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及应对措施(一)
- 格式:docx
- 大小:11.99 KB
- 文档页数:1
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患纠纷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患者和医护人员之
间发生矛盾,甚至产生争执和冲突的现象。
护患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以下几点:
1. 治疗结果不尽如人意: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或并发症导致恶化,产生不满情绪。
2. 沟通不畅:医护人员的沟通不当,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
和解释。
3. 医疗误操作: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生失误,给患者的身体造
成了伤害。
4. 医患信任度不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不高,将导致患者对
医生提出的医疗建议难以接受。
为了避免护患纠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治疗效果良好。
2. 推行医疗透明制度,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
情况。
3. 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病情
和治疗方案。
4. 加强医生的医疗责任和患者隐私保护,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5. 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的管理与监督。
总之,合理预防和解决护患纠纷是保护患者权益和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和维护,有效预防护患纠纷
的发生。
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从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患纠纷中查找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避免护患纠纷的再次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标签: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护理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多,由于护士处于医疗活动的最前沿,因此护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只有认真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施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1 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1.1 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不足护理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到护患纠纷的严重性,不知道用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责任心不强,言辞不当,夸大治疗效果,尤其在抢救过程中,说话不严谨,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生命健康权等,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1]。
1.2 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制度办事不认真执行核心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给药制度等;无菌观念不强,造成院内感染;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质量不高、字迹不清、涂改;巡视不及时,观察病情不细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未能对不同患者实施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而发生坠床、跌倒、走失、烫伤、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
1.3 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统计显示,75%的医疗纠纷是被医务人员的态度和缺乏沟通而激发[2]。
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存在疑虑,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疏导,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1.4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承担过多的非护理工作繁重的护理工作使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疲惫,易出现急躁情绪,过激言辞,并简化护理程序,查对不严,沟通不足,巡视不及时,导致纠纷。
1.5 患者及家属期望值过高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水平、服务态度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心理承受力差,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不良心理现象[3-5],当治疗结果与预期有差距时,就会对治疗不满意而引起纠纷。
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对策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因各类原因引起的护患矛盾逐年上升。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较多,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化解,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会扰乱医疗秩序。
如何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应重视的问题。
现将近年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常见发生原因1.1 医疗费用病人对医疗收费的不理解。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病人经济意识的增强以及部分病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缺乏相关知识及就医道德,出现了大量因医疗费用问题诱发的护患矛盾。
尤其护士在科室承担着记账和催缴费用的工作,也就首当其冲的成为病人发泄的对象,怀疑护士多记或错记费用,再加上对病人或家属询问时态度的冷淡、不耐烦更加重了病人的不满和疑惑,易引起纠纷。
1.2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医疗技术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
而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的同时还要从法律角度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
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易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
而有些护士法律意识淡薄,不注意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难免陷入护患纠纷。
1.3 护士的换位思维不够,以人为本服务意识较差病人入院后救治心切,希望立即得到治疗,得到医生护士的重视。
个别护士对病人或家属的提问态度生硬、冷漠甚至不耐烦,对提出的要求不理睬,致病人误解、难以承受而引起护患纠纷。
1.4 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工作中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操作不执行规程,而导致发错药、换错液体。
工作中惰性心理、弄虚作假,许多患者必测的生命体征不按时测量或根本不测,凭主观想象而任意记录,给医生提供错误的诊断依据。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5篇第一篇: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浅谈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内容摘要: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冲突原因及防范措施,建立和谐、安全的健康环境,建立良好的职道德。
护患冲突频发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护患矛盾、避免护患冲突。
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护理管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及违反护理规章制度,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
应不断加强护士的文明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融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取得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而且能增加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增高,医疗纠纷已经逐年上升,致使护患关系日益紧张,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引起护患纠纷。
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冲突的发生,需为患者提供一和谐的康复环境,还可以最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1】。
我院是一所街道卫生医院,根据近几年来我院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要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分析造成护患关系的症结所在,坦然面对不要回避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根据护患冲突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调控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一、护患冲突发生的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1.1 病人文化素质的影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维护权权利的意识和要求提高,对健康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
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修养、社会职业、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对病情的转归认识及反应、处理不同,易发生冲突。
社区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及应对措施(一)〔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常见护患冲突的原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其发生率,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减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将本院门诊1996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20例护患冲突进行分析。
结果75%的护患冲突由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情绪因素引起,15%的护患冲突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时未能一次成功引起;10%的护患冲突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谈行为不恰当引起。
结论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所致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其承受能力相对降低,容易产生急躁、抑郁乃至偏激心理,从而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痛苦,从而引起其不满情绪导致发生护患冲突;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社会经验、应变能力的欠缺也是护患冲突的一个引发因素。
〔关键词〕社区;护患冲突;应对措施护患关系通常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和护理人员都会经常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之下,二者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容易产生冲突。
