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30

  /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1)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B. 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C. 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D. 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2)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3)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答案】(1)C

(2)①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②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③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3)内容上:①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②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

结构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全文围绕此内容选择了丰富的材料,如巴尔扎克、弘一法师等;

【解析】【分析】(1)A项比喻手法错,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B项“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理解错误,原文是“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并没有这样的理解;D项“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故选C。(2)本题的关键词句是“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和“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再结合前一句内容“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可知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创作的欲望和情绪”,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

现“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通过二者的对比,表明作者“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的观点。

(3)作答本题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从内容的角度看:“斯人独憔悴”的意思是“文学创作者非常艰辛,文学创作是自我销蚀的过程”,文章也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因此,标题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独”又体现了“我”不畏“销蚀”的情怀,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斯人”为不定代词,在文中可以指“我”,也可以指“弘一大师”“巴尔扎克”这几个人都“独憔悴”,又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形式看:《斯人独憔悴》这一标题来自杜甫的诗句,有文采,为文章增添文学意蕴。

故答案为:⑴C;⑵①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②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③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⑶内容上:①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②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结构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全文围绕此内容选择了丰富的材料,如巴尔扎克、弘一法师等;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与主旨,然后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⑵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词语及句子的作用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全文,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再进行鉴赏。鉴赏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⑶探究类试题也是近年来高考的必考点,探究点通常有主题的探究、人物形象的探究、标题意蕴的探究、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探究等。本题选取对标题的探究,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阐述理由,条分缕析,有理有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丰城的窑

江子

①这些年,我爱看瓷,去过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景德镇等地方看瓷,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境遇,捎带着,写了一本叫《青花帝国》的书。

②也看窑。景德镇的古窑,福建漳州平和的克拉克瓷的古窑址,都去看过。吉州窑呢,那是我故乡的风烟,是小时候就亲近的。

③有人说,瓷上有山水花鸟,有杯盘罐盏,有时间的刻度朝代的信息,窑么,一个废弃的隆起物而已,有啥看的呢。可我认为,作为大地上的文化遗存,窑可能隐藏着一个地方文明和精神的密码——它是一个具有丰富信息量的文化母体,是指认一块土地气质的最好证据。

④看窑去。

⑤江西丰城是列入唐代六大青瓷名窑的洪州窑的故乡。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

⑥说是看窑,可先看的还是瓷。丰城市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琳琅满目。那是些需要绳子系住的四系方耳罐,用于陪葬的瓷俑,用于熏香的博山炉、盛酒的杯盏、寓意吉祥的鸡首壶、长颈的莲花瓶、印着暗花的碗、开片的玉壶春瓶……

⑦它们的颜色是米黄色和褐色的。它们的身上有经年的黄土印记,显示它们在泥土的黑暗里待了很久。它们身上的纹饰有方形纹、水波纹、麻布纹等。它们还有一道共同的美学体征,就是釉不及底——那是洪都窑这一家族的共同族徽:那釉色从瓷首瀑布一样涌向瓷底,可在途中似乎接到了一个统一的律令,猛地刹住了脚步。仿佛是洪州窑的图腾,从这一美学特征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动与静,儒与道,喧嚣与沉默,绚烂与平滨……

⑧在器型上,洪州窑的瓷与景德镇的瓷初看起来并无不同。可是,洪州窑的瓷要显得更饱满雄浑,更古朴粗犷,正与东汉到五代这一段历史的气质对应。

⑨那是比宋元明清更古的古代。那样的古代,要比后来更删繁就简,更有天地原初之感,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那是落日、沙漠、荒原、古井、炊烟、茅庐、旧城池、古驿道构成的古代。那也是班超平定西域、魏蜀吴逐鹿中原、陶渊明种菊、李白醉酒的古代。

⑩我了解到洪州窑出产的青釉瓷器产品曾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亚、西亚一带,《唐书·韦坚传》中有洪州窑产品运抵长安的记载,我不免想入非非:

⑪陶渊明、李白饮酒,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用的可是洪州窑生产的酒盏?

⑫“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曹植《箜篌引》)在如此举杯交错的、具有浓郁魏晋凤格的盛大场景上,洪州窑的瓷是不是有可能在现场?

⑬它是否以砚台、笔洗的身份,陪王羲之书写《兰亭序》、顾恺之画《女史笺图》?杨贵妃的荔枝,洪州瓷是否做了托盘?

