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有毒会发炎,喝中药解毒汤好
- 格式:docx
- 大小:18.69 KB
- 文档页数:5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医案
一、处方组成
炙甘草汤主要由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火麻仁、大枣等中药组成。
二、功效
炙甘草汤具有益气养血、安神定悸的功效,适用于心肌炎患者,可改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主治
炙甘草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炎,对于心律失常、心悸、胸闷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四、方解
炙甘草汤方中炙甘草为主药,具有补气益血、安神定悸的功效;桂枝可温通心阳,生姜可助桂枝温通心阳,人参可补气,生地黄、阿胶可滋阴养血,麦门冬可养阴清心,火麻仁可滋养补虚,大枣可补气养血。
诸药合用,可达到益气养血、安神定悸的功效,对于心肌炎患者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总之,炙甘草汤是治疗心肌炎的常用方剂,具有益气养血、安神定悸的功效,对于心肌炎患者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治疗心肌炎的小偏方....心肌炎怎么治-祖传特效偏方治疗心肌炎生活中,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该病症对大家的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那么大家知道心肌炎应该怎么治疗吗?祖传特效偏方治疗心肌炎:偏方一人参龙眼汤丸:红参片6克单独煎3次,取煎液50毫升。
龙眼肉12克与红糖10克剁成汤圆心子;糯米粉100克水调做成汤圆面,将心子放入其中,煮熟后冲入人参液。
早、晚当点心,1剂分数次食完,可连食1周以上。
功能补益心气,安神定悸。
主治心气不足型心肌病;症见心悸易惊,气短乏力,心神不安,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偏方二人参麦冬炖猪心:人参5克,麦冬15克,大枣3颗,猪心75~100克,水1碗,放入瓦盅内炖熟,油盐调味。
主治心气阴两虚型心功能不全。
偏方三三七炖瘦猪肉:三七粉3克或三七2~4粒,瘦猪肉75~100克,大枣3颗,水1碗,用瓦盅炖熟,油盐调味。
主治心肌病;症见心痛者。
偏方四[药物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远志6克,薤白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 用法 ]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适应证] 心脾两虚,阳气亏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症见气短,纳差,面色苍白,肢冷多汗,便溏,心率慢,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心电图检查有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等。
心肌炎是什么病-特效中药偏方治疗心肌炎生活中,心肌炎是心肌炎性疾病,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那么大家知道心肌炎应该怎么治疗吗?特效中药偏方治疗心肌炎:方一[药物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远志6克,薤白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适应证] 心脾两虚,阳气亏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症见气短,纳差,面色苍白,肢冷多汗,便溏,心率慢,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心电图检查有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等。
[ 用法 ]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中医分型辨治心肌炎
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心肌功能异常。
中医认为,心肌炎可以分为不同的辨证分型,并针对不同的分型进行相应的辨治。
1. 气阴两虚型心肌炎:
这种类型的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疲乏乏力、面色苍白、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上,首要目标是补充心脏所需的气血和津液,可以选择扶正固本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等,同时配合滋养心脏的药物,如冬虫夏草、沙参等。
2. 火毒蕴结型心肌炎:
这种类型的心肌炎主要表现为胸闷痛、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舌质红、苔黄等症状。
治疗上,应当清热解毒、消散瘀暗,可以选择泻火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同时可以使用
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等。
中医辨证论治心肌炎是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脉象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辨证分型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调整。
治疗心肌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情绪波动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并且,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
黄连解毒汤的功能主治概述黄连解毒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由多种草药组成,其中主要成分是黄连。
黄连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被认为可以清热解毒、疏肝胆、消炎等。
黄连解毒汤被用于治疗各种毒素引起的相关疾病,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功能主治黄连解毒汤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解毒作用:黄连作为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它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清热解毒,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2.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中的黄连和其他草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们可以消除体内的热毒,帮助调节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3.抗炎作用:黄连解毒汤中的一些草药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不适。
