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深处隐藏的整除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学会“秒脆皮”,你就是数量“王者”泉州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带来更多泉州事业单位咨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泉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数量关系在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得数量关系者得行测。
但由于题目难度大考试时间紧,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选择“金C银B”蒙题大法,蒙对几个算几个,这样很难在笔试中拉开差距。
所以,我们要明确数量关系是不可放弃的“水晶”。
其实,一套题不管多难,总有你会做的,但如何快速挑选出你会做,并且简单易得分的题目就需要广大考生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多总结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找软柿子捏。
一.稳住,我们能赢大多数考生对数量关系都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觉得自己不会做,没有信心,再加上每次又是最后的十几分钟来做,心情又十分紧张更是理不清思路。
要知道,其实行测考试考的就是你的心态,你的抗压能力,所以,即便是最后五分钟我们也要从容应对,看清题目,快速作答。
这就需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卡好时间,给自己营造紧张感,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最终在考场上也能稳住。
二.避重就轻,挑题做十个题,总有那么两三个简单的,怎么快速挑选出来呢?一种方法是通过题型来选择,近几年考试题当中,相对容易的题型有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函数图像等。
比较难的题型,行程问题,几何问题以及一些偏题。
第二种方式就是根据自己平时做题的经验,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题,就先做什么题。
这一步就需要考生朋友们多做总结,多反思,才能练就“秒脆皮”的好眼力。
三.用对方法,事半功倍当我们因为紧张,想不起做题方法时,不要忘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整除,代入排除等方法快速做题。
我们来看两个例题例.1 学校足球和篮球的数量之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比变成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
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足球多少个?A.48B.42C.36D.30【解析】这个题要求原来足球的个数,直接找到原来足球的描述“学校足球和篮球的数量之比为8:7”,说明原来足球的数量一定是8的倍数,结合选项,我们可以快速秒选到A。
⾏测数量关系技巧:巧⽤整除法 在考场上⼈与⼈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数量关系技巧:巧⽤整除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数量关系技巧:巧⽤整除法 ⾏测考试当中,当提及哪⼀个部分最难时候,很多同学会说,数量关系!但是⼤家知道,得数量者得天下,所以在考试中想脱颖⽽出,掌握数量关系这⼀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就给⼤家介绍⼀个解题的⼩⽅法:利⽤整除特性巧解题。
例1.有若⼲本课外书,平均分给8名⼩朋友,正好分完;若平均分给其中5名⼩朋友,也正好分完,且分到书的⼩朋友将⽐按前⼀种分发多分得9本。
共有多少本课外书?A.140B.120C.110D.100【答案】B。
解析:若⽤常规⽅法,可⽤⽅程列式求解,设共有x本课外书,根据“分到书的⼩朋友将⽐按前⼀种分发多分得9本”,可有等式两边同时乘40,化简后可得3x=360,x=120,因⽽选B。
但是题⽬中有“平均……正好分完”这样具有整除特性的描述字眼,故课外书数量定能同时被5和8整除,结合选项,只有120既能被5整除也能被8整除,因⽽选B。
上述两种解法中,运⽤常规⽅法⽆可厚⾮,⾃是能解出来,但稍微有些耗时间。
⽽运⽤整除特性,直接⼝算就可以,要知道考试中时间⾮常宝贵,就应“好钢⽤在⼑刃上”,能提升解题速度何乐⽽不为呢? 例2.张警官⼀年内参与破获的各类案件有100多件,是王警官的5倍,李警官的五分之三,越警官的⼋分之七,问李警官⼀年内参与破获了多少案件?A.175B.105C.120D.不好估算【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出现倍数、分数⼀些具有整除特性的字眼,故可知张警官破案数⼤于100且同时能被5、3、7整除,100以上200以内能同时被这三个数整除的只有105件,那么李警官破案数为件,因⽽答案为A。
例3.某⼤学⾦融班原有的男⼥⽣⽐例为2:5。
本学期从外班转⼊4个男学⽣,则男⼥⽣之间的⽐例为3:5,请问原⾦融班有多少名男⽣?A.4B.6C.8D.10 【答案】C。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整除,可不可以不忧伤数量关系考试中常常出现送分题,但是如果你没有发现这些“送分特征”,那么很可能与分数挥手说再见,每每回忆起失分之痛总是十分忧伤。
这种送分特征就是整除,下面的内容专家详述整除的应用。
例1.单位安排职工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如果每5人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听报告的职工有多少人?A.128B.135C.146D.152【中公解析】B。
题目中出现了字眼“每”,可考虑使用整除思想。
由每5人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可以看出听报告的人数能被5整除,只有B选项能被5整除,应选择B选项。
例2.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是足球与篮球的比变为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数量比为7:6.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A.48B.42C.36D.30【中公解析】A。
