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4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的质量控制[摘要]简要阐述如何从原材料、作业机具到施工工艺,对后张现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词]后张法预制构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引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采用现场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对于关键部位,要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应把混土强度等级、预应力筋制作、张拉、锚作为控制重点。
2、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工艺程如图1所示:图1构件制作流程图3.1熟悉图纸要求,制订施工方案。
在开始施工前,应认真审阅施工图纸或标准图集,掌握混凝土强度等级,锚具类型,张拉方法及程序,张拉应力控制值,端部节点构造及要求,分析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重点是预应力筋及金属螺旋管的安装、穿筋、张拉锚固、孔道灌浆及端部封锚的处理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否有效,混凝土的浇捣方法、孔道灌浆工艺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制订的质量控制点是否全面。
3.2 全面控制原材料质量对所用的原材料应进行认真抽样验收,除全面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预应力筋、金属螺旋管、锚具、灌浆材料、模板和非预应力筋的质量外,重点是控制预应力筋、金属螺旋管和锚具的质量。
3.2.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所使用的预应力筋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为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2 构件中所使用的金属螺旋管应符合JG 225-2007标准要求。
使用的钢带厚度应不小于0.30mm。
金属螺旋管的连接用管的直径应较被连接管大一个直径级别,其长度为5-7倍内径。
每种规格应抽样进行抗均布荷载、抗集中荷载及抗渗漏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 构件所使用的锚具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在进场时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3.2.3.1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件中抽取10%但不少于10套的锚具,检查其外观和尺寸。
第22卷第3期2008年6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 i cheng Nor m al College Vo l .22,No .3June,2008 提高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的研究韩玉民(白城师范学院土木工程系,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是桥梁预应力构件制作的常用方法,张拉是其施工工艺重要工序之一。
在施工中由于本工序失误,造成预应力结构物不合格,返工率较高,经济损失较大。
本文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质量情况、影响质量的原因及要因,提出了对策、目标和具体措施,提高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不但提高工程质量,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张拉工序;验收;合格率中图分类号:T U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8)0320048206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韩玉民(65———),男,白城师范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道路桥梁专业监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
1 引言对于混凝土梁桥,当跨度跨径大于20m 时,往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作为主要承力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梁有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而跨径较大者,多采用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是在混凝土浇捣硬化到一定强度时张拉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一般置于混凝土中在个别情况下置于混凝土外。
预应力筋张拉到预定应力时,用特制的锚具把端部锚固在混凝土端面上,然后在孔道中灌以灰浆以保护预应力筋免遭锈蚀,并通过灰浆把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共同受力。
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设预制场、做预制台座、定制模板等)→制作安装钢筋和波纹管→在固定好的波纹管中穿钢绞线→安装模板→浇灌混凝土、养护→拆模板并继续养护→混凝土达到要求龄期及强度张拉钢绞线→张拉24h 以内孔道压浆→梁体封端→水泥浆达到要求强度、梁体经检验合格可吊装使用。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一)编制背景4.1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条文介绍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2-0-9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10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15观感质量:通过观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3-0-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3-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强制性条文)进行验收:6、涉及结构安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0、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3-0-4检验批质量检验,应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4、对重要的检验项目当(尚)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验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
5、经实践检验有效的抽样方案。
3-0-5在制定检验批的抽样方案时,对生产方风险(或错判概率a)和使用方风险(或漏判概率β)可下列规定采取:4-0-2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单位工程4-0-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4-0-5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4-0-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5-0-1检验收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5-0-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0-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0-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0-6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6-0-6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预应力分项工程6.1 一般规定6.1.1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预应力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和位置;2 成孔管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连接以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孔;3 局部加强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和位置;4 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及锚垫板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
6.1.2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的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最可扩大一倍:1 获得认证的产品;2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
