比Rp=0.2~0.7。
其蒸汽由蒸汽锅炉产生,不受燃气透平排温限制,便于采用高参数蒸汽循环。
5) 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的排气主要用于加热蒸汽循环系统给水的联合循环,更是以汽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主要取决于蒸汽循环,适用于燃气轮机排烟温度较低的情况。
上述五类联合循环不仅都能用于发电,而且还都可以做成热电联产的联合循环,即可从系统某处引出蒸汽供工艺流程使用。
通常,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是各种联合循环中效率最高的,因为输入的热量全部在燃气侧的较高温度下加入循环体系,因而得到最多的应用,最适合于带基本负荷和中间负荷的机组。
带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由于在余热锅炉前的燃气轮机排气中加入额外燃料进行补燃,联合循环的出力得到显著提高,而在多数情况下循环效率有所下降,多用于热电联产,以扩大热电负荷比例调节范围,或用以提高热负荷输出来满足用户需要。
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常用于现有汽轮机电站的更新改造,因为它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设备,降低电站改造的投资。
增压锅炉型联合循环只在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PFBCC) 中得到实际应用。
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系统虽然简单,但效率提高较少,仅用于低参数的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
从本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采用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是较为合适的。
3 主机配置型式比选3.1 2套“一拖一”及1套“二拖一”技术对比联合循环机组的轴系配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轴配置,即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共同拖动一台发电机运行。
另一种是多轴配置,即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分别拖动发电机运行。
3.1.1 “一拖一”单轴配置单轴机型又可分为发电机中置型和发电机尾置型。
以SIENENS公司GUD1S.94.3A和ALSTOM公司KA26-1为代表的燃气轮机+发电机+3S离合器+轴向排汽汽轮机的连接方式,简称发电机中置方式,如图2所示。
图3.1.1-1 发电机中置式的单轴配置发电机中置的单轴机型指燃气轮机、发电机和蒸汽轮机串轴安装,燃气轮机和发电机由刚性联轴节串联,发电机另一侧安装蒸汽轮机,并通过一台离合器实现同步转速自动联轴。
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汽轮机位于端部,便于采用轴向排汽,整套联合循环机组可安装在位置较低且造价较低的板式基础上,厂房的高度也随之降低;由于在发电机和汽轮机间增加了离合器,可在汽轮机安装完成前燃气轮机提前投产发电,在汽轮机故障停下来检修时不影响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发电;由于加装了离合器, 优化了联合循环机组的启动工况。
机组启动时,燃气轮机先按简单循环单独运行,同时排气进入余热锅炉,使余热锅炉的受热面管道逐渐预热升温,产生的低参数蒸汽用来对通往汽轮机的管道进行暖管。
蒸汽参数达到冲转参数时,开始冲转汽轮机并进行暖机。
汽轮机的转速升高到与发电机的转速相同时,离合器自动啮合,汽轮机就开始滑参数带负荷。
这种连接方式的缺点是:发电机置于燃气轮机与汽轮机间,当发电机检修需要抽转子时必须横向平移发电机。
以GE公司M9001FA和三菱公司M701F4为代表的燃气轮机+向下排汽的汽轮机+发电机的连接方式,简称发电机尾置方式,如图1所示。
图3.1.1-2 发电机尾置式的单轴配置发电机尾置机型则是燃机、汽机和发电机顺序刚性联接。
这种布置对于发电机出线和检修时抽转子比较方便。
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缺点:由于汽轮机在中间, 汽轮机向下排汽使整套联合循环机组必须布置在较高的运转层上;发电机只有当燃气轮机和汽轮机都安装完毕后才能投运, 不利于安装周期较短的燃气轮机及早投产发电;运行中蒸汽系统出现故障时, 燃气轮机仍拖着汽轮机空转, 一方面汽轮机不能停机检修另一方面汽轮机叶片鼓风发热, 还必须设置小的辅助锅炉, 产生辅助蒸汽通入汽缸进行冷却;汽轮机正常启动时,也需辅助蒸汽汽源提供轴封汽和汽轮机一开始空转时汽缸所需的冷却蒸汽。
综上所述,单轴机型在单元制配置、发电机出线、设备和蒸汽管道布置以及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有许多特点:1) 单轴配置时只需一台较大容量的发电机,与对应的多轴配置相比,相应的电气设备少、系统简单,设备初投资较少。
2) 启动方式灵活多样:通过变频提供变频交流电给发电机,以变频电动机方式启动燃气轮机,就可取消专门设置的启动电动机;若有现成的蒸汽源(如联合循环机组安装在现有的汽轮机电厂或对其进行联合循环技术更新改造时)也可直接利用汽轮机来启动燃气轮机。
3) 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可共用一套滑油系统,机组运行与控制系统等将得以简化。
4) 布置更紧凑,汽水管道较短,占地面积小、厂房较小。
单轴布置的缺点在于:1) 动力岛纵向部分占地较大,主厂房跨度大;2) 轴系长,检修场地大;3) 汽轮机和燃机不带离合器的机组,当汽轮机故障时,燃机和余热锅炉不能独立运行,无法通过减温减压来保证供热;4) 由于受燃机控制系统的限制,余热锅炉与机组的控制不易实现一体化,除非采用与燃机相同的控制系统(西门子除外);控制系统相对复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单轴“一拖一”布置,发电机尾置相对于发电机中置方案来讲,由于燃气轮机无法越过蒸汽轮机直接驱动发电机工作,只能在安装周期比较长的蒸汽轮机安装完毕后才能投产,同多轴布置方案相比,资金周转率下降,投资的收效期延迟。
而且,当蒸汽轮机出现故障时燃气轮机无法单独运行,整台机组无法快速启动从而使联合循环机组适应调峰运行的性能大幅度降低。
因此,本专题“一拖一”方案不推荐“一拖一”单轴配置方案。
3.1.2 “一拖一”多轴配置多轴机型由一台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配一台或多台燃气轮机的发电机组,可用“x+y+1”表示,“x”表示燃气轮机的台数,“y”表示余热锅炉的台数,一般地,x=y。
多轴方案中的1+1+1型也称分轴方案,是单轴的改变型,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分别驱动各自的发电机。
分轴配置降低了主机生产的技术难度,但增加了厂用损耗。
多轴的主要特点是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汽轮机发电机组相对独立、分开布置,但也有设备与系统都较复杂,占地面积也较大等缺点。
具体到2套“一拖一”分轴布置与1套“二拖一”多轴布置,其各自的技术优劣如下:“一拖一”多轴方案的优点在于:1) 单元机组,系统相对独立,运行控制方便;2) 每台汽轮机分别供热,抽汽供热可靠性较高;3) 燃机、余热锅炉可以独立运行通过减温减压来保证供热;4) 汽轮机及其发电机可国产化;5) 燃气机组和蒸汽机组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相对简单。
“一拖一”多轴方案的缺点在于:1) 需要配置2 台发电机及其配电系统,电气和控制系统复杂;2) 占地面积较大;3.1.3 “二拖一”多轴配置“二拖一”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1) 供热出力与“一拖一”方案相当;2) 燃气机组和蒸汽机组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相对简单。
“二拖一”方案的缺点在于:1) 由于共用汽轮机,非采暖期机组运行时,当一台燃机停运或者燃机低负荷运行,汽轮机组运行经济性略差;2) 余热锅炉需并汽运行;带负荷时燃机之间需协调运行;运行操作相对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