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数据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一、工程名称:xxx工程二、施工单位:xxx建筑公司三、预应力筋张拉记录:1、预应力筋的种类及规格:本工程采用牌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Φ15.24mm,强度等级为1860MPa。
2、张拉设备:本工程采用公司生产的YDC240Q型千斤顶和ZB4-500型油泵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3、张拉程序:预应力筋的张拉遵循“双控”原则,即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进行校核。
首先进行初始应力(10%σcon)的张拉,然后逐渐增加张拉应力至50%σcon、75%σcon、100%σcon (持荷5分钟锚固)。
4、张拉记录:四、本工程的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明,所有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均未出现断裂现象,且实测伸长值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本工程的预应力筋张拉合格。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用于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记录预应力张拉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
一、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概述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一份详细记录预应力张拉过程和结果的文件。
它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方法、张拉材料、张拉设备、张拉结果等重要信息。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资料。
二、预应力张拉记录表的重要性1、质量控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提供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结果,有助于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2、安全控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记录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结果,有助于安全控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3、竣工验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资料,其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验收结果。
三、如何填写预应力张拉记录表1、施工时间:填写预应力张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施工地点:填写预应力张拉的具体位置,包括建筑物的名称、楼层、跨度等信息。
3、施工方法:填写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方法,如后张法、先张法等。
一、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即本项目终点K11+700,全长11.7公里。
我标段共有T梁432片,其中90片为16 m,342片为13m,(详见表1.1T梁工程数量表)。
表1.1T梁工程数量表二、施工工艺张拉作业使用智能张拉设备。
当试压同条件试块强度和现场回弹强度≥90%设计强度值时进行张拉。
张拉正后方设置防护钢板挡板。
预应力张拉设计顺序现张拉N1,后张拉N2,依次进行。
钢绞线张拉程序:0→初应力(0.10δk) →0.2δk→1.0δk(持荷5min锚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值需控制在±6%以内。
若实际量测伸长量符合计算要求(与计算伸长值相比误差在±6%范围之内)则封闭锚具和夹片并拆除千斤顶,如果实际量测伸长量与计算伸长值相差较大,暂停张拉,查清原因并解决问题后方再继续张拉(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见计算书)。
T梁起拱度采用张拉前后测设高程并计算其差值得出。
张拉前,在梁中轴线上以跨中为起点向两边每2m纵距布设观察点位,用水准仪测设高程。
张拉时要注意不要堵塞进、出浆孔孔道。
张拉完成后,将多余的钢绞线用砂轮机切除,钢铰线剩余长度﹥3cm。
钢绞线切除后,及时对锚头进行封堵,保证封锚密实。
张拉前千斤顶、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压力表、油泵等张拉设备进行检验。
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与张拉应力值的关系方程式,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应当无破损,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在使用前送样进行强度检验,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公路桥梁预应力钢铰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格》等技术要求后使用。
使用前必须对每一个锚环和夹片进行观察,发现有损伤和裂纹等异常情况,给予更换,如异常情况的锚环、夹片数量占该批次数量的10%,则该批次的锚环、夹片停止使用。
张拉时,钢铰线应匀速渐进张拉,按照先N1后N2的顺序,智能张拉操作具体方法为:(1)、准备工作①准备与张拉系统能配套使用的限位板、锚具、夹片,电脑(预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带无线网络适配器),三相电缆,阳伞等必须准备齐全。
预应力张拉计算说明预应力张拉计算及现场操作说明本合同段梁板均为先张梁板,根据台座设置长度,实际钢绞线下料长度为89米。
一、理论伸长量计算由公式ΔL=(Nk*L)/EA计算可得理论伸长量。
公式ΔL=(Nk*L)/E g A g中ΔL:理论伸长量Nk:作用于钢绞线的张拉力(控制应力σk= 1395Mp)L:钢绞线下料长度(89m)E g:钢绞线弹性模量(1.95X105 Mp)A g:钢绞线截面面积(140mm2)由公式计算得ΔL=(1395*140*89)/(195700*140)=0.63441m=634.41mm现场张拉采取五级张拉分别为10%σk,20%σk,40%σk,8 0%σk,100%σk;对应理论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L5,L6。
由公式计算得L1=63.44 mm(10%ΔL)L2=126.88 mm(20%ΔL)L3=253.76mm(40%ΔL)L4=507.52mm(80%ΔL)L5=634.41 mm(100%ΔL)二、现场张拉实测(一)现场张拉操作现场张拉采取六级张拉分别为10%σk,20%σk,40%σk , 8 0%σk,100%σk;对应伸长量分别为A,B,C,D,E。