6.1.3 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压力表应定期维护。
张拉设备和压力表应配套标定和使用,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
6.2 材料主控项目6.2.1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6.2.2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进行防腐润滑脂量和护套厚度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的规定。
经观察认为涂包质量有保证时,无粘结预应力筋可不作油脂量和护套厚度的抽样检验。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6.2.3 预应力筋用锚具应和锚垫板、局部加强钢筋配套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的相关规定对其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用量不足检验批规定数量的50%,且供货方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时,可不作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
桥梁连续箱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及质量控制摘要:本文主要对桥梁连续箱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技术分析后,提出了施工过程的改进措施,并进一步加强了质量改进的检测和监测。
在质量总结过程中,应组织测试公司的专家咨询团队及时的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对预应力设计进行质量进行沟通和交流,然后进行下一阶段的测试和验证。
第一阶段试验完成后,应根据抽样检查的次数和各桥梁预制项目的进度,适当商定试验时间,并及时进行试验后评估。
关键词:桥梁连续箱梁;锚下有效预应力;预应力检测;质量控制引言省道S540线阳江雅韶至白沙段扩建工程项目起于西部沿海高速雅韶收费站出口,起点桩号K0+000,经雅韶、岗列、城西、止于平冈接规划国道234 线(现状省道S277 线),终点桩号K17+857.245,路线全长17.857km,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km/h。
桥梁3331.8 米/10 座,其中特大桥1187m/1座(漠阳江特大桥),大桥 1951m/3 座(那龙河大桥、三洲河大桥及漠阳江西大桥),中小桥 248m/7座。
一、项目概况1、那龙河大桥拟建那龙河大桥位于阳江市雅韶镇,地势较平缓,采用桥梁的形式上跨那龙河,桥型布置为12×16+6×30+(55+80+55)+6×30+11×16;该桥梁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预应力系统:主桥采用三向预应力系统,纵向预应力钢梁设有腹板梁、顶板梁和底板梁。
横向预应力为3 F,S15.2,水平预应力钢梁沿桥梁设计线布置在1m外,并沿桥梁单端交替拉伸。
垂直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度轧制变形钢筋JL32和沿桥梁延伸0.5m的金属波纹管。
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筋的调整[1]。
图1 那龙河大桥主桥纵向预应力体系示意图图2 那龙河大桥主桥横向预应力体系示意图2、漠阳江特大桥拟建K12+577.186 漠阳江特大桥位于阳江市江城区城西镇,地势较平缓,采用桥梁的形式上跨漠阳江,桥型布置为10×16+11×30+(55+80+55)+5×30+25+4×30+13×16;该桥梁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在本次桥梁工程中,盖梁的施工采用了预应力技术,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张拉是盖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到盖梁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为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的顺利进行,特进行本次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和性能,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2)锚具、夹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3)波纹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漏浆。
2、设备准备(1)千斤顶:根据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选择合适的千斤顶,千斤顶应经过校验和标定,精度不低于 15 级。
(2)油压表: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精度不低于 15 级,表盘直径不小于 150mm。
(3)压浆设备:包括压浆泵、搅拌机等,应性能良好,能满足压浆施工的要求。
3、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掌握预应力张拉的相关参数,如张拉力、伸长值等。
(2)编制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并经审批通过。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使其掌握预应力张拉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三、施工工艺流程1、波纹管安装在盖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波纹管。
波纹管应定位准确,固定牢固,接头处应严密,防止漏浆。
2、钢绞线穿束(1)将钢绞线按设计长度下料,并在两端用砂轮机切割整齐,不得使用电弧切割。
(2)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内,穿束过程中应避免钢绞线缠绕和扭曲。
3、锚垫板安装在波纹管端部安装锚垫板,锚垫板应与波纹管垂直,中心应与孔道中心重合,并用螺栓固定牢固。
4、混凝土浇筑在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盖梁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波纹管和钢绞线。
5、预应力张拉(1)待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龄期不少于7 天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2)清理锚垫板上的杂物和油污,安装锚具和夹片。
(3)将千斤顶和油压表安装在对应的钢绞线上,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张拉力进行分级张拉。
图-3.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质量限制程序预应力张拉监理限制要点一.工程概况二.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质量限制标准2.1 预应力筋张拉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和设计规定值偏差的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械张拉:不超过-5%~+10%。
2.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和计算值偏差应在-5%~+10%2.2 锚固时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的内缩量的允许偏差:1. 钢丝束镦头锚具: 1mm。
2. JM锚具:夹钢筋: 3mm; 夹钢绞线: 5mm。
3. QM、OVM锚: 5mm。
2.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1. 截面尺寸: 宽、高: 5mm。
2. 侧向弯曲: 构件长度的1/1000,且不大于20mm。
3.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偏移: 5mm。
4. 锚固端铁板应和预应力筋垂直。
三.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质量限制程序(见图-3.3)四. 预应力张拉质量限制方法(见表-3.4)五. 预应力张拉质量限制要点5.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限制1. 审查分包队伍资质。
2. 审查承包单位填报的预应力砼构件施工方案;重点应审查以下内容:(1) 张拉方案有二种,即:"逐层浇筑,逐层张拉"和"数层浇筑,依次张拉",并依据张拉方案确定支撑设置层数。
(2) 砼浇筑依次。
(3)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4) 确保质量的措施,例如:防止管道偏位、锚板和预应力孔道不垂直、管道堵塞、砼裂缝、灌浆不密实的措施等。
(5) 预应筋张拉依次。
3. 核验进场材料(1) 预应力筋、锚具、水纹管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资料,新型锚具应有产品鉴定证书。
(2) 锚具进场,除应按出厂证明文件核对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应按规定进行外观检验、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外观检验:每批取10%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验,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检查,合格者方可运用。