题目中出现了比例关系,则考虑可使用整除思想,由学校原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可以看出原来足球的数量能被8整除,只有选项A能被8整除。
例3.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
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A.9B.12C.15D.18【中公解析】B。
题目中出现了整除字眼,可以考虑使用整除特性。
因为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所以成绩排名第十的新员工的工号最后一位为0,由此可推出1-9名新员工的工号尾数分别也是1-9.成绩排名第九的员工工号能被9整除,且因为他工号的尾数为9,所以他工号前三位也能被9整除,1-9名员工前三位工号相同,所以都能被9整除,设前三位工号之和为9n,由此可见,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为9n+3。
答案中-3能被9整除的只有选项B符合。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当题干中出现:整除、每、平均、倍数等字眼以及分数、百分数、比例、小数等数字形式时,均可考虑使用整除思想以达到快速做题的目的。
2020年福建公考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析在数量关系科目中,倍数特性属于较为重点的测查内容,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国考、联考及各地区事业单位考题中,均会涉及此类问题。
但广大考生由于对本部分的知识掌握不熟练,处于看见解析马上就懂,听老师讲觉得简单,但考场上无法识别题型,无法运用对应方法解题,而是采取较为复杂的运算方式进行计算,因此较为浪费时间和精力。
一、适用题型1、适用题型:倍数特性法一般应用于倍数问题,平均数问题,余数问题,比例关系问题,不定方程问题等题型,以及解方程的过程中。
2、题干特征:当题干中出现分数、比例、倍数、整除等明显特征时,可考虑倍数特性法。
二、基本理论1、特殊数字整除判定:2(5)整除:观察数字的末位数字能否被2(5)整除。
4(25)整除:观察数字的末两位数能否被4(25)整除。
8(125)整除:观察数字的末三位数能否被8(125)整除。
3(9)整除:观察各位数字之和能否被3(9)整除。
例如,12375的各位数字和是18,能被3整除,故12375能被3整除。
2、普通数字整除判定:普通数字的整除判定,一般采用分解因式的方法进行快速判断。
如判断一个数字能否被6整除,因6=2 3,则只需要判定该数能否被2和3整除;再如,判定531能否被47整除,可以将531分解为(470+61)进行判断。
3、分数比例形式整除: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4、与代入排除法的结合倍数特性法解析,本质是在排除不符合的选项,因此需要与代入排除法相结合。
三、适用题型及技巧1、平均数问题、倍数问题等模型:a=mb型。
解题方法:a可被m整除,a可被m的约数整除(2013山东-53)某工厂生产的零件总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车间生产了35个,统计员在记录时粗心地将该三位数的百位与十位数字对调,结果统计的零件总数比实际总数少270个。
问该工厂所生产的零件总数最多可能有多少个?A. 525B. 630C. 855D. 960【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平均数问题。
以目前的公职类考试来说,多数考试的笔试环节都考察一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对于行测考试来说,一般情况会考查五个部分的题目,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这五个部分,总体难度最大的就是数量关系,因为一般情况下,数量关系考查的是小学奥数的题目,很多同学没有学习过奥数,且距离小学各种题型的学习过程间隔时间较久,所以做起来比较费劲。
很多同学在实际考试中都会采取一种做法,就是直接放弃,全部都蒙一个选项,但是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可取,数量关系作为考试的时候必考项,因其难度较大,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分值相对来说比较高的题目,如果放弃的话损失的分值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一些。
对于数量关系这部分的题目其实要是想都做出来基本上也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单位时间内做出来的话就更比较难了,不过我们可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多注意一些速解技巧,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即使不用实际做题,依然也是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去排除一部分选项。
今天中公教育就教给各位备考中的小伙伴们一种常见的速解方法——整除法。
整除法就是利用整除特性判断所求的量具备什么样的整除特征,只要能够判断出来,那么就可以上选项当中排除不满足这个特征的所有选项。
例如:例1: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
后来又增加了7个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元,租车费是( )。
A.2000元B.1960元C.1900元D.1850元答案:B。
解析:此题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问题,题干本身并不是特别难理解,就是一个旅游团出游分摊租车费的一件事,给出了租车费的两种付费的方案,但是无论哪一种付费方案,其实所付的钱都是同样的数额,也就是其实题干中已经给出一个等量关系,我们只需要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即可。
设总共有x个人,则可得40x=35(x+7),推得x=49人,总费用为49×40=1960元。
故应该选B。
这是正常去解一道问题,虽然过程并不是特别的麻烦,但是设方程、列方程、解方程得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浪费时间,所以如果能够有更好的解题方法的话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