张拉顺序:1、先张拉左侧锚端,用3#千斤顶张拉N1筋,张拉到1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A1,再张拉到2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B1;后依次张拉N2-N9,对称张拉,分别记录各自伸长量:A2,B2 (9)B9;锚固好左侧。
2、张拉右侧锚端,用1#、2#千斤顶同时同步张拉,张拉到4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C,锚固后继续张拉到8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D,继续张拉到100%σk,记录下各自伸长量为E。
C、D、E值均为两千斤顶伸长的平均值。
(二)数据处理N1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1-A1)N2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2-A2)N3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3-A3)N4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4-A4)N5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5-A5)N6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6-A6)N7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7-A7)N8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8-A8)N9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9-A9)三、现场张拉注意要点1、现场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必须随时比对,不得超过理论伸长值的±6%(即38.06mm);2、张拉时应匀速缓慢张拉,并在每级处持荷5min后读数;3、张拉时注意观察钢绞线断丝数,超过规定值必须替换,从新张拉;4、钢绞线张拉8小时后,才可进行下步钢筋施工。
预应力智能张拉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预应力智能张拉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预应力智能张拉是一种先进的预应力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控制,实现预应力张拉过程的自动化。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进行张拉操作的人员。
2. 术语定义•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指用于预应力智能张拉的机械设备和电子控制系统的整套装置。
•单元张拉:指一次张拉过程中一次性拉伸所有张拉单元至预定预应力值的操作。
•分段张拉:指一次张拉过程中分段拉伸张拉单元至预定预应力值的操作。
•张拉单元:指一个或多个锚具组成的连续整体。
3. 设备准备在进行预应力智能张拉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设备准备工作: 1. 确保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张拉单元、锚具和张拉导线等预应力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 检查张拉设备的油路、电路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4. 准备好所需的替换工具和备件。
4. 张拉操作流程4.1. 单元张拉流程1.确认张拉前的预应力材料、锚具和张拉单元的数量和状态。
2.安装张拉单元,包括预埋、安装锚具、张拉导线。
3.连接张拉设备和张拉单元,进行初始拉伸,使张拉单元接触到锚固点。
4.根据设计要求,输入预应力值和张拉曲线参数到张拉设备控制系统。
5.根据张拉计划,进行张拉操作。
6.监测张拉过程中的张拉力和伸长量,及时调整拉力。
7.达到设定的预应力值后,停止张拉操作,保持一定的保压时间。
8.完成张拉操作后,记录相关数据和操作情况。
4.2. 分段张拉流程1.准备好分段张拉所需的张拉单元、锚具和张拉导线。
2.将张拉单元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配备相应的张拉设备和张拉导线。
3.连接张拉设备和张拉单元的第一段,进行初始拉伸,使张拉单元接触到锚固点。
4.根据设计要求,输入预应力值和张拉曲线参数到张拉设备控制系统。
5.根据张拉计划,依次进行各段的张拉操作。
6.监测张拉过程中的张拉力和伸长量,及时调整拉力。
7.完成各段的张拉操作后,停止张拉操作,保持一定的保压时间。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号:S9-02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栏见后“续表”。
图1 主机图2 从机Ⅱ. 基本参数主电源:AC380V/50Hz ;总功率:4.5KW;油箱容积:120L;额定压力60MPa;系统流量: 3.22L/min;工作介质温度:10℃-60℃。
触摸屏及专门的程控软件系统组成,可通过无线图3 开机画面通过液压泵站的注油口(图4)向液压泵站加注液压油,常温下使用高温时选用用46-68号液压油。
加注液压油至液压泵站油箱液位计上限刻度位置,设备使用过程中液压油不得低于液位计红线以下(图5依次连接主、从机的油路。
按照控制电箱上的标示(图7斤顶的底部,回油端接入千斤顶的顶部(图8)。
图7 油管接插1图8 油管接插2将主机控制面板旁的柱状天线向上竖立,确认嵌在主、从机两旁的柱状天线调整各天线的竖向角度,使天线头部露在箱体外面。
确认主、停】按钮处于弹起状态(若急停按钮被按下,向右旋转按钮即可弹起)图9主机控制面板操作说明进入主机主菜单进入开机画面后轻触显示屏任意位置即可进入设备操作主菜单界面(图图10主机主菜单界面张拉参数设置进入主菜单后,轻触功能区【张拉参数设置】按钮进入校定张拉修订参数设置界面(图11),设置张拉分级百分比和对应的保压时间,输入幅号/跨号,梁束号,以及锚具孔数和理论伸长量,保压时间、百分比设定。
该栏主要设置在张拉施工作业过程中张拉分级及各级的保压时间,按照规范,张拉过程一般分为三级,各级保压时间如图11所示。
实际施工中张拉分级的百分比及保压时间图11 校定张拉修订参数设置所有张拉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图11所示界面右下角的【下一页】按钮,12所示的张拉、构件参数设定界面。
检定参数为千斤顶在定期标定过程中标定报告上的回归方程常量值。
为确保张拉的有效性,千斤顶及压力传感器在一定周期内(6-8个月)必须送至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标定,标定完成后应根据标定证书修正主、从机的回归方程A、B值。
张拉油表读数表1
张拉油表读数表2
张拉伸长值控制:张拉采用的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校验的方法。
