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质与矿图
- 格式:ppt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制定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关于印发《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的通知中煤总生字[1992]第15号各直管公司、矿务局、各省(区)煤炭厅(公司)、北京矿务局:现将《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从即日起与《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一并执行。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依据以上两个规定制定新图例的实施细则,并报各公司备案。
确因地质采矿条件特殊,对新图例及两个规定的个别条款不能执行而需自定时,须经省级管理部门批准,报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备案。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1992年1月11日目录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矿图的种类 (3)第一节一般规定 (3)第二节矿区(矿务局)必备的专用矿图 (4)第三节生产(建设)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和专用矿图 (5)第四节生产(建设)露天矿必备的矿图 (6)第三章矿图的绘制 (8)第一节基本要求 (8)第二节图纸的材质及分幅 (8)第三节矿图的精度 (9)第四节矿图的绘制 (10)第五节矿图的管理 (11)第四章矿图的管理 (12)第五章交换图 (13)附录各矿图的绘制内容及注记要求 (14)《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第一章总则 (34)第二章一般要求 (34)第三章符号的绘制 (35)第四章注记 (36)第五章《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补充规定及说明 (37)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圈纸绘制细则第一章基本要求第1条为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特制定本细则,采用微机绘制或手工编制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时,均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2条本细财依据地测现行规程(简称《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简称《图例》)以及《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简称《图例补充》)而制定。
第3条地测图纸绘制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应符合《规程》、《图例》、《图例补充》和《管理规定》的规定,集团公司统一要求的以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要增绘或补充说明的,依据本细则执行。
第4条本细则矿井地质图纸绘制部分,在修编矿井地质报告附图的编绘中一并参照执行。
第5条地测图纸绘图材质(纸基)要求,应符合《管理规定》第三章第24条规定.当采用0.1mm聚脂薄膜时,要对薄膜进行防变形处理,使用前须清洗干净。
第6条图幅划分应符合《管理规定》第25条要求,以矿井为单位图幅应尽量一致,其长度一般不超过2.0米,超过时应分幅绘制。
第7条座标格网一律采用100×lOOmm绘制,线粗0.1mm,座标注记到米,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图廓四角必须以米为单位完整注记经纬距;其余可注记四位数,当为“0000”时,应注记全数,图幅较小的可注在图鲍右边和下边,图幅较大的(一般超过一米),须注在图的四周。
第8条地质图图签使用《图例》573条,测量图图签使用《图例》571条标准,图签右下两条线分别与内图廓线重合。
签署栏必须按要求签署内容,绘图日期统一为格网完成日期.第9条特殊图例如果需要在图纸上标注的,一般在图纸的左下角适当位置标注。
第10条指北针一般绘于图幅左上半部,使用《图例))574箭头符号.第11条井田边界。
比例尺1/2000的图使用《图例》49符号尺寸绘制:比例尺1/5000的图大矿边界线线段长30mm,宽1.Omm,“+”宇叉线线段长4mm,两线段间距8mm,“+”宇居中。
第四节矿图的基础知识在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中,需要测绘一系列的图纸,这些图称为矿图。
一、概述1、矿图的种类矿图的种类很多,生产矿井必备的图纸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矿井测量图,一类是矿井地质图。
各称有:(1)地质地形图;(2)地质剖面图;(3)水平切面图;(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5)煤层立面投影图;(6)地质综合柱状图。
矿井测量图是根据地面和井下实际测量的资料绘制的。
矿井地质图一般是在矿井测量图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地质资料和原有勘探资料,经过分析推断绘制而成的。
2、矿图的比例尺绘制各种矿图时,不可能将图形按实际尺寸描绘到图纸上,总要经过缩小,才能在图纸上表示出来。
图纸上线段长度与实际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根据对图纸不同的要求,矿图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3、坐标系统(1)地理坐标。
地面上某一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上通常用经度、纬度表示。
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
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地面点的位置很不方便,常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地面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地面上任一A的位置由该点至纵横坐标轴的垂直距来确定。
(3)高程。
指地面上任一点至水准面的垂直距离;A、绝对高程:指地面上任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B、相对高程:指人为设定一水准面,某一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4、投影标高标高投影:注明有标高数字的正投影图,如图1-11所示的是某一立井高投影图。
二、等高线图1、地形等高线图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若干点所连成的光滑曲线,或者说是水平面与地表面相交的曲线。
将高程不同的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再按一定的比例绘成图,并标明各等高线标高,就得到等高线图。
性质:是反映地面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
特征:①光滑曲线(高程相同点的连线)②比例图:在同一张图上,等高距应一致。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
第一章绪言1.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造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答:①阐明建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造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造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切当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造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造物。
④ 根据建造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造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造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⑤研究工程建造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 ,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
