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知电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25
化学专业课程信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专业课程信息课程类型:院系公共必修课-B类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有机化学2-1 2 B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合成、性能、反应机理。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同学掌握对已知或未知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成路线,研究反应机理,研究合成得到的有机化合物的新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有机化学2-2 4 B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同学应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重要的反应机理、掌握电子效应并能预测反应的活性和方向性、设计合成新化合物、分析未知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结构化学 3 B课程内容的两大核心内容—电子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化学学科的学生在更深层次理解化学本质的阶梯,在化学课程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使学生从更高水平上理解各种化学的现象。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物理化学2-1 3.5 B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用物理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化学中的问题,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物理化学2-2 2.5 B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用物理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化学中的问题,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数课程类型物理化学实验2 B2-2《物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学会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电化学》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普通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化学对化学作一概括的阐述和研讨。
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二、考试形式(TKT,笔试,考试时间分钟,总分分后)和试卷结构(题型)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分钟,总分分。
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和计算题。
三、考试内容(一)热化学与能源1. 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状态函数、热力学标准态、反应进度、焓等)。
2. 定容热效应(qv)的测量原理和实验计算方法。
3. 热化学定律及其应用。
4.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小的近似计算。
5. 能源的概况和我国能源的特征,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1. 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的意义,化学反应 drgm 的近似计算,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判别。
2. drgm 与k 的关系及有关排序,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 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4. 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
5. 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其相关计算。
6. 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 链反应与光化学反应的一般概念。
8.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等综合性大气污染及其掌控。
9. 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的概念。
(三) 水化学与水污染1. 溶液的通性。
2. 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离解均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
3. 有关ph值的计算;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
4. 结晶与熔化均衡。
5. 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算。
6. 胶体的聚沉、维护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应用领域。
7. 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四)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1. 原电池的组成、半反应式以及电极电势的概念。
2. 能够斯特方程。
3. 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4.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以及电极电势的应用领域: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高低,推论水解还原成反应展开的方向和程度。
化学Chemistry专业代码:0703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生产、新产品开发、教学、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本专业设有有机合成、工业分析两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化学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研究、科学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化学及化学工程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数学、物理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与化学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有机分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合成及设计、工业分析、高等有机化学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专业认知实践、综合实验、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学专业基础实验、化学专业实验。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见附表1)六、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进度(见附表2)七、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见附表3)八、学制、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四年。
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63学分,其中必修课108.5学分(含实践环节27学分),限选课44学分,任选课10.5学分。
毕业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九、实践能力(不含计算机)培养说明(见附表4)十、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能力培养说明(见附表5)十一、外语四年不断线能力培养说明(见附表6)十二、课外培养项目(见附表7)十三、主要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表(见附表8)附表1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学制:四年注:A——必修课,B——限定选修课(限选课),C——任意选修课(任选课);Δ——主干课程。
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1近日,在我的学校举行了一场电化学前沿讲座活动,我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听到了让我受益匪浅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讲座,我不仅对电化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首先,本次讲座让我首先了解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化学反应、电解质、电化学催化等等。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讲座的介绍我了解到,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的流动是关键。
以前我只是简单的理解了化学反应,但通过这次讲座,我对电子流动和反应的机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之后,讲座介绍了许多现代科技中电化学的应用,比如纳米技术、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需要丰富的电化学知识作为基础。
讲座中,讲师举例说明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如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燃料电池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等等。
我深刻地意识到电化学对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电化学的学习。
除了现有的电化学技术应用,讲师还提到了电化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如化学能量储存技术、太阳能电池、生物电解等等。
这些技术现在还处于探索研发阶段,但是未来的应用领域可能会非常广泛。
讲师的介绍让我充满了好奇心,也让我意识到在电化学领域中仍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通过这次电化学前沿讲座的学习,让我对电化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祝愿电化学领域的研究者们能够在前沿技术的探索中不断创新,带来更多更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人类科技、文明和生活的进步。
化学教育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2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化学前沿科学讲座,与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亲密接触,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在这场讲座中,我受益匪浅,取得了不少收获。