在社区医疗机构内,护患冲突时有发生,它不但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应激,影响疾病的康复。
护患冲突还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降低其工作效率。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护患冲突的发生率,特对我院门诊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20例护患冲突分析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门诊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共发生护患冲突20例,其中15例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情绪因素导致,占75%;3例由于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导致,占15%;2例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谈行为因素导致,占10%。
2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分析2.1患者求治心切对医疗机构寄望很高,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病情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地好转,容易产生急躁情绪,从而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一般护患冲突的处理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职工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护患冲突由医源性和非医源性因素而引发。
医源性护患冲突是因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法制观念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患者利益蒙受损失而引发。
非医源性护患冲突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医学护理常识,对护理工作产生误解,对现行医疗制度不理解,或者存在不良经济动机。
1护患冲突的原因1.1医源性因素1.1.1服务制度不完善一般医院对患者进行规章制度的解释时,只强调患者应承担的义务,而对患者应享有的全力则介绍少、强调少,易使患者产生“都是我承担的义务,就没有应该享有的权利”的心理,拉大护患的心理距离,一旦引起冲突,双方很难沟通。
1.1.2技术水平有限,知识面不够宽护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尤其是刚刚上岗的护士,技术往往不是很扎实,面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或抢救时,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操作。
此时如果护士不能对答如流、闪烁其词甚至答不上来,会留给患者不够专业的印象,降低患者的信任度,易引发护患冲突。
1.1.3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的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极易出现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体等差错事故;有的护理人员未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以致造成抢救仪器未及时检修、抢救药品未及时补充等,一旦遇到抢救则会导致抢救不及时,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引发护患冲突。
1.1.4服务态度生硬少数护理人员有时因工作繁忙或知识水平有限,不愿与患者多交谈或对患者的提问不予理睬,甚至出现冷嘲热讽,恶语伤人的现象,造成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不信任,极易使患者对护理过程不满意,从而引发冲突。
1.1.5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医院里护理人员的配置严重不足,而却许多不属于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内的工作也被分配给护理人员,如取药、领取各种卫生用品、记账等,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没有足够时间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所需,不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护患和患者家属沟通中矛盾冲突的成因和解决对策护患和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医疗事业中常见的问题。
这些矛盾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双方对于角色、权利和期望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
在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时,有一些对策可以帮助护患和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首先,理解对方的角色和权利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基础。
护士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提供照顾和关怀,同时保护患者的权益。
患者家属可能会因为担心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表现出焦虑和不满,这是出于对自己家人的爱与关心。
当护士了解这一点时,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并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回应他们的需求。
其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沟通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关键。
护士应该与患者家属建立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渠道,及时提供信息,解答他们的疑虑。
同时,护士也应该学会倾听,尊重患者家属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可以减少矛盾的发生。
另外,解决矛盾冲突还需要提高护士的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
护士应该学会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将个人情绪带入到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中。
在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时,仍然保持耐心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可以运用积极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传递正面的信息,平衡双方的期望。
当矛盾冲突出现时,护士可以寻求医疗团队的帮助和支持,以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教育和宣传也是预防和解决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
通过向患者家属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流程,可以减少误解和不满的产生。
同时,护理单位可以组织定期的沟通培训,提高护士的沟通和冲突解决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患者家属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护患和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可以解决的。
通过理解对方的角色和权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以及进行相关的教育宣传,可以帮助双方建立起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关系,从而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
这样,护患双方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社区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及应对措施(一)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常见护患冲突的原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其发生率,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减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将本院门诊1996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20例护患冲突进行分析。
结果75%的护患冲突由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情绪因素引起,15%的护患冲突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时未能一次成功引起;10%的护患冲突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谈行为不恰当引起。
结论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所致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其承受能力相对降低,容易产生急躁、抑郁乃至偏激心理,从而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痛苦,从而引起其不满情绪导致发生护患冲突;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社会经验、应变能力的欠缺也是护患冲突的一个引发因素。
〔关键词〕社区;护患冲突;应对措施护患关系通常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和护理人员都会经常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之下,二者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容易产生冲突。
在社区医疗机构内,护患冲突时有发生,它不但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应激,影响疾病的康复。
护患冲突还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降低其工作效率。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护患冲突的发生率,特对我院门诊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所发生的20例护患冲突分析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共发生护患冲突20例,其中15例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情绪因素导致,占75%;3例由于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导致,占15%;2例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谈行为因素导致,占10%。
2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分析
2.1患者求治心切
对医疗机构寄望很高,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病情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地好转,容易产生急躁情绪,从而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
2.2疾病导致患者自控能力下降
疾病本身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的双重痛苦,使之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极易因细节问题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
2.3部分患者缺乏医学常识
对一些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心存顾虑,怀疑医务人员是否出于经济利益而存在乱收费、多收费的问题,继而将这种情绪迁怒于对其实施治疗的护理人员。
2.4部分患者急于得到治疗
如果感到等候时间过长、就医过程繁琐则很容易因心情急躁而导致冲突的产生。
2.5某些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耐心
对其提出的疑问解释得不充分,使患者产生不满而导致冲突;部分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尚有欠缺,临床经验不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导致冲突;部分护理人员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应变能力,导致患者对其不信任而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