行测考点: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之整除法数量关系是属于行测考试的一部分,并且数量关系也是考生最头疼的。
实际上数量关系并不难,但是计算时间却特别久。
考生们都很清楚行测考试时间是很重要的,在国考中平均每道题目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对考生来说解题的速度尤为重要,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介绍整除法秒杀技巧。
一、整除法1.整除的概念a÷b=c(若a、b、c皆为整数,则称a能被b整除),例如:8÷4=2,我们就可以称8能被4整除。
2.整除法的目的通过已知条件,判断答案为几的倍数。
如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出答案是几的倍数,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在1分钟之内选出正确的答案。
3.整除的性质如何利用整除法解决行测的数量关系题,首先要明白整除的两条性质:性质1:如果(a÷c)=整数,(b÷c)=整数;则(a±×b)÷c=整数。
性质2:如果a:b=3:5,则可以得出四个结论:a能被3整除;b能被5整除;a+b能被8整除,b-a能被2整除。
二、如何用整除法1.直接找到结果与条件之间存在的整除关系。
【例1】某校五年级的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五年级可能有( )名学生。
A120B122C121D123【优公解析】B。
题干中出现“每”,考虑到用整除思想。
由“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只有2人”可知,学生总数减去2后能被4、5、6同时整除。
结合选项,只有B满足。
所以选择B选项。
2.将百分数化为最简比形式后,再判断整除。
【例2】某单位有工作人员48人,其中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37.5%,后来又调来女性若干人,此时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40%,求调来几名女性?A.1B.2C.3D.4【优公解析】B。
这题让我们求调来几名女性,重点是调来女性之后,女性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四十也就是五分之二,说明此时的总人数应该能够被五整除。
数量关系一直都是考生们的难点,时间不够,题目难度大,大部分学员选择战略性放弃,但我们都知道,如今事考竞争压力之大,完全放弃数量关系想要考得好成绩是非常困难的。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多做数量的题目,选择一些难度相对来说比较低的题目,利用一些能够快速解题的技巧,这就不得不提整除这个方法了,利用数据的整除特性,再结合排除法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选择正确答案。
考生朋友们要养成整除的思维,要知道当看到整除平均每这样的字眼,包括比例分数百分数这样的数据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使用整除法来解题。
例1: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
后来又增加了7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元,租车费是多少元?A.2000元B.1960元C.1900元D.1850元【答案】B。
【解析】:这个题目本身难度不大,利用方程法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出来,但是在分秒必争的考场上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我们看,题目当中出现了平均每这样的字眼,我们可以想到利用整除法来做。
首先总的车费分给每个人需要40元,那就说明总的车费一定是40的倍数,根据这一点可以快速排除选项D,在根据后面每个人35元我们可以知道总的车费一定也是35的倍数,是35的倍数就一定也是7的倍数,根据这一点可以排除C,那么正确答案就已经出来了,就是我们的B选项。
例2: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非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B.60C.72D.96【答案】A。
【解析】:当我们看到百分数的时候可以想到这个题目可能能用整除这个方法,并且我们第一时间要把百分数化简成为最简分数,题目当中的17%已经是最简分数了,是这个题的突破口,说明甲派出所的总案件数一定是100的倍数,又因为两个派出所一共只有160个案件,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甲派出所的总案件数就是100,那么乙派出所的总案件数就应该为60,刑事案件是20%,那么非刑事案件就为80%,所以乙派出所的非刑事案件就是60×80%=48,A选项正确。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计算体现整除行测数量关系有时候做起来比较复杂,那么有什么快速的解题方法吗?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计算体现整除,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计算体现整除在公考中,由于是单项选择题,意味着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不需要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只需要根据题干中的一些信息就能判断出哪些答案是不对的。
除伪远比求真要来的容易多。
再者,公考中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实际来出题的,所以往往是整数居多,所以我们可以去判断根据整除特性来进行解题。
前面大家可能更多的接触的是数据体现整体,也就是用数据比例来总结出答案的相关整体特性。
而今天,小编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是计算体现整除,也就是说,对于有些题目我们只需要写个开头就知道结果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种情况,结合方程法,就是列出的方程中有多个未知数,某未知数需要被一个数a整除的时候,那里面就蕴含整除特性,如下面这题:【例题1】一支100多人的旅行团乘坐汽车,如果每辆车都乘坐29人,结果剩下4人;如果增加一辆车,则所有游客正好平均分到各辆车上,问此时每辆车乘坐了多少人?A.27B. 26C. 24D. 23【答案】C【解析】这一题未知数比较多,如果我们设原来有车n辆,后来每辆车坐x人,则有(n+1)x=29n+4。
