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2 例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06.88 KB
- 文档页数:1
对小儿支原体感染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儿科支原体感染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226例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单纯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愈712例,加用干扰素治愈206例,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治愈308例。
结论: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肺部表现外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表现,早期测定mp-igm,早期诊断。
治疗以大环内酯类为主,应注意并发病毒和/或细菌感染。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儿科支原体感染是小儿科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因,近年来,支原体感染有明显增多趋势。
患病年龄下移,除肺部感染外,肺外感染增多,重症病例多伴有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本文对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及收住院的1226例支原体感染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门诊及收住院的肺炎支原体阳性者1226例中,男632例,女594例。
年龄<6月3例(最小49天),6月~3岁613例,4岁~14岁610例。
1.2发病季节春夏冬491例,秋季735例。
1.3临床表现(类型)⑴上呼吸道感染323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未确诊前可持续高热1~10天。
⑵副鼻窦炎32例,头痛、头晕为主。
可伴发热、鼻腔无分泌物、鼻窦x线片阳性。
⑶化脓性扁桃体炎26例,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
⑷急性感染性喉炎10例,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
⑸急性支气管炎599例,发热咳嗽为主,肺部罗音随体位变化,x线无改变。
⑹喘息性支气管炎62例,咳嗽、喘息为主,两肺闻及喘鸣,症状可持续10~20天。
⑺支气管炎161例、发热咳嗽气促,肺部体征常不明显,x线呈不同程度的改变。
⑻毛细支气管炎26例,咳嗽、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两肺可闻及广泛喘鸣及湿鸣。
⑼支气管哮喘8例,诱因为支支原体感染。
⑽腹泻27例,其中迁延性腹泻9例,9例都无发热,腹泻症状持续1~2月。
⑾脑膜炎21例,发热、头痛、呕吐,6例出现单侧肢体运动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多在50~500/㎜3,潘氏试验(+),糖氯化物正常。
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范文英文回答: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本研究对过去一年中我院收治的 100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预后,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临床特点:多见于 3~5 岁儿童。
起病缓慢,发热、咳嗽、喘息是主要症状。
查体,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
胸片,两肺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肺泡浸润。
治疗经验:抗生素,一线用药阿奇霉素,二线用药红霉素、克林霉素。
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可用于合并病毒感染者。
激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病例,可减轻肺水肿。
对症治疗,止咳、化痰、平喘。
预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重症患儿预后较差,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
长期随访显示,部分患儿可遗留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后遗症。
结论: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临床上应重视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中文回答:儿科医生支原体肺炎工作总结。
临床特点:多发于 3~5 岁儿童。
起病缓慢,发热、咳嗽、喘息是主要症状。
查体,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
胸片,两肺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肺泡浸润。
治疗经验:抗生素,首选阿奇霉素,其次可选择红霉素、克林霉素。
抗病毒药物,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改善病毒合并感染者的预后。
激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病例可使用,减轻肺水肿。
对症治疗,止咳、化痰、平喘。
预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
重症患儿预后较差,可能出现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儿可遗留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后遗症。
结论: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应重视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及随访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情况,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方法:总结3年来我院108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血清学抗体检测、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
本组资料中该病以寒冷季节(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3岁20例(19%);4~7岁51例(47%);8~14岁37例(34%)。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
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以斑片状病灶及大片状肺实变为主,可为单侧或双侧,大片状肺实变及肺叶实变占75%(81例),11例(10%)合并胸腔积液,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全部阳性(病程均大于7天时采血),早期该抗体阳性率为62%。
所有病例均使用阿奇霉素静脉缓慢输注2~3疗程,出院后改为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巩固治疗。
结果:出院后2月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仍呈阳性48例(44%),90例(83%)在6月后肺部病灶完全吸收。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以高热及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灶以斑片状、大片状病灶及肺实变居多。
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效果佳,疗程较长。