初应力时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1,张拉达20%scon时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2,二者之差为钢束的实际推算伸长量。
张拉达100%scon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3,L3-L1二者之差为钢束的实际张拉伸长量。
二阶段张拉L3为第一次张拉到
=(L3-50%的伸长量,L4为2次50%伸长量,L5为张拉到100%时伸长量,L
实
=(L3-L1)+(L2-L1) +(L5-L4)实际L1)+(L2- L1);二阶段张拉为L
实
张拉伸长量与实际推算伸长量之和与理论伸长相比较误差不超过+6%,-6%,否则应停机检查原因,予以调整后方可张拉,必要时进行处理。
张拉时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放松千斤顶,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再恢复张拉:
①断丝、滑丝或锚具碎裂;
②混凝土破碎,垫板陷入混凝土;
③有异常声响;
④达到张拉力后,伸长值不足,或张拉力不到,而伸长值超出范围;
工具锚的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
锚板的锥行孔内及夹片应涂上润滑剂。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本合同段采用国标φs15.24(GB/T5224-2003)的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Rby=1860MPa,低松驰。
跨度为30m的T梁和25m的箱梁均采用Φs15.24mm钢绞线。
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千斤顶油压标示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在预制梁的预应力损失参数方面,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26,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根据张拉预应力为1302MPa取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26,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35,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1mm。
预应力材料方面,纵横向预应力束采用公称直径为Φ=15.24(7Φ5),抗拉标准强度f=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柔性吊杆采用27根Φ15.2环氧喷涂钢绞线组成,fpk=1860MPa;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高强精扎螺纹粗钢筋。
锚具方面,纵向预应力采用OVM15-9型锚具锚固,横向预应力束采用OVMBM15-3(BM15-3P)、OVMBM15-4(BM15-4P)型锚具,竖向预应力采用JLM-25型锚具锚固;吊杆采用GJ15-27型锚具。
在设计伸长量方面,预应力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为Pp=(p1-e)/(kx+μθ),其中P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2,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14.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为Δl=ppl/(AEp),其中Δl为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为预应力筋的长度,A为预应力筋的截面积,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引言概述: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测试,用于评估锚索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总结了关于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的相关内容,包括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试验目的1. 评估预应力锚索的质量和性能:预应力锚索在工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进行张拉试验,可以评估锚索的质量和性能,并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2. 验证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在进行预应力锚索的设计计算时,需要依赖一系列假设和公式。
通过试验,可以验证设计计算的准确性,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方法1. 样本准备:选择符合要求的预应力锚索样本,进行清洗和处理,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拉伸设备准备:搭建相应的拉伸设备,包括拉伸机和相应的固定装置,确保试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张拉试验过程:依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试验。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三、试验结果及其分析1. 张拉力测定:通过张拉试验,测定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力。
记录和分析张拉力的变化曲线,评估锚索的质量和性能。
2. 安全性评估:根据试验结果,评估预应力锚索所承受的最大负荷和破坏形态,判断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张拉性能评估: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预应力锚索的张拉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应变能力和变形等指标。
4. 锚固性能评估:根据试验结果,评估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性能,包括锚头和锚板的粘结性能和稳定性。
5. 结构稳定性评估: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锚索对结构的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详细阐述(小点)1. 样本选择和处理a. 合理选择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b. 清洗和处理样本,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锈迹,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2. 拉伸设备搭建a. 选择合适的拉伸机和固定装置,确保试验的稳定和安全。