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②地质构造。
③水文地质条件。
④动力地质作用。
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造材料。
5.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造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造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 17 世纪以后开始浮现地质环境对建造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
20 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
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密切相连 ,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 ,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第一章煤矿地质基本知识1.熟悉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矿物、岩石的概念。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者岩石圈,力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力量主要来自地球以外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岩石:是一些矿物颗粒的集合体2.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哪几项运动或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项?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3.按作用方式,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4.风化作用主要类型?风化作用产生原因?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原因: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受到气温的变化、水和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和生物的活动等,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5.简述沉积岩、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具有什么特征?沉积岩:是有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受外力地质作用,即先经风化和剥蚀,被粉碎或分解成碎屑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等,又经过搬运,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物,再经受紧压、脱水、胶结,变成坚硬的岩石。
岩浆岩: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到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便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浆岩。
变质岩:由各种不同的原有岩石收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其成分、结构和构造而变成新的岩石。
沉积岩特征:含矿物成分多以及化学成分多,覆盖广,易开采。
6.简述煤的形成过程,并分析要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及其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7.根据开采技术特点,煤层按厚度或倾角分为哪几类?煤层按厚度分类: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圈纸绘制细则第一章基本要求第1条为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特制定本细则,采用微机绘制或手工编制矿井地质、测量主要图纸时,均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2条本细财依据地测现行规程(简称《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简称《图例》)以及《图例实施补充规定》(简称《图例补充》)而制定。
第3条地测图纸绘制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应符合《规程》、《图例》、《图例补充》和《管理规定》的规定,集团公司统一要求的以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要增绘或补充说明的,依据本细则执行。
第4条本细则矿井地质图纸绘制部分,在修编矿井地质报告附图的编绘中一并参照执行。
第5条地测图纸绘图材质(纸基)要求,应符合《管理规定》第三章第24条规定.当采用0.1mm聚脂薄膜时,要对薄膜进行防变形处理,使用前须清洗干净。
第6条图幅划分应符合《管理规定》第25条要求,以矿井为单位图幅应尽量一致,其长度一般不超过 2.0米,超过时应分幅绘制。
第7条座标格网一律采用100×lOOmm绘制,线粗0.1mm,座标注记到米,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图廓四角必须以米为单位完整注记经纬距;其余可注记四位数,当为“0000”时,应注记全数,图幅较小的可注在图鲍右边和下边,图幅较大的(一般超过一米),须注在图的四周。
第8条地质图图签使用《图例》573条,测量图图签使用《图例》571条标准,图签右下两条线分别与内图廓线重合。
签署栏必须按要求签署内容,绘图日期统一为格网完成日期.第9条特殊图例如果需要在图纸上标注的,一般在图纸的左下角适当位置标注。
第10条指北针一般绘于图幅左上半部,使用《图例))574箭头符号.第11条井田边界。
比例尺1/2000的图使用《图例》49符号尺寸绘制:比例尺1/5000的图大矿边界线线段长30mm,宽1.Omm,“+”宇叉线线段长4mm,两线段间距8mm,“+”宇居中。
第二章矿山地质概况1.矿区概况吉林大黑山钼矿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境内,是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钼矿之一。
矿床属斑岩型钼矿床,钼金属量达 109 万吨,是我国的第二大钼矿床。
大黑山、福安堡、季德屯等钼矿同处吉黑成矿省吉中-延边(活动陆缘)成矿带,它们在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选择大黑山钼矿作为研究对象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些钼矿床与小兴安岭地区的霍吉河、鹿鸣等大型-超大型钼矿产出背景及成矿时代均相似,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的北部。
2.矿区自燃及经济地理吉林大黑山位于永吉县境内,属于长白山系哈达岭山脉,主体由海西和燕山晚期两次构造—岩浆活动形成。
哈达岭山脉东起松花湖,向西分布在旺起、口前、五里河、西阳、大岗子、双河镇、黄榆等乡镇。
蜿蜒起伏的哈达岭主脉脊岭,构成永吉县与桦甸县的天然分界线。
岭北一则有 5 条向北伸入县内的支脉:大顶子-花砬子支脉,摩天岭-大砬子-青山子支脉,荒沟岭-白马虎山支脉,西大山-大黑山-磨盘山支脉,白石砬子-华道山-后老虎林子支脉。
其中大黑山属于西大山-大黑山-磨盘山支脉,该支脉由主脉至西大山向西北至大黑山,再逶迤向北至磨盘山,南北近 40 公里,南段分别为西阳镇、双河镇界山,向北分布在大岗子、西阳,拉溪、搜登站、春登和大绥河等乡镇;由西大山至北分支抵西阳镇马鞍山,长约 11km。
大黑山主峰位于西阳镇西南 12.5km 处,海拔位高度671.3m,为西阳镇与双河镇的界线,山体狭长,走向北东。
永吉县大黑山钼矿床位于永吉县西阳镇前撮落屯,距沈吉铁路线最近的长岗火车站仅 4km,据口前镇 32km,交通十分方便(图 1)。
该矿床在五十年代中期已完成地质勘探工作。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吉黑造山带,位于永吉复背斜西翼,在北东走向的吉林盘石构造带与近东西走向的桦甸-双河镇构造带的交汇部位。
永吉县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4.9℃,年平均降水量 690mm,无霜期 130 天左右。