⑭看窑去。

⑮汽车穿过丰城市区,向着乡间驶去。

⑯我们来到了贛江东岸的石滩乡港塘村窑址。我之所见,不过是一个隆起的不規则土堆。土堆边两条牛在偃卧。我们的脚下,全是瓷器的碎片——那可都是汉唐时代的遗老。不远处,是几口水塘,闪耀着水光。水塘里,许多鸭子在游。更远处,是那个叫港塘村的村庄,一栋栋崭新的现代楼层民居矗立。

⑰环视着处于赣抚平原的丰城乡村,想象着洪州窑生产的盛景,我的眼前不禁迷离了起来,我仿佛回到了洪州窑兴旺的古代,四野涌现出了无数的烟火。在我不远的窑址上,火焰熊熊,烟火中,有人肩扛着两长条瓷器出来,有人呢,推着槎柴向着窑口去了。有人在火道旁用长长的杆子举着火照(瓷胚样品)。更远处,别家的窑厂升起了白烟。整个赣抚平原,在烟尘中隐现。而更远一些的赣江码头,许多瓷器正在装船。天空灰蒙,而赣江里不少船已经张开了帆,驶向长江的方向,和茫茫天际,驶向汉唐历史的深处……

⑱五代以后,那些隆起的窑包,渐渐成了夕阳下沉默的废墟。洪州窑青瓷的风光,要让位给五百里之外的景德镇。

⑲可是,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创造过洪州窑辉煌历史的丰城人,也同时被这样的一段历史塑造。那一段历史,赋予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那隆起的一座座窑址,是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的注脚,也是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的贮藏库和精神纪念碑。

⑳我们当然有理由敬重丰城土地上那些已经废弃的洪州窑。窑边那些带着美丽花纹的瓷器碎片,何尝不是可以给当代生活提供源源不断能源的精神芯片!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3月9日第12版,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瓷上有时间的痕迹、朝代的信息,带给人许多意想不到的境遇是作者“爱看瓷”的原因。

B. 可能隐藏着一个地方的文明和精神密码是作者“也看窑”的原因。

C. “看窑去”作为本文的线索,二次出现,将文本串联成为整体,使得作家的情感不断推进,同时呼吁读者要热爱文化。

D. 第十四节写到“看窑去”,从参观瓷器展览,过渡到文章的主体内容——丰城窑遗址所见所想,自然引出对丰城人民品格的赞美,顺势揭示出写作主旨。

(2)试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画线的段落。

(3)请结合全文,探究结尾“精神芯片”的丰富内涵。

【答案】(1)C

(2)①采用拟人(“待了很久”、“身上”“族徽”、“脚步”等)、比喻(“瀑布”等)等修辞手法,赋予瓷器生命的活力;②虚实结合,从瓷器身上的颜色与纹饰,联想到其蕴含美学特征,开拓了瓷器的境界,丰富文章意蕴;③动词(“涌”、“刹”等)的运用,增添瓷器的动感;整句(“动与静,儒与道,喧嚣与沉默,绚烂与平淡……”)两两相对的句子,强化了语言的韵律美。

(3)①“精神芯片”是对丰城窑的“瓷器碎片”价值的比喻说法;②在它身上,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学特征,可以凭借它来解读丰城的文化和精神的密码、气质;③“瓷器碎片”的背后,可以读出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赞美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④窑址作为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的注脚,是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的贮藏库和精神纪念碑,必将引领丰城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创造新的历史。

【解析】【分析】(1)C项,表述有误。“看窑去”二次出现,是本文的线索。第④节写到“看窑去”,上承作为文化遗存的“窑”的价值,下引丰城市博物馆的瓷器展厅所见,为下文写丰城窑遗址蓄势;第⑭节写到“看窑去”,从参观瓷器展览,过渡到文章的主体内容——丰城窑遗址所见所想,自然引出对丰城人民品格的赞美,顺势揭示出写作主旨。“看窑去”作为本文的线索,二次出现,将文本串联成为整体,使得作家的情感不断推进,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没有“呼吁读者要热爱文化”的用意,选项认为“……同时呼吁读者要热爱文化”曲解文意。故选C。

(2)“它们的颜色是米黄色和褐色的。”,“它们”指的是瓷,“它们的身上有经年的黄土印记,显示它们在泥土的黑暗里待了很久”,“待了很久”用的是拟人手法,赋予瓷以生命的活力。体现这一手法的还有“身上”“族徽”“脚步”等词语。从选用词语上看,作者特别选用了一系列动词,增添生动性,如“涌向瓷底”中的“涌”把从瓷首到瓷底的釉色写得很有动感,“猛地刹住了脚步”中的“刹”,让人联想到急促停步的状态,形象地写出了釉不及底的特征。从瓷器身上的颜色与纹饰,联想到其蕴含美学特征,这是用的虚实结合的手法,这样写,开拓了瓷器的境界,丰富文章意蕴。在词语结构上看,“动与静,儒与道,喧嚣与沉默,绚烂与平滨”,运用的是两两相对的句子,句子工整,读来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3)文章结尾提出“精神芯片”,这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在丰城瓷器的身上,可以看出

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学特征,可以凭借它来解读丰城的文化和精神的密码、气质。例如:从“瓷器碎片”的背后,可以读出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赞美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从窑址遗迹可以看出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这些必将引领丰城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创造新的历史。

故答案为:⑴C;

