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育学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广岛大学创建于昭和24年,是拥有综合科学部,文学部,教育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医学部,齿学部,药学部,工学部,生物生产学部,特殊教育特别专攻科12个学部的综合性研究大学。
学科设置本科广岛大学本科由11个学部组成:综合科学部、文学部、教育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医学部、齿学部、药学部、工学部、生物生产学部。
研究生360教育集团说,广岛大学研究生院由十二个研究院组成:综合科学研究院、保健学研究院、文学研究院、工学研究院、教育学研究院、生物圈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医药口腔综合研究院、理学研究院、国际合作研究院、尖端物质科学研究院、法学研究院。
科目:综合科学研究科:人类科学部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人类行动研究领域,身体运动科学研究,语言研究,人类存在研究)环境科学部门(自然环境研究,综合物理研究,信息系统环境研究,社会环境研究)文明科学部门(文明史基础研究,地域研究)。
文学研究科:人类文化学,思想文化学,历史文化学,日本中国文学语言学,欧美文学语言学地表圈系统学教育学研究科:学习科专攻(学习开发基础专修,课程开发专修)特别支援教育专攻,科学文化教育专攻(自然系统教育学,数学教育学,技术信息教育学,社会认识教育学)语言文化教育学专攻(日本语文化教育专修,英语文化教育学专修,日语教育学专修)生活活动教育学专攻(健康运动教育学,人类生活教育学,音乐文化教育学,造形艺术教育学)教育学专攻,心理学专攻,高级教育学开发专攻。
社会科学研究科:法政系统专攻,社会经济系统专攻,经营管理专攻。
理学研究科:数学专攻,物理科学专攻,化学专攻,生物科学专攻,地球行星系统专攻数理分子生命理学专攻。
先端物质科学研究科:量子物质科学专攻,分子生命机能科学专攻,半导体集积科学专攻。
保健学研究科:健康开发科学,健康信息学,基础看护开发学,周产期看护开发学,成人看护开发学,发育期健康学,精神保健看护开发学,成人健康学,地域家庭看护学,地域学校看护学,老年人癌症患者看护学。
日本的教育学专业教育学是日本留学文科专业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大多数选择教育学专业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对日本的教育很感兴趣,认为对日本的学校教育进行相关研究,有助于今后解决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
很多该专业毕业生回国后,在国内各类大专院校以及各类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日本教育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
日本留学教育类专业特点:1、教育注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日本的现代教育是针对学生身上产生的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变矫治型教育为预防型教育,使学校教育设计成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上来。
2、教师角色的全新定位——关注学生人格,增强指导。
在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成长危机,学生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倾向,这就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的生活指导者转变。
日本的教育学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普遍的心理和非心理问题给予早期关注和早期干预,帮助学生构筑健康的精神世界,发展健全的人格,做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培养注重与实际联系。
日本的教育注重与中小学实际情况的联系,在大学里就培养教师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师范生的角色意识,让师范生在做教师前真正了解未来教育对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实际状况,熟悉未来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避免在上岗前对自己工作一无所知的情况,缩短优秀教师的成熟时间。
日本留学教育类专业就业方向: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还有一些从事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
另外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当然政府单位也会有一些。
教育学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学生要学习基础领域(教育哲学、日本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实践领域(学校教育学、终身教育学)、国际领域(国际教育学、异文化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学习相关教育的关联科目。
日本教育学的分类:基礎・理論,方法・技術,現場・実践基礎・理論:教育学(国语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生活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外语教育学,家庭教育学,道德教育学,福祉教育学等等)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等方法,技术:家庭教育现场,实践(更倾向于教师教员的实际培训):教育实践学,教师教育学,学校教育论,教员养成论教育专业非常好的十四所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筑波大学,神户大学,千叶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广岛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
基于思政教育理念的日语教育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日语阅读课为例
彭佳
【期刊名称】《语言与文化研究》
【年(卷),期】2024(32)3
【摘要】在全国推行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背景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每个学科领域应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
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
本文以日语阅读课程为例,探讨如
何结合日语课堂的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语教学中,以实现日语教学的
课程思政功能,从而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彭佳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6
【相关文献】
1.“用教材教”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践行——以研究生课程《日语语言学概论》的教改实践为例
2.基于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旅游日语专业
日语导游课程《景区景点讲解》教学单元实践为例3.BRD教学模式下民族地区日
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吉首大学高级日语课程为例4.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
"实施策略研究
