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46
实验二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1.实验目的(1)掌握用指示表和平台测量平面的形位误差的方法;(2)掌握平面的平面度、平行度和位置度三种形位误差的评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2.原理本实验三种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均为与理想要素比较原理:(1)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原理用平台的工作表面模拟理想平面,将实际被测平面与模拟理想平面相比较,用指示表测出其差别。
平面可看成由许多直线构成,因此可用几个有代表性的直线的直线度误差来综合反映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2)面对面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原理用平台的工作表面模拟模拟基准平面和理想平面。
(3)面对面位置度误差的测量原理用平台的工作表面模拟基准平面和理想平面,并用量块组的尺寸体现图样上标注的理论正确尺寸。
3.试剂和仪器设备(1)百分表;(2)磁力表座;(3)试件;(4)平台(,1级);(5)量块(83块/套)。
4.实验步骤(1)将被测工件以其实际基准表面放置在测量平台的工作表面上;(2)按图样上标注的理论正确尺寸选取量块组,并将其放置在测量平台的工作表面上;(3)用量块组调整指示表的示值零位;(4)按选定的布点方式在实际被测表面上标出各测点位置;(5)移动测量架,逐点测量各测点至测量平台工作表面的距离。
5.实验数据及其处理(1)测量数据为各测点指示表的示值;(2)按对角线平面法和最小条件求解平面度误差值;(3)按定向最小区域求解平行度误差值;(4)按定位最小区域求解位置度误差值;(5)按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判断被测要素的合格性。
6.问题讨论(1)按对角线平面法和最小条件评定平面度误差值各有何特点?(2)面对面平行度误差的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准则是什么?(3)面对面位置度误差的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准则是什么?。
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一、引言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是一种用于确定零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能够保证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相互匹配和功能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测量步骤以及应用案例。
二、基本原理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基于三坐标测量技术,通过测量零件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分析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位公差测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基准框架:形位公差测量中使用的基准框架是一种具有已知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参考物体。
它可以用来确定零件的基准面、基准点和基准轴,从而建立测量坐标系。
2. 坐标测量: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器,对零件表面的关键点进行测量,获取其三维坐标数据。
这些测量数据将用于后续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分析。
3. 形状误差分析:形状误差是指零件实际形状与理论形状之间的差异。
形状误差分析主要包括曲面拟合、曲率分析、拓扑分析等方法,用于评估零件的形状误差。
4. 位置误差分析:位置误差是指零件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之间的差异。
位置误差分析主要包括偏移分析、旋转分析、平行度分析等方法,用于评估零件的位置误差。
5. 公差计算:基于形状和位置误差的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公差计算。
公差是指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允许零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最大值。
公差计算旨在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保证装配质量。
三、测量步骤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待测零件和基准框架,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
2. 建立测量坐标系:通过基准框架,确定零件的基准面、基准点和基准轴,建立测量坐标系。
3. 进行坐标测量: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器,对零件的关键点进行测量,获取其三维坐标数据。
4. 形状误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曲率分析等方法,评估零件的形状误差。
5. 位置误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偏移分析、旋转分析、平行度分析等方法,评估零件的位置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