⑵①采用拟人(“待了很久”、“身上”“族徽”、“脚步”等)、比喻(“瀑布”等)等修辞手法,赋予瓷器生命的活力;②虚实结合,从瓷器身上的颜色与纹饰,联想到其蕴含美学特征,开拓了瓷器的境界,丰富文章意蕴;③动词(“涌”、“刹”等)的运用,增添瓷器的动感;整句(“动与静,儒与道,喧嚣与沉默,绚烂与平淡……”)两两相对的句子,强化了语言的韵律美。

⑶①“精神芯片”是对丰城窑的“瓷器碎片”价值的比喻说法;②在它身上,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学特征,可以凭借它来解读丰城的文化和精神的密码、气质;③“瓷器碎片”的背后,可以读出丰城因做瓷而起的文脉并没有断,赞美了丰城人以勤劳、智慧、开放的永恒品格;④窑址作为丰城人制瓷辉煌历史的注脚,是丰城人勤劳、智慧、开放基因的贮藏库和精神纪念碑,必将引领丰城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创造新的历史。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常见的手法,注意结合文本内容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集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

(3)本题考查对文章结尾重要词语内涵的探究;结尾通常能体现文章主旨,因而要结合词语的含义,到全文寻找与其意义有关的语句,分条加以整合形成答案。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李娟

①我们祖上几乎每一辈人都会出一个嗜赌成性的败家子。到了我外婆那一代,不幸轮到了我外公。据外婆回忆,当时破草屋里的一切家私被变卖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只木箱一面铁锅和五个碗。此外就只有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连全家人冬夏的衣裳都被卖得一人只剩一身单衣,老老小小全打着赤脚。

②但是外婆一直藏着一只手掌心大小的铜磬,那是她多年前有一次走了五十里的山路,去邻县赶一场隆重的庙会时买的。对她来说,这只小小的磬是精美的器物,质地明亮光滑,小而沉重,真是再漂亮不过了。更何况她曾亲眼见过庙子里的和尚就是敲着它来念经的(当然,那一只大了许多)。于是它又是神圣的。

③她时常对外公说,那是观音菩萨的东西,不可“起心”。可外公偏偏起了心,有一天输

得眼红了回家对外婆拳打脚踢,逼她交出磬。后来外婆实在是被打急了,只好从怀中掏出来掷到门槛外,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

④六十多年过去了,外婆至今还时常唠叨起那只小磬,不时地啧啧夸赞它的精巧可爱。而那个男人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似乎早已与她毫无关系了。毕竟外公都已经过世半个多世纪了,死去的人全都是已经被原谅的人。

⑤另外外婆时常会提到的还有一只大黄猫。那是继外公卖掉磬之后,第二个最不该卖的东西。

⑥第一次大黄猫被卖到了放生铺。放生铺离家门只有十几里路。清早捉去卖的,结果还没吃晌午饭,那黄猫就自己跑回来了。外婆和孩子们欢天喜地,连忙从各自的碗里滗出一些米汤倒给猫喝。

⑦结果第二天一大早猫又被外公捉去了。这次卖到永泉铺。永泉铺更远一些,离家有三十多里。外婆想,这回猫再也回不来了。结果,那天外公还没回来,那神奇的大黄猫就又一次找回了自家门。亏得外公赶集去的一路上还是把它蒙在布袋子里,又塞进背篼里的。

⑧外婆央求外公再也不要卖了。她说,只听说卖猪卖鸡换钱用,哪里听说卖猫的!再说谁家屋头没养只鸡、养条狗的,而自家连鸡都没有一只,就只剩这最后一条养生了……,这猫也造孽,都卖了两次还在想着自家里头,就可怜可怜它吧……但外公哪里能听得进去!过了不久,龙林铺逢集时他又把那只黄猫逮走了。

⑨龙林铺在邻县境内,离我们足有五十多里。虽然都晓得这回这猫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可外婆还是心存侥幸,天天把喂猫的石钵里注满清水,等它回家。

⑩这一次,却再也没有等到。

⑪我在新疆出生,大部分时间在新疆长大。我所了解的这片土地,是一片绝大部分才刚刚开始承载人的活动的广袤大地。在这里,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在这里,我们报不出上溯三代以上的祖先的名字,我们的孩子比远离故土更加远离我们。哪怕再在这里生活一百年,我仍不能说自己是“新疆人”。

⑫哪怕到了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离家万里,过去的生活被断然切割,我又即将与外婆断然切割。外婆终将携着一世的记忆死去,使我的“故乡”终究变成一处无凭无据的所在。在那里,外婆早已修好的坟窟依山傍水,年复一年地空着,渐渐坍塌;坟前空白的碑石花纹模糊,内部正在悄悄脆裂;老家旧屋久无人住,恐怕已经塌了一间半套……而屋后曾经引来泉水的竹管残迹寂寞地横搁在杂草之中,那泉眼四面围栏的石板早已经塌坏,泉水四处乱淌,荒早丛生。村中旧人过世,年轻人纷纷离家出走。通向家门口的路盖满竹叶,这路通向的木门上,铁锁锈死,屋檐断裂。在这扇门背后,在黑暗的房间里,外婆早年间备下的,漆得乌黑明亮的寿棺早已寂静地朽坏。泥墙上悬挂的纺车挂满蛛丝……再也回不去了!