——以《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为例5.课程思政理念下日语教育发展模式再思考——基于某高校日语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外考研日本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 身心健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扎实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3. 有较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4.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5. 能用第二外国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应用能力;6. 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7. 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8. 具有在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能力。
培养方式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实行导师及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
二、学习年限3年,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阶段,部分学生可在论文撰写阶段赴日研修 4个月左右,进行社会调查及搜集论文资料。
三、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要求修满 36学分。
具体分布如下:1. 学位公共课:7学分2. 一级学科通开课:4学分3. 二级学科通开课:4学分4. 专业必修课:6学分5. 专业选修课:14学分6. 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1学分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或参加各种学术讲座超过 10次,或“ 三助” (助研、助教、助管超过 20小时计 1学分。
课程成绩达到 70分以上(含 70分方可获得学分。
(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别研究方向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考核方式二级学科通开课 06100110中日比较研究概论 1362论文 06100120中日比较研究基础 2362论文专业必修课日本语言06101020日本语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1140日本语语法学研究 1362论文06101150日本语学基础研究 2362论文日本教育06102020日语教育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2100日语教育学文献讲读 2362论文06102130日语教育学基础研究 2362论文日本文学06103140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3150日本古典文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3170日本古典文学基础研究 2362论文日本文化06104020日本文化概论 1362论文 06104140日本文化基础研究 1362论文06104150日本文化学术前沿讲评 2362论文日本社会06105020社会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5040日本社会研究基础 1362论文06105180社会学理论讲读 2362论文日本经济06106020日本经济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6030战略管理概论 1362论文06106040日本经济基础研究 2362论文专业选修日本语言方向06101170日本语文字学研讨 2362论文 06101180日本语词汇学研讨 3362论文06101210日本语学文献讲读 2362论文 06101190日本语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3362论文 06101160日本语学专题研究 2362论文 06101220日本语学专题讲座 3362论文06101200日本语学专题研讨 3362论文日本教育方向06101020日本语学概论 1362论文 06102120日语教育学实习 2362论文06102150日语教育学方法研讨 3362论文 06102070日语教育学专题研讨 3362论文06102110日语教育学专题研究 2362论文 06102140日语教育学专题讲座 3362论文日本文学 06103050日本古典文学研讨 2362论文方向 06103060日本近现代文学研讨 2362论文 06103160日本近现代文学基础研究 2362论文 06103180日本古典文学专题研究 3362论文 06103190日本近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3362论文 06103100日本古典文学专题研讨 3362论文 06103110日本近现代文学专题研讨 2362论文日本文化方向 06104170日本文化研讨 2362论文 06104080日本文化专题研讨3362论文 06104130日本茶道文化 2360论文 06104190日本文化讲读 3362论文06104160日本传统思想专题研究 2362论文 06104180日本传统文化专题研究 3362论文日本社会 06105200日本社会论 2362论文 06105210日本社会论研讨 3362论文06105120日本社会专题研讨 3362论文 06105190日本社会专题研究 2362论文06105220日本社会专题讲座 3362论文日本经济 06106060日本经济论研讨 2362论文 06106090创新管理文献讲读2362论文 06106070日本经济研究文献讲读 3362论文 06106080日本企业管理特论3362论文 06106050日本经济专题研究 2362论文 06106100日本经营管理专题研究3362论文所有研究方向 06100010日语古典文法 1362论文 06100020统计学基础 3362考试 06100030日本史概论 2362论文 06100040实用翻译技巧 4362考试06100080日本管理学概论 1362论文注:可跨学科方向选修课程四、学习安排时间段时间段第一学期修政治理论课、第二外国语、通开必修课、专业课(不超过 5门; 阅读相关书目第二学期修政治理论课、第二外国语、通开必修课、专业课(不超过 5门; 阅读相关书目;学习经过报告第三学期修专业课(不超过 5门;阅读相关书目;中期考核;开题报告第四学期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访日研修或相关实习;修专业课(不超过 2门第五学期撰写论文;学期中提交论文初稿;预答辩;第六学期第 6-7周提交论文终稿,第 10-12周论文答辩五、中期考核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学习成绩等素质进行考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期考核表》。
筑波大学教育学专业怎么样?筑波大学,位于东京首都圈的筑波市,是日本著名的国立综合大学。
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前身是1872年创立的东京师范大学。
1949年的时候,实行了新学制而改名为东京教育大学。
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在大学竞争引起的大学改革的过程中,筑波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的试验校,继承了1973年废止的东京教育大学的全部资产,在茨城县筑波市创立了这所筑波大学。
日本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期,“高中教师为东京教育大学出身占大多数,而小学、中学校教师则为东京学艺大学出身者占大多数”。
所以,教育学专业是筑波大学优势专业之一!今天,就跟蔚蓝留学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筑波大学教育学专业相关情况。
一、筑波大学教育学域构成筑波大学教育学域包含「大学院・博士課程」「大学院・修士課程」「学類」「センター等」「附属学校」5部分。
•大学院・博士課程:教育学専攻(前期課程)、教育基礎学専攻(後期課程)、学校教育学専攻(後期課程)、ヒューマン・ケア科学専攻(3年制博士課程)。
•大学院・修士課程:教育研究科•学類:教育学類、日本語・日本文化学類•センター等:教育開発国際協力研究センター(CRICED)、アドミッションセンター。
•附属学校:附属学校教育局、附属小学校、附属中学校、附属高等学校、附属坂戸高等学校があります。
二、筑波大学教育学類•人間形成系列•教育計画・設計系列•地域・国際教育系列•学校教育開発系列三。
