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
- 格式:docx
- 大小:21.39 KB
- 文档页数:3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拥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关于香港和澳门管理制度的一些重要内容:香港管理制度:1."一国两制"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保留独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但仍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2.基本法:香港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及其职能由香港基本法规定。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确保"一国两制"原则得以贯彻。
3.行政长官:香港行政长官由选举产生,主导行政事务,并对中国中央政府负责。
4.特区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自己的行政机构,称为特区政府。
特区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日常事务,包括教育、医疗、经济发展等。
5.立法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立法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并监督特区政府的行政工作。
澳门管理制度:1."一国两制"原则: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保留独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但仍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2.基本法:澳门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及其职能由澳门基本法规定。
基本法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法,确保"一国两制"原则得以贯彻。
3.行政长官:澳门行政长官由选举产生,负责主导行政事务,并对中国中央政府负责。
4.特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自己的行政机构,称为特区政府。
特区政府负责管理澳门的日常事务,包括教育、医疗、经济发展等。
5.立法会: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立法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并监督特区政府的行政工作。
总体而言,香港和澳门的管理制度均遵循"一国两制"原则,将高度自治和中央政府的管辖权相结合,以保障这两个地区享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和经济管理权力。
2024年去香港和澳门旅游的注意事项2024年去香港和澳门旅游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签证:如果您需要前往香港和澳门,需要提前办理相应的签证。
对于中国居民,前往香港和澳门需要办理港澳通行证,并可能需要签证。
请注意,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规定,签证的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请提前了解相关规定。
2. 交通:香港和澳门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
但是,由于香港和澳门的道路交通状况可能较为复杂,建议游客提前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和路线,并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3. 货币和支付:香港和澳门使用港币和澳门元作为货币。
在香港,信用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普遍使用,而在澳门,现金可能更为常用。
因此,建议游客提前了解当地的支付习惯和货币类型,并准备足够的现金和支付方式。
4. 饮食:香港和澳门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类型的当地美食。
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建议游客在尝试新的食物时注意食品卫生和饮食习惯。
5. 安全:香港和澳门都是相对安全的城市,但是游客仍需注意个人财物和人身安全。
建议游客在旅游期间保持警惕,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注意交通安全和避免夜间独行。
6. 语言和文化:香港和澳门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和粤语,大多数旅游景点的标识和使用语言可能以中文和英文为主。
因此,建议游客提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惯,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7. 天气:香港和澳门的天气可能较为多变,建议游客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气候特点,并做好防晒、防雨等措施。
总之,在前往香港和澳门旅游时,请提前了解当地的规定、交通、货币、饮食、安全、语言和文化以及天气等情况,以便更好地享受旅游体验。
香港大还是澳门大香港大还是澳门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发展的快速增长,香港和澳门这两个中国特别行政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中心,香港和澳门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然而,在这两个地区中,究竟哪个更大呢?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和比较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大小。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与小的定义可能有不同的角度。
从地理面积来看,香港和澳门都相对较小。
按照最新数据,香港的总面积约为1,104平方公里,而澳门则更为狭小,只有32.9平方公里。
因此,从纯粹的地理角度来说,香港比澳门大。
但仅仅以地理面积来衡量两地的大小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次,经济规模是评价一个城市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方面,香港一直都是一个经济大国。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它的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业等领域都非常发达,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与此相比,澳门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
尽管澳门也以其赌博业而闻名,但其经济主要依赖于旅游业和赌博业,规模相对有限。
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香港比澳门更大。
然而,城市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规模,还包括人口数量。
在这方面,香港明显比澳门大。
根据最新数据,香港的人口约为740万,而澳门只有约67万人。
由于香港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人口密度较高,每平方公里有约6,670人。
而澳门的人口密度则更高,每平方公里有约20,364人,这也是全球最高的人口密度之一。
因此,从人口数量来看,香港要比澳门大得多。
除了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之外,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也是评价城市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香港和澳门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香港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城市。
它具有多元化的文化风格,同时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建筑和标志性地标,如维多利亚港和太平山顶。
澳门则是一个充满葡萄牙殖民地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区,它的布鲁日式建筑和葡式宫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
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235个小岛组成。
东北部东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对岸就是广东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
香港曾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但相继于1842年至1898年间被清朝政府分批割让及租借予英国,至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中英两国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回归后50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将不会在香港实施,香港享受除外交和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
人口:1840年之前,香港只是一个人口仅5000人的小渔村,时至今日,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每年访问香港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
1997年回归后有自己的香港区旗和香港区徽。
名称由来:香港,意为“清香的海港”,大概与很早以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
民族: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占3%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语言:英语、粤语及普通话誉称:东方之珠、动感之都、购物天堂区花:紫荆花历史概览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189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又被英国重新占领。
