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安全的定义,分析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4. 教学活动:(1)观看食品安全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讲述一个食品安全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食品保存与保鲜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保存与保鲜的基本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展示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
4. 教学活动:(1)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存与保鲜的方法。
(2)讲解冷藏、冷冻、干燥等保存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到食品安全?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保存与保鲜的认识。
第三章:食品加工与烹饪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食品加工与烹饪的方法,分析食品加工与烹饪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基本知识。
4. 教学活动:(1)观看食品加工与烹饪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讲述一个食品加工与烹饪中的食品安全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到食品安全?如何避免食品中毒?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食品加工与烹饪的认识。
第四章:食品安全标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识的含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食品安全。
2. 分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教师给予指导。
3. 观看食品安全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二章:食品保存与保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
2. 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2. 分析不同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鲜的技巧,如使用保鲜膜、保鲜袋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正确保存食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家庭中的食品保存方法。
3. 观看食品保存与保鲜的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
第三章:食品中毒及预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
2. 让学生学会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如细菌、病毒、农药残留等。
2. 分析食品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3. 引导学生了解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如洗净蔬菜水果、煮熟食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中毒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提高警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食品中毒案例,教师进行分析。
3. 观看预防食品中毒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学会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
第四章: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法规。
2. 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知道食品安全有法可依。
2.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等。
3. 分析食品安全标准对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法规。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意义3. 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4. 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5. 学生应如何做到食品安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意义、常见问题、基本原则。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食品安全原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分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3. 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分析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
4.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5.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应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8. 课后跟进: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食品安全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分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和行为改进。
2. 收集学生家庭作业中的分享和观察结果,评估学生对家人食品安全习惯的影响程度。
3.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家长的反映,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七、教学资源:1. 食品安全图片素材库,用于直观展示食品安全问题和正确做法。
2. 食品安全案例故事集,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食品安全小游戏道具,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互动体验。
4. 家庭作业模板,用于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食品安全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如食品的保存、烹饪和食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食品保存方法讲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并让学生了解不同保存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
3. 食品烹饪方法介绍食品烹饪的基本方法,如煮、炖、炒等,并强调烹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4. 食品安全注意事项讲解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如不吃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等。
5.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实物的食品,以便进行演示。
3. 准备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保存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讲解食品烹饪方法,强调烹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5. 讲解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如不吃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等。
6. 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检查家里的食品安全,并记录下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他们亲身体验食品生产的过程,增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 食品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图片、资料。
2. 准备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故事。
3. 准备一些关于饮食习惯的问答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食品安全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4. 互动环节:设计一些关于饮食习惯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教学延伸:1.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的过程和食品安全措施。
3. 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如食品安全绘画比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食品安全知识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家庭参与度。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评估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和改变。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传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教育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如辨别食品是否变质、如何正确存储食品等。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变质的原因3. 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4. 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食品变质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存储食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变质的原因、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等知识。
2.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食品变质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4. 讲解如何辨别食品是否变质,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5. 讲解正确存储食品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6.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食品安全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7. 分析一些食品安全事故,让学生了解不注意食品安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存储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观察,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搜集学生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变化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食品安全图片和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 准备食品安全知识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作业题目,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增强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
小学生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5篇(第一篇)教案一:小学生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掌握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食品安全的防范方法和技巧。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食品安全的防范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食品安全防范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食品安全知识手册。
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并简单谈论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二、主体活动(30分钟)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并重点讲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食品中的添加剂等问题。
食品安全的防范方法和技巧(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防范方法和技巧,包括食品购买时的注意事项、食品存储的方法和技巧等。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来。
三、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并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在班会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思考、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防范方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安全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温馨和关爱,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安全感。
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扩展: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品安全问题。
一年级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5.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游戏法: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食品安全的相关资料、案例和图片。
2. 准备食品安全小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食品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6. 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资料,增强防范意识。
六、教学过程【课堂实践】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食品安全知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食品安全。
2.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消费者、生产者、监管者等),模拟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过程。
4. 情景剧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食品安全情景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加深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
【教师点评】1. 对学生的讨论、分享和表演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食品安全标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 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5.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游戏等直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内容。
3. 重要性: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关注食品安全。
4. 食品安全标志: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方法,让学生学会辨别食品安全标志。
6.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7.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以及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9.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品安全标志,了解家人的饮食习惯,并思考如何改进。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能力。
4. 评价学生对良好饮食习惯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食品安全图片资料。
2. 食品安全实物模型。
3. 食品安全标志识别卡片。
4.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食品安全标志的识别和良好饮食习惯。
3. 第三课时:分析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讨论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1篇: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2、学生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一、学生进行谈话活动: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2.教师将学生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二、通过观察学生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
)……3.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四、请学生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学生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五、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学生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水果、蔬菜。
学生:绿色食品;2.教师:薯片、妙脆角、炸鸡腿。
学生:垃圾食品。
六、引导学生评选出2个绿色食品。
教师请3位学生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
开展游戏《蹲一蹲》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
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
"青菜听到后,立即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蹲。
"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
第2篇: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知道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1、了解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暖和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旧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重和小心对待,否则很轻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二、教师: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三、食品安全知识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四、《食品卫生安全童谣》(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
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
五、教师总结食品与我们天天见面,我们喜欢它,但同时也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用我们刚才学习过的知识,远离不健康、不卫生的食品。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养成爱干净的习惯,具备讲究卫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饮食要讲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让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
教师引导: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
说起食品安全,我们的许多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食品安全是食品安检部门和大人们的事,和我们无关;其实,食品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必需知道和注意的事。
二、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一)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各种表现及危害,请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相应例子。
使学生认识到农药残留在食品中人类健康的危害,明确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无处不在的危机现状。
(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网上以有不少不到揭示出很多无牌、无良的商家为图谋利而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滥用色素、香料等添加剂;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了解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三)食品包装容器与设备的危害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食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小学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
食品包装机械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一)在食用食品时我们可以做到的
1、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2、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3、不吃无卫生保障的海产品,如生鱼片、生贝类等,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
4、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二)不光顾无牌无证的小贩在我国,在各个街头巷尾几乎都可以看见不少无牌无证的流动小贩,尤其在学校附近,对于这些无牌小贩,我们必须做到: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三)少使用塑料制品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塑料瓶罐等,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就用会释放一些有害的物质到食品当中,食后危害身体,被抛弃到大自然后,会对环境形成“污染”。
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2、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3、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4、购买塑料瓶饮料时要看瓶底安全标签,尽量使用自己的水壶。
5、多喝白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四、教师总结: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部分食品存在的危害,以及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拒绝街边小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学习,我们就能健康地成长,健康地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