中国水电十局优秀QC小组成果课题名称:提高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一次合格率小组名称:水电十局渝广高速公路项目部QC小组二〇一五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小组简介 (1)三、选题理由 (3)四、现状调查 (3)五、设定目标 (5)六、原因分析 (6)七、要因确认 (7)八、制定对策 (8)九、对策实施 (9)十、效果检查 (11)十一、巩固措施 (12)十二、总结与今后打算 (13)一、工程概况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公路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路段,起于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经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和静观镇、合川区清平镇、三汇镇、双槐镇和香龙镇、四川省岳池县中和镇、岳池县罗渡镇、广安市枣山镇,止于南充至广安高速公路,与广安至巴中段相接,是重庆市连接西安、北京最便捷通道。
渝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土建第一分部里程桩号为K3+257.35~K22+500,路线全长19.249Km,路幅宽度33.5m,设计时速为100Km/h,车辆荷载为公路–Ⅰ级。
桥梁总长度为3644.6m,桥梁总长占全线总长18.9%。
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5座,加宽桥1座。
上部结构均为先简支后连续钢筋砼预应力T梁,共需预制T 梁1387片,详见表1。
表1-渝广项目T梁明细表制表人:程木星制表日期: 2015年9月26日二、小组简介为了贯彻公司质量目标,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科学、规范管理,和谐发展,塑造企业的一流品牌,并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产品使顾客满意。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渝广高速公路项目部于2015年9月25日成立以“提高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一次合格率”为活动内容的现场QC活动小组。
该小组由10人组成,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操作人员2名。
小组成员全面、系统地学习了《预制T梁现场施工工艺管理办法》、《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等技术文件和规范,整体素质较高。
围绕预制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基础资料调查入手,通过统计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并研究解决方案和保证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时的强度要求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先拉伸的钢筋或钢束来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的一种建筑材料。
在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过程中,强度要求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时的强度要求。
强度要求材料要求1.混凝土强度: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需满足相应标准规定。
2.预应力钢束: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的预应力钢束。
钢束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延性。
张拉前试验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张拉之前,需要进行张拉前试验,以确保材料和设备符合要求,并对工艺流程进行验证。
1. 确认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 测试预应力钢束的抗拉强度和延性,并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3. 检查张拉设备的工作性能,确保其满足预应力混凝土张拉的要求。
张拉过程控制1.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进行,通常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70%以上时进行。
2.控制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力应根据结构荷载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张拉过程中,应控制钢束的偏斜和扭曲,避免产生不均匀的张拉力分布。
锚固长度和锚固性能1.锚固长度是指预应力钢束在锚具内部被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
锚固长度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预应力钢束的直径进行计算。
2.锚具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剪和抗拔才能保证钢束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传递力。
锚具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过试验验证其锚固性能。
紧缩过程控制1.紧缩是指在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成后,通过压缩混凝土来传递预应力的过程。
紧缩过程需要控制,以确保预应力的传递效果和结构的安全性。
2.紧缩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控制紧缩压力和紧缩时间。
3.紧缩后,应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查,以验证预应力的传递效果和结构的安全性。
结论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时的强度要求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材料要求、张拉前试验、张拉过程控制、锚固长度和锚固性能以及紧缩过程控制等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预应力张拉施工及安全措施预应力张拉施工是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通过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其产生预压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施工工艺。
然而,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一、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准备工作1、材料和设备的准备预应力筋: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预应力筋,如高强度钢丝、钢绞线等。
在使用前,应对预应力筋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损伤、锈蚀等缺陷。
锚具和夹具:应选用与预应力筋相匹配的锚具和夹具,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在使用前,应对锚具和夹具进行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确保其性能可靠。
张拉设备:应选用经过校准和检定的张拉设备,如千斤顶、油泵等。
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应大于预应力筋的最大张拉力,油泵的额定压力应大于千斤顶的最大工作压力。
2、施工场地的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坚实,无障碍物和积水。
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技术交底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说明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掌握预应力张拉施工的操作要点。
二、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1、穿束将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和位置穿过预留孔道。
在穿束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预应力筋的损伤和缠绕。
2、安装锚具和夹具将锚具和夹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的两端,确保其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3、千斤顶的安装将千斤顶安装在锚具的后端,使其中心线与预应力筋的中心线重合。
4、预张拉启动油泵,对预应力筋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力一般为设计张拉力的10%~15%。
预张拉的目的是消除预应力筋的松弛现象。
5、正式张拉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张拉力,对预应力筋进行正式张拉。
在张拉过程中,应缓慢、均匀地加载,避免加载速度过快导致预应力筋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