4.疏肝胆:黄连解毒汤中的某些成分可以疏肝胆,调节肝胆功能,保护肝胆健康。
5.消肿止痛:黄连解毒汤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们可以减轻肿胀疼痛的症状,帮助舒缓疼痛。
6.抗菌防感染:黄连解毒汤中的黄连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感染的发生。
用法用量黄连解毒汤的用法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中医临床中一般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
一般建议以下用法用量:1.冲服:黄连解毒汤可以冲服,将适量的黄连解毒汤粉末或药包倒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
2.蒸服:黄连解毒汤可以蒸服,将黄连解毒汤药包或药材放入器皿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蒸汽蒸煮后服用。
3.口服液:黄连解毒汤也可制成口服液,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方法服用。
4.注意事项: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医嘱使用;禁忌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应避免使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临床应用黄连解毒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1.中毒:黄连解毒汤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中毒引起的疾病,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2.发热:黄连解毒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因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中医辩证,治疗心肌炎,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
1、毒上犯心神:症见低热延绵,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或腹痛腹泻,肌痛肢楚,短气心悸,胸闷胸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
治宜清热解毒,益气养心。
方用银翘散和生脉散加减。
药用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板蓝根、贯众、虎杖、玄参、太子参、麦冬、黄芩、丹参、柏子仁、车前子等。
2、热侵淫心脉症见寒热起伏,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胸闷,肢体乏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结代。
治宜清热化湿,透邪宁心。
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
药用葛根、黄连、山豆根、板蓝根、苦参、黄芩、陈皮、石菖蒲、郁金、瓜蒌、薤白、丹参、柏子仁、龙骨等。
3、脏气阴亏虚:症见心悸不宁,动则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烦热口渴,夜寐不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药用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出入。
药用炙甘草、党参、桂枝、生地黄、阿胶、麻仁、麦冬、五味子、酸枣仁、丹参、磁石、柏子仁、桑椹等。
4、肾阳气虚衰:症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头晕多汗,肢体浮肿,呼吸急促,舌质淡胖或淡紫,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宜温补心肾,利水宁神。
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增损。
药用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茯苓、泽泻、丹参、柏子仁、龙骨、桂枝、人参、黄芪、猪苓、苏子等。
5、脉瘀血阻滞:症见心悸不宁,胸闷憋气,心前区痛如针刺,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舌边尖见有瘀点,脉结代。
治宜行气活血,宁心安神。
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冠心二号方进退。
药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柴胡、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桂枝、瓜蒌、甘松、降香、莪术等。
增加睡眠深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7]。
本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失眠症,具有疗效好,副作用轻,依从性好,不产生依赖性等优点,可以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后续治疗作用较好,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参考文献:[1]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译.国际疾病分类(I C D2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44.[2]刘贤成,唐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3]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治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4542456.[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8.[5]王晓莉,柯元南.咪达唑仑和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的临床疗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4):340.[6]陈潮祖,李大琦,周训伦.中医方剂与治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57.[7]兰培敏,黄平,范利锋,等.酸枣仁合剂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结合杂志,2006,26(5):462.收稿日期:2008203210(编辑 侯勇谋)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6-0045-02临床研究益气养心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0例崔秀川(洛阳市涧西区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03)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 益气养心解毒汤/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256121 文献标志码:B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慢性心肌炎症,可见于各年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
