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生物二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章知识点复习1.蜗牛无觉,观察蜗牛需要借助进行观察。
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2、细胞的结构特点:⑴细胞膜的作用:。
⑵细胞核的作用:。
⑶细胞质的作用:。
⑷细胞壁的作用:主要由组成,具有的作用⑸叶绿体的作用:内含,是植物进行的场所。
⑹液泡:我们吃的各种水果中的汁水都是液泡中的。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3、首次发现了细胞,他实际观察到的是细胞结构中的。
到19世纪40年代施来登和施旺(德国)在前任基础上用(科学方法名称)提出了细胞学说,内容是:_____ _____ 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细胞由产生的。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1到之间。
4、在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将(变亮、变暗),细胞数目变,细胞个体变。
要使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发生变化应调节或,要使视野的清晰度发生变化应调节。
5、对光过程中先转动,使对准通光孔。
再转动,让较大的一个对准通光孔。
用眼通过观察,眼必须,以便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光线强时用,光线暗时用)。
长短,放大倍数大。
6、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________,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 , 向前转动________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 ,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______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作用是可以。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若视野中有黑色圆圈,那是因为,应。
细胞有严重重叠是因为。
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是因为。
8、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是,,,。
9、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细胞分裂时,母细胞核内出现__________,它会_________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数量 。
细胞分裂的意义有:使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__增加,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_增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 细胞中的物质。
- 无机物。
- 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其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 无机盐: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 - 1.5%。
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例如Na⁺、K⁺、Ca²⁺、Mg²⁺、Cl⁻、SO₄²⁻等。
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例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²⁺,如果Ca²⁺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很重要。
- 有机物。
-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
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和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
多糖是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如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脂质: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N、P等元素。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脂肪还具有隔热、保温和缓冲、减压的作用。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生物二单元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本质的学科。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将研究生命的基本构成单位和生命的运作机制。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生物学的第二个单元,重点概述生物学家如何分类和描述不同的生物,包括基因和基因型的概念,遗传的基本原理,以及有关遗传变异和属的划分的内容。
一、生物的分类生物学家研究如何把不同的生物分类为不同的类别。
这个过程叫做生物分类。
分类的框架由卡尔·林奈于18世纪开发,并一直在使用至今。
生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被分为五个王国: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和细菌。
此外,生物还可以根据许多特殊的特征分类,如大小、外形、生活习性等。
二、基因和基因型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是DNA分子中的一小段。
基因包含决定特定个体如何生长和发展的指令。
基因的所有集合称为基因组。
基因型是基因组的一个特定表达方式。
它描述了一个个体的基因组及其具体表现。
三、遗传的基本原理这里主要介绍三个遗传的基本原理:显性性和隐性性、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世代的遗传方式。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显性遗传就是一个基因无论是从母亲还是父亲那里获得,它都能够表现出来。
相反,隐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只有当从另一个同样隐性基因的父母那里获得时,才能够表现出来。
具体如下:1. 显性性和隐性性显性和隐性是指基因表达的强度。
当一个基因是显性的时候,它的效果将在个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基因显性性的主要极性决定了一个基因在表达时,和其他基因竞争的强度。
2. 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一个生物的基因型决定了它的表型。
基因型是基因表达的总和,表现出所有基因的总体或组合。
表型是个体的可见性状。
一个个体的表型由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3. 世代的遗传方式生命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方式。
在世代遗传中,每个个体都有与它的双亲类似的遗传性状。
通过二倍体细胞,生物可以繁殖后代。
世代遗传方式指的是遗传物质在这些种群中不断传递和修改的方式。
四、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基因型的不同处理方式。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第二章内容涉及到很多的生物学知识点,其中许多知识是关键的,需要特别重视和掌握。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2. 怎样进行生物分类:共性、特性、亚类和种。
3. 青藻和细菌的特征:在原核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
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 细胞的功能:构成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保持生物的遗传信息。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5. 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6. 蛋白质的作用。
三、遗传规律1. 现代遗传学的基础:DNA。
2. 生命的基础:遗传基因。
3. 遗传基因的分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4.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基因重组。
5. 遗传规律:Mendel遗传。
6.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四、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命的基础:细胞分裂。
2. 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花和果实。
3.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根茎、分株、叶片生殖。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 植物的休眠与恢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钻研,广泛阅读,多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生命无处不在。
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鲸鱼,每个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承载了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