这时候我们把这个等式进行变换一下,两边同时除以(n+1)可得,x=(29n+4)÷(n+1),进一步变换x=(29n+29-25)÷(n+1)=29-25÷(n+1)。
到这答案就出来了,由于25÷(n+1)肯定是一个整数,其结果只能是1、5或者25。
再用29减去,满足的选项就只有C,快速解题。
所以,我们下次再遇到这种有未知数与未知数相乘的形式的时候,可以将某个未知数变换到分母或者除数的位置上,找到整除特性。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概率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用,尤其是古典概率。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整除法
数量关系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必考题型,这部分题一共十道,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做起来比较耗时,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数量关系大都应用传统
的列式计算方法,那么今天给大家准备一个比较省时省力的技巧,整除法,能够协助大家节省时间,提升做题效率。
一、整除的概念:
如果A除以B等于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就说A能够被B整除。
概念很容易理解,并不是很难,那么如何使用整除来计算.比如下边这道题
例:某公司组织员工到外地旅游时租了几辆同样的大巴车,若每辆车
坐32人则有8个人上不了车,若每辆车坐36人则最后一辆车还有12个空座。
问该公司共有员工多少人?
A.156 人
B.168 人
C.175 人
D.182 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公司的员工总数减去8后能够被32整除,结合选项,只有B满足条件。
二、适用题型
并不是所有题都能够应用整除,那么面对什么样的题型我们能够采用整除这种技巧。
通常情况下在题中出现比例,百分数,分数,倍数的情况下,能够采用整除,比如:
例:某粮库里有三堆袋装大米。
已知第一堆有303袋大米,第二堆有
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
问
粮库里共有多少袋大米?
A.2585袋
B.3535袋
C.3825袋
D.4115袋
【答案】B。
解析:由题意,所求大米总袋数为5的倍数和7的倍数,故是35的倍数,选择B。
常握好这种技巧,能够协助大家又快又准的计算出答案。
你所不知道的整除同学们大家好,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目经常存在一些可以“秒杀”的题目,到底如何可以快速的培养此等“杀伤力”的做题能力呢?其实很多时候所运用的方法是整除的思想,因此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下整除到底是什么,如何在做题的时候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整除的概念:若一个正整数a除以另一个正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
我们就可以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例如:6÷2=3,则6可以被2整除。
接下来我们学习下整除的核心: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只抓住题目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符号特征,利用这一关键点使题目简单化:例1.老张家养了一群羊,其中3/8为黑毛羊,问老张家养了多少头羊?黑毛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抓住题目中的特征符号-分数,老张家3/8是黑毛羊,所以羊的总数能被8整除,黑毛羊的数量能被3整除。
那么那些数具有被3整除的特点呢?哪些数具有能被8整除的特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这些小数字的整除判定。
常用小数字的整除判定:1.2、5:一个数末位能够被2或者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或5整除。
2.4、25:一个数末尾两位能被4或者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3.8、125:一个数末尾三位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4.3、9:一个数各位数之和能被3或者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或9整除。
5.7、11、13:一个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之前的数之差能被7、11、1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7、11、13整除。
例:87836=7*12548.如何判断87836能否被7整除:836-87=749,749可以被7整除,则87836能够被7整除。
例2.2005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6倍,2009年父亲年龄是儿子的4倍,则2009年父亲和儿子的年龄之和是()A.28B.36C.46D.50中公解析:2009年,父亲年龄是儿子的4倍,则父亲和儿子年龄之和是5的倍数,直接选择D选项。
2020泉州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深处隐藏的整除技巧
泉州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带来更多泉州事业单位咨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泉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深处隐藏的整除技巧。
数量关系中,整除思想的常规运用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文字直接描述整除:题干中出现“平均”、“每”、“倍”、“除尽”等;数据体现整除:题干中出现了比例、分数、百分数等数据。
除了这些简单的整除以外,其实还有一些隐藏在题目里不易被大家发现的整除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整除是怎样隐藏在数量关系里的呢?那么我们如果快速判别呢?