2000-2007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益心解毒汤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摘要】目的探讨益心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中医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
治疗组采用益心解毒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药物:atp,40 mg/次,三次;肌苷,04 g/次,三次;辅酶q10,20 mg/次,两次; vitc,02 g,三次,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治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疗标准[1] 参考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为2006年全国心肌病专题座谈会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符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中心电图提示:stt段压低、t波倒置、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窦性过速;心肌酶谱提示多数患者异常。
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治疗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采用益心解毒汤加减治疗,主要功用:益气养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具体方药组成详见如下:白沙参20 g、黄芪30 g、苦参20 g、桂枝10 g、金银花20 g、当归12 g、生地12 g、麦冬15 g、桃仁12 g、红花12 g、丹参20 g、五味子10 g、酸枣仁10 g、远志12 g、葛根20g、炙甘草10 g。
依据患者舌、脉、症辨证加减:伴有胸痛、心慌者加用川芎、赤芍,伴有发热者加用柴胡、麻黄、青蒿;伴有咳嗽、咯痰者加用杏仁、陈皮、川贝;伴有气喘者加用瓜蒌、郁金;伴有心悸、失眠者加用柏子仁、阿胶、龙眼肉[2]。
用法: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
1.3.2 对照组对照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口服药物:atp,40 mg/次,三次;肌苷,04 g/次,三次;辅酶q10,20 mg/次,两次; vitc,02 g,三次。
黄芪黄连解毒汤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李毅;沈玲妹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1(28)6
【摘要】以黄芪黄连解毒汤治疗 16 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并随机设西药对照组84例。
经治疗 3个月后 ,中药治疗组 5 2例痊愈 ,治愈率为 31% ,6个月后 133例痊愈 ,治愈率为 80 % ;而西药对照组 3个月痊愈 15例 ,治愈率为17% ,6个月痊愈32例 ,治愈率为 38%。
【总页数】2页(P347-348)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黄芪黄连解毒汤;中医药治疗
【作者】李毅;沈玲妹
【作者单位】上海同仁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422.1
【相关文献】
1.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J], 张玉新;刘华丽;刘军
2.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J], 张玉新;刘华丽;刘军
3.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J], 张海勋;管仕春;赵玉霞
4.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于锡岭
5.黄芪、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J], 陈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有毒会发炎,喝中药解毒汤好
心肌发炎有病毒,喝中药汤消毒好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后在心肌产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
临床以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及全身虚弱症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发热、乏力、气急、心前区隐痛等。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一般以20~30岁为最多。
男性多于女性。
病情有轻、中、重度的不同。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
根据病程,一般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
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所致,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髄灰质炎病毒最为常见。
本病在出现心肌受损害之前约有1/3至1/2的病例有急性病毒感染史。
其发病机理还未完全明了,在急性期,心肌的损害可能主要与病毒的直接侵害及细胞免疫反应有关;而慢性期病变则可能主要由体液免疫反应所致。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心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与坏死。
机体患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但只有5%的病毒感染可累及心脏,这与病毒种类、散发或流行、季节、年龄、性别,体质及有无发病诱因等有关。
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放射线、妊娠、缺氧等,均可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易感性和组织损害。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心悸”、“怔忡”、“虚劳”等病证范畴。
多因外感温热邪毒而引起,热毒由表人里,内舍于心,导致心气阴两伤,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瘀血、痰饮既是本病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促使病机复杂、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