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探索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细胞的结构。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城墙”,它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其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细胞核则是细胞的“大脑”,储存着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细胞的功能。
首先,细胞具有物质交换的功能。
通过细胞膜,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
其次,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器官和组织都是由特定类型的细胞构成的,它们协同工作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细胞还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的能力,这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或动物组织切片,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分布。
这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作用。
总之,细胞是生命的基础。
通过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细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揭示生命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排除废物和生命繁衍。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通常更大,有囊泡和多个小液泡。
-动物细胞有较大的中心体,而植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质与核比例。
3.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繁衍的过程。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无丝分裂只有快速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维持生物种群稳定的重要方式。
4.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物种进化和变异的基础。
-遗传信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进化使物种适应环境的改变。
5.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共同的特征和分类关系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方便研究和交流。
-生物分类的级别包括域、界、门、纲、目、科和属。
-生物学家根据外部形态、生理特征和基因信息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不断演化和改变。
6.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地球上有大量的物种,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野生动物贸易和推广可持续发展。
7.进化论的意义-进化论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进化论揭示了生物世界的起源和发展。
-进化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进化论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进化论为生物学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指导。
8.生物的发展和应用-生物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涉及到生命的各个方面。
-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的进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第一节练使用显微镜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的重要工具。
它由支持部分、调节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
使用显微镜需要掌握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十归箱。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乘以物镜。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成像是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第二节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可以使用玻片标本,包括切片、涂片和装片。
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步骤是: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绘图时需要使用3H铅笔。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三节动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可以使用口腔上皮细胞,步骤是: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与观察植物细胞不同,观察动物细胞需要注意取材方式和防止细胞重叠的方法。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线粒体。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细胞需要摄取无机物和有机物进行代谢活动。
无机物包括水、氧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物质。
细胞膜起到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圈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生长和分裂是细胞的两个重要过程。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细胞分裂是指细胞数量由少变多。
动物细胞的分裂包括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核,细胞膜从中央内陷,分裂为两个细胞。
植物细胞的分裂也是类似的过程。
射洪县城西学校九年级生物七上复习试卷(二)选择题,1.生物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A.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B. 营养物质阳光土壤和水C. 阳光土壤空气和水D. 阳光营养物质土壤和空气2.根系浅的白菜和青菜在沙漠中难于成活,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温度 B .土壤 C.水分 D. 阳光3.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一事列说明A.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改良环境B.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改造环境C.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4.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些最恰当的解释的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5.含羞草受碰后,它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个现象与下列的哪项现象相同A. 母鸡下完蛋后咯咯叫B. 小公鸡长大后,长出了大鸡冠C. 人的手被火烫了时,会迅速挪开D. 月亮在十五变圆,在初一变成月牙6.下列生物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A .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D. 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8.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5X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底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A. 50倍225倍B. 100倍450倍C. 50倍675倍D. 150倍675倍9.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下看到的相比是A. 视野亮细胞数目多B. 视野暗细胞数目多C. 视野亮细胞数目少D. 视野暗细胞数目少10.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异物都不动,这异物可能在A.镜筒上B.载物台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11.调节焦距时,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什么部位A.目镜B.物镜C.载物台D.反光镜12.一位同学想看另一位同学的显微镜中的物像,他急忙挪动了下显微镜。
但他没有观察到物象。
