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质量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XX小学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科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一、测试总体情况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科学测试在我校教导处组织下,统一测试。
六年级科学测试时间为2019年11月7日下午14:30—15:50。
测试结束后,将试卷收取统一交到教导处,于2019年11月11、12日晚上在永平镇第二小学科学实验室统一评卷,在评卷过程中实行组长负责制,客观公正的进行评卷,无违规违纪,作弊嫌疑现象,测试成绩真实有效。
现依据改卷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及学生成绩,对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作以下简要分析。
二、试卷分析及评价1、此份试卷共分为三个大题:填空15个小题,(30分);选择题,50个小题(50分);科学探究,6小题(20分);从试卷涉及的内容来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紧扣教材,无偏题、怪题,题量及难易度适中,知识的覆盖面广,既照顾中下学生,又利于中上学生的发展,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理解应用。
是一份既能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又能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试卷。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我校六年级科学统测成绩表(表一)(表二)2、考试情况分析总体来说,学生答卷准确性不高,审题能力差,做题时粗心,对基础知识的过关,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良好的答题习惯今后更需加强。
具体情况如下:(一)填空题:测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内容。
第4小题:学生不会写(打喷嚏)第2小题不会写(腐殖质)小部分学生概念掌握不透彻如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风化、侵蚀等。
(二)选择题:考查范围除六年级上册1到3单元外还考查五年级的内容分值9分,本题满分的同学不多,多数学生得分在45分。
(三)科学探究。
第1小题,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多数学做得对。
第2小题考察地球的三个圈层,细菌的类型、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第3题考察如何自制酸奶,第4小题考察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实验。
多数学生不会归纳描述而丢分。
四、今后教学的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注重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小学六年级科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一、总体情况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大部分同学都是满分或90分以上。
二、试卷分析本次命题共分六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第一题:判断题(共36分)大部分同学第一题全部正确或只错一题。
出错率比较高的是第6题和第7题,“所有的细胞都是非常小的,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植物体,动物体人体的细胞都是一样的。
()”做错的原因还是对细胞的概念不是很清楚。
只有极个别同学做错很多。
如第1,6,7,9,13,17,18这几道题。
这就说明该生基础薄弱,对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掌握。
第二题:选择题。
(共20分)大部分同学全部做对,出错最多的是第4和6题:1961年,()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8有八九位同学都选了A选项:中国宇航员杨利伟。
说明这些同学对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不够了解。
第6题:科学家能从()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有七八位同学只考虑到了火山和地热,却把最重要的地震给丢了。
说明对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
其次是第9题:山上巨大岩石变成较小岩石的主要原因是()。
有几位同学选了次要原因。
说明他们对岩石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没有分清楚。
只有极个别同学除了以上的题外,还做错了第1题,7题。
属于基础薄弱。
第三题:填空题(18分)大部分同学全对。
出错最多的是第6题: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破坏的作用下地表岩石()的过程叫做风化。
说明对风化的概念记得不够准确。
第四题:看图判断(共8分)几乎全部同学都做对了。
只有极个别同学错1道。
第五题:看图填空(共6分)大部分同学都做对了。
只有五六个同学把地幔,地核,地壳的顺序倒弄错了。
说明这几位同学对地球的构造概念模糊。
期中检测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画一画、简答题。
总的来说试卷注重基础,注重书本,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给给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发挥。
试卷跟当下的环保意识的培养相衔接,注重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六年级现有学生12人,参考12人,应得总分1200分,实得974分,人均81.17分,及格人数11人,及格率91.66﹪,优秀人数8人,优秀率66.67﹪.
第一题30分,应得360分,实得228分。
得分率63.33﹪.