1984年中英签署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回归后的香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主条目: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过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结束,香港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管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
然而,就在3个月后,东南亚及日、韩、台货币受外来冲击。
香港亦不能幸免于难,地产产值大幅下跌、失业率由2%升至6%、经济增长率亦由正变负、恒生指数由1997年8月所创的16820点历史新高,下跌至翌年8月的6700点、银行同业拆息由被狙击前的数厘升至数十厘,当中隔夜利率更于1997年10月23日高见300厘。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初中地理组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板书课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澳门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节课,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以香港特征为主、澳门为辅,让学生更加深入领会学习一个城市基本方法和思路。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
与资料分析和“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
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
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香港和澳门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案例来学习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为: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根据新教材新课程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难点设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依据:。
二、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区域地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但是香港澳门与祖国的联系紧密,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诸方面因素,八年级学生同时接受消化这么多知识信息的能力有限,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从心理特征来说,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教学要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有:读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意图:这样可以是学生获得丰富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上,我准备采用:读图分析法、计算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意图: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训练反馈、课后作业5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香港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这时师生共同走进香港和澳门.开始进入板快一的教学。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我将分为走进香港和澳门、探究港、澳经济发展、畅想香港的明天,三个板块来讲授。
这样脉络清晰,使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下面进入板快一走进香港和澳门
板快一走进香港和澳门
位置与范围读一读吧!
先展示《香港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学生说出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
接下来是本课的重点:人多地狭的特点
人多地狭算一算吧!
由我提供香港与澳门面积、人口数量,让学生迅速计算出两个地方的人口密度。
这时我再出示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表格,让学生比较分析香港、澳门在人口数量、面积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归纳出人多地狭的特征。
针对人多地狭的特点,港、澳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拓展空间发展经济的呢?
上天入海——人地协调
投影:“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的图片,让学生读图回答港澳如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引导学生针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分析评价其利弊。
教师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让学生分析交流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时应注意什么?
港澳的“身世”及政策
用问题的形式引入,香港澳门的身世与政策,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及阅读资料,并将课前收集的有关区旗涵义的资料进行交流。
之后我将对学生的交流给出鼓励性的评价,并出示敢告区旗的寓意的资料,师生信息共享。
设计意图: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同
时,为本课的难点,探究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做铺垫。
学习了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分析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了解港澳的身世和政策,那么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港澳的经济如何发展的呢?下面进入第二板块探究港澳经济的发展
板块二探究港、澳经济发展
播放有关港澳国际贸易、交通运输、金融、信息、旅游、博彩业的资料及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及资料归纳香港是靠哪些产业部门发展经济的。
最后总结得出港澳的经济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收集加信息、归纳香港经济结构是以国际贸
易为基础的多元经济结构,澳门是靠博彩业旅游业发展经济,博彩业是他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国际贸易在香港的主导作用,补充图片资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香港的转口贸易。
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进入本课的难点学习探究港澳与祖国的密切联系;以香港为主来讲授。
探究港澳如何与祖国内地进行联系分
出示“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说一说祖国内地、香港各自的优势?然后出示优势互补表格。
让学生对照“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完成表格。
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互补模式,培养学生
总结概括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然后我将出示“祖国内地的在香港转口贸易所占比重增长图”“香港进出口贸易地方构成的饼”请同学说一说祖国内地、香港各自的利益?
设计意图:图表很能直观地反映香港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并且双方
都获利,归纳出优势互补的模式。
分散难点,加深理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模式。
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经过前面的学习以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有关信息,大家讨论交流香港目前港澳所面临的挑战并畅想香港澳门以后发展,进入最后一个板块的学习。
板块三畅想香港的明天
探究香港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的向?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香港进出口贸易地方构成饼形图》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香港的经济只有和祖国大陆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才是香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它发展的方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养成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这节课的重点。
3.课堂小结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直观性
强,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4.训练反馈我将以填空的方式来巩固课堂所学,同时也可以及时反馈
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5.课后作业列表归纳香港、澳门在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异同。
意图:延伸课堂,使学生课后作到及时复习,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我将采用重点式的板书,重点式的板书将教材内容中最关键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列成条文按一定的顺序板书,这种板书,条理清晰,重点一目了然。
本节的课堂设计,我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主线是。
)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避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课堂活动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