一、题目中等量关系出现M=A*B
M=A×B这个等式,A、B都是M的一个约数,假如若A为3,那么M就一定能被3整除,因为3这个数来说,只有整除概念没有除尽。
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2、5、4、8……这些数字不能用于这种类型的整除,因为任何数都能被其除尽,但3\7\11\13……这些数字只有整除没有除尽。
那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性,运用到整除中。
1.某剧院有33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35个座位。
这个剧院一共有( )个座位。
A.2784
B.2871
C.2820
D.2697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讲了一个座位分配的问题。
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有33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35个座位”,可判定该题考察的知识点为等差数列求和,关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Sn=[(a1+an)×n]/2和Sn=na1+n(n-1)d/2两个基本公式,我们观察第一个公式Sn=[(a1+an)×n]/2,形式等同于M=A×B,那我们能想到整除,并且题目中n=33,且33不能与2相约,所以Sn一定能被33整除,33=3×11,3和11互质,所以Sn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11整除,所以答案只有B选项满足。
二、行程问题中整除思想的运用
行程问题在数量关系中一般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型,难度体现两个维度:一个是变化方式多,毫无头绪;另一个是运算难度大,没时间。
其实大家不难发现,行程问题涉及的的一个公式S=V×T,这个形式就是
M=A×B,那么我们能想到的快速排除的方法就是整除。
2. 张老汉驾驶拖拉机从家开往农场,要行4600米,开始以每小时20千米速度行驶,途中拖拉机出现故障,维修用时6分钟。
因为要按原计划时间到达农场,修好拖拉机后必须以每小时45千米速度行驶。
则拖拉机是在距离张老汉的家( )米远处出现故障的。
A.1200
B.1000
C.800
D.600
【答案】B
这道题讲了张老汉驾车行驶过程中出了故障继续形式到目的地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画行程图来表示。
A表示张老汉家,B表示农场,C 表示故障发生位置,根据题目条件得AB=4600,BC=45×T,45=5×9,
所以BC能被9整除,问题所求为AC段路程,所求量与已知条件能构成等量关系:AB=AC+BC,整除体现在BC上,所以BC=AB-AC,所以4600-答案能被9整除,所以答案选B。
三、其他中整除思想的运用
3.水果店以4元/斤的价格购进了一批草莓,销售时有6斤因挤压无法销售,剩余草莓按照30%利润价销售,最终获利120元,则这批草莓的销售额为多少元?
A.648
B.734
C.504
D.624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讲了一个销售草莓的事情,最终求这批草莓销售额,我们知道销售额=销售单价×销售数量,有这样一个条件,“水果店以4元/斤的价格购进了一批草莓,剩余草莓按照30%利润价销售”可知销售单价=4×1.3元,那我们销售额表示形式=4×1.3×数量,由整除可得,销售额一定能被13整除,四个选项只有D选项满足,所以答案选D。
整除思想隐藏在数学的各个角落,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整除的眼睛,大家要谨记,整除思想只能排除错误选项,不能筛选正确选项,如果错误选项排除完了,那剩下的一定是正确选项,若只能排除部分错误选项,那大家选择正确选项的机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