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专题训练: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文写作训练: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文写作训练: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专题预览本单元写人。
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人的所作所为……无论写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弘扬美好的人性。
因为文章写出来是要影响人的,要给别人好的、积极向上的影响。
而美好的人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共性。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同一种美好人性,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个性。
人人有个性,社会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
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
所以,本单元在写法上要注意凸显人物个性。
二、方法指导刻画人物形象必须要熟练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往往不是某一种方法的简单应用,我们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让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以形传神写肖象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
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
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起笔来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谨小慎微,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来。
先看下边的例子:“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谁?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豆腐西施杨二嫂”。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写出人物个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并用多种方法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凸显个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美好人性,感受美好人性。
【学习重点】掌握方法,写出人物个性.【学习难点】学会细心观察。
抓住人物个性所在.【情景导入】刻画人物的个性并不一定需要大量静态的描述,有时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片段便可展示出人物的与众不同。
下文即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在这一方面的典范。
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
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刘义庆《世说新语》请翻译这段文字,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译文:王蓝田是个急性子。
曾经吃鸡蛋,用筷子去扎,没扎到,就很恼怒,把鸡蛋丢到地上。
鸡蛋在地上滚个不停,他就跳到地上,用木屐踩鸡蛋,又没有踩到。
非常愤怒,又把鸡蛋从地上捡起来,塞到嘴里,咬碎之后把它吐掉了。
形象:文章运用动作描写,以极为俭省的文字刻画出王蓝田的“性急“的“憨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知识链接】写人,一定要突出个性,形象才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我们共同来完成“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1、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共性。
小组探究以下两个问题:2、什么是美好人性?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克己奉公,勇于奉献,敢于斗争,不畏强暴,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富有爱心,同情弱者,谦和宽容,朴实真诚,等等。
3、什么是个性?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便同一种美好人性,在不同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教案示例本单元学习写人。
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明确了写人文章的表象和实质之后,我们还要知道写人难在那里?“类型化”、“脸谱化”、“千人一面”的文章好吗?不好,因为“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所以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就是要凸显笔下人物的独特个性,尤其是人物美好的人性。
教学目标1.认识美好的人性,感受美好的人性。
2.了解什么叫人物的个性特征,学会发现人物的个性。
3.能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人物个性。
4.能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展现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一、话题探讨:1.说说在你知道的文学作品中,令你感动的人物。
2.结合这个人物的特质,说说你对人性美的理解。
二、写人要凸显个性(一)什么叫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思想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我们写文章、写人物的时候,应该善于表现这种个性特征,才会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才会感染读者。
(二)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1.选材: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事。
(1)平面人物的选材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与所选取的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
(2)立体人物的选材立体人物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
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2.善于绘声色:运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勾勒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应注意以下问题:a. 语言和行动描写要切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的年龄与地位,做到“言如其人”,“行如其人”。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人性光辉凸显人物个性》范文16篇她是一个性格乐观的人“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荡漾在我的耳畔,我知道我的婆婆又被我讲的笑话给逗乐了,我的婆婆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乐观的人。
“乖孙女,看,电视里正在播放花鼓戏呢。
”婆婆一边对我说,一边学着自哼自唱,还附带着她独创的兰花指舞,我被婆婆的卖力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乖孙女,笑啥呢?”婆婆感到很奇怪。
我大笑道:“婆婆,您太搞笑了。
”“这有啥搞笑的,人生在这个世上,不就应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的。
”婆婆微笑着对我说。
我回想着婆婆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风雨过后的阳光一定是灿烂的。
婆婆是我家的开心果,她已年近七十,身子骨却仍然硬朗,这一天的早晨,婆婆早早的把我从床上拽了下来,说要我陪她去散步。
我睡眼惺忪,却不得不答应了婆婆。
一老一少徒步在乡间小路上。
“孙女,你看,早上的田间多好看啊,你们这些小孩子,天天睡懒觉,身体自然容易生病,看你婆婆我人老了身体却很好呢!”婆婆炫耀着,又说:“天天要保持好心情,这样才有利于你的学习,考试考差了,不要放弃,婆婆一直都很相信你的,再说了,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的过呢?”婆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从婆婆的话语间,我看到了她健康的秘籍,真心佩服婆婆对人生总是那么乐观地对待。
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她总和我讲那时的故事,她也感慨现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她说:“这一切都是党的功劳啊,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一定要活到一百岁,乖孙女,你说是不是呢?”我笑着对婆婆说:“是呢,我的婆婆这么快乐,一定会活到一百岁的。