电厂化学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厂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厂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如水质分析、气体分析等,并了解其在电厂运行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厂化学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厂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如腐蚀控制、水质处理等。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简单的电厂化学实验操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改善电厂化学运行的建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化学在电厂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技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利用中的责任与担当。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本课程结合电厂化学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电厂化学基础知识,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电厂化学基本原理- 电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分类- 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 电厂化学分析技术- 水质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气体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厂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常用化学分析仪器及其操作方法3. 电厂化学环境保护- 化学技术在电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利用- 环保法规与电厂化学运行的关系4. 电厂化学案例分析- 腐蚀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处理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燃料电池在电厂中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
当代化工研究Modem Chemical Research132教学研究2021・04物理化学中电化学部分的教学思政设计-----以锂离子电池为例*颜美徐平果崇申*(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黑龙江150001)摘耍:高等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准则,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因此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应作为课程目标的首要任务.物理化学作为大学化学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深度挖掘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基础教育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锂离子■电池为例,从电池结构、工作原理到电池性能等多个方面引申出电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从而将晦涩的书本知识明朗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给学生引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背后的故事,树立人生的榜样;了解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迅猛发展,弘扬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激起爱国之情;认识到锂离子电池行业存在的挑战,确走未来的奋斗目标,指明前进的方向,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电化学;锂离子电池;诺贝尔奖中EB分类号:G64;06文献标识码:ADesig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lectrochemistry of PhysicalChemistry------Taking Lithium Ion Battery as An ExampleYan Mei,Xu Ping,Guo Chongshe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ilongjiang,150001)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 oral education and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fore,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 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p rimary task ofcurriculum goal.Physical chemistry is one of t he most important basic courses in university chemistry.The ideological and p 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of t his course are deeply explored,and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quality are combined to cultivate all-round high-quality talents.In this paper,taking the2019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of lithium ion battery as an example,some basic p rinciples and common laws of e lectrochemistry are introducedfrom battery structure,working p rinciple to performances,etc.,thus materialize obscure book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 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pplying it to solve p ractical p roblems.Meanwhile,the story about the Nobel Prize winner is told to the student and setting a model f or them in lif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 ithium ion battery in our country spreads theflghting spirit of o ur nation,sets up national confidence and arouses p atriotic enthusiasm.The challenges in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have given them a clear goal and direction f or the f ixture,and turned p atriotism into a trip to serve the country!Key words:physical chemistry^ideological and p olitical education^electrochemistry^lithium ion battery^the Nobel p rize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切。
储能行业认知
储能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主要通过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热能储能和化学储能等方式将电能存储起来。
自2021年底以来,储能项目的全球装机规模已达到2094GW,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288GW。
这个行业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全球政策鼓励、可持续能源份额的上升、能源需求向清洁电力的转向,以及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
储能技术可以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类似于一个大型“充电宝”,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促进节能提效等方面。
当前,我国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装机规模最大,达到993%。
储能行业的政策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国家层面的重点是发展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地方层面则提出了储能行业的发展目标,如到2025年,河北提出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400万千瓦以上。
储能系统集成商发展模式分为专业化和一体化两种,行业集中度较低,缺乏核心技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储能市场的爆发有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建设的天花板。
虽然储能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在新能源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被列为新兴产业之一。
未来,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化学仪器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多种仪器的原理、操作和应用。
对于大二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化学仪器分析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二化学仪器分析中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一、电化学方法1. 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电流、电压等电化学参数,可以获得样品中物质的含量信息。
2. 电极的分类与特点:常见的电极有玻璃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等。
不同类型的电极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 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电导法、极谱法等。
每种方法有其独特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光谱分析方法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红外光谱: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吸收的特性,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
3. 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色谱分析方法1. 气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气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定量分析混合物。
常见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
2. 液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液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
四、质谱分析方法1. 质谱仪原理:利用质谱仪对化合物分子进行分析和测定,常见的质谱仪有质谱联用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2. 质谱指纹图谱:利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质谱指纹图谱来鉴定和定量物质。
五、其他仪器分析方法1. 热分析:通过对样品在升高温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
2. 核磁共振:通过对样品中的核自旋进行磁共振现象的研究,来了解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