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相关问题综论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经费投入迅速增加,高校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监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出措施如下: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转变观念,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加强对校办产业连带责任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背景;问题;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55-03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从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并依法登记为教育事业法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自此,我国高校财务风险问题逐渐产生并突现,这也成为我国学者逐渐展开高校财务风险研究的肇始。
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成为全国首家自曝负债数额的高校,并在网上公开寻求解决方案。
虽然该校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公布财务困难的高校,但全国高校集体陷入财务困难已成共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经费投入迅速增加,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对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形成之背景、问题及防范措施等做一有益探讨,望能为以上问题的解决增补一二。
一、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背景财务风险最初是针对企业的理财活动提出的,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财务风险又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举债行为而给企业财务、股东相关权益或利润带来不确定性。
[1]高校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营运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狭义的财务风险相近。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校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财政管理等方面也实行与之相适应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不存在财务风险问题。
嚣;经济与管瑷要J。
uRNAL。
F河H北E职BE业I技PO拳L姜譬黧Ic c。
L LE G E第2080卷8第年48鹚B 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研究韦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棱琳541004;广西经济蟹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f籀要】迸年来,遮藩裔铰扩捂,高等教育大众亿程度鲍不断提嵩,太部分离校窭瑰了羟赉媛缺酶毳象。
一些高校在资金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银行贷款来补充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这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和形成规模效益的生簧方式,贷款在整个祷校投资体制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高校刊用银行贷款进行大规模建设,虽改饕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加快发晨教赛事韭貔囊簿,龟带来了一鍪簧袭最蹬鞠邈。
在饕蘩嚣家授入没褰较夭交琵舞《骞涎下,谗多亵鲮装会整入“荻簧还黉”舞凌,这罄必然引发高校的财务风险,成为制约高簿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礴。
因此各商校应高度囊视在快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建立有救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关键词】鬻校瓣务风疆;残疆;貉范鬻施【中图分类芍】G647E文献标设鹤】矗【文章编号】1671一l Ol7(2∞8)∞一0150—02璇善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翻8袄发展,教礴体剃改革的不断深化,。
毫等举校办学形式滔益多襻{艺,蔼校在莺家宏瓣懑控稻撂导下,逐步瑟向教会从事一切经济活动。
在静项经济活动中由于教育经糖投入不足,成为一直困扰我国教育事业殷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高校的发展必须要筠稳定的经爨来源,这就要求离校财务营壤工据必须爨礴{景证正常教学工{笮的进露黼需资金稻及瓣偿还虱精绩务的篷力,不骈扩大收入、依法筹集高校发展所需资金,解决高校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离校资金来源槊道逐步多元化,高校的经爨,应更多地采潦于娃会各个方蠹,这已成为高等教育发矮的瑟趋势。
薅在多元{艺的簿资渠道中,大多数高校部遗泽了负矮筹黧的方式,高校潮雳贷款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进人才、购精教学设备、图书等,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篡力。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顾勇华(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当前高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复杂化。
特别是当前高校投资、筹资活动增多,这也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高校财务风险产生原因较多,针对于这种情况,高校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强化高校的资金管理,为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1.债务风险。
目前我国高校多为非营利性单位,高校在办学中的贷款本息需要由学校教育经费偿还,一旦过度负债,再加之高校偿债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则会给财务带来较大的压力,不仅会导致高校正常的财务支出被削减,同时还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和科研活动,并形成恶性循环,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制约。
2.支付风险。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资本预算是总体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规划不合理,高校则会面临财务风险。
特别是在当前高校新校区建设和设备更新过程中,都需要编制详细的预算,一旦预算不合理,会导致高校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支会风险。
3.财务失衡风险。
近年来高校虽然连续扩招,教育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同时也投入也大量增加。
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当其贷款数额超出自身承受范围时,在运营过程中会出现资金失衡现象,从而对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
4.资金运作风险。
高校为了能够减轻负债办学的压力,往往会通过对外投资或是开办校办企业,但由于对市场缺乏了解,自身经营管理经验缺乏,这就导致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更好的适应,无法获取到预期的收益,还导致学校资产被占用,引发资金运作风险。
二、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应对策略1.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危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对于高校的发展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财务风险,而且高校自身对财务风险重视度不足,这就导致财务风险形势越发严峻。
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需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并在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通守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强化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培训,制定财务风险防控责任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高校领导人和财务管理人员。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预警与防范随着高校财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样化的收支业务、管制要求的增加,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高校财务风险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分析高校应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措施。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1.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制度缺陷、管理程序复杂、管理人员素质欠佳等,这些问题导致高校对其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了解不足,无法精准核算、预测和控制财务风险。