筑波大学大学院教育学课程•修士课程:教育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課程:教育学専攻(人間総合科学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教育基礎学専攻(人間総合科学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学校教育学専攻(人間総合科学研究科)•3年制博士課程:ヒューマン・ケア科学専攻(人間総合科学研究科)三、筑波大学申请建议1.院校背景方面筑波大学还比较青睐院校背景比较好的学生,但是院校背景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2.GPA成绩方面GPA成绩虽然不是申请筑波大学的刚性要求,但是高GPA成绩高,也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日本日语教育专业大学院介绍对于国内日语系的同学们来讲,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日语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凭着自己扎实的日语功底深入学习日本的语言文化,学成后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份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算是不忘初心,实现了自己当初选择日语系的梦想。
那么日本国内开设有日语教育专业的院校有哪些呢?以下整理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1.東京外国語大学大学院东京外国语大学的简称为“东京外大”“TUFS”。
东京外国语大学设有外国语学部和大学院地域文化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语言文化专攻、语言应用专攻、地域国际专攻、国际协力专攻、博士后期课程:地域文化专攻)。
其日语教育学专修开设的教育课程有:日语教育基础研究、日语教育实习研究、以文化理解教育研究、比较文化论研究、日本语教育学实地研究、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学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对照语言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一般语言学研究、音声学研究、语言情报学研究、日语表现演习、学术表现演习、专门特殊研究。
2.一橋大学大学院一桥大学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是一所纯社会科学类综合大学。
前身是官立东京商业学校,三大商校之一。
学校建校130多年,辈出日本各界尤其是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人物,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人才,日本财经界多数领袖毕业于该校,在日本享有“财界领袖的摇篮”的美誉。
其日本语教育学位取得项目以培养活跃在国际舞台的日语教师和日语教育从事者为目标,开设了一系列日语教师培养专业课程:日本语教育讲义、日本语教育实习、日本语教育演习等。
3.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早稻田大学,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私立大学。
与庆应大学并称“日本私立双雄”。
其前身是1882年大隈重信设立的东京专门学校。
1901年改称早稻田大学,当时同时设置了专科部和大学部。
1949年的学制改革,该校随之成为新制大学。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乃至世界的极负盛名最为顶尖的高等私立大学。
早稻田大学日语教育研究科认识到当今日语教育的多养活、提出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件设定多种有效的课程的理念。
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日本語文法学習者にとって、最初日本語に接す時は皆簡単だと思ってしまう。
しかし品詞の種類が増え、それぞれ「活用」しているような変化があり、ますます難しく感じる。
日本語の品詞はたくさんある。
それに、細かく分類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分類法により、品詞を分類する方法も様々である。
よく知られているのが、学校文法の品詞分類である。
最初に単語を自立語と付属語に分かれる。
そして、それぞれを活用するものとそうではないものに分かれる。
最後に箇条下記でそれぞれに当てはまるものを分類する。
例えば、形容動詞は単語の自立語の中の活用するものに属する。
助詞は付属語の活用しないものになる。
このような分類は、ネイティブ学習者、つまり日本人学生にとっては馴染みのあるものが、外国からの学習者にとってはかなり理解しにくい分類方法になる。
なぜなら、この品詞分類は、橋本文法の分類方法をそのまま使ったからだ。
このような古典なものを持ち出しても、外国人学習者がお手上げしかない。
というわけで、日本語教育で使われている品詞分類は他のものになった。
代表例としては、品詞名イコール用法という分類方法である。
分かりやすい例として、形容詞を取り上げよう。
語尾に「イ」が付いている形容詞は「イ形容詞」と名付けられ、「ナ」が付いている形容詞は「ナ形容詞」になる。
その他、動詞は動作を表す品詞で、疑問詞は疑問を持ち出す品詞である。
品詞の分類ができれば、それぞれについて説明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学習者にとって、特に初・中級の人にとって、動詞は一番身につけにくいものだと考える。
それに、日本語の分の中心としての述語は殆ど動詞になっているため、これから、動詞を中心として、日本語の文法を分析しよう。
橋本文法の動詞の分類表を使うと、外国人学習者に対して不明な部分がいくつかがある。
「終止形」と「連用形」など、名前の概念はその一つだと考える。
日本語学について心得のない学習者はおそらく上級レベルになっても分からないままだと考える。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第二外国语:《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1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中文):日语课程适用专业:英语专业(英文):Japanese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学时:112 (分二学期) 学分:9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本课程教学是根据1993年国家教委批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来组织的。
并以培养高素质日语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重视日语语言知识水平的提高,还重视对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的培养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日语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习得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与专业日语教学或一外日语教学相比,作为第二外国语的日语教学(二外)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时数少,教学任务重。
这就决定了二外日语的教与学都不可能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译跟上或听、说、读、写、译同时并举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而应该采取效率更高的方法,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共核教学,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侧重阅读和翻译技能的训练。
与此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各种言语交际活动。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日语运用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日语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1)语音: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领会式掌握单词约1200个,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3)语法:掌握基本语法知识,理解常见语法现象,并具有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さ)せてもらう”作者:丰旭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3期【摘要】选取“用言+使役助动词+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其一形式“〜(さ)せてもらう”,从认知语言学的事态认知的行为链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使役+授受”“〜(さ)せてもらう”“行为链模式”1,问题提起使用日语的学术会议或演讲等场合,我们总能听到主讲人的开场白“それでは、発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但是有次会议时,主持人竟然对主讲人说“それでは、○○先生に発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话音刚落会场里就有人在小声议论了。
