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竖式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207.2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下面是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解释:
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是指在加法运算中,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需要向十位进位。
例如,计算27+39:•先加个位:7+9=16,满10了,所以个位写6,并向十位进1(也就是“加10”)。
•再加十位:2+3+1(刚才进的1)=6。
•所以,27+39=66。
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需要从十位上借1(也就是“减10”)来减。
例如,计算67-29:
•先减个位:7-9不够减,所以从十位借1(也就是“减10”),变成17-9=8,个位写8。
•再减十位:因为刚才借了1给个位,所以十位现在是5(6-1=5),5-2=3。
•所以,67-29=38。
练习方法
为了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孩子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家长或老师可以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在纸上计算,并逐渐提高难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或教学方法,如:
•使用计数器或小棒等实物来辅助计算。
•通过讲解和演示来帮助孩子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鼓励孩子自己编题并解答,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强调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和原理,让孩子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进位或退位。
•注意孩子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步骤的正确性。
•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
法计算题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我们将研究如何进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变化和计算的原理。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示例。
科学进位加法计算题
1. 进位加法计算题示例:
36 + 28 = ?
解答步骤:
6 + 8 = 14
在个位上保留 4,进位到十位
3 + 2 + 1(进位的值)= 6
所以,36 + 28 = 64。
2. 更多进位加法计算题示例:
48 + 39 = ?
27 + 39 = ?
58 + 67 = ?
可以通过类似的步骤进行计算。
退位减法计算题
1. 退位减法计算题示例:
58 - 29 = ?
解答步骤:
8 - 9,因为个位上的数小于被减数,所以需要退位,并从十位借 1
18 - 9 = 9
所以,58 - 29 = 29。
2. 更多退位减法计算题示例:
76 - 38 = ?
65 - 28 = ?
91 - 46 = ?
可以通过类似的步骤进行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题的一些示例。
通过练习这些计算题,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理解数字的变化。
进位加法(凑十法) 例:9 + 5 = 14
1 4
10
14
列式:9+1=10 10+4=14
退位减法
方法一:
例:14 - 5 = 9
4 1
10
9
列式:14-4=10 10-1=9 方法二:
列式:10-5=5 4+5=9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第二个加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要与第一个加数凑成10。
第二步:将10加上拆出的另一个数。
(拆第一个加数也是可以的,拆第二个加数是便于孩子能对齐着直接看出题目中的哪个数被拆成了哪两个数,便于检查。
)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减数。
拆出的其中一个数是被减数的个位数。
被减数减去拆出的其中一个数退到10. 第二步:将10减去拆出的另一个数。
思考过程: 第一步:想拆分,拆被减数。
把被减数拆成十和几。
将10减去题目中的减数。
第二步:将拆出的几加上第一步的结果。
二年级进位加减混合运算一、进位加法1. 概念- 在加法运算中,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例如:27+35,个位上7 + 5 = 12,满十了,就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2+3再加上进位的1等于6,结果就是62。
2. 竖式计算方法- 以38+25为例。
- 先将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 从个位加起,8+5 = 13,在个位写3,向十位进1。
- 再算十位,3+2 = 5,加上进位的1,十位写6。
所以38+25 = 63。
3. 练习题- 26+37=- 45+29=- 18+34=二、退位减法1. 概念- 在减法运算中,如果被减数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减数相应位上的数,就要从前一位借1当10,然后再减。
例如:43 - 28,个位上3不够减8,就要从十位上的4借1当10,13 - 8 = 5,十位上4被借走1剩3,3 - 2 = 1,结果就是15。
2. 竖式计算方法- 以52 - 37为例。
- 数位对齐。
- 从个位减起,2不够减7,从十位5借1当10,12 - 7 = 5。
- 十位上5借走1剩4,4 - 3 = 1,所以52 - 37 = 15。
3. 练习题- 43 - 29 =- 51 - 38 =- 64 - 37 =三、进位加与退位减混合运算1.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35+28 - 19,先算35+28 = 63,再算63 - 19 = 44。
2. 竖式计算混合运算时的注意事项- 每一步都要按照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位对齐,进位和退位的标记要清晰。
- 例如:46+27 - 38。
- 先算46+27:- 个位6+7 = 13,写3进1。
- 十位4+2+1 = 7,得到73。
- 再算73 - 38:- 个位3不够减8,从十位借1当10,13 - 8 = 5。
- 十位7借走1剩6,6 - 3 = 3,结果是35。
二年级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式题哎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年级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式题,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呀!
就说进位加法吧,比如38 + 27 ,这可难不倒我!我会先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8 加7 等于15 ,满十啦,就得向十位进一。
这就像小蚂蚁搬家,东西太多拿不了,就得找小伙伴帮忙一起搬。
十位上3 加2 等于5 ,再加上进位的1 ,就等于6 。
所以38 + 27 = 65 。
怎么样,我算得不错吧?
再说说退位减法,就像52 - 36 ,个位上2 减6 不够减,那怎么办?这时候就得从十位借一个十过来,就好像我没钱买糖果,找妈妈借一点一样。
个位就变成12 减6 等于6 ,十位上5 借走一个十还剩4 ,4 减3 等于1 ,所以52 - 36 = 16 。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进位加法题47 + 35 ,让我们比赛谁算得快。
我心里紧张得像小兔子在乱蹦,赶紧拿起笔就算。
我同桌小明呢,也不甘示弱,低着头沙沙沙地写。
等老师公布答案的时候,我居然算对啦,心里那个美呀,就像吃了一大罐蜂蜜!
还有一次,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我做错了好几道题,被妈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我委屈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心想:“这退位减法怎么这么难呀!”
不过,经过我不断地练习,现在我可不怕这些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式题啦!我觉得呀,做这些题就像打怪兽,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勇敢地去挑战,就能把它们一个个都打败!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有时候觉得它们很难,有时候又觉得很有趣呢?反正我是觉得,只要我们认真学,多练习,就一定能把它们都拿下!。
二年级竖式计算例题一、加法竖式计算1. 例题计算23+45。
2. 竖式计算过程将23和45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如下:23+45然后从个位开始相加,3 + 5 = 8,将8写在个位下面:23+458再计算十位,2+4 = 6,将6写在十位下面:23+45683. 题目解析在加法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是关键。
要保证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进行相加,先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在这道题中,个位数字相加没有进位情况,十位数字相加也比较简单直接。
二、减法竖式计算1. 例题计算78 34。
2. 竖式计算过程同样数位对齐,写成:78-34先从个位减起,8 4 = 4,把4写在个位下面:78-344再计算十位,7 3 = 4,把4写在十位下面:78-34443. 题目解析减法竖式计算也要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这道题中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减都不需要借位,比较简单直接地得出结果。
三、进位加法竖式计算1. 例题计算38+25。
2. 竖式计算过程数位对齐:38+25先算个位,8+5 = 1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3:38+253再算十位,3+2 = 5,加上进位的1,得到6,写在十位上:38+25633. 题目解析这道进位加法题,重点在于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在计算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
四、退位减法竖式计算1. 例题计算52 18。
2. 竖式计算过程数位对齐:52-18先从个位减起,2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当10,12 8 = 4,写在个位下面:4 12-184十位上的5被借走1还剩4,4 1 = 3,写在十位下面:52-18343. 题目解析退位减法中,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借1当10再减。
借位后十位上的数字要减1再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