2.内控制度缺失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高校发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贪腐案件中,往往是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导致监管机构和外界难以发现问题,甚至到了爆发性的财务风险事件才会得到关注,这已经成为管理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了。
3.诚信意识淡薄高校的管理者和职工为了实现个人或集体的利益,不断进行财务欺诈和偷漏税列账等违法行为,搞虚假交易,不断制造虚假业绩,以掩盖实际业绩的差异,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健康状况。
这种误导其他同事的运作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
4.人才引进不当由于学科竞争的加剧,以及发展战略的不同,一些高校在对人才的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导致了财务风险的逐步增大。
在聘任机制没有规范化之前,许多高校为了快速建设而进行了不当的引进行为,导致了巨额的财务支出和财务风险。
二、高校应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措施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规范财务管理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
包括健全会计制度、规范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财务审计等流程,使高校能够有效地监控财务风险,并通过加强监督和控制全面防范财务犯罪。
2.落实内部控制制度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筑牢抗风险的防线。
这样有利于从数据采集、处理、内部审计等各个环节来提前发现财务风险。
高校内控制度发现的弊端,应该及时将问题达成改进,避免进一步恶化和发展。
3.提高全体员工诚信意识要做好教育引导和管理,加强全员诚信意识,提高员工诚信意识。
科技信息2008年第24期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一、高校财务风险原因分析为有效避免高校财务风险,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预警和防范提供切实的依据。
1.高校财务风险意识淡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探入,高校成为了法人实体,国家的财政拨款相对减少,资金需求与财政拨款间的缺口日渐扩大,高校自筹资金的压力随之增大,迫使高校在自筹资金、调度资金及合理运用资金等方面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
高校的许多财务行为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的合理管理。
然而,不少高校的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仍然默守陈规,不能正确估算学校财力可以承受的限度,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发展,资金运用缺乏合理性,最终导致学校综合财力入不敷出,从而导致高校财务风险频频发生。
2.对开源节流重视不够《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新形势下,如果高校对开源节流重视不够就很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总体失衡,带来财务风险。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竞争加强,虽然财政拨款绝对额加大,但迫于扩招压力不断增大,教育成本也急剧上升,使得学校财务状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如果高校仅仅依赖拨款,必然导致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进而财务状况总体失衡。
同时,如果对资金开支控制不好,即使筹到再多资金也有可能出现流动资金断流的危险。
正因为资金收入远远不能满足高校资金支出的需求,所以更要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目前,许多高校对支出的控制严重不足,这给高校的发展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资金支出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
我国现有的财经制度对资金支出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已经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规章还不完善,管理不严,监督难行。
二是高等学校行政机构改革滞后,机构庞大、人员冗余、效率低下、财务负担很重。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3/2008浅i义高蔽财务风险酗防灌措旋侯善卿朱艳臻要:加强菊按鲤黠务必蹬爹理簧辫旁喾理辨襄争之塞,黠务最登学茬子崔舞攀位之孛。
谈文馥赛技翡燕蛊爱及隆、高校财务棱况存在总体失衡的风险、校办企业存在财务风验等三个方褥对高校可能存在的财务风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煦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高校的擒负债风险的防范、高校财务状况失衡风险的防范、校办农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等器莲,莰莛连高校蠢靛迪跨莲瓣务最蹬,囊正实现罐持续翡长期发展。
茂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簿作者简介:侯善卿,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会计师;朱艳,菏洚市牡丹人民匿院会计师(邮政编码274930)审蛋分类号:G647.5变觳檬设鹋:A文肇编号:l貔一63黪{2懈}∞一∞轮一整高校财务风险指高校运蓠过程中因资金运作而带来的风险,集中表现在预算收支不平衡、资本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对风险认识不足,融资渠道狭窄,受债投资项嚣鼷收裳长、收益不蒜等是弓|起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程度的加深,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加强羹季务监控已经势在必行。
一、高校麓务风险戆主要体现(一)筠校的高负债风险。
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扩大摇生规模,并允许离校岗金融撬构贷款。
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劳~次性槛缝数手蠢,霜予建设现{弋他的一流新校赋。
一方面是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另一方西是国家教育投资增长缓慢,高校建设的巨大资金缺日主要靠银行贷款来壤李},鄯新谓“举馈兴教”。
高校扩招所引发的基建热潮使高校面临财务熙陵。
据2005年中国社会辩学院发布豹(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普通高校向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元至2000彳乙元,至2003年末,清华、j l:大等18所高校邑灸债72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与教育部直属院校糖眈,42省直属高校是高校贷款的熏力军。
新时期高校财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算改革发展,其财务管理也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更趋复杂,其风险性也越来越大。
基于此,笔者在分析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防范措施对策,希望以此来提高高校财务资金高校、稳健的运作,提高高校财务风险抵御能力。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风险预警模式防范措施债务风险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经济是的一种风险现象,财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因一些无法控制、难以预料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财务活动的正常收益,甚至最终使得财务成果及财务状况遭受一定损失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体制也发生了相应变革,高校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逐步完善,其办学方式也有传统的单一靠国家财政拨款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筹资办学。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金缺口也更为严重。
一些高校盲目扩大其基建规模、对内对外的投资也不足够慎重、财务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日益凸显,虽然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对学校办学进行了相应的宏观调控,然而在学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办学规模及自主权日益加大的背景下,高校传统内部治理结构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此时已无法通过单纯的行政手段来实现对办学行为的有效监督,使得高校风险更趋复杂化。
基于此,深入研究新环境下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成了高校财务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校财务人员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笔者从当前高校面临的风险成因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析(一)贷款引发的债务风险高校债务风险也即是高校运转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的不良举债或过度举债后,带来的影响高校人才稳定和教学科研等一切不良后果。