⑬那个地方,与我唯一的关联似乎只是:我的外婆和我母亲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我不认识任何一条能够通向它的道路,我不认识村中的任何一家邻居。但那仍是我的故乡,那条被外婆无数次提及的大黄猫,如被我从小养大一般,深深怜惜着它。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应该往它的石钵里注上清水了!

⑭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

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那里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浆果,每一只夏日午后准时振翅的鸣蝉,比我亲眼见过的还要令我熟悉。

⑮我不是虚弱的人,不是短暂的人——哪怕此时立刻死去也不是短暂的人。

⑯还有那只猫,它的故事更为漫长。哪怕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有时被乡间的顽童追赶过一条条陌生的沟渠;有时迷路了,在高高的坡崖上如婴孩一样凄厉厉地惨叫;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浑身的毛乍起,看到前面路中央盘起的一条花蛇……圆月当空,它找到一处隐蔽的草丛卧下。有时是冬月间的霜风露气,有时是盛夏的瓢泼大雨。

⑰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

(1)第①段画线句是细节描写,看似随意实则精巧,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2)联系全文,分析文中第⑨⑬⑰三处划线句所涉及的“注入清水”这一行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文章最后两段,句式长短整散各有侧重,对此语言特点加以赏析。

(4)紧扣文章标题,对本文的象征手法进行评析。

【答案】(1)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2)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弦。(3)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灵活,与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4)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的异乡感,这一手法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解析】【分析】(1)本题中画线句子是“就只有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只有”“观音像”“草蒲团”,结合整个第一段可知,外公已经把能卖的东西全卖了,剩下的都是不值钱没人要的东西,从内容上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结构上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引出下文,为下文写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2)第一处是在第⑨段,这是外公第三次把猫卖掉,卖到离我们足有五十多里的邻县境内龙林铺。虽然都晓得这回这猫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可外婆还是心存侥幸,天天把喂猫的

石钵里注满清水,等它回家”,此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在文本第⑬段,这段主要是表达我对故乡的思念,“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应该往它的石钵里注上清水了!”,此处为虚写,借对猫的守候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在文本第⑰段,“总有一天”,表明这段为虚写,这是文章的结尾,升华主旨和情感的段落,“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这段文字强调了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3)在倒数第二段中“有时被乡间的顽童追赶过一条条陌生的沟渠;有时迷路了,在高高的坡崖上如婴孩一样凄厉厉地惨叫;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浑身的毛乍起”,“有时是冬月间的霜风露气,有时是盛夏的瓢泼大雨”为整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内容丰富,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这里长短句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

(4)本文标题为“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全文写猫的故事,“猫”和“我”有相似性,文中的“猫”即为“我” 的象征,第六段至第十段,写猫被带离故乡,以及第十六段“哪怕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写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我”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猫对家的思念象征着“我”对故乡的怀念。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使“我”的故乡的思念之情化抽象为具体,更直观,结尾处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的异乡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到极致。

故答案为:⑴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⑵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弦。

⑶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灵活,与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⑷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的异乡

感,这一手法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做此题时,先要阅读句子,找出重点词并理解重点词的特点;然后找出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推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语句的重点词,要注意结合文本的段落来理解。理解语句的重点词,一要看重点词的特点,二要看句子所在的位置,结合原文的信息来组织答案即可。

⑶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来作答。根据题目要求找到文段,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抓住文段中的句式变化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结合主要内容组织答案。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象征手法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做此题,一要了解象征在文章中的常见的作用;二要弄清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来组织答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年丝路归去来

陈晋源

①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地。剔透的天没有任何白云,蓝瓦瓦地将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地也是尽力地延展,在尽头迫不得已而与天交于一线。这无垠的沙地与戈壁本没有路,一个脚印踏过,来一阵风,便什么也不再留下。

②这样的一方天地,一直在沉睡。终于,公元前138年,来了一位27岁的年轻人。他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君主“一拍即合”,为了击退匈奴,决心打通西域。这位正值盛年的侍从官,从汉武帝刘彻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再拜君主。一表心系朝廷的忠心,二表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前路漫漫,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向西域进发。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

③马匹走在沙丘上,四周悄无声息。久居长安城,从未见过如此阔大的景致,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天似穹庐,笼盖四方沙地。人与马被晚霞映得通红,犹如披着一件神圣的袈裟。