哈哈哈……乖孙女真孝顺。
”婆婆又重现她那爽朗的笑声。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的婆婆就是我家的一宝,她总是那么快乐对人世间的万物都看得十分淡,她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开开心心的,我的婆婆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乐观的人,我爱这样的婆婆,她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作文教案《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作时应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和特点的表现形式。
2. 学习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凸显个性。
3. 探讨如何运用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来表现人物个性。
4. 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和欣赏,学习借鉴其表现人物个性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人物的个性特点,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感受。
2. 讲解:讲解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凸显人物个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如何运用写作技巧表现人物个性。
4.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写作。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后作业:1. 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凸显个性的作文。
2. 收集身边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细节,进行分析和学习。
3. 观摩优秀作文,学习借鉴其表现人物个性的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是否突出,是否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
2. 学生是否能运用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3. 学生对人物性格、品质和特点的分析是否准确,是否能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事例来理解个性凸显的重要性。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4. 运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文,学习借鉴其写作经验。
七、教学资源:1. 人物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具有典型个性的人物事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作文教案——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性光辉的含义,认识到在写作中凸显个性对于表达人性光辉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性光辉的概念与内涵2. 凸显个性的方法与技巧3. 案例分析:优秀作文欣赏与解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光辉和个性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人性光辉的含义,以及如何在写作中凸显个性。
3. 案例分析:挑选几篇具有人性光辉的作文进行欣赏和解析,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凸显个性的重要性。
6. 作业点评: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性光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凸显个性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人性光辉的相关理论资料。
2. 具有人性光辉的作文范文。
3. 写作指导资料。
教学时长:1课时(45分钟)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具有人性光辉的人物或事件,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享。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选择的案例,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认为这个案例具有人性光辉和凸显个性。
3. 全班交流:全班同学针对每个小组分享的案例进行交流和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人性光辉和个性表达。
七、个性化表达训练3. 全班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篇修改后的优秀短文进行全班展示,大家一起分析和讨论其凸显个性的表达方式。
1. 主题确定: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熟悉且具有人性光辉的主题,作为作文的核心。
2. 结构规划:引导学生规划作文的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三个部分,并明确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3. 个性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例如选用独特的词汇、采用修辞手法等。
九、作文修改与反馈1. 学生自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高中语文表达交流《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1!(精选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表达交流《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1!《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教学目标1、借“人性光辉”整合本册一二三单元蕴含的人性美并引向课外,陶冶情操2、借助典型事例分析,归纳凸显个性的一些角度和构思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有关描写人物理论知识3、通过互评,提高学生描写人物个性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1、借助典型事例分析,归纳凸显个性的一些角度和构思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有关描写人物理论知识2、通过互评,提高学生描写人物个性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内容:1、预习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2、选择初中一位老师或现在本班的一位同学进行一片段描写,要求不少于200字。
(要求不能出现人物名字等透露信息的文字)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一个强盗突然闯出来,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
”七里禅师说,“你自己拿去,但要留点,米已经吃光,不留点,明天我要挨饿呢!”那个强盗拿走了所有的钱,在临出门的时候,七里禅师说:“收到人家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啊!”“谢谢。
”强盗说。
他转回身,心里十分慌乱,这种从来没有遇到的现象使他失去了意识,他楞了一下,才想起不该把全部的钱拿走,于是,他掏出一把钱放回抽屉。
后来,这个强盗被官府捉住。
根据他的供词,差役把他押到七里禅师的寺庙去见七里禅师。
差役问道:“多日以前,这个强盗来这里抢过钱吗?”“他没有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
”七里禅师说,“他临走时也说声谢谢了,就这样。
”这个强盗被七里禅师的宽容感动了,只见他咬紧嘴唇,泪流满面,一声不响地跟着差役走了。
这个人在服刑期满之后,便立刻去叩见七里禅师,求禅师收他为弟子,七里禅师不答应。
这个人长跪三日,七里禅师终于收留了他。
问: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参考:1、人能俱足爱心,勇于承当,奇迹会遍地开花2、人性的奇迹3、爱的力量4、人性的光辉二.话题探讨:人性光辉1、请回顾本册一二三单元,以“那篇文章塑造了具有何种人性美的形象”为样式说一句话。
作文教案《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作时应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出人性的光辉,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分析人性光辉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2. 教授如何观察人物,捕捉个性特点。
3. 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学会用文字展现人性的光辉。
4. 讲评作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个性表达和人性光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人性光辉”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
