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专业综合设计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13
服装设计专业自我鉴定模板鉴定一:个人素质和能力1.独立思考能力:我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深入分析、提炼核心问题,并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法解决。
2.创新能力: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和技巧,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为服装行业带来新的概念和风格。
3.表达能力:我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使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和欣赏我的设计作品。
4.审美能力:我对服装与美学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时尚潮流、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审美眼光。
5.团队合作能力:我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能够积极参与、有效沟通,在同事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鉴定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服装设计基础知识:我具备扎实的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服装结构、剪裁、缝纫和面料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2.手绘和电脑绘图技能:我熟练掌握服装手绘和电脑绘图技能,能够用手绘和电脑软件进行设计表达和图案制作。
3.服装制版技术:我熟悉服装制版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能够制作和修改服装的版型和图案。
4.面料和材质了解:我对常见的面料和材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料和材质。
5.流行趋势研究:我具备对服装流行趋势的研究能力,能够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
鉴定三:实践经历和成果1.参与实习项目:我曾参与过多个实习项目,包括服装品牌的设计助理工作和服装展览的组织和策划,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2.参与比赛和展览:我曾参加过多个服装设计比赛和展览,获得了一定的奖项和认可,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设计才华和创造力。
3.个人作品集:我有自己的个人作品集,集合了我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设计作品,包括手绘稿、电脑绘图、面料样品等,能够展现我在设计方面的能力和风格。
4.协助完成项目:我曾参与团队项目的策划和执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协作和管理能力。
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我校大三阶段课程设置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
为了提高课程质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特制定本课程置换设计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 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质量。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置换原则1. 合法性原则:置换课程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相关规定。
2. 科学性原则:置换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3. 实用性原则:置换课程应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4. 个性化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置换课程。
四、置换课程范围1. 公共选修课: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2. 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提供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
3. 跨学科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五、置换流程1. 学生申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拟置换的课程。
2. 学院审核:学院对学生的申报进行审核,确保符合置换原则。
3. 教务处审批:教务处根据学院审核意见,对置换课程进行最终审批。
4. 教学实施:置换课程按照正常教学计划进行,确保教学质量。
六、置换课程实施保障1. 师资保障:学校应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置换课程教学。
2. 教学资源保障: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3. 教学管理保障: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置换课程教学质量。
七、方案评价1. 学生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置换课程的评价。
2. 教学质量评价:定期对置换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确保课程质量。
3. 就业竞争力评价: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评估置换课程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第1篇一、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2)使学生了解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使学生熟悉新能源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新能源领域的兴趣,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实践教学内容1. 新能源基础知识(1)新能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2)新能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新能源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
2. 新能源技术实践(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实践。
(2)风能发电技术实践。
(3)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实践。
(4)地热能发电技术实践。
(5)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践。
3. 新能源项目规划与设计(1)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2)新能源项目设计原则及方法。
(3)新能源项目方案设计。
4. 新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1)新能源项目建设流程及质量控制。
(2)新能源项目运营管理及维护。
(3)新能源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三、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新能源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及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新能源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3. 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新能源技术操作,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新能源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5.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新能源相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新能源项目,了解新能源实际应用。
四、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第1篇一、课程名称综合实践课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实验操作、手工制作、信息技术应用等。
2.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学习、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
3. 研究性学习:包括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学术交流等。
4. 课外拓展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文艺表演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以一学期为例)第一周:1. 开学第一课,介绍综合实践课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方式。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第二周至第四周:1. 实践技能培训:开展实验操作、手工制作、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博物馆、社区等,了解社会。
3. 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选择课题,进行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第五周至第八周:1. 继续实践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
2. 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完成项目实践。
3.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文艺表演等。
第九周至第十周:1. 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撰写、项目总结等。
2.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分享。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1. 期末总结:回顾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课程评价。
2. 准备综合实践课的考核工作。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促进相互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2. 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等方面的成果和表现。
项目名称: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成绩。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领导力、社会责任意识等,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个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使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理解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升领导力:通过组织活动和项目,使学生有机会承担领导角色,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使学生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项目内容1. 团队项目:学生将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需完成一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任务。