④张骞用一生丈量出一条蜿蜒的路。这条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再大的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⑤张骞来过后,这里便设有玉石障,五代是天门关,明代又称嘉峪关。站在关上,天地尽是金黄,城楼的砖与戈壁沙漠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仿佛这嘉峪关是大自然一手造就的。古老的风,似从城墙上吹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⑥一阶阶走下千古关隘,觉得这已经被风干的历史,此刻却都活了起来。我能听到,驼铃声、熙攘的人声和着羌笛和胡笳,点缀着这条路,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人群来到关隘里的一个小楼之前,这座红色木制的关帝庙,与这个土黄色的世界格格不入。敦煌这一带本该是佛教盛行之地,那莫高窟、榆林窟,吸引了一代代工匠前来修葺,也吸引了中外虔诚的信徒来此拜谒。

⑦可偏偏,为什么在这丝路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座庙?殿内供奉着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赤面长髯,带着一种与莫高窟瑰丽色调完全不同的美感。这座庙告诉后人,古代在这

里戍守边关的人是山西人。因为关帝来自山西运城。

⑧运城与嘉峪关,家乡与边邑,1600多公里,唯有信仰能跨越这段距离。这样的信仰,又在有形的丝绸古路之上架设起一条无形的精神之路。人们虽然殊途,但最终会同归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这份安宁,可以抵抗走在大漠中深深的不安感。丝路古道,将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⑨我开始想象古时戍守边关的人的生活:扎营、练兵、打仗,闲暇时注视着远方若有若无的地平线,那是家乡的方向。“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闲暇时去戏台子转一转吧,听听边塞的曲艺,那铿铿的撼动天地的锣鼓声中,或许可以听到秦腔。运城离着陕西很近,所以秦腔也能被认作是乡音了。听到了,心中又不禁翻腾起不尽的乡思。一台戏终了,还可以在戏台周围打听打听各路的讯息,运气好,会收到家人的口信。

⑩1516年,这明代的重要隘口被满速儿汗攻破,大西洋上船只的黑烟也渐渐代替了丝路上的驼铃。清朝末年,这座要塞被荒废,众人东迁,官道与民道一同成为了百姓的弃子。一百年后,一把火也将那座古物烧成断壁残垣。这段历史画上了句号。中原的史官把卷帙一片片翻过,此处的西风裹着沙,也一层一层将这条昔日繁华的古道淹没。

⑪此后,中原大地一如这沉默的古道一般,强盛不再,自信不再,被列强践踏,被帝国瓜分。

⑫时间转到2017年,我来到此地,又是喧闹的景致了,游客熙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头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滩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气候,也从侧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B. 作者游览嘉峪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连缀出一幅幅壮丽的关外图景。

C. 第③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描绘得庄严又神圣。

D. 第⑨段中描写了古时成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极力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

(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3)文中对张骞出使西域一事评价极高,说“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答案】(1)D

(2)与前文形成对比,前文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衰落,本段写丝绸之路的复兴;照应标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照应标题中的“千年丝路”的“去”和“来”;深化主题,一带一路的建设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中国已经踏上复兴之路。

(3)①这句话的内涵是张骞从汉廷转身出使西域,是汉朝击退匈奴,开辟强盛王朝的新纪元的开端。②将张骞出使西域比喻为“新纪元的序曲”,形象的揭示了他开辟丝绸之路,

这一壮举深远的历史意义。③表达了作者对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与沿途民族文化的碰撞,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解析】【分析】(1)D项,“极力渲染将士们……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作者描写古时成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目的是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突出开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故选D。

(2)从内容上来看,文章最后一段用“喧闹”“熙攘”“复活”等词语体现出丝绸之路的复兴,而上文写的却是丝绸之路的衰落,前后内容构成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看,“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中的“复活”照应了标题“千年丝路归去来”中的“去”和“来”;从主旨上来看,文章结尾说“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文章从“丝绸之路的复兴”想到“民族的复兴和崛起”,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从文中来看,“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在文章第二段,关键词是“转身”“新纪元”“序曲”,从前面“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向西域进发”这句可知,“转身”的对象是“张骞”,而“转身”是指张骞从汉廷转身向西域出发;从后文“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这一内容可知,“新纪元”是指国家强盛,文明开始,“序曲”是比喻事情、行动的开端,文中把张骞出使西域比喻成“新纪元的序曲”,这是肯定了张骞之行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作者以此表达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和沿途民族文化碰撞,加强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故答案为:⑴D;

⑵与前文形成对比,前文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衰落,本段写丝绸之路的复兴;照应标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照应标题中的“千年丝路”的“去”和“来”;深化主题,一带一路的建设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中国已经踏上复兴之路。