第二题20分,应得240分,实得214分,得分率89.17﹪。
第三题20分,应得240分,实得222分,得分率92.5﹪。
第四题12分,应得144,实得112分,得分率77.78%。
第五题18分,应得分数216,实得180,得分率83.33%。
本次检测试题知识涵盖面宽泛、题型丰富、难度舒适,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能够很好完成,最高分92分,最低分54分,后进生还需加强辅导,注重基础,重点还原书本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加强,调动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具体措施我是这么规划的:一是对于每课的知识要点特别是需要记的概念要求学生两天之内记完,课后教师要抽查,特别是学习积极行不高的后进生密切注意不能让他掉队。
二是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活用性,很多科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食物链,代代相传的特征等等,让学生学会用
科学知识解析生活中现象以加深印象。
除此之外,做简答题时的综合慨括能力也是以后培养练习的方向。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拿到学生试卷后对本次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梳理,现从本次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提高措施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一下总结。
一、试卷内容分析:这次考试主要涉及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两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各部分分值的分布来看,两个单元各占一半,填空6个小题7个空共14分,判断7个小题,分值14分,选择7个小题,分值21分,连线2个小题,12分。
这些属于测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科学探究题17分,重点测查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程度。
科学应用题4个小题共22分,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扩展。
试题特点:①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每个章节,各章节所占的比例分配较合理,重点、难点较突出,基本上把知识点融在背景中。
②试题基本上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实用性,最突出的优点是突出了科学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的考查。
③题型基本上是按照科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进行命题的。
二、考试成绩分析:班级人数及格率平均分我校六年级共有名学生,都参加了这次测试,及格率,平均分 .其中,学生最高分89分,最低分49分。
从学生成绩统计中看,主要问题有两个▲平均分偏低,平均分只达到分,比全县考的最好的班级的平均分相差近8分。
这是一个不小的差距。
另外客观的讲,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不大,多重在科学概念和科学技能及科学情感态度的考察,绝大部分题目在考前都引领学生复习过,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仍不理想。
▲优生人数少。
90分以上的学生没有,达二优、三优的学生16人,优秀率都没达到45%,对于没太有难度的这次考试试卷来说,也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所学的科学概念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不能灵活的学以致用。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1、得分率较高的题主要是第一题填空题,第二、三题判断题和选择题。
第一大题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课上把单元知识分解到每课,每课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在课内记住,学生印象较深刻,所以答题效果还可以。
小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一、考试成绩分析:本次试卷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是填空。
主要检测的是人的生长变化和遗传,检测学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掌握情况。
第二题看图填空,主要考察的是地球构造图和地球仪。
第三,四大题和第五大题判断,选择和实验和研究,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观察实验探究题和实践题为主,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处理日常生活的常识性知识。
三、卷面分析从试卷的总体来看,题型涵盖了上学期所有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抓住了各单元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让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式,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基本技能,渗透了学生求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个大题中,第一,二题比较灵活,系统地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四,五题通过多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四个实验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成绩第一、二大题学生做的比较好,99%的得分率,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第三题判断题,第1,2,3,4,6小题得分率很高;第四大题选择填空,几乎没有十分现象。
第四大题实验与研究共4小题,其中第1小题的第(1)题得分率很高几乎都对,第二题得分率也高,第3题第(1)小题得分90%,第四题得分率85%。
五、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试卷,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的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够。
例如第四大题第1小题第(2)题,学生都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知道旋转的方向按逆时针转,可就是画的时候出现问题。
2、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好。
如:错别字3、学生的作业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罗平县振兴小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质量分析一、分数段人数统计二、错题列举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叫的细菌。
(错别字)2、在长期的、、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的过程叫做风化。
3、一滴水里可能有、、、等微生物。
4、风化后的岩石被、、、或、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5、地球内部温度、压力、那里有炽热的。
6、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7、地球表面约的面积被水覆盖。
简答题、霉菌的功与过?(答成细菌的功与过)五、操作题.1、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步骤没写清楚)三、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问什么,考点没找到,有的找到考点了,又没有认真书写。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背诵的知识点没有落实,大多数考试内容是课本上原模原样的概念,都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3.理解能力不强,比如实验题,就需要理解了,在叙述。
但是很多人就是答不出来。
4.在课堂教学中,课效不高,导致学生背的过程费力。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尤其是实验题,平时练得少。
6.优生不突出,总是存在一些些瑕疵,还需要培养。
7.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1、抓落实。
科学课上课的内容很丰富,但是考点不多,需要熟记的知识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记住。
2.加强书写。
经常填空的题要重复训练,直至不会忘记。
3.提高课堂效率,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就不能留到课后。
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
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分析(共5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分析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分析一、总体情况数据统计本次考试全年级参考人,90分以上42人,80分以上119人,70以上112人,60 以上51人,60以下45人。
总分27792分,平均75.3分。
优秀率43.6,及格率87.8.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正确导向作用,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掌握较准确,对新教材的变化、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亮点把握适当。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共6个大题:第一题,填空(10分);第二题,判断(30分);第三题,选择(30分);第四题,连线题(8分);第五题,作图图(15分);第六题,实验探究(7分);从三个不同维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
填空题选择题失分较少。
作图题失分较多。
判断提有个别学生失分,总之这次学生成绩还不错。
试题紧贴教材内容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既覆盖广,又能把握重点。
其中作图题让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实验题突破教材,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
同时把死板的说教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存在问题(1)本次作图题学生完成较差,主要原因是课标上要求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了解,导致老师在教学时没有重点讲解,致使考试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模糊,造成失分严重的情况.(2)判断题也是这次的主要失分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不能举一反三,不能把知识运用的实际。
(3)从作图题的失分点可以看出,失分较多,得分率不高。