其原因是A. 没有重新调节粗准焦螺旋B. 反光镜对光改变了C. 光圈大小改变了D. 物镜转换了13.在观察临时装片时,不宜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其原因是A. 不便于调节粗准焦螺旋B. 不便对光C. 容易使载玻片上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D. 不便画图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正确的是A. 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表皮上B. 先滴碘液滴在盖盖玻片C. 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D. 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15.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细胞质16.某细胞内含有13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3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A. 13对B. 26对C. 13条D. 26条17.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 眼虫B. 衣藻C. 变形虫D. 蚂蚁18.组织的形成是由于细胞的A. 分裂的结果B. 分化的结果C. 生长的结果D. 快速变化的结果19.细胞发生分裂的时候A. 细胞中央发生凹陷,细胞质发生分裂,由一份分成两份B. 细胞核发生一系统变化,首先由一个变成等同的两个C. 细胞核与细胞质同时发生变化,由一份分成两份D. 首先,细胞核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分为二; 接着细胞质也发生变化,由一份分成两份20.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下列可以作为其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A. 苔藓B. 铁线蕨C. 水绵D. 卷柏21.下列植物中,具有根, 茎, 叶的是A. 海带B. 苔藓C. 水绵D. 蕨22.植物体任何部位都进行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吸收作用2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被称为“生产者”,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进行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吸收作用2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是下列哪种气体所特有的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25.下列各项是光合作用产物的是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有机物⑤能量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2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水分C、光照D、土壤27、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生物圈D、森林生态系统28、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生长B、新陈代谢C、应激性D、发育29、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A、调节焦距B、调节光亮度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清晰度30、欲使显微镜下视野内左上方的物象移到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右上方31、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A、气泡B、液泡C、细胞D、细胞核32、切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于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液泡33、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细胞的哪一项生理活动实现的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D.细胞分离34、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p”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A、pB、dC、qD、b35、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线粒体38、细胞分裂完成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何种物质一致A、糖类B、脂类C、无机盐D、遗传物质36、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⑴染色⑵撕取实验的材料⑶擦拭载玻片⑷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⑸盖盖玻片⑹、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A、⑴⑵⑶⑷⑸⑹B、⑶⑵⑹⑸⑷⑴C、⑶⑷⑵⑹⑸⑴D、⑷⑵⑴⑶⑸⑹37、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里,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A、溶解脂肪B、溶解叶绿体C、溶解淀粉D、溶解叶绿素38、在农业生产中常常给农作物进行中耕松土,这是为了A、促进根吸收水分B、减少蒸腾作用C、减少能量消耗D、促进根的呼吸作用39、叶的下列结构中,含叶绿体较多的是:A、海绵组织B、叶脉C、栅栏组织D、表皮40、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A、二氧化碳B、水C、高温D、光41、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2、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43、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
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44、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①②④⑤⑥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45、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A、狼B、羊C、草D、光46、培育出新型水稻——杂交水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育种学科学家是A、李时珍B、华罗庚C、袁隆平D、周光召47、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细胞分化、液泡增大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D、细胞分裂、液泡增大48、生态因素包括A、所有生命的因素B、地球上的生物C、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D、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49、潮湿的粮堆会发热,主要原因是A、空气不流通 B.种子含水量高C.种子得不到氧气 D.种子呼吸时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失50、光合作用的原料有A、二氧化碳和水B、氧气和水C、有机物和氧D、有机物和氧、水51、植物体在白天A、只进行光合作用B、只进行呼吸作用C、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52、组织的形成是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5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A、叶B、叶脉C、芽D、叶绿体54、海绵层的细胞内叶绿体数量比栅栏层中的A、一样B、少C、多D、不确定55、我们吃的淀粉来自于绿色植物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输导作用D、保护作用56 、叶肉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是A、有无细胞核B、有无叶绿体C、有无细胞质D、有无线粒体57、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58、使用10倍目镜和50倍物镜,可将物体放大倍数是A、10倍B、50倍C、500倍D、60倍59、要将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标本?A、向左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向右上方移动60、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A、组织B、染色体C、细胞D、器官61、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的植物是A、鸽子树珙桐B、银杉C、银杏D、桫椤62、各种植物细胞通常具有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因为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63、下列构成心脏的结构中为主的是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64、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A、3月12日B、4月12日C、3月份第一周D、4月份第一周65、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B、机器狗C、落叶D、真菌66、生物圈包括: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以上三者67、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应激性B、生长C、繁殖D、新陈代谢68、黄山上著名的“迎客松”具有独特的树冠形状,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湿度D、水69、生物体生命活力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70、当显微镜视野过暗,应怎样调亮?