此外,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日语学习者也在认真效仿,课堂上学生进行演讲时也出现了以下例句:(1)私から広島市の原爆について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2)今日は私の発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在效仿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们或多或少都加上了些自己的理解。
甚至于在日本知名网站的“教えて!goo”里面,也有日语母语者公开提问道:“别人留言给我说「リンクを貼らせて頂きたい」,他是希望我在自己博客主页添加他的链接呢,还是想在他的主页添加我的链接呢,请解答这什么意思。
”如上所述,日语母语者、日语学习者都对“使役+授受”的表达方式都存在理解疑惑。
2,研究对象及先行研究众所周知,“〜(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表达方式是属于敬语中自谦语,但本文并不着眼于敬语使用问题,日本文化厅提出的『敬語の指針』(《敬语指南》P40-41)中已对此有详细论述。
另外,从语法结构上来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它是“用言+使役助动词+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的构成。
表示让别人做某种动作的意思的助动词叫使役助动词;而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除了表示得到或向他人索取“もらう、いただく、頂戴する”,还包括有表示给予他人“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以及给予我方“くれる、くださる”。
如此,“用言+使役助动词+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是有多种变形的,本文暂且先针对“〜(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的非敬语形式“〜(さ)せてもらう”进行阐述,以期有举一反三之效。
日语等级考试分数线2017日语等级考试分数线日语等级考试已在备战阶段,那么日语等级考试合格分数线是多少呢?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店铺整理的关于日语等级考试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1、新能力考试每个级别的满分均为180分。
2、各级别的合格标准:N1合格线为100分,并且言语知识、读解、听力每一项都要达到19分以上(含19分)才算及格。
N2合格线为90分,并且言语知识、读解、听力每一项都要达到19分以上(含19分)才算及格。
N3合格线为95分,并且言语知识、读解、听力每一项都要达到19分以上(含19分)才算及格。
N4合格线为90分,并且言语知识和读解部分相加达到38分,听解达到19分以上(含19分)才算及格。
N5合格线为80分,并且言语知识和读解部分相加达到38分,听解达到19分以上(含19分)才算及格。
拓展阅读:日语有哪些考试?解答日语等级考试日语等级考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国际范围的等级考试,分为5个级别(N1、N2、N3、N4、N5,N1为最高级),N1与原日本语能力测试1级相比,加深了高难度部分,但及格线基本相同。
N2与原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水平基本相同。
N3介于原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与3级之间的水平(新设)。
N4与原日本语能力测试3级水平基本相同。
N5与原日本语能力测试4级水平基本相同。
去日本大学留学需要通过一级考试,在一级考试中获得前300名者,可获得大学提供的奖学金。
中文名日本语能力测试外文名JLPT(The Japanese-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国内考点70个举办次数每年2次(7月和12月)考察对象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难度等级5个等级主办单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等级考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自1984年开始实施,是专为母语为非日语的学习者举办的一种日语能力的等级考试。
每年12 月份由日本组织在全球各地统一进行考试。
招生年份:2012本院系招收人数:600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招收人数:6专业代招生年份:2011本院系招收人数:599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招收人数:7专业代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12月,前身为1980年10月创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
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教育科学研究院。
1986年7月28日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4月29日获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6月19日改为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当时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1998年高等教育学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00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MPA)学位授权点。
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7年高等教育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高等教育学专业是本院的特色优势专业。
早在1986年,作为本院前身的原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即获得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始本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构之一。
1996年,本专业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之一。
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是目前全国仅有的2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
2008年入学湖北省特色优势学科。
本专业的发展定位是探索高等教育理论,影响高等教育政策,服务高等教育实践。
现有研究生导师1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8人。
本专业下设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高等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高等学校德育原理、比较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9个研究方向。
