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53
格林巴利综合症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GBS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早入院治疗。
一旦出
现症状,如肌无力、麻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
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是目前治疗GBS的首选方法之一。
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
神经系统受损。
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在入院后立即接受免疫球蛋白
输注,以期加速康复进程。
另外,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
治疗。
血浆置换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抗体和炎症介质,减轻病情,提高康复率。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医生
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GBS患者在病情稳
定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心理支持也是治疗GBS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康复期间可
能会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因此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耐心和支持。
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也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疾病。
综上所述,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及早入院治疗、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血浆置换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
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格林巴利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是常见病,多发病。
它指一种急性起病,一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
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
根据起病形式和病程,GBS又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复发型和慢性进行型。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
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到数周内常有感染史,如喉痛、鼻塞、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另外还可有带状疱疹、流感、水痘、腮腺炎、和病毒性肝炎等。
多起病急,症状逐渐加重,在1-2周内达到高峰。
80%以上病人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逐渐上升加重。
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
多数在2~4周开始恢复,程度和快慢各病人差异较大。
约1/3病人可遗留有后遗症状。
如双下肢或/和双上肢无力或肌肉萎缩、肌肉酸痛,足下垂。
患肢有主观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针刺感和烧灼感,检查可见四肢远端"手套-短袜"型感觉减退或缺失。
部分病人遗留有面瘫,或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呛咳和咳痰不能。
一些病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见手足少汗或多汗,肢端皮肤干燥,或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与AIDP相似而又有所不同。
CIDP病程缓慢易复发,症状以肌无力和感觉障碍为主。
肌无力症状常是对称性的,主要表现肩、上臂和大腿无力,也可合并前臂、小腿、手和足的无力,肢体无力常较躯干无力更为常见。
下肢无力常表现为行走蹒跚,易踩空,不能持久站立,上下楼梯费力和起坐困难。
上肢无力则表现应用钥匙开锁、握笔、解钮扣、梳头有困难。
肌肉大多有萎缩。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急进性病情发展恶化,自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进行性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胸背部、颈部肌群,造成全身肌肉萎缩;更有甚者,迅速导致呼吸肌萎缩,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病人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表现-中医辨证-治疗现代医学认为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统对周围神经和致病微生物共有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所致。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前根,有的同时侵犯脊神经后根、脑神经、脊髓或周围末梢神经。
格林巴利两种亚型:一、是1956年有Fisher提出的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深反射消失综合症,又称Fisher综合症,有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观象。
二、是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症(简称AMAN),其病理特点与经典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轴索损害,病情较重。
格林巴利表现:大多数患者出现此病前会有上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史,早期症状常为:双足麻刺感、触电感、疼痛等感觉异常,可伴有后背痛,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肌张力减退。
下肢为重,可能先影响手臂或脑神经支配肌,有的患者则仅述全身乏力。
体轴肌、肋间肌、膈肌可早期受累。
腱反射很早就消失,甚至见于肌力尚未明显减退的部位。
常出现吞咽与构音困难、面神经(双侧)麻痹.颈项肌无力等脑神经受累症状。
患者肢体远端常有皮肤温度改变、出汗异常、营养障碍等症状。
一部分病人有短暂膀胱和(或)直肠功能障碍。
还有的病人可有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紊乱、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中医—辨证存在着邪正盛衰、阴阳消长的病理变化。
急性期属急痿,以肺胃津伤、湿热侵淫或寒湿阻络等邪实为主,治疗则以清热利湿、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为主;恢复期以脾胃虛弱、气血不足为辨证要点,后期多涉及肝肾阴精不足或阴阳两虚,故此期则宜扶正补虛,强壮筋骨,填精益髓。
临床辨证须分清虚实。
《丹溪心法●痿》谓:“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有湿热湿痰、气虛、血虚、瘀血。
”须认清兼夹,或兼清湿热,或化痰祛瘀,或清郁热,或补益气血,辨证论治。
御方生髓汤诊疗痿症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补精养髓,止痛通络,修复神经第二阶段:通脉透骨,滋养督脉,提高免疫第三阶段: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平衡阴阳。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者:王殿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8期作者简介王殿华,以岭医院肌萎缩治疗中心脊髓病科主任、中华中医学会络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痿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5部,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一项。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长期从事脊髓病、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的治疗与研究,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或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向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