任务内容应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开放性讨论:定期组织主题讨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他们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如环保行动、关爱弱势群体等,使学生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4. 领导力培训:邀请有经验的领导者为学生分享领导力的经验和技巧,并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领导力。
四、项目评估与反馈1. 过程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以此了解他们在项目中的进步。
2. 成果展示:每个阶段结束后,学生需提交阶段性成果展示,包括团队项目的报告、讨论会的总结、公益活动的照片和视频等。
教师将对成果进行评估,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3.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估和成果展示,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授课时间本节课共计XX分钟,其中教学活动、学生互动和练习各部分时间安排合理,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授课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XX老师进行授课。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技能;(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XX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2)XX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教学难点(1)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2)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3)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后续部分内容(七至十二)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教案模板旨在提供一种详细且复杂的教学设计框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案例、故事或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PPT、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对新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第1篇一、教学背景1. 教学目的通过毕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 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
3. 教学内容(1)毕业实习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2)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实习报告的撰写技巧;(4)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毕业实习的意义和目的;(2)使学生掌握实习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使学生熟悉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3)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毕业实习的意义和目的;(2)明确毕业实习的阶段任务和目标。
2.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1)讲解实习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训练,如PPT制作、报告撰写等。
3. 实习过程指导(1)介绍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如制定实习计划、选择实习单位等;(3)跟踪实习过程,指导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4. 实习报告撰写指导(1)讲解实习报告的撰写技巧;(2)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报告的撰写,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5.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1)介绍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2)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
6. 总结与评价(1)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2)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总结和评价;(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实习过程表现:观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实习报告撰写:评价学生实习报告的撰写质量,如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3)毕业论文写作:评价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
平面设计个人简历模板3篇(设计类个人简历模板)下面是分享的平面设计个人简历模板3篇(设计类个人简历模板),供大家参考。
平面设计个人简历模板1姓名:__ 性别:__ 民族:__ 出生年月:__ 籍贯:__毕业院校:__ 科技学校手机:__ 电子邮件:__自我简述:本人接受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同时也有八年以上学习美术的经验,有两年从事平面设计师的从业经验,在这个期间,我已经培养了很强的美学鉴赏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手绘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与客户进行很好的沟通,在工作中有很好的对于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创意思维。
在设计行业中,设计师的创意显得尤为重要,而就是一个比较有独创性的人,在设计领域中,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获奖情况:曾获得院校级三等奖奖学金院校级二等奖奖学金国家级奖学金工作经验:20__.__——20__.__ __平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担任平面设计师职务,作为公司里的平面设计师,对于公司的相关业务我都非常了解,我同时承接的业务包括的有画册设计、logo设计、海报和网页的设计等等,同时,也包括的有广告等一些较为流行的设计风格,在工作中,我能够及时的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能够了解客户的意图,在工作中基本能够做到让每一位客户满意。
我也承接过一些设计宣传品、包括公司画册、教师、手提袋等等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常常得到客户的好评,并且曾经在专业测评中获奖。
平面设计个人简历模板2姓名:民族:汉族年龄:岁应聘职位:平面设计师、美术编辑、排版设计:工作年限:2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北京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__广告公司所属行业:广告担任职务:平面广告设计师工作描述:强升广告设计公司是一间印刷与设计公司,主要是服务于汽车行业,业务主要有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画册设计,名片设计,印刷等方面,而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公司的画册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名片的设计等工作,平时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直接跟客户沟通和交流,按客户的要求来设计。
实验室设计方案模板实验室设计方案模板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验室设计方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室设计方案1实验室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专业众多,更需要同时精通实验室使用知识和建筑知识作为技术基础。
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是改建项目,都不单纯是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与实验室家具,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强弱电、给排水、供气、通风、空调、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
一、实验室规划设计理念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设计出安全的整体设计,功能化的产品,美观实用的家具,是我们成功的前提。
面对不同客户、不同实验室,把顾客的信息准确传递到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进行合理设计,给客户一个“经济、实用、安全”的全新实验室设计方案,这正是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
二、实验室规划设计主要内容(1)建设单位:如某某研究所、某某学院或某某工厂。
(2)建设项目:如某某实验楼或某某研究楼。
(3)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
(4)建设地点及用地、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5)公害处理、对废气、废水、废物、噪声、辐射、振动等的技术处理措施。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1)总体布局中的各栋建筑物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活区采用什么方式解决;(2)各类实验楼的工艺布局及工艺流程;(3)平面组合的几种可能性,建设实验楼的层数;(4)选择合适的摸数(包括开间、进深、层高以及走道尺寸);(5)主要仪器设备的布置方式以及实验台、通风柜等的位置;(6)实验室与研究室之间的布局形式,辅助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布局;(7)工程管网的布置原则(如明管或暗管,垂直管网或水平管网);(8)灵活性的要求;(9)环境保护,公害处理方面的详细技术措施。
三、实验室规划设计流程建设一座功能完善的实验室,要由专业的实验室装修设计人员进行专业设计,要全面综合考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正规化、标准化的实验室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第1篇一、课程名称烹饪技能实训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烹饪的发展历史和烹饪文化;(2)熟悉烹饪原料的性质、加工和保管方法;(3)了解烹饪设备、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烹饪技能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食品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健康饮食观念;(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烹饪基础知识(1)烹饪原料的分类与特性;(2)烹饪设备与工具的使用;(3)烹饪工艺流程;(4)烹饪卫生与安全。
2. 烹饪技能实训(1)刀工实训;(2)烹饪技法实训(炒、炖、煮、蒸、炸、烤等);(3)面点制作实训;(4)西餐制作实训。