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科研处,2009年12月整理核实)01 哲学(学科门类)0101 哲学(一级学科)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2 轮机工程082403 水声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林业工程082901 森林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0902 园艺学090201 果树学090202 蔬菜学090203 茶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301 土壤学090302 植物营养学0904 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3 农药学0905 畜牧学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3 草业科学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0906 兽医学090601 基础兽医学090602 预防兽医学090603 临床兽医学0907 林学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2 森林培育090703 森林保护学090704 森林经理学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8 水产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100101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201 内科学100202 儿科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9 护理学100210 外科学100211 妇产科学100212 眼科学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100214 肿瘤学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 运动医学100217 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1003口腔医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 卫生毒理学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100504 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100512 针灸推拿学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1006 中西医结合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7 药学100701 药物化学100702 药剂学100703 生药学100704 药物分析学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 6药理学1008 中药学100800 中药学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01 军事思想110102 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201 军事战略学110202 战争动员学1103战役学110301联合战役学110302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1104 战术学110401 合同战术学110402 兵种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501 作战指挥学110502 军事运筹学110503 军事通信学110504 军事情报学110505 密码学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1106 军制学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2 军队管理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110700 军队政治工作学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10801 军事后勤学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110803 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 旅游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401 行政管理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 社会保障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 图书馆学120502 情报学120503 档案学11。
教育学(日语)学校省市985211A区/B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985211A清华大学北京985211A北京师范大学北京211A中央民族大学北京985211A南开大学天津985211A天津大学天津985211A河北大学河北A山西大学山西A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B大连理工大学辽宁985211A辽宁师范大学辽宁A沈阳师范大学辽宁A渤海大学辽宁A大连大学辽宁A吉林大学吉林985211A延边大学吉林211A吉林农业大学吉林A长春师范大学吉林A黑龙江大学黑龙江A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A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A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A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11A华东师范大学上海985211A上海师范大学上海A南京大学江苏985211A苏州大学江苏211A南京理工大学江苏211A南通大学江苏A南京师范大学江苏211A浙江大学浙江985211A浙江师范大学浙江A杭州师范大学浙江A合肥工业大学安徽211A厦门大学福建985211A闽南师范大学福建A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211A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A 武汉大学湖北985211A华中师范大学湖北211A西南大学重庆211A西北大学陕西211A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A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211A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A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A 兰州大学甘肃985211B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B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B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B专业课教育管理与政策高等教育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学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综合职业教育学专业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专业基础课综合教育学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及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一、院校简介杭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艺术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新兴应用学科发展迅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学校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学校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资格。
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8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6个。
学校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拥有教育部批准的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领导与管理硕士,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合办一所孔子学院。
拥有来华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资格,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院校。