科学是以探究为主线是教材中必需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方法也是新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4)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一一、考试质量情况这次考试共有13名学生参加,其中90-100的5人,80-89的4人,70-79的4人,及格率为100%,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75分,均分为86.69,抽分为94.65.二、分析学生学生共有13人,男生5人,女生8人,其中学困生3人,占人数的23%。
其中有一位刚从体校转回来,基础很差。
三、试卷分析这次试卷分为六大块,第一题为判断题32分,学生有6人在这道题中失分,最多丢8分,本题灵活性强,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二题为选择题,最多丢8分,基础知识记得不牢;第三题是我会答丢分少;第四题为分析有一位同学不会;第五题学生大部分答的不全;第六部分为阅读回答,学生丢分少,答的比较好。
这次的试卷,重基础,立足课本。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生的得失分情况和卷面可以看出,态度不够端正,书写不够认真规范,审题不够认真。
2、关注学困生3、加强课改力度加大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探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向全体人人过手。
篇二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拿到学生试卷后对本次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梳理,现从本次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提高措施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一下总结。
一、试卷内容分析:这次考试主要涉及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两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各部分分值的分布来看,两个单元各占一半,填空4个小题10个空共10分,判断10个小题,分值10分,选择10个小题,分值10分。
这些属于测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际操作题12分,重点测查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程度。
连线题1小题共8分,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扩展。
试题特点:①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每个章节,各章节所占的比例分配较合理,重点、难点较突出,基本上把知识点融在背景中。
②试题基本上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实用性,最突出的优点是突出了科学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的考查。
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1. 背景介绍科学是学生在六年级研究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六年级科学课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质量分析2.1 研究动力不足在六年级科学研究中,部分学生的研究动力不足,缺乏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主动研究的态度。
这导致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
2.2 教学方法不合理部分教师在六年级科学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单一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2.3 研究资源匮乏学校的科学研究资源相对有限,部分学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参考资料和实验设备。
这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和探索性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六年级科学研究的质量,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3.1 激发研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科学实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组织科学展览、科学论坛等活动,展示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2 创学方法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研究、讨论研究、案例分析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组织一些实践性强的科学活动。
3.3 提供研究资源学校应该积极争取更多的科学研究资源,如图书、实验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
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共享资源,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效果。
4. 结论通过以上的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我们相信六年级科学学习的质量将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将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期中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二、试题分析
本次科学期中试卷,包含四种题型,填空、看图填空、实验与研究、观察与推理,可以说这些大题包括了这段时间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纵观整张试卷,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基本能够考察前段时间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而且整体难度不太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同时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增加了试卷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卷面分析
本次测试学生的总体发挥不是太好,尤其是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较差。
高分与低分间差距大,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方面有所进步,而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1、填空题:
本题内容较少,并且都是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所以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填空,但仍然有少数学生有失分现象,错误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该掌握的知识不理解,导致失分。
2、看图填空
本题虽然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经线和纬线学生容易混淆,大多数学生均能够做对,只有少数学生因为分不清经纬线而填错失分。
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极少部分学生因为图画的不清晰而失分,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良好学习态度而对这个知识点不理解混淆各部分的名称而导致失分。
3、实验与研究:
本题有四个小题:
(1)、下面是9月23日我国东部到西部四个城市的日出时间
由此推想: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
因为此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并且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也举出了类似的日出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得分较多,只是有少数同学在回答为什么
的时候因为语言叙述的不准确,而导致失分。
(2)、是关于岩石的风化的实验问题
因为本题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然后总结出实验现象,而在学习本课时由于学校没有酒精灯实验材料,虽然要求学生在家做一做这个实验,但因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回家后把老师布置的任务抛之脑后而没有亲自动手实验,在大脑里就没有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所以失分现象是这次测试最严重的一题。
(3)、本题是有关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实验:
本题的知识因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的较紧,许多学生都看过家长用醋酸洗水瓶里的水垢,所以对于酸性水溶解石灰岩这些知识理解的还是教好,大脑里面对于这部分知识记忆也比较深刻,因此得分较多,只有少数同学因为个人学习态度及能力的问题而有失分现象。
(4)、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本题属于能力题,考查的是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对于实验材料和实验结论都很清楚,唯独因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还不完善,在实验过程方面设计不完整,语言叙述不到位,失分是本次测试第二严重的,因此在平时因多注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自己操作。
4、观察与推理
本题共有四个小题,这四个小题都属于平时在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的重点内容,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理解,因此本题得分较多,只有极少数学生因为个人学习态度和个人理解能力的关系而有失分现象。
四、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取得的成绩:
从本次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对于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达到了前段时间所学知识要求的学习目标。
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有的知识点掌握不明确。
这主要的是由于学生本身不是很认真的对待这门学科,在课后很少进行循环复习的,作业也不是独立的完成。
2、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十分薄弱,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
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五、改进措施:
1、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多做实验,向课堂上要质量,精讲多练。
3、平时多点进行专题性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叙述的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科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