3. 烹饪文化及创新(1)烹饪历史与文化;(2)烹饪创新与创意;(3)营养与健康烹饪。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烹饪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烹饪知识体系。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烹饪操作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技能。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烹饪技能实训,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烹饪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5.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烹饪技巧和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烹饪技能实训的目的、意义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教师讲解烹饪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技能实训学生分组进行烹饪技能实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烹饪技能。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经典烹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烹饪技巧和创新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烹饪技巧和问题,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与评价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出勤率;(2)实训操作规范程度;(3)团队合作精神;(4)学习态度。
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题目:花生去壳机的改良设计学生姓名:系别:机械与控制工程系专业年级: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班指导教师:尹晓丽何冬青崔丹薇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务处2016年月日摘要花生去壳机是将花生去掉外壳而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
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去壳不能与花生的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去壳。
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去壳机械化迫在眉睫。
其次对花生去壳机械的关键技术与工作部件进行重点攻关,改革传统结构,研究新的去壳机理,优化结构设计;同时在整体配置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去壳率,降低籽仁破损率。
目前国内外的花生去壳机械均存在去壳率和破损率之间的矛盾,处理好这一关键技术将关系到花生脱壳机械的发展前景。
同时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花生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提高花生去壳机械化作业水平成为必然。
花生脱壳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花生加工业的科技进步,为花生脱壳机械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关键字:结构;机械化;去壳机理;联合作业;深加工产品ABSTRACTSThe peanut sheller is will get the peanut pods decan peanuts, field operating machinery. Due to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anut itself determines the shelled peanut can't together with peanut harvest in the field of the joint operations, and only after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peanut pods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be shell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eanut farming, peanut shell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efficiency production by hand, implements the hulling mechanization is imminent.Next on the key technology of peanut shelling machine and working parts of key research, reform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research new to shell mechanism, optimizing structur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further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whole configuration, increase the rate of shelled, reduce seed kernel breakage. The peanut shelling machiner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helling rat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reakage, deal with the key technology will b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anut hulling machine.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eanut planting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deep processing of peanut produc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mprove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shelled peanut become inevitable. Peanut sheller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promote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anut processing industry, providing a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anut hulling machine.Key words: Structure; Mechanical Decladding; Mechanism of joint; Operation;Deep processing products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课题背景 (1)1.2 花生去壳机的发展过程 (1)1.3 花生去壳机机械化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花生去壳机常用去壳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花生去壳最新去壳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花生去壳机常见困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花生去壳机的研究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去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2.1 花生去壳机的结构组成 (4)2.2 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5)3.1 设计前各项参数的确定 (5)3.1.1 锯齿形圆柱滚子个数,半径大小 (5)3.1.2 扇叶的计算与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刮板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刮板使用功率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V型带使用数据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二次结构刮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半栅笼形状与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箱体种类与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机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花生壳仁分离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总结 (6)参考文献 (7)致谢 (21)第一章引言1.1 课题背景花生果实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
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
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
有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作用[1]。
然而传统的剥壳为人力手工剥壳,手工剥壳不仅手指易疲劳、受伤,而且工效很低,所以花生产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剥壳。
因而引领了花生去壳机的诞生。
花生在制取油脂、制取花生蛋白、生产花生仪器以及在花生贸易出口时,都需要对花生进行预处理加工。
花生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花生的剥壳和分级、破碎、轧胚和蒸炒等。
且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不能与花生的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
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脱壳机械化迫在眉睫[2]。
花生在加工或作为出口商品时,需要进行剥壳加工。
花生在制取油脂时,剥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出油率,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利于轧胚等后续工序的进行和皮壳的综合利用。
因此,更优质的去壳机将能更好的提高花生去壳率,提高效率。
1.2 花生去壳机的发展过程花生脱壳机自六十世纪以来,已有几十种花生脱壳机问世。
大都基本是进行单一脱壳功能,同时花生脱壳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小型家用为主的花生脱壳机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应用,能够完成脱壳、分离、清选和分级功能的较大型花生脱壳机在一些大批量花生加工的企业中应用较为普遍。
国内现有的花生脱壳机种类很多,常见的有6BH一60型花生剥壳机、6BH一20B型花生剥壳机、6BH一20型花生脱壳机等,其作业效率为人工作业效率的2O~60倍以上。
这些去壳机大都能除杂脱壳分选机组一次能实现花生原料的脱壳、除皮、分选,同时采用搓板式脱壳、风力初选、比重分离清选等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脱净率高、消耗动力小等特点。
还有一种是一次喂料就可完成花生脱壳工作的机械,经风力初选、风扇振动、分层分离、复脱清选分级后的花生仁可直接装袋入库[3]。
而随着我国花生产业的进一步调整,花生产量逐年增加,花生的机械化脱壳程度将大幅提高,花生去壳效益也将会的到很好的改善。
花生去壳机的原理很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花生剥壳机械。
花生剥壳部件是花生剥壳机的关键工作部件,剥壳部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机具作业刚花生仁破碎率、花生果一次剥净率及生产效率等重要的经济指标。
由于去壳技术的不过关,加工出的花生仁,只能用来榨油,不能作种用,也达到出口标准。
为了降低破碎率而探讨新的剥壳原理,研制新式剥壳部件,便成为花生剥壳机械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出现了封闭式纹杆滚筒,栅条凹板式花生剥壳机。
自1983年以来,在已有的花生剥壳部件的研制基础上,我国又相继研制了多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新式剥壳部件,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特别是破壳率指标大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