二、专业方向及考试科目教育学学硕040101教育学原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40103教育史040105学前教育学040106高等教育学040110教育技术学0401Z1教师教育0401Z2教育领导与管理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硕045101教育管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18教育管理学(二)045111学科教学(音乐)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19音乐教学论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45115小学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1课程与教学论045116心理健康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045118学前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3学前教育学045119特殊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4特殊教育专业综合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3日语711公共管理学825教育管理学(一)三、参考书目333教育综合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高校日语教师职业规划书1. 引言本文旨在为高校日语教师制定一份职业规划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日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规划职业生涯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并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2. 背景分析作为一名高校日语教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日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中国的日语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学习日语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因此对优秀的日语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
3. 职业愿景3.1 主要职业目标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日语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
3.2 长期发展目标•在国内外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参与日语教学及评估方面的研究和项目;•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日语教师团队。
3.3 短期发展目标•提升日语教学能力,争取获得国内外专业认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个人人际网络;•提升对日语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和进修课程,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4. 职业发展路径4.1 建立良好的教学基础作为一名日语教师,首先需要建立稳固的教学基础。
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原理。
4.2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了在日语教学领域具备竞争力,需要加强学术研究能力。
深入学习日语语言学、教育学研究方法等相关学科,积累日语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4.3 参与学术交流和专业实践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和专业实践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
通过学术报告和论文发表,建立学术声誉和个人影响力。
4.4 与同行合作和共同研究与其他日语教师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共同研究和合作项目。
通过合作,不仅可以拓宽研究领域,还可以相互学习和提高。
5. 职业发展计划5.1 学术研究计划•年度研究计划:每年制定一份具体的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本科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包括:
1、教育专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文教育学、社
会学教育学、艺术教育学、体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英
语教育学、法语教育学、日语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农村教育学、
音乐教育学、舞蹈教育学、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学教育学、道德教育学、
宗教教育学等。
2、教育史与教育研究专业: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思想史、教
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教育学、博物馆教育学、大学教育研究、教育文献学、教育哲学、教育政策研究等。
3、中国特色教育专业:中国教育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中国文化
教育学、中国传统教育学、中国教育社会学、中国教育经济研究、中国教
育心理学、中国当代教育学、中国古代教育学、中国大学教育研究等。
4、教育管理专业:教育行政学、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财务管理、
教育系统管理、教育信息管理、教育实施管理、学校教育管理、课程设计
与管理、教师管理与发展、培训与开发管理等。
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
1教师方面
主要有教师的职业观、职业感、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四个方面
1.1 教师的职业观,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看法、理想和态度。
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只有当教师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才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一种特殊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才可能会恪尽职守,勤奋务实地搞好工作,才可能在漫长而艰辛的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忘我耕耘、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1.2 教师的职业感,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感情。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教师只有对自身本职工作的热爱,工作中才可能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反之,如果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感情,就不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最大的努力和热情,其结果必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教师的爱心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它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源动力;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烛光。