2. 讲解:讲解如何观察人物,捕捉个性特点,并提供相关实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鼓励他们用文字展现人物的个性。
4. 讲评: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作文凸显人性的光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人性光辉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用文字描绘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3. 学生的作文能够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传递正能量。
五、教学资源:1. 作文范文:提供一些展现人性光辉的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
2. 人物描写素材:提供一些人物描写素材,帮助学生进行练习。
3. 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准确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掌握写作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表达人物的个性特点。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凸显人物个性。
4. 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信心。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人物个性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文字展现人物的个性。
3. 作文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 作文讲评:选取部分学生作文进行讲评,分析优点和不足。
八、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人物观察活动,如采访、观察身边的人等。
写作专题训练: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学案博苑
12-20 0619
写作专题训练: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能力。
学习重点: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学习难点:加强用语言展现内心的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
记叙文及其写作解读
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的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
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
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
②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
③语言描写: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
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贪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怕是让人永不能忘怀的。
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
《红楼梦》中的焦大绝对说不出林黛玉说的话来。
④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
a. 直接描写心理。
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 动作表情写心理。
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
”“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
c. 环境写心理。
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
d. 内心独白写心理。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
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e. 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荔枝蜜》中化为蜜蜂的描写也属此类。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借鉴实例鲁迅《一件小事》
当“我”看到车夫关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按正常的视觉应是越远越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刚好相反,是“愈走愈大”,这就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渐形秽。
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那一节,鲁提辖打了三拳之后发现郑屠可能死了,于是他就说:这充分地体现出鲁达的粗中有细。
再看一个例子:《儿子眼里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们在作文也可以经常运用心理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3)设计细节描写,一滴水见太阳。
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在细节上,细节描写能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
细节是事情的细小环节,在叙事文学里,细节又是情节的单位。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人物性格的刻画靠情节来完成,情节又靠一组组细节的构成。
因此,细节对于个性特征的表现尤其重要。
它一般由富有个性特征的表情、语言和行动做标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即握手),这一组细节,把自己与情人依依不舍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真傻……”的语言重复,则说明祥林嫂已痛苦到痴呆的程度;“我的叔叔于勒”在游轮上剖“牡蛎”,说明他被菲律普夫妇赶出家门后并未发财;赵本山一般用“腿泛软、坐不住凳子”的细节表演来表现拘谨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
这“一滴水”就是一组组细节,这太阳,就是人物的个性,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主题。
学习如何凸显人物个性。
要求能选取个性化事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还能恰当地使用修辞,这些都很必要。
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方法”不是一切,要刻画好一个人物,还要立足于生活中的仔细观察和思考,要做有心人。
要让大脑记录下生活中那些特别的细节。
这样,作文时才有话可写,也才能写得好。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检查。
请每一小组派代表朗读课前要求收集的“在名著中收集一位你认为很有个性的写人片断”。
二、分析评价片段,探讨方法
1、如何理解人物的个性?
2、过渡:我们扬起记忆的风帆,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名家笔下哪些人物最有个性?
3、运用所学知识比较总结生动的人物描写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动手实践
1.写一个片断,两三百个字,写班级的一个同学或者老师,不能出现名字,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写的是谁。
2.设想一下:假如你生病了,你身边的人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关心你?譬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等。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从肖像,行动,语言等描写凸显人物个性,而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
善于表现人物的个性,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希望大家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独到,新颖之佳作。
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参考答案
二、分析评价片段,探讨方法
1、如何理解人物的个性?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
教师小结: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2、我们扬起记忆的风帆,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名家笔下哪些人物最有个性?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
归纳:这些人物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运用所学知识比较总结生动的人物描写体现在哪些方面?
归纳:对动作、神情(肖像)、心理的描写;写细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