b. 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海西高速公路网漳州至永安联络线三明段EK0+180~EK0+425右侧预应力锚索总结报告承包单位:顺吉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海西高速公路网漳州至永安联络线三明段A12标EK0+180~EK0+425右侧预应力锚索基本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EK0+180~EK0+425右侧,该坡高34米,为类土质边坡,上部坡积粉质粘土,厚度约8~14米;其下为残积砂性粘性土,厚度约7~16米,全风化花岗岩,厚度约为30米。
该边坡坡体风化层及坡残积土层较厚,坡顶较平缓,地下水位较高,为控制边坡高度,因此综合考虑采用放缓结合适当加固方案。
该坡分四级防护,中间设2m平台,由下而上坡率和防护措施为:第一级1:1.0, 拱形骨架植草防护; 第二级1:1.25, 拱形骨架植草防护; 第三级1:1.25, 预应力锚索框架和拱形骨架植草交错布置; 第四级1:1.25,拱形骨架植草防护.两侧坡率按实际地形情况做适当调整.该坡试验孔三个,SY1锚索长8米,锚固段3米;SY2锚索长13米,锚固段5米;SY3锚索长21米,锚固段8米;二、基本试验目的与依据1、基本试验目的基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设计采用的工作锚索的性能各组成部分的综合性能、锚固地层设计参数及合理性、同时考虑有关锚索体在搬运、储存、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抗物理破坏的能力。
(1)确定该边坡地层中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和安全系数;(2)揭示在该地层条件下影响锚索锚固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3)检验锚索工程的施工工艺;(4)校核设计参数,为高边坡锚固工程的动态设计提供有关参数,确保锚固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
2、试验依据(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3—95)(5)、高边坡锚索设计文件及相关通知。
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预应力张拉作业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施工工艺。
本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
二、工作准备2.1 施工计划: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工序和时间安排。
2.2 人员配备:确定各岗位人员,包括预应力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等。
2.3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张拉机、缓冲器、夹持器等。
2.4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预应力钢材、钢束、套管等。
2.5 施工现场准备:将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安全。
三、预作业3.1 安全措施:在进行任何预应力张拉作业之前,必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
3.2 张拉基点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柱和底板上设置好张拉基点,并进行固定。
3.3 张拉设备准备:检查预应力张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张拉机、缓冲器等。
3.4 预应力钢材准备:将预应力钢材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好,清理干净并涂上防锈剂。
四、张拉作业4.1 钢束卷筒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钢束卷筒安装到张拉机上。
4.2 钢束锚固:将钢束引入套管,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和固定。
4.3 张拉过程:按照设计要求,逐渐增加张拉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
4.4 张拉控制:在张拉过程中,必须对张拉力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张拉作业的准确性。
4.5 张拉完毕: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后,进行张拉锁定和剪断。
五、验收和记录5.1 张拉力检测:使用张拉力测定仪器对张拉后的预应力进行检测和记录。
5.2 质量验收:按照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对预应力张拉作业进行验收。
5.3 记录和档案:将预应力张拉作业的相关数据和记录整理并存档。
六、安全注意事项6.1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范,佩戴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2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过度张拉引起的安全事故。
6.3 定期检查和维护预应力张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6.4 严格培训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张拉和压浆作业指导书编号:JZ—TZ—03—2002编制人:邵俊峰朱金清批准人:施荣无锡市市政建设工程总公司二○○二年四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张拉和压浆作业指导书后张法经常使用于跨径较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这种梁可采纳预制吊装,也可在桥墩台上现浇。
一、后张法张拉一样规定一、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利用和治理,并应按期保护和校验。
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信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油表表盘直径不宜小于15cm,油表刻度分格不大于1MPa,读数精准在2%之内。
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级,校验张拉设备用的实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
查验进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
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半年或超过200次。
如在利用进程中,张拉设备显现反常现象或在千斤顶检修以后,应从头校验。