这一问题主要发端与1996年以后,我国高校纷纷开始大规模扩招,然而面对这一迅猛的扩招形式,国家财政部门并没有结合这一扩招形式增加相应的财政经费。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中为解决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积极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使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显出滞后性,财务风险正日益增长。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财务现状,针对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完善高校风险管理制度提供理论参考,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负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一、我国高校的财务现状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幅扩招,纷纷在城郊建立新校区,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所需资金动辄几亿、十几亿,甚至上百亿,一些高校处于过度借款状态。
2009年前后高校陆续迎来还款高峰,在收入来源难有保障,支出节节攀高的情况下,致使有些高校有钱付息,无力还本。
一些高校已出现净资产累积亏损,入不敷出,现金流量短缺和负债压力增大的状态。
中国高校的资产负债率之高,财务风险之大,使其成为一个高危行业,少数高校已到了技术性破产的边缘。
我国高校普遍的财务危机已迫在眉睫,在未来几年中,高校的债务重组将是高概率事件。
二、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外在原因
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外在原因主要是高校招生人数增多使教学成本增加、政府政策性拨款不足以及高校盲目合并。
我国高校在招生规模连续数年的增长后,其发展进入稳定的增长期,但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与资金的投入是分不开的,许多高校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学校采购了大批的先进设备,办学场所也在大规模修建,致使学校对办学资金的需求不断的增加。
由于我国近几年高等教育分担的教育经费没有基础教育多,高校办学的发展步伐与支持力度自然无法匹配,办学资金不足限制了高校的发展。
另外在90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浪潮中,多个高校合并需要投入大规模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这势必对高校的资金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
高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只是高校负债的一个看似合理的幌子,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困境的形成是内在制度因素和外在现实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在主要原因是财务预算粗放编制、财务缺乏系统的监控机制、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盲目贷款。
高等学校预算一般是按年度编制的,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没有考虑或少有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在编制预算时缺乏长、短期目标的整合思想,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的资源配置功能。
许多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只注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监督。
预算确定后,应接受各部门的监督。
但由于权利错位,致使监督不力,往往造成编制预算是一回事,执行预算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跟踪
和分析,使预算运行情况成为盲点,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很多高校为了搞好基本建设,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不少高校主要是靠学费收入还贷款,高校预期收入假如无法实现,则必然造成资金紧张,产生负债风险。
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对贷款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贷款所增加的财务负担及到期不能还贷的风险。
盲目贷款征地、上项目,其规模大大超过了经济承受能力,潜伏了高校发展的隐患。
三、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政府应主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政府应全面落实对教育的投入责任。
按照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明显高于财政性收入的原则,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应逐年增长,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为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提供稳定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分散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债务资金占总资金比重过高的现实问题。
如何优化高校资本结构、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继筹资任务之后面临的又一复杂难题。
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是建立在负债数额适度、负债比率适中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可能带来筹资风险损失。
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高校负债比率及负债金额要与高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债务结构趋于合理,并且要与高校自身的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偿债保障基础相适应,安排好不同期限
的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比例,以便合理分摊各期问的债务负担,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以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三)构建高校贷款政府监管体系与风险预警机制
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对加强高校贷款管理、明确还贷责任、防范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对高校贷款如何控制、风险如何防范、如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未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和规定。
为此,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及时出台其相信的操作规程。
明确“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防止乱上项目,适度控制贷款规模,制定贷款审批制度。
其次,也要加强对高校预算的管理,强化对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督,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检查。
(四)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增强学校竞争实力
各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筹资方式,积极寻找新的筹资渠道。
首先,加强学生收费管理,及时回笼资金。
要下力气解决学生欠费问题,学费的收缴率要与各院、系、职能处室的经费挂起钩来,同时要建立健全“奖、贷、助、补、减、捐”的助学体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的欠费问题。
其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
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科研成果出效益。
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
引社会闲散资金,通过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彩票,建立教育基金,提倡教育捐赠,引进社会投资。
实现多方筹措教育资金的目的,增强高校的还贷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相信只要高校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采用先进合理的管理手段,高校财务风险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将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均.地方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264-265.
[2]孙云良.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5):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