⑶①这句话的内涵是张骞从汉廷转身出使西域,是汉朝击退匈奴,开辟强盛王朝的新纪元的开端。②将张骞出使西域比喻为“新纪元的序曲”,形象的揭示了他开辟丝绸之路,这一壮举深远的历史意义。③表达了作者对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与沿途民族文化的碰撞,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注意抓住散文的中心主旨。散文重在形散神不散,抓住中心主旨做题,就非常轻松。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语段的鉴赏能力,注意语段在文本的位置。读文本,弄清文本内容,然后看语段在文本的位置,再结合中心主旨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探究能力,注意读懂文本内容。读懂文本理出大意,找出文本的中心主旨,然后依据题干在文章中找到信息,抓住重点词组织答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

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

那个八月长留在我的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 文章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既有含蓄的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C. 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辛,也间接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D. 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2)文章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走进塔里木,作者究竟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1)C

(2)①结构上:是全文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内容上:总结前文,承接上文所写的新的时代塔里木生活条件的改变;引出下文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国家创造的辉煌成就。

(3)①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辉煌成就。②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志气和豪情壮志。③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解析】【分析】(1)C项,“也间接表达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表述不准确,偏离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漫,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辛,是直接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辛,间接表达对石油工人的敬佩之情。故选C。

(2)画线句子是本文的第三段,在结构上的特点是过渡段,具有一般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方面,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概括前文(第一、二段)和后文的主要内容,前文重在描述环境,展现新的时代塔里木生活条件的改变;后文重在叙写石油工人为国家创造的辉煌成就。

(3)本文是作者走进塔里木,了解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所见所感所思。作者的收获分从石油工人和作者自身得到的。石油工人方面,从第二段中间“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和段尾两句,第三段整段,第四、五段的结尾句可概括出:作者既看到石油工人生活的艰辛,也看到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国家创造的辉煌成就,更感受到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志气和豪情壮志。结尾一段“长留在我的记忆中”,“永嚼的一份干粮”等体现此次经历对作者精神的积极影响。

故答案为:⑴C;

⑵①结构上:是全文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内容上:总结前文,承接上文所写的新的时代塔里木生活条件的改变;引出下文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为国家创造的辉煌成就。

⑶①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辉煌成就。②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志气和豪情壮志。③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

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本题通过选择题覆盖面广的特点,考查了小说的多个要素,在做答前,要通读全文,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⑶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先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内容;然后仔细阅读题干信息,从原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信息概括即可。通读全文可知,与“作者在塔里木的收获”相关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二、三、四段落,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收获: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非凡成就;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之气和豪情壮志;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村访酒

梁衡

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品酒,二是参观。

餐厅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肴“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现一点浅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

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酒泉接着汇入“酒海”。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

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别有利。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招待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容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称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可游的风景有两类却不知该将杏花村如何归类,开篇设置悬念,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自然引发下文。

B. 文章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段,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比较,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

C.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脉络十分清晰,叙述了杏花村访酒时品酒和参观酒的制作等过程。

D.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认为粗糙丑陋的瓮瓶、花村地下的水与上空的空气都是让汾酒独具魅力的原因。

(2)文章第四段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所品之酒,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3)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答案】(1)B

(2)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洁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

天里折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

(3)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②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解析】【分析】(1)B项,“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分析错误。通过对比,表现了汾酒淡雅的独特风味,并没有指出其他酒的不足。故选B。

(2)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段,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比较,指出汾酒的特点。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②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们对汾酒的赞美。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③调到多种感觉,综合描写,表达更好的效果。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洁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④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对汾酒的赞美。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折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

(3)本题划线句子“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并不在意山水”,因为汾酒的名气,使得许多人慕名而来;这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也不全在酒”强调除了“酒”以外,还有酿酒的历史与工艺、杏花村人的待客之道,这些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洁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折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没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

⑶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②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综合鉴赏能力,注意阅读选项的内容。阅读选项,了解文本的大概内容,再通过全面理解文本判断选项的正误。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注意文本常用的表现手法。文本中常见的表

现手法,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等,熟记了这些知识点,在文本中找出相关段落,注意分析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注意抓语句的重点词来理解。读句子,先理解句子中重点词的含义和手法,然后联系句子的前后语境来组织答案。

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重回日本记(节选)

凌程华

①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也许因为我对一切宗教向来不热心,所以未免感到有点沉重的气息,又因是冬季没有香客游人,到处冷凄凄的,有一点令人寡欢。我于是决定先到岚山游玩一天。女青年会书记叹口气说:“这样冷天,你去岚山吗?”