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凹面反光镜③选用平面镜④选用小光圈A、③④B、①②C、③D、④71、用下列四组镜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为A、目镜5X,物镜10XB、目镜5X,物镜40XC、目镜10X,物镜10X C、目镜10X,物镜40 X72、在显微镜下观察“上”字,可看到的物像是A、 B、 C、 D、73植物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74、下列关于人体构成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系统→人体B、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细胞→器官→组织→人体7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作临时装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A、对生物材料进行染色B、撕取或挑取生物材料C、在截玻片中央放上生物材料D、放好材料后放上盖玻片76、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中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什么作用合成的?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使用D、运输作用77、具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A、草原B、荒漠C、森林D、湿地78、生物的多样性包括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ABC79、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 竞争关系B. 捕食关系C. 寄生关系D. 合作关系80、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凹面反光镜③选用小光圈④选用平面反光镜A. ①②B.③④C.③D.④81、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细胞的哪一项生理活动实现的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细胞生长D. 细胞分离82、细胞分裂完成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何种物质一致A. 糖类B. 脂类C. 无机盐D. 遗传物质83、制作临时装片一般步骤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的材料③擦拭载玻片④在载玻片中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②⑥⑤④①C. ③④②⑥⑤①D. ④②①③⑤⑥84、组织的形成是由于细胞A. 分裂的结果B. 分化的结果C. 生长的结果D. 快速变化的结果85、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壁86、下列生物的结构层次之间,如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描述,正确排列应该是A. 细胞→组织→器官→人体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 组织→细胞→器官→人体D. 系统→器官→细胞→组织→人体87、养鱼时常把水草放在鱼缸中,其主要作用是A. 为鱼提供食物B. 为鱼提供氧气C. 为鱼提供能量D. 为鱼提供二氧化碳88、在叶片的结构中,含有叶绿体最多的是A. 表皮B. 叶脉C. 栅栏组织D. 海绵组织89、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A. 有光照B. 在叶肉细胞中C. 在栅栏组织中D. 在海绵组织中90、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门户是A. 根B. 茎C. 叶D. 气孔91、从树上摘下来的成熟苹果仍具有的生理作用是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吸收作用92、有不少地方建造冷藏室来贮存蔬菜和水果,这是因为A. 温度低,不会腐烂B.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C. 温度低,呼吸作用旺盛D. 温度低,蒸腾作用弱93、“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原因A. 植物体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 气孔关闭,影响根的呼吸94、制作临时装片时,所用的材料应该是A. 厚而透明的B. 厚而不透明的C. 薄而透明的D. 薄而不透明的95、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是因为A.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B.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C.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旺盛D.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96、晚上室内盆栽花卉对人们的主要影响是A. 可以供给人们氧气B. 可以供给人们有机物C. 与人争夺氧气D. 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97、正确表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应是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适应环境C. 生物影响环境D. 包括A、B、C98、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B.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增加C. 大气中的臭氧增加D. 大气中的氟利昂增加99、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被称为“生产者”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进行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吸收作用100、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101、下列哪一项是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 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B.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C. 促进水循环D. 包括A、B、C10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水分C、光照D、土壤103.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A、光照B、温度C、湿度D、空气104、血液循环的发现是首次使用了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105、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并外界光线较暗时,应怎样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A、反光镜调到凹面镜,遮光器调到大光圈B、反光镜调到凹面镜,遮光器调到小光圈C、反光镜调到凸面镜,遮光器调到大光圈D、反光镜调到凸面镜,遮光器调到小光圈106、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的变化是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107、透明胶片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A、9>6B、6<9C、6>9D、9<6108、在细胞中被喻为遗传信息库的结构是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109、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A、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数量增多C、细胞体积增大与细胞数量增多D、种子中细胞吸水膨胀所致110、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结构,你认为以下有关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系统→人体B、组织→系统→器官→人体C、组织→器官→细胞→人体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11、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12、白天在光下绿色植物能表现出光合作用,而表现不出呼吸作用,是由于A、只进行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吸入CO2放出O2C、没有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白天光合作用旺盛113、秋天你会发现自然落地的杨树叶A、多数是叶的背面朝下B、多数是叶的正面朝下C、都是叶的正面朝上D、都是叶的背面朝上114、养金鱼时,常常在金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水草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金鱼缸内的氧气B、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金鱼缸内的饲料D、增加金鱼缸内的二氧化碳115、大白菜心叶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其原因是A、没有叶绿体B、没有阳光,不能产生叶绿素C、叶绿素被破坏了D、光合作用强,消耗了叶绿素116、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是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延长光照时间C、增加氧气浓度D、合理密植11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118、新鲜水果在贮藏时,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因是A、不让水分散失B、抑制呼吸作用C、减少果皮损伤D、保持温度11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