远期随访效果理想,诊断上应重视对该病的影像学检查及支原体抗体检查。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阿奇霉素;随访【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22—01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1],近年来由于支原体实验室检查手段的进一步普及,发现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比例逐年增多。
笔者收集近3年来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共108例,并作了近期随访,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8例患儿均符合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50(46%)例;女58(54%)例。
无性别差异。
年龄<3岁20例(19%);4~7岁例51(47%),8~14岁37例(34%)。
支原体感染肺炎的治疗经验与心得分享支原体感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所引起。
我本人曾经遭受过这种疾病的折磨,经历了漫长的治疗过程,终于成功战胜了病魔。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治疗支原体感染肺炎的经验与心得,希望对有类似困扰的人们有所帮助。
一、病情识别与确诊支原体感染肺炎的病状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喉咙痛、头痛、发热等。
而且,支原体感染肺炎一般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医治。
在我不知道自己罹患该疾病时,我就经常感到喉咙疼痛、痰中带血丝等症状。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我的医生最终确诊了我患有支原体感染肺炎。
确诊的依据主要是通过痰液检查,找出支原体的存在。
二、医学治疗1. 抗生素的选择对于支原体感染肺炎,抗生素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经过我的治疗经验,我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在治疗该疾病时是非常有效的。
2. 喝够水在治疗期间,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和喉咙不适。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我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此外,定期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对抗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护理与康复1. 注意休息在治疗期间,我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帮助身体恢复。
2. 口腔护理支原体感染肺炎可以引起口腔不适,如口腔溃疡、口干等。
我每天坚持做口腔护理,如用含氯己定漱口水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缓解不适感。
3. 防止二次感染由于支原体感染肺炎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容易引发其他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因此,我在治疗期间特别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空气清新,避免病人接触,防止二次感染。
四、心态调整与心理支持治疗支原体感染肺炎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很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甚至产生焦虑。
在此期间,心态的调整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我通过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得到了很多鼓励和支持。
此外,我还积极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通过咨询和心理疏导,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树立了积极的治愈信念。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由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肺炎,为学龄儿童常见的一种肺炎。
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因此,临床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康复非常重要。
应针对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复杂多变的病情进行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使病愈快,预后好。
我科长期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护理1.1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环境舒适,每日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对流风,避免交叉感染,与其他病种分室收治。
室温在18—20℃左右,湿度50—60%,谢绝有呼吸道感染人员探访。
1.2休息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耗。
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将头转向一侧,有利于排痰。
患儿病情好转时可以增加活动,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康复。
1.3饮食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油腻、辛辣食物,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得过饱,影响呼吸。
鼓励患儿多饮白开水,以补充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但睡前不要饮水过多,以防影响夜间睡眠,饭前不要多饮水,防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消化,也影响食欲。
喂食不可勉强,以防呛入食管,进食和服药时宜将患儿上身抬高。
2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护理2.1 吸氧根据患儿缺氧程度决定吸氧流量,轻度缺氧,氧流量为0.5—1L/分钟,中度缺氧,氧流量为2—4L/分钟,重度缺氧,氧流量为5L/分钟左右。
给氧时,注意湿化,保持导管通畅,评价吸氧的效果。
2.2 吸痰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又不能将痰咳出,必要时吸痰。
吸痰时将患儿头向一侧,尽快用一次性吸痰管接负压吸引器,插入时中断负压,到位后边旋转边提抽。
吸痰时注意负压不宜过大,先吸口腔再吸鼻腔,以免粘液回流到咽下部吸入气管。
压力控制要适宜,时间不宜超过10秒,重度患儿应先吸氧2—3分钟,然后吸痰[1]动作要轻,防损伤上鼻部粘膜。
第1篇自小以来,我就深知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直到亲身经历了一场儿童肺炎的折磨,我才深刻体会到健康对于孩子成长的珍贵。
在这场与病魔抗争的历程中,我收获了成长,也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
以下是我对儿童肺炎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关爱孩子的健康,从点滴做起儿童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儿童因肺炎而住院治疗。
回顾自己得病的经历,我深感关爱孩子的健康,要从点滴做起。
首先,要关注孩子的饮食。