②去岚山有京福岚山电车,不到一小时即到了。这电车也小也旧,但却准时到。车资很便宜。

③我在电车中曾站起数次,以为是要到了,很显得兴奋,但我始终不肯问人,现在知道唐人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之美了。

④岚山是在我童年即深深的爱上的一座山,非但它青翠的山色,时萦梦寐,那绿酒似的保津川,回想时还十分醉人,还有那唐朝样式的渡月桥和那小渡月桥——我们只须听那迷人的名儿,也就够令人想念的了。

⑤我居然又看见岚山了!电车到站时我对自己说。先是走到一条专售纪念品的小街,五颜六色的摆满路之两旁,冷清清的很少顾客,大约因早晨有点雾吧。我约五分钟后,已出了小街,望见那条渡月桥,对面就是岚山了?我迷迷糊糊的走上长长的木桥,纵目四望。

⑥“啊!这真是岚山了?”我问自己。每次我到了所爱的山水胜地时,我就想起司空图的《诗品》:“若有真境,如不可知,水流花开,清露未晞,去路愈远,幽行为迟?”我这时的心境,确是“如不可知”,没有别的话语可以描写得再逼真的。

⑦岚山仍是那样温柔恬静,它似乎用一双像蒙那丽莎那样的妙目对着我。它的晨妆是翠绿轻纱的袍子,头上披了白的薄绡,微风吹着,远远飘来晨鸟歌唱。

⑧川上的游船静悄悄的泊在树荫下,船身长长的两头微翘起来,上面有个玲珑的木棚,像明代的“西湖十景”所描的楼船或花船格式,堤边芦苇都黄了,有些上面还留着白的花,迎风摇曳,岸上的松树有几处虬曲伸向溪流,有几株三五成群疏落的槎峨的松杉,似乎是几个舞蹈者的造像,塑在沙滩上。

⑨到处有一二幽雅款式的茶寮及白石灯点缀着,细看,还有尚未结花的老樱树点缀水边及山坡上。

⑩我拿了速写本尽意描下风物的一些影子,一边走过桥的那头。过了小渡月桥,到了山脚下,再望对岸风光,那边风姿很美的树木,参差的配着楼台屋宇,房屋上时有白白的炊烟上升着,背后是透明的如蝉翼的高高山影,川上的水很浅,大石块均露出来,有几只山鸟在石上水边幽闲的游戏。

⑪桥上不见一个人,在远远的堤上有晨露遮掩,我更意味到“去路愈远,幽行为迟”的意境,这也是东方山水画的意境吧?山水至高的“逸格”,就是“以幽澹为工,虽离方遁圆而极妍尽态。”这是恽南田题山水时明说的。

⑫我走上小渡月桥,望到一二家柴门轻掩,幽径两边有梅花及竹丛及天竹间有奇石成堆点缀着。这些描画下来,就是一幅宋元山水画,也都可代表美的唐诗。此时我不禁想到王孟端的题画诗:“诗情画思两飘然,笔有烟霞腕有烟,何必远征关董笔,但饶风韵便堪传。”这也是说我们只须领略到当前风物的诗情画意,腕上便会有神助,不必再要什么了。

⑬渐渐的桥上走来两三个人,他们不一会就消失在山道上,我提了画囊也转过山道去。那里在往昔的春时,上面开着绚烂的樱花,水边的茶棚里都铺着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也打扮得像一些蝴蝶,飞来飞去的送茶送点,游人大都悠然歇着,真有“薰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谁也不想回家了。此时呢,山上树木及一切正静静的在期待着春的回来。

⑭我又描下了几幅画稿,独自坐在空茶棚的木床上,也有点悠然自得。我忽然悟到,惟有独游惟有冷清清的所以我们才容易找到山水真趣,所谓“大好湖山归管领”只是给一个独游的人享受的。

(1)文章①②③段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岚山的情感?

(2)阅读⑦⑧⑨三段,赏析作者如何有层次展现岚山美景的。

(3)第⑬段作者追忆当年春天的情景。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4)本文是写景记游散文,作者却多次引用古代诗画评论,请举例加以评析。

【答案】(1)①以对寺院的不热心反衬自己对岚山的向往;②以女青年疑惑来表现作者对岚山的特殊情感;③去岚山的电车不到一小时的行程,而作者多次站起身来,表现自己的热切兴奋之情;④用古诗句表达快到岚山时的激动心情。

(2)先写远景,总写岚山的温柔恬静之美,并以远处鸟声来烘托岚山晨景。接着由远及近,描写近处的川流,以河中的游船作为画面的主体,再描写堤边的芦苇白花、岸上松树虬枝、沙滩上疏落的松杉;最后写优雅的茶寮建筑以及点缀其中的老樱树。景物描写先主后次由远及近,很有层次,体现岚山的画面之美。

(3)绚烂的樱花、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悠然的游人等勾勒出当年春天欢快热闹的气氛,与眼前寒冷冷清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年岚山的美好回忆与深切的怀念,对春天的向往之情。同时冷清清的冬天让作者领略了岚山幽静的意境,独游的乐趣,作者将过去与眼前、未来交织在起,更丰富了岚山之美,更能表达作者的热爱之情。(4)示例1:引用古人的评论来形容自己看到岚山景色的心境,如引用司徒空《诗品》中的“如不可知”,贴切地描写出此刻作者难以言说的喜悦之情。也有借古代评论表现岚山景色的意境之美,如引用《诗品》中“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评说眼前景色悠远幽静的意境。引用这些评论是对眼前美景的补充,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而且这些内容也更增添了文章的诗性之美,丰富了文化内涵。