第一章煤矿地质基本知识1.熟悉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矿物、岩石的概念。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者岩石圈,力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力量主要来自地球以外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岩石:是一些矿物颗粒的集合体2.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哪几项运动或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项?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3.按作用方式,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4.风化作用主要类型?风化作用产生原因?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原因: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受到气温的变化、水和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和生物的活动等,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5.简述沉积岩、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具有什么特征?沉积岩:是有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受外力地质作用,即先经风化和剥蚀,被粉碎或分解成碎屑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等,又经过搬运,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物,再经受紧压、脱水、胶结,变成坚硬的岩石。
岩浆岩: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到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便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浆岩。
变质岩:由各种不同的原有岩石收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其成分、结构和构造而变成新的岩石。
沉积岩特征:含矿物成分多以及化学成分多,覆盖广,易开采。
6.简述煤的形成过程,并分析要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及其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7.根据开采技术特点,煤层按厚度或倾角分为哪几类?煤层按厚度分类: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一、填空题1.地球的形状为三轴椭球体。
2.地球圈层构造分为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3.与煤矿开采有关的地球的物理性包括地热、地压、质量、密度和地磁。
4.地壳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划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5.矿物颜色可分为自色、它色和假色。
6.矿物按照光泽的强弱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
7.矿物根据发生解理的难易程度将解理划分为极完全节理、完全节理、中等节理、不完全节理和极不完全节理。
8.常见的矿物断口形态有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断口、阶梯状断口。
9.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颜色、光泽、条痕、透明度。
10.岩石按成因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11.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型岩和酸性岩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12.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和增温带。
13.岩浆岩按照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划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4.岩浆岩按照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划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和斑状、似斑状结构。
15.根据沉积岩颜色的成因,可分为继承色、自生色和次生色。
16.变质岩中,由于变质结晶作用不彻底,仍保留有原岩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
17.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宙、代、纪、世、期、时。
18.岩(煤)层的产状三要素为走向、倾向、倾角。
19.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单斜、褶皱、断裂。
20.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21.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类。
22.宏观煤岩成分包括丝碳,镜煤,亮煤和暗煤。
23.煤岩类型有光亮煤,半亮煤,暗淡煤和半暗煤。
24.煤的主要煤质指标有水分,灰分,挥发份和黏结性。
25.按照岩性、厚度及在采煤过程中的跨落的难易程度,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底板分为直接底、基本底。
26.根据煤系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将煤系分为浅海型含煤岩系、内陆型含煤岩系、近海型含煤岩系。
第一章绪言1. 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
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②地质构造。
③水文地质条件。
④动力地质作用。
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
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
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1.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图纸资料。
2.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真实面貌。
3.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4条绘图工作必须在各级总工程师和地测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
各级领导应重视绘图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配齐(足)绘图人员,设置通风、采光良好的绘图室,以保证绘图质量和绘图员的身体健康。
第5条绘图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绘图员要认真学习业务,掌握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按规范作业。
第二章矿图的种类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条各煤矿(工程处)在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应绘制完整的矿图,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填绘。
第7条矿图根据其成图的工艺不同,分为原图、底图和蓝图(。
复印图)1.原图:指利用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直接展绘(或加绘)在规定的纸基上,符合规定要求的图纸。
2.底图(二底图):指用人工或光学复照等方法,直接利用原图描绘或翻印的透明图纸。
它的作用是用来蓝晒或复印。
3.蓝图(复印图):指利用底图翻晒(印)的图纸。
第8条矿图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基本矿图、专用矿图和日常用图。
1.基本矿图:指反映煤矿基本采掘情况、井(坑)上下重要自然要素、生产设施的位置及其相互几何关系,用以指挥生产(建设)活动所必须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