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8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检修方法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检修方法汽车的启动系统包括:启动机、启动开关、启动继电器及空挡启动开关。
启动发动机所需要的曲轴转矩和最低启动转速取决于发动机的型式、发动机的排量、汽缸数、压缩比、轴承的摩擦力,以及由发动机曲轴带轮所驱动的附加负荷、燃油的供给方式及机油温度等。
通常.随着机油温度的下降.启动机要求的启动转矩和启动转速会升高;所以在设计启动机时上述因素都应予以考虑。
一、概述1.启动机功用汽车发动机是靠外力启动的,必须依靠外力使曲轴旋转,并要求曲轴的旋转达到一定的转速,才能启动内燃机。
汽车发动机常用的启动方式有人力启动和电力启动机启动两种。
人力启动(手摇)最简单,但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目前只作为后备启动方式。
电力启动机启动具有操作方便、启动迅速可靠、有重复启动能力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用于启动内燃机的电动机及附属装置,叫作启动装置o- 2.对启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1)必须有足够的转矩和转速转矩和转速是对电动机最主要的要求,因为:1)要带动发动机旋转,必须克服发动机的阻力矩。
发动机的阻力矩与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汽缸数、压缩比等有关。
对于构造一定的发动机来说,当温度降低时,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阻力矩显著增加;在启动加速过程中,还要克服各运动机件的惯性力,故启动电动机必须具备足够的转矩。
’2)要保证启动发动机除具备足够转矩外,还必须使发动机的转速升至一定程度。
因为转速过低时,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来说.化油器中的气流速度过低,低压程度过.小,汽油不易喷出,也不易雾化,造成混合气过稀,发动机便不能发动。
当温度较低(在冬天)时,雾化条件变坏,混合气变得更稀,启动更加因难。
一般要求化油器发动机的启动转速应在40,.-50转/分以上。
(2)转矩应能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在启动之初,曲轴由静止开始转动时,机’件作加速度运动须克服很大的静止惯性力,同时各摩擦部分处于半干摩擦状态,摩擦阻力较大,这时需要较大的启动转矩,才能带动发动机转动,并使转速很快升高,但随着曲轴转速升高,加速阻力减小,油膜也逐渐形成,所需的转矩相应减小,而当曲轴转速升至启动转速,发动机一旦发动后.自己就能够独立工作,就不需要电动机带着转动了。
汽油发动机主要分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五大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起动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
燃料供给系:燃料供给系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与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起动系:主要由蓄电池、起动控制与传动机构与起动机(马达)等组成冷却系: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风扇、水套与节温器等组成.、口16IG121风扇罩2 5风扇电机3风扇4水箱6水泵皮带7水泵89 1 0 水管11 回水管12补水管13 次水箱1 4过热蒸汽管1 5下水管16上水管17水箱固定胶润滑系: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
此外,润滑系统点火系:点火系由传统式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断 电器、火花塞等组成•普通式与传统式点火系统类似,只就是 用电子元件取代了断电器•电子点火式全部就是全电子点火系统,完全0 土泊追仝決It机油滤涪方式取消了机械装置,由电子系统控制点火时刻,包括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火花塞与电子控制系统等。
柴油机就是没有点火系,柴油机就是工作原理:空气进入气缸后,压缩成高温体同时再由高压得柴油泵通过喷油嘴直接喷到气缸后自燃后产生动能.点.火系统1、点火开关2、点火线圈3、绝缘盖4、初级线圈5、次级线圈6、分电器7、蓄电池8、点火控制器9、传动齿轮10、真空提前装置11、分电器主轴12、分火头13、分电器盖1 4、离心提前装置不过就是柴油机还就是汽油都就是四冲程:进气冲程, 压缩冲程,燃烧冲程(作功冲程),排气冲程.汽车发动机得两大机构发动机就就是引擎,就是从英文单词“en g in e ”音译而来得。
汽车所用得发动机主要就是活塞式发动机,p i ston en g ine,或称为reciprocating engine (往复式发动机)以及转子发动机(Ro t ary Eng i ne, RE)。
所以,汽车发动机得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直列L,V型,水平对置,W型与转子发动机(三角活塞发动机,RE)活塞式发动机我们说就是汽车发动机就好比我们人类得心脏如果发动机坏人那么车也就不能动了。
汽车发动原理
汽车发动的原理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来产生动力,驱动车辆前进。
内燃机主要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点火系统等部件。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循环: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进气循环时,气缸内的活塞向下移动,使气缸的容积增大,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内。
压缩循环时,活塞向上移动,将进入的空气压缩,使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燃烧循环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了燃油和空气的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排气循环时,活塞再次向上移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为了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还需要其他系统的支持。
燃油系统提供燃油供给,包括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
冷却系统通过散热器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防止过热。
润滑系统提供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润滑,减少磨损。
点火系统提供点火能量,点燃燃油混合气体。
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以一定的转速旋转,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车轮,推动汽车前进。
电路系统还会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水温、油压等,并提供相应的警示或保护措施。
总之,汽车发动的原理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爆炸力推动活塞,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同时,其他系统的支持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保护。
单元一发动机总体构造与维修常识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把燃料(汽油或柴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由于燃料燃烧是在发动机内部进行的,所以也叫内燃机。