目前一般把以脱髓鞘为主的AIDP列为GBS的经典型,以轴索型或不典型者列为GBS的变异型。
病变均以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有时也累及脊膜、脊髓及脑部。
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腱反射消失,面瘫及周围性感觉障碍等。
本病倘若不能及时就诊治疗或失治、误治,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轻者肌肉萎缩,活动无力;重者肢体功能活动失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者肢体瘫痪,卧床不起,饱受疾病折磨及痛苦,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因此有必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给予积极正规有效的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因虽不完全明确,但近年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多数学者强调本病是一种急性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多种因素均能诱发本病,但以空肠弯曲菌等前驱感染为主要诱因。
病因感染因素约2/3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在前6周内有明显前驱感染史。
病原体主要包括:①空肠弯曲菌(CJ):AIDP最主要前驱感染病原体,Rhodes首先注意到格林-巴利综合征与CJ 感染有关,以腹泻为前驱症状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CJ感染率高达85%,常与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有关。
CJ感染潜伏期为24~72小时,腹泻初为水样便,以后出现脓血便,高峰期24~48小时,1周左右恢复,患者常在腹泻停止后发病,约50%的CJ肠炎患者腹泻2周后就不能分离出细菌。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格林-巴利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
*一、西医
*1、综合治疗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吞咽肌及呼吸肌受累时咳嗽无力,排痰不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护理,多翻身,以防压疮;面瘫者需保护角膜,防止溃疡。
因本病可合并心肌炎,应密切观察心脏情况,补液量不易过大。
*2、激素
应用有争议,可早期短时应用,疗程不宜过长,一般在1个月左右,急性严重病例可用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应用。
应尽早用。
*3、血浆交换治疗
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治疗,初步认为有效,且价格昂贵。
5、适当应用神经营养药物
如辅酶A、ATP、细胞色素C等代谢性药物,亦可同时应用
维生素B12。
弥可保等。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格林-巴利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格林-巴利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格林巴利综合征诊疗指南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
病情通常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常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该病包括多种亚型,如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N)、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和急性泛自主神经病(ASN)等。
在诊断方面,AIDP是GBS中最常见的类型,也称为经典型GBS。
其主要病变为多发神经根和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
二、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和血浆交换(PE)是GBS治疗的有效方法。
对于AIDP患者,IVIg和PE同样有效。
对于其他亚型,如AMAN和AMSAN,IVIg比PE更为有效。
MFS和ASN通常采用IVIg治疗。
三、预后GBS的预后通常较好,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
但是,预后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等。
总之,GBS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病,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康复。
因此,及时发现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1、临床特点:AIDP的发病年龄和季节不受限制。
常见前驱事件包括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手术和器官移植等。
病情急性起病,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
弛缓性肢体肌肉无力是AIDP的核心症状,多数患者肌无力从双下肢向上肢发展,数日内逐渐加重。
肌张力可正常或降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脑神经的运动功能障碍,如面部或延髓部肌肉无力,极少数患者还会有张口困难、眼外肌麻痹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还会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下肢疼痛或酸痛、神经干压痛和牵拉痛等症状,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GBS的重要手段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病几天内蛋白含量正常,2~4周内脑脊液蛋白不同程度升高,但较少超过1.0g/L;糖和氯化物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10×10/L。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解毒补肾法治疗痿症治疗期间共服药约55剂,治疗时间近2个月。
病案:单某,女,38岁,2011年4月23日。
主诉:四肢萎废不用,语言不利10天。
病史:该患10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四肢萎废不用,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双侧面瘫,即去哈医大二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
给予静点丙种球蛋白、甲强龙及其他药物共计15天,患者病情稳定,无呼吸困难等危证,遂来我院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初诊:四肢萎废不用,尿潴留,双侧面瘫,吞咽困难。
面色萎黄,鼻饲流食,留置导尿,四肢肌力Ⅱ级。
西医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断:痿症(筋痿)辨证审机:邪风入络,肾精亏虚,筋脉失养治法:解毒补肾法方药:双花50克连翘20克僵蚕20克重楼15克牛蒡子15克菟丝子20克川断20克生地15克黄柏15克杜仲20克熟地15克狗脊15克。
十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2011年5月3日。
服上方十五剂后该患能够自行排尿,肌力增为Ⅲ级,能够扶物行走吞咽正常,去鼻饲管及导尿管,配合针灸、按摩、康复。
三诊:2011年5月13日。
服上方十剂该患能够站立,扶物行走,症状明显好转。
上方去重楼、牛蒡子,加当归20克、巴戟天15克。
方药:双花50克连翘20克僵蚕20克当归20克巴戟天15克菟丝子20克川断20克生地15克黄柏15克杜仲20克熟地15克狗脊15克。
二十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四诊:2011年6月3日。
服上方二十剂,该患四肢肌力均达到Ⅳ级,上方去僵蚕。
五诊:2011年6月13日。
服上方十剂,来诊,各种化验常规检查均正常,肌力V级,嘱停药。
按语经云:“肺热叶焦则主痿躄”。
又云:“治痿独取阳明”。
以及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之论,《内经》于痿症一门,可谓翔实精密。
夫痿症之旨,不外乎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筋骨拘挛;肾藏精,精血相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肺主气,为高清之脏,肺虚则高源化绝,化绝则水涸,水涸则不能濡润筋骨,阳明为宗筋之长,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以利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