示例2:这些评论确实丰富了本文的文化内涵,但是作为一篇游记散文,这些评论并非与岚山有直接关联,过多地引用古代的评论,割裂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给人以掉书袋之嫌。如⑪⑫段中所见景色都一笔带过,引用《诗品》、恽南田的话、王孟端的题画诗,堆砌大量评论来表达感受,给人以生硬凌乱之感。

【解析】【分析】(1)“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也许因为我对一切宗教向来不热心,所以未免感到有点沉重的气息”,以对寺院的不热心反衬自己对岚山的向往;“女青年会书记叹口气说:‘这样冷天,你去岚山吗?’”,以女青年的疑惑来表现作者对岚山的特

殊情感;“我在电车中曾站起数次,以为是要到了,很显得兴奋”,去岚山的电车不到一小时的行程,而作者多次站起身来,表现自己的热切兴奋之情;“现在知道唐人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之美了”,用古诗句表达快到岚山时的激动心情。

(2)“岚山仍是那样温柔恬静,它似乎用一双像蒙那丽莎那样的妙目对着我!……微风吹着,远远飘来晨鸟歌唱”先写远景,总写岚山的温柔恬静之美,并以远处鸟声来烘托岚山晨景。“川上的游船静悄悄的泊在树荫下,船身长长的两头微翘起来,上面有个玲珑的木棚,像明代的‘西湖十景’所描的楼船或花船格式,堤边芦苇都黄了,有些上面还留着白的花,迎风摇曳,岸上的松树有几处虬曲伸向溪流,有几株三五成群疏落的槎峨的松杉,似乎是几个舞蹈者的造像,塑在沙滩上”,“到处有一二幽雅款式的茶寮及白石灯点缀着,细看,还有尚未结花的老樱树点缀水边及山坡上”,由远及近,描写近处的川流,以河中的游船作为画面的主体,再描写堤边的芦苇白花、岸上松树虬枝、沙滩上疏落的松杉;最后写优雅的茶寮建筑以及点缀其中的老樱树。最后再总结:景物描写先主后次由远及近,很有层次地体现岚山的画面之美。

(3)内容方面:“那里在往昔的春时,上面开着绚烂的樱花……”绚烂的樱花、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悠然的游人等勾勒出当年春天欢快热闹的气氛;手法方面:“此时呢,山上树木及一切正静静的在期待着春的回来”,当年的盛况与眼前寒冷冷清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年岚山的美好回忆与深切的怀念,对春天的向往之情。“我忽然悟到,惟有独游惟有冷清清的所以我们才容易找到山水真趣,所谓‘大好湖山归管领’只是给一个独游的人享受的”,冷清清的冬天让作者领略了岚山幽静的意境,独游的乐趣,作者将过去与眼前、未来交织在起,更丰富了岚山之美,更能表达作者的热爱之情。

(4)本题探讨“多次引用古代诗画评论”是否合适,既可以认可,也可以否定,但都要结合文本给出理由。比如认可引用古代诗画评论,就要结合文中的例子分析作用和效果:“每次我到了所爱的山水胜地时,我就想起司空图的《诗品》:‘若有真境,如不可知,水流花开,清露未晞,去路愈远,幽行为迟?’我这时的心境,确是‘如不可知’,没有别的话语可以描写得再逼真的”,引用古代的评论来形容自己看到岚山景色的心境,贴切地描写出此刻作者难以言说的喜悦之情。“在远远的堤上有晨露遮掩,我更意味到‘去路愈远,幽行为迟’的意境,这也是东方山水画的意境吧?”评说眼前景色悠远幽静的意境。再总说引用诗句的效果:引用这些评论是对眼前美景的补充,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而且这些内容也更增添了文章的诗性之美,丰富了文化内涵。如不认可,可从这篇散文的写作内容与引用的关系不大,反而破坏了文章完整性,以及引用没有起到生动表达作者感受等方面来答。

故答案为:⑴①以对寺院的不热心反衬自己对岚山的向往;②以女青年疑惑来表现作者对岚山的特殊情感;③去岚山的电车不到一小时的行程,而作者多次站起身来,表现自己的热切兴奋之情;④用古诗句表达快到岚山时的激动心情。

⑵先写远景,总写岚山的温柔恬静之美,并以远处鸟声来烘托岚山晨景。接着由远及近,描写近处的川流,以河中的游船作为画面的主体,再描写堤边的芦苇白花、岸上松树虬枝、沙滩上疏落的松杉;最后写优雅的茶寮建筑以及点缀其中的老樱树。景物描写先主后次由远及近,很有层次,体现岚山的画面之美。

⑶绚烂的樱花、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悠然的游人等勾勒出当年春天欢快热闹的气氛,与眼前寒冷冷清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年岚山的美好回忆与深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