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此外,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
在我得病期间,家人对我进行了精细的饮食调理,使我逐渐恢复了体力。
其次,要关注孩子的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中用品,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等有害物质。
在我得病期间,家人对我居住的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消毒,使我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再次,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在我得病前,家人并未发现我有明显的病症,因此,及时就医成为了治疗肺炎的关键。
二、战胜病魔,培养坚强意志儿童肺炎的治疗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
在这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战胜病魔的艰辛,也培养了自己的坚强意志。
首先,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在我得病初期,我曾一度感到恐惧和无助。
但在家人的鼓励和关爱下,我逐渐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念。
这种信念成为了我战胜病魔的动力。
其次,要有良好的心态。
面对病痛,保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
在我得病期间,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这种心态使我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再次,要有坚强的意志。
治疗肺炎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从未放弃。
在病榻上,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忍受痛苦。
这种坚强的意志使我最终战胜了病魔。
三、珍惜健康,关爱他人经过这场病痛的折磨,我更加珍惜健康。
以下是我对珍惜健康和关爱他人的感悟: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没有了健康,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2 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11T16:37:41.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王晓华
[导读] 支原体入侵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称为支原体感染[3-4]。
王晓华( 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人民医院儿科青海河南 811500)
小儿肺火为小儿科的主要常见病之一。
其中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小儿肺炎占小儿肺炎总数的60%左右[1]。
发病年龄较小的患者同时可引起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2]。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 年1 月1 日至2011 年12 月31 日122 例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治疗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 年1 月1 日至2011 年12 月31 日122 例经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其中男性66 例,女性56例,年龄为1 个月至14 岁之间。
122 例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制定的关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122 例患儿均出现发热症状,且患儿发热类型并不统一,发热时间持续为三至二十六天,且在患儿发生发热症状的同时伴有刺激性咳嗽,部分患儿甚至出现稠痰及血丝等现象。
一些年龄偏大的患儿出现胸闷、咽痛、胸痛等现象所有患儿肺部均无明显异常。
1.3 治疗方法122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并给与辅助支持疗法。
患儿入院经临床确诊为小儿支原体感染型肺炎后应立即采用阿奇霉素通过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给药。
阿奇霉素用量为10mg/ kg,一天一次,连续给药七至十天。
2 结果
2.1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进行X 射线检测肺部,结果见表一。
表一 122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进行X 射线检测结果
结果例数比例
单侧大叶性肺炎 86人 70.49%
两侧肺出现斑片状阴影 30人 24.59%
肺门影增浓现象 6人 4.92%
对所有122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X 射线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单侧大叶性肺炎86 例,占总数的70.49%,两侧肺出现斑片状阴影30例,占患儿总数的24.59%,患儿出现肺门影增浓现象6 例,占总数的4.92%。
即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单侧大叶性肺炎占大多数。
2.2 122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治疗后,结果见表二。
表二 l22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分析
由表二可知,利用抗生素阿奇霉素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体温及肺部阴影X 射线显示均有所下降。
122 例小儿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支原体入侵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称为支原体感染[3-4]。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患儿发病过程缓慢,咳嗽现象剧烈且具有持久性,病程往往较长,小儿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均未发育成熟,身体免疫系统较为薄弱,更易感染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因。
原核生物界中最小的具有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即为支原体。
由于支原体细胞中并没有细胞壁,因此对万古霉素等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致病菌的抗生素具有不敏感性。
因此,应根据支原体的特性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蛋白质丰富,适宜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本组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会霞,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124 例l 临床观察[ J ]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28.
[2] 寇东灿,张军辉,王宏权.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31.
[3] 高晓旭,马风霞,曲琳琳,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49.
[4] 李从哲, 李雁,张晓娟,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1):33.。