1.3 教师的职业意志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勇气和毅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细致、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是做不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必须直面现实,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才可能战胜自我,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1.4 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师的职业观、职业感和职业意志的具体表现,也是权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
古语云:“作经师易,作人师难。
”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比较容易,而要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却比较困难。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涌进学生的眼睛,在他们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发型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往往潜移默化的。
为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必须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雅的行动、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尤其是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给学生具体、真切、生动的感染,切实做好表率作用。
总之,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它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准则,也是作用于学生的重要教育手段。
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真正做到自尊、自律、自信、自爱、自省、自强,热爱教育事业,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人范”,现代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要做好一个现代教师,究其主要修养来说,大致是道德、文化和教育三大方面。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专业方面,要有扎实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在教育方面,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要能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总结和积累新的经验,才可能成为学识厚实的“经师”和道德高尚的“人师”,学生才可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2学生方面因素
2.1 学生成就心理。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这种成就心理使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学生的成就心理是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2.2 期待心理。
期待指自己对未来结果的预先性认知。
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很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
学生的期待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有积极的作用:对教师来讲,学生的这种期待心理实际上是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形成的,因此,学生的期待心理会使教师感到一种信任,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动力。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心理,优秀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对教学心理的反应。
教师的职业动机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动力,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对教育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对学生产生强烈的义务感,才能发挥自身的巨大潜力。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个性特征,乃是他们对学生智慧发展个人承担的义务达到何种程度。
大家是否一致同意,这是教师专业动机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教师是否施展了必要的努力,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发展。
2.3 学生的情感与教学过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心理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使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4 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期待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前提。
情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学生情感的最大特点是对老师的接受和喜爱,这种接受和喜爱具体表现在对他们所喜爱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期待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统一、良好师生互动。
学生的这种良好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凡是得到学生认可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同教师必然有了亲近感和理解感,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不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经常训斥、惩罚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不满情绪,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
因此,教师要使教学获得成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客观因素
主要有教学的基本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家庭因素等因素。
如果教学环境不好也会对教学熊爱国产生不好的效果。
比如在一些偏远的山村可能都没有课本这一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总结和建议
总之,影响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只靠提高教师素质或是只靠学生的热情。
需要教师,学生,设备等因素相互协调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 首先教师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试着进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
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其次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动机。
还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信教师热爱老师。
3 最后尽可能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日语0801班 14号石琳
2011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