二、安装张拉设备时,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一结尾的切线重合。
3、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方式和操纵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时如需要超张拉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形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张拉操纵应力。
△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应力值的相对许诺误差为±5%。
五、当采纳应力操纵方式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超过±6%,应暂停张拉,在采取方法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六、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为张拉操纵应力10%—15%左右时开始量测,但必需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7、张拉进程中预应力钢材(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断裂或滑移的数量,对后张法构件,严禁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材总钢丝数的1%,且一束钢丝只许诺一根;对先张法构件,严禁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材总钢丝数的1%,且严禁相邻两根断裂或滑移。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名称:编号:
日期及气候: 2013 年 11 月 20 日工程地点:
旁站监理的部位: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施工情况:
1、施工人员数量: 8 人;
2、锚具型号: YJM15-8;
3、张拉方式:整体张拉;
4、注浆体强度:;
5、张拉千斤顶型号及编号: 1287;
6、钢绞线根数: 8;
7、张拉压力表型号及编号: 59; 8、张拉级数: 5;
监理情况:
( 1)检查施工方法是否与施工方案相符:□是□否
( 2)检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是否到位,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是□否( 3)张拉千斤顶是否与报检千斤顶相符,并完好:□是□否( 4)检查锚索注浆体试块强度报告,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 5)检查锚具的出厂合格证及检查报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 6)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存在三圈隐患,是否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是□否( 7)监督施工方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详见附件
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因工序性质安全隐患较大,要求施工人员加强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每工作班一张旁站监理记录表。
施工企业:监理企业:
项目经理部:项目监理部:
质检员(签字):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年月年月日日。
预应力工程施工记录范本项目名称:XXX预应力工程施工记录工程地点:XXX工程负责人:XXX施工单位:XXX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施工人员:XXX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施工内容:XX年XX月XX日1. 准备工作在今天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对工程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对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了核对,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2. 预应力钢束的布设根据设计要求,我们按照预应力钢束的布设图纸,精确地布设了钢束,并进行了必要的张拉、锚固和固定操作。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了施工规范,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3. 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在钢束张拉固定之后,我们开始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的均匀性,确保了混凝土的质量。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钢筋的摆放和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牢固连接。
4. 现场验收在施工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现场验收工作。
通过对预应力构件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以及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抽检,我们确认了工程质量的合格性。
同时,我们也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工作,确保了施工现场的整洁。
总结:通过今天的施工工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预应力工程的一部分工作,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后续的施工中,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上为今天的施工记录,请工程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
工程负责人:XXX签字: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为预应力工程施工记录的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施工中,请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随时联系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
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