除为数不多的新能源(天然气、电动等)汽车外,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主要是汽油机和柴油机。
本单元第一章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的类型、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工作原理等。
第二章介绍了汽车维护、修理的基本概念和检修方法以及汽车维修中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
第一节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术语一、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如图2-1所示;汽油发动机则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比柴油机多点火系),如图2-2所示。
1.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机构。
是发动机进行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机构。
2.配气机构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
是发动机的换气机构。
3.供给系包括燃油箱、输油泵、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排气消声器等机件,汽油机包括化油器,柴油机包括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等机件。
4.润滑系喷油喷油泵蓄电池图2-1柴油发动机基本构造示意图包括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限压阀、润滑油道和机油散热器、油压表等机件。
负责发动机各磨擦表面的润滑、冷却和清洗。
5.冷却系包括风扇、水泵、散热器、节温器、水套等。
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6.点火系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机件。
功用是定时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7.起动系包括起动机及附属装置。
负责发动机的起动任务。
二、发动机常用术语如图2-2所示。
1.工作循环:发动机每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2.上止点:活塞在气缸内向上运动达到的最高点的位置。
3.下止点:活塞在气缸内向下运动达到的最低点的位置。
4.活塞行程: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所走的距离。
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部分组成。
1. 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气缸罩盖和油底壳等部分。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机体,它把发动机的各个机构和系统组成为一个整体,保持了它们之间必要的相互关系。
2. 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连杆、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轴瓦、连杆盖和连杆螺栓等部分。
活塞连杆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是发动机的传动件,把燃烧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使曲轴旋转并输出动力。
3. 曲轴飞轮组:包括曲轴、飞轮、扭转减震器、曲轴主轴承、曲轴皮带轮和正时齿轮等部分。
曲轴飞轮组的作用是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为汽车的行驶和其他需要动力的机构输出扭矩,同时还储存能量,用以克服非做功行程的阻力,使发动机运转平稳。
总之,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承担着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的任务,从而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车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启动系统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包括电池、起动电机、点火装置和电气线路。
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以提供足够的电力来启动内燃机。
首先,当驾驶者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并转动时,电流从电瓶中的正极进入点火装置。
点火装置将电流传送给空燃比调节器,并激活燃油喷射器来喷射适量的燃油到发动机内,以供燃烧所需。
接下来,驾驶者转动钥匙将启动电路连接起来,使电流通过启动继电器到达起动电机。
启动电机是一个强大的电机,可以提供足够的扭矩来帮助发动机启动。
当电流通过起动电机时,电动机内的电磁铁会吸引一个弹簧加载的开关,使电动机自动转动。
当起动电机旋转时,它通过一个齿轮与发动机上的齿轮进行连接。
这会转动发动机的曲轴,通过连杆和活塞来启动发动机。
在发动机成功启动后,驾驶者会松开钥匙,此时起动电路会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转。
整个启动过程从钥匙插入到发动机启动通常只需要几秒钟。
启动电路和组件设计得足够可靠,以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可靠启动车辆。
然而,如果汽车启动时存在问题,驾驶者可以检查电池是否充足,起动电机是否工作正常,并检查点火装置和电气线路是否良好连接,以解决问题。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发动机的构造;(2)通过讲解和示范,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发动机的维修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1)发动机的定义及作用;(2)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
2. 发动机的构造(1)气缸体与气缸盖;(2)活塞与连杆;(3)曲轴与飞轮;(4)配气机构;(5)燃油供应系统;(6)冷却系统;(7)排气系统。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两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发动机的维修(1)维修工具及设备的使用;(2)气缸体与气缸盖的维修;(3)活塞与连杆的维修;(4)曲轴与飞轮的维修;(5)配气机构的维修;(6)燃油供应系统的维修;(7)冷却系统的维修;(8)排气系统的维修。
5. 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2)故障诊断方法;(3)故障排除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发动机的构造;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会发动机的维修技巧;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2. 实物和图片:展示发动机各部件,让学生直观了解;3. 维修工具和设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维修技巧;4. 故障案例: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与排除故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维修技巧的能力;3. 故障诊断与排除:评价学生对故障案例的分析、诊断与排除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