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5.35 KB
- 文档页数:2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DPN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10岁。
西药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岁。
两组糖尿病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学》[2]制定如下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②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四肢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度觉过敏或迟钝,肢体麻木,末端有束感、袜套感、踩棉花感,针刺样疼痛、钝痛、灼痛感)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感染、营养不良、药物及重金属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血糖保持平稳至少3个月以上(HbAlc<7.5%),原用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停药2周以上纳入观察。
1.3 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中度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 年8 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P2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糖化血红蛋白值(GHbAlc)和降糖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为6.48±0.87 mmol/L,对照组为7.31±1.01 mmol/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2BG为7.59±1.12 mmol/L,对照组为9.73±1.35 mmol/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NS为9.55±2.13 mU/L,对照组为11.65±2.61 mU/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HbAlc为6.31±0.71 %,对照组为7.52±1.24 %,P<0.05;观察组患者降糖有效率为95.00 %,对照组为75.00 %,P<0.05,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其是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有效的改善患者的IR程度[1],对于提高患者的姜汤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酮类药物进行IR治疗,但是由于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存在损伤,且随着患者服药时间的延长,易出现耐受现象,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沈学然【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年(卷),期】2015(035)002【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DA)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DA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益气养阴中药参芪复方治疗,参芪复方由人参、黄芪、山药、生地黄、天花粉、山茱萸、制大黄、丹参组成,水煎服,3次/d,150 mL/次;对照组只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IL-6水平、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分别为(2.41±1.16) mg/L、(4.69±1.56) mg/L,(7.44士3.12)ng/L、(10.60±5.6) ng/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8周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4周及治疗前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时中医症候积分(16.42±4.44、9.39±3.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29±2.77、12.31±4.38)(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参芪复方可有效改善DA患者临床症状,降低hs-CRP、IL-6水平,改善患者血管炎症状态.【总页数】3页(P147-149)【作者】沈学然【作者单位】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内一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益气养阴活血方结合西医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J], 何志明;陈冬清;吕小强;谢汉文2.自拟益气养阴祛瘀汤辅助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疗效及对血浆8-iSo-PGF2α、VEGF、D-二聚体的影响 [J], 李姗3.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J], 刘伟;陈贞;朱慧君;彭科娟;刘永平4.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J], 解志坚5.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J], 彭木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孙佳佳; 李文东; 张军【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9(017)004【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 综述; 消渴【作者】孙佳佳; 李文东; 张军【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糖尿病四科河北沧州0610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惊人的上升趋势,经研究预测2045年在全球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将升至6.29亿。
已知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1]。
大量证据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贯穿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全过程[2]。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已然成为当前控制糖尿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3]。
近年来,中医药关于糖尿病治疗与研究的热点逐渐转移到胰岛β细胞修复与保护方面,并取得相关进展。
1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根据其临床特点,《黄帝内经》还有膈消、消瘅、风消等名称的记载。
胰岛β细胞属于胰腺的内分泌细胞。
中医典籍中未发现“胰”和“胰岛素”的相关记载,“胰”字首先出现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4],原文却以猪胰论述。
《难经》中“散膏”一词,目前认为即为今之“胰脏”。
临床实践表明,“散膏”与消渴病发病之间联系密切[5]。
“消渴的病位之本在人体之‘散膏’”[6]。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盖膵为脾之副脏”[7],将胰腺归于“脾”的附属结构。
《尔雅》指出“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水谷”[8],此时的“脾”并非特指某一脏器,而是具备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输布津液的消化系统,而胰腺既可以分泌胰液又可以分泌激素调节血糖水平,这恰好与“脾”的运化功能相契合[9]。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王顺意;张军【摘要】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改善胰岛素抵抗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是辨证论治、全面综合调节,具有显著优势.益气养阴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瘀血同时也贯穿疾病的全程.现就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6(029)003【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益气养阴活血;综述【作者】王顺意;张军【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胰岛素的外周靶器官及靶组织(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等)对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人体胰岛素难以产生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病理状态。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201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达11.6%[1]。
胰岛素抵抗和(或)β细胞功能缺陷是糖尿病发病和病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2],胰岛素抵抗贯穿2型糖尿病病程始终,与多种代谢紊乱相关,是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最大程度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点问题。
熊曼琪教授曾经明确指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中医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减轻甚至逆转胰岛素抵抗[3]。
中医古籍中没有关于“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消渴”及“消瘅”等的范畴,主要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4]。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季聚良;陆源源;车志英【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年(卷),期】2007()1【摘要】目的:旨在观察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
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方口服,对照组服用罗格列酮片,治疗前后观察糖代谢、血脂(blood lipid)、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血清瘦素(Fleptin)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瘦素抵抗以及脂代谢异常起到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化痰;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瘦素【作者】季聚良;陆源源;车志英【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市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872【相关文献】1.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J], 辛金钟;施红2.养阴益气活血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J], 鲍道林;徐意;方朝晖3.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J], 刘英华;朱风贤;朱立群4.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J], 武士芬5.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J], 车志英;季聚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01-09T09:57:39.1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作者:马翠红
[导读]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马翠红
(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卫生院;江苏扬州225117)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奇偶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比较2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成效。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法;2型糖尿病;并发症
2型糖尿病又叫做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者群体更为庞大,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血糖值长期处在高水平的状态,疾病会引发其他重大疾病。
研究为了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全科医学治疗)。
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5例和12例;年龄60岁-79岁,平均年龄(68.38±4.39)岁;病程时间2年-11年,平均
(7.38±2.32)岁。
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和11例;年龄61岁-76岁,平均年龄(68.55±4.76)岁;病程时间2年-12年,平均(7.67±2.16)岁。
2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2型塔尼哦啊并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空腹静脉血糖在9-
13mmol/L;(3)糖化血红蛋白在7%-10%。
排除标准:(1)血液疾病患者;(2)精神疾病的患者;(3)合并重大肝肾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治疗,定时为患者服用扩张血管类药物[2]。
观察组接受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药方:30克生黄芪、20克生地黄、20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川穹、10克玄参、10克地龙、5克红花、5克全蝎,每天一剂早晚服用[3]。
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2)观察2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和低血糖。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2组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表示,卡方检验。
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
2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对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数据见表1。
2.2 观察2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和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数据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现阶段的医疗手段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
长期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4]。
此外,西药服用存在低血糖风险,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胰岛素的使用计量。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疾病主要病位在于肝郁脾胃,阴阳两虚变生他症。
益气养阴活血法中,生黄芪具有生阳通血之效、太子参具有生津益气之效、丹参具有活血祛瘀之效、生地黄能够降阴生火、川穹具有
活血通气之效、地龙能够疏通经络之效、当归可以活血养血、红花具有止痛散瘀之效、甘草具有解毒之效。
诸药合用,共奏通络活血和养阴益气之效[5]。
且中药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对患者的刺激小,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
数据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和低血糖等)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取得确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智勇.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髋部骨折术后血压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4):159.
[2] 林珊珊,张章,马昀.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19,16(4):31.
[3] 房成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5):27-28.
[4] 孙咏,胡顺金,汪飞.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疗效系统评价[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6):32-39.
[5] 黄诗茵,梁妙芝.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