本病是以正虚为本,热毒、瘀血、痰饮为标的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变。
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按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进行辨证论治。
【急性期】
1、外感疫毒型:症见发热头痛,身痛,胸闷,咽痛,鼻塞流涕,心悸气短,喘促不安,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当清热解毒,
凉血活血。
2、心阳虚脱型:症见起病急骤,心悸,喘促气急,面色苍灰,四肢厥冷,胸痛烦躁,或神志昏糊,尿少,下肢水肿,汗出不止,舌暗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灰腻,脉细或结代,甚则脉微欲绝。
治当回阳救逆,利水通脉。
【恢复期】
1、阴虚余热型:症见午后低热,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口干舌燥,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或结代。
治当滋阴清热,养阴安神。
2、气阴两虚型:症见午后低热,动则气短,纳呆腹胀,面色苍白,舌红苔薄,脉细或沉细数。
治当益气养阴。
3、脾胃湿热型:症见心悸眩晕,胸闷气短,低热,脘痞腹胀,大便溏有恶臭,口渴,纳呆,舌苔黄或黄厚腻,脉滑数。
治当健脾利湿。
【慢性期】
多表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基本同恢复期)和心阴不足型。
心阴不足型:症见心中空虚,惕惕而动,面色苍白,胸闷胸痛,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细弱,或沉细,或沉迟结代。
治当温补心阳。
【整脉饮】
组成:生地黄、黄芪、麦门冬、丹参、大青叶、茶树根各15克,桂枝6~12克,苦参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助心气,养心阴,清邪热,复心脉。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咽痛明显,病毒感染较重者,加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草15克;口腔溃疡者,加野蔷薇根25~30克;若阴虚症状不明显而气虚症状突出者,可去大青叶加党参12克,桂枝剂量亦可酌情加重。
【益心汤】
组成:黄芪50克,蒲公英、生地黄各30克,太子参、麦门冬、丹参各25克,金银花、五味子、红花、炙甘草各15克,红参(另煎)
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周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益气补血,滋阴养心。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加僵蚕、苦参;心动过缓者加麻黄、附子;痰浊内阻者加半夏、瓜蒌、薤白;心悸多梦者加龙齿、夜交藤;胸痛甚者加郁金、蒲黄。
【愈心汤】
组成:黄芪、丹参、葛根各15克,麦门冬14克,太子参、女贞子、旱莲草、佛手、川芎各1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急性发作期加紫苏梗6克,瓜蒌皮、金银花、连翘各12克,黄芩10克,蒲公英15克;缓解恢复期加茯苓、山茱萸各12克,白术10克,当归6克,枸杞子15克。
【五参二连汤】
组成:西洋参、三七参粉(冲服)、五味子各6克,丹参、玄参各30克,苦参、连翘、莲子、茯神、麦门冬各15克,生黄芪25克,黄连、生姜各10克,大枣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滋阴,益气养心。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者,重用苦参、黄连,加紫石英、珍珠母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属心阳虚者加附子、桂枝、炙甘草等;充血性心衰者加葶苈子、泽兰、益母草等。
【解毒化瘀汤】
组成:黄连、甘草各5克,焦栀子、当归、川芎、郁金各10克,丹参30克,连翘、赤芍药、黄芪、党参各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有表证者,加荆芥6克,羌活10克,板蓝根30克;血瘀者,加红花10克;自汗乏力者,加麦门冬12克,五味子6克,龙骨30克;心动过速者加琥珀3克。
【七味益心汤】
组成:黄芪、炒酸枣仁各20克,毛冬青、五味子、柏子仁各10克,茯苓、丹参各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0日为1个疗程。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安神。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兼见气滞血瘀者加檀香、砂仁各10克;兼见肝郁不舒者加柴胡、白芍药、枳壳各10克;兼见邪热内蕴者加栀子、黄连、苦参、生地黄各10克;兼见痰瘀交阻者加瓜蒌20克,半夏、薤白各10克;心悸甚者加龙齿、生牡蛎、龙眼肉各15克;气短、乏力明显者加人参10克,去党参;心烦失眠者加夜交藤15克。
【宁心调脉汤】
组成:太子参、黄精、丹参、桑寄生各20克,麦门冬、北五加皮、甘草各12克,白芍药、五味子、苦参、甘松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心,活血调脉,宁心安神。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善惊者加生龙齿30克,炒酸枣仁20克;头晕神疲者加黄芪24克,何首乌10克;盗汗口渴、五心烦热者加生地黄20克,黄连10克;唇舌紫暗者加丹参至30克,红花10克;眩晕吐涎,胸脘痞满者加半夏10克,茯苓12克。
【九味养心汤】
组成:太子参20克,麦门冬12克,枸杞子、五味子、生地黄、白术各10克,瓜蒌皮、丹参各15克,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周为1个疗程。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邪热未尽者加板蓝根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黄芩10克;偏心阴虚者加玄参10克,莲子心12克,百合15克;偏心气虚者黄芪用30~60克,太子参改用人参(另煎)10克;血虚者加当归、阿胶(冲烊)各10克,白芍药15克;失眠者加茯神15克,夜交藤12克,合欢皮10克;自汗者加防己10克,龙骨、牡蛎各15克;心前区疼痛者加郁金、槐米各12克;出现早搏者加苦参10克,茵陈12克,甘松8克,桑寄生14克,常山6克;房室传导阻滞者加菟丝子、仙茅根、石菖蒲各10克;窦性心动过缓者加桂枝5克,茶叶10克;窦性心动过速者加青龙齿15克,远志12克,酸枣仁10克。
【生脉解毒汤】
组成:太子参、金银花各15~30克,麦门冬10~30克,五味子6~9克,蒲公英10?20克,丹参20?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解毒活血。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咽干、乏力者加黄芪、玉竹;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玄参;脘痞、纳呆者加砂仁、山楂;胸闷者加葛根、枳壳;心电传导阻滞者加赤芍药、川芎;心律不齐或有早搏者,改太子参为人参,并酌加山豆根、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