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8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new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42
第八章虚拟解释变量回归第一节虚拟变量一、虚拟变量的差不多概念在前面的分析中,被说明变量要紧受到一些能够直截了当度量的变量阻碍,如收入、产出、商品需求量、价格、成本、资金、人数等。
但现实经济生活中,阻碍被说明变量变动的因素,除了这些能够直截了当获得实际观测数据的定量变量外,还包括一些本质上为定性因素(或称属性因素)的阻碍,例如性别、种族、肤色、职业、季节、文化程度、战争、自然灾难、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等因素。
在实际经济分析中,这些定性变量有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阻碍。
例如,研究某个企业的销售水平,产业部门(制造业、零售业)、所有制(私营、非私营)、地理位置(东、中、西部)、治理者素养的高低等是值得经常考虑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有共同的特点,即差不多上表示某种属性的,不能直截了当用数据精确描述的因素。
因此,被说明变量的变动经常是定量因素和属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应当同时包含定量和属性两种因素对被说明变量的阻碍作用。
定量因素是指那些可直截了当测度的数值型因素,如GDP、M2等。
定性因素,或称为属性因素,是不能直截了当测度的、说明某种属性或状态存在与否的非数值型因素,如男性或女性、都市居民或非都市居民、气候条件正常或专门、政府经济政策不变与改革等。
在计量经济学的建模中应当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同时纳入模型之内。
为了在模型中反映定性因素,能够将定性因素转化为虚拟变量去表现。
虚拟变量(或称为属性变量、双值变量、类型变量、定性变量、二元型变量等),是人工构造的取值为0和1的作为属性变量代表的变量,一样用字母D(或DUM,英文dummy的缩写)表示。
属性因素通常具有若干类型或水平,通常虚拟变量的取值为0和1,当虚拟变量取值为0,即D=0时,表示某种属性或状态不显现或不存在,即不是某种类型;当虚拟变量取值为1,即D=1时,表示某种属性或状态显现或存在,即是某种类型。
例如,构造政府经济政策人工变量,当经济政策不变时,虚拟变量取值为0,当经济政策改变时,虚拟变量取值为1。
计量经济学:第⼋章虚拟变量回归第⼋章虚拟变量回归第⼀节虚拟变量的概念⼀、问题的提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变量的要求——可观测、可计量。
但在现实经济问题中,存在定性影响因素,⽐如1、属性(品质)因素的表达。
在经济活动中,有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要受到属性因素(或品质因素)的影响。
如收⼊在形成过程中,不同的性别所得到的收⼊是不⼀样的;在城乡、不同地区等收⼊存在差距;再⽐如,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平对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
2、异常值现象。
当经济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那么,其值有可能出现异常,偏离正常轨迹很远,对这类现象需要加以修正。
3、季节因素的影响。
有的经济现象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如啤酒的消费。
那么,在建模过程中,季节变动这⼀因素怎样考虑?4、离散选择现象的描述。
如公共交通与私⼈交通的选择、商品购买与否的决策、求职者对职业的选择等。
第1、2、3种情况属于解释变量为定性变量,第4情况为被解释变量属于定性变量。
称前⼀种情况为虚拟解释变量,后⼀种为虚拟被解释变量。
本章主要介绍虚拟解释变量的内容。
⼆、虚拟变量的定义1、定义。
设变量D 表⽰某种属性,该属性有两种类型,即当属性存在时D 取值为1;当属性不存在时D 取值为0。
记为=不具有该属性具有某种属性01D2、虚拟变量引⼊的规则。
(1)在模型⾥存在截距项的条件下,如果⼀个属性存在m 个相互排斥类型(⾮此即彼),则在模型⾥引⼊m-1个虚拟变量。
否则,会出现完全的多重共线性。
但要注意,在模型⽆截距项的情况下,如果⼀个属性存在m 个类型,即便引⼊m 个变量,不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
(请思考为什么?)(2)虚拟变量取值为0,意味着所对应的类型是基础类型。
⽽虚拟变量取值为1,代表与基础类型相⽐较的类型,称为⽐较类型。
例如“有学历”D 为1,“⽆学历”D 为0,则“⽆学历”就是基础类型,“有学历”为⽐较类型。
(3)当属性有m 个类型时,不能把虚拟变量的取值设成如下情况D=0,第⼀个类型;D=1,第